當然講這件事的前提是沒有被電到,電到了都危險。
以下是儘量以一般人的電學概念述說。
功率(瓦數)=電壓x電流
同樣的瓦數,比較高的電壓,通過的電流就比較低。
因為電線是有電阻的,電阻和熱有直接關係,當電線通過的電流很大時,就會發熱,當熱到一個相當的程度時,絕緣的塑膠皮熔毀,就有可能直接短路,短路就可怕啦,可能釀成火災。
就算電線規格夠大,喜歡把電線擠一團、壓在棉被下面、用一大疊衣服蓋住等妨礙散熱的環境下,危險也是很大的。
有些人的延長線常常被踩來踩去,壓來壓去,裡面的銅線在如此摧殘下,能力一定會變差。
所以要注意,電線儘量不要壓,不要折,就算要收僅量捲整齊,減少電線的破壞。
家裡高功率的電器,像冷氣機啟動瞬間會需要超級大的電流,所以一般都會設計成220V,除了電器內零件的因素外,就是要減少通過電線的電流;廚房的電器超級耗電,因為台灣普通電是110V,所以要特別使用更粗的電線來通過更大的電流,當然插座到總電源也要使用更粗的電線,所以耗電的電器不要亂用插座。
烤箱220V與110V的,同樣的瓦數,電源線上面通過的電流,220V比110V要低一倍,所以更安全,但前提是電線處在安全、乾燥且散熱良好的環境底下的。
所以有一種說法220V比較安全,就是這個原因。
至於為什麼不一開始就都拉粗電線呢?很簡單,家裡裝潢時的電線錢就會更貴!
- 4樓. 小劉2016/01/23 22:26三樓的,電死人的是電流,不是電壓.
- 3樓. Snake2014/05/10 00:30
220V容易電死人,110V 較安全。所以要選擇「安全」或「節能」?
當然選擇安全。
我被220電過,和被110V電的感覺一樣,很麻!以台灣的系統,220V是利用兩條線相位相反,就是一個是+110V,另一個是-110V,利用這個原理達到220V,所以如果是站在地板上,被220V電到和110V是相同的結果,除非你兩條線左右手握,可是怎麼會有這種事呢?
110V還有個壞事,台灣有些裝潢火水線不分,有的機器甚至把水線當地線用,大家可能都有個經驗,有的機器機殼會電人,但把插頭反過來插就好了一點;220V就沒有這個問題,地線火線分明,電流量也少一半,磁場強度也小很多,整棟大樓配線也更安全,並非只有節能而已。
早期愛迪生為了抹黑特斯拉的交流電,做了很多莫名其妙的實驗來抹黑,愛迪生有很多黑暗面課本是看不到的,台灣的政權,從反共到台獨,為了某些目的,特別喜歡著墨在奮發向上的情境,例如愛迪生努力做實驗被迫害,蔣公沒事幹看魚往上游,還有一個總統:我只是台灣的一頭牛啦!~~~~真牛
有很多錯誤的知識會透過代代相傳,潛移默化傳遞下來,變成一個感覺,我發現有不少人會覺得110V直流電比110交流電要安全,許多人只要一聽到直流電就會聯想到電池,就覺得比較安心。
彼得鄧 於 2014/05/12 10:45回覆 - 2樓.2012/05/07 13:29被 220V 電到比較安全?
我被這標題嚇到了!
我還以為被 220V 電到比被 110V 電到還安全!
- 1樓. 歐瀝元2010/09/13 21:48您好,我有個小問題。
您好,如您文章所提到的功率=電壓x電流,這樣子電壓提高一倍,但是電流降低一倍,這也是很正常的事情,那麼若是220V 與 110V都用同樣粗細的電線,那麼還是一樣220V比較安全嗎? 所以我是覺得安全與不安全是必須考量到線材本身的電阻與線材本身發熱功率的關係,而不是一味的說220V 一定比110V 安全。是的,實際上要看功率與散熱,只是這篇文章主要是寫給一般人看,我把很多東西簡化了。
我的電路亂蓋概論裡面有提到,一切終究要回到焦耳來看,功率本身單位是焦耳,散熱單位和焦耳也有關,只是一般應用來說,PCB板和電線其實都有這個問題,一般水電工都習慣注意在佈線用AWG號碼與電流對應的關係,事實上AWG是線徑粗細,同時對應到單位長度的阻值,溫度上升時阻值的變化,一般家庭不會有奇怪的應用,所以直接使用電流來對應,使用判斷上比較方便。
在散熱正常且乾燥的安全環境,使用220V確實比較好,線材壽命也會更長,一台普通的窗型冷氣,如果使用110V的電,壓縮機啟動瞬間電流會超過30安培以上,連續電流也相當高,對一般家庭總電量只有60安培,110V系統是並聯接法,這麼高的電流並不是好事情。
台灣的電氣系統是正負110V的電+水線(零V),所以大家室內使用的110V,是把這2個110V做均勻分配,有的房間是用+110V,有的用-110V,兩個加起來就是220V,換句話說這兩個110V的負載是不同的,不均衡負載在電力系統內不是好事情,這樣會提高電力系統的複雜度與不穩定度。
台灣110V已行之有年,曾經有段時間要鼓吹換成220V,因為110V的電器實在太多了,失敗了,但是現在電子式變壓器幾乎處處可見,240~100通吃,電力變成220V是有機會的。
愛迪生當初發明的電力系統就是110V的直流電,電力系統建造是用"年"來計算,金額也是奇高無比,相容性是很重要的,或許這就是110這個數字的宿命吧!
彼得鄧 於 2010/09/14 13:54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