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影於104.11.16)
中國 | 2015 | DCP | 黑白 | 123分 | 普 | 萬瑪才旦(PEMA Tseden) 導演
(圖片來源:2015金馬影展官網)
n 影像構圖
《塔洛》的影像風格讓人過目難忘。首先是黑白影像的獨特質感,對導演來說那是回到電影的最初,也是為展現無論是外在抑或內心都簡單的塔洛─「非黑即白」是他的生活狀態,「為人民服務」是他奉守的信條。黑白影像有一種潛在能量,就如同《宣告死亡之後》(Tikkun) 同樣擁有一股深沉的推力,將你推到影像面前潛心咀嚼一樣,它要求一種專注與思考。
於我而言,黑白影像營造氣氛,真正叫我醉心的卻是那無處不在的鏡像與框框。開場長鏡頭,塔洛以平板的普通話背誦《毛主席語錄》。塔洛與公安小隊長閒聊,此時左下角有一個方框框住塔洛,他被侷限在框框裡。直到小隊長要求塔洛去縣城拍照,在鏡頭底下塔洛才第一次走出那個框框,它預示著塔洛生活的改變。
照相館裡,攝影機鏡頭與相機鏡頭重疊,凝視被拍者。佈景從「拉薩布達拉宮」換成「北京天安門」,最後來到「紐約自由女神像」,這三個彼此矛盾的地域 (拉薩─北京,北京─紐約),既共同標示著外面的世界,也充滿政治指涉,構成曖昧的鏡頭接續與並置。除此之外,隨著兩位拍照的藏人脫下傳統藏服換上西服,卻總歸還是要抱著小羊羔才能顯得自在,原生傳統與外來文明也在鏡頭下拉扯碰撞。緊接著,塔洛也成為了鏡頭底下的被凝視者、被檢視的對象,他被要求從外貌開始改變。
塔洛來到理髮店,這裡發生的一切都被巧妙呈現在鏡像裡,好似一切美好的遭遇都是飄渺、虛幻且不可靠的。當楊措站在理髮店裡望向對街的「德吉照相館」時,招牌的呈現是鏡像的。我至今都想不明白鏡頭究竟要如何擺才能達到這樣的效果,或許楊措是背對對街的,然而如此絕妙的設計,卻讓一個鏡頭同時收進了楊措的凝視視角與被凝視的塔洛的行動。
當塔洛回到放羊的高原上,那份鏡頭下景致的豁然與生活點滴的粗糙感,在星星點點的鞭炮聲中,為我們勾勒出最純粹的生活樣態。天明天暗,打水吃飯,與羊為伴。直到一天當羊群背著塔洛成群散開,幾隻被咬死的羊靜靜躺在地上。幾聲巴掌打飛了塔洛安穩與踏實的心,眼望著卡車揚長而去,塔洛屠宰了羊,明天即將不一樣。
回到理髮店的塔洛,與楊措一起擠在鏡頭左方的鏡子裡,塔洛疊起成堆的鈔票,楊措慢慢移動到右方的鏡子裡,他們的面龐投射在不同的鏡像中,侷限在不同的框框裡。其實本是兩個不同的世界,那麼之後的離棄與背叛,也顯得不那麼意外了。有趣的是,這是一部「黑白電影」,而非「黑色電影」,但是楊措作為「蛇蠍美人」的形象卻是如此鮮明。她是危險的存在,她一點點誘惑著塔洛逃離原生地。即使塔洛早已隱約感受到她是「壞人」,卻又不可抗拒地走向她。
兜兜轉轉,當塔洛最終又回到警察局,背景裡那碩大的「為人民服務」幾個大字已被倒轉。在鏡像裡的塔洛,結結巴巴地再次背誦起毛主席語錄。此時的他,就如同顛倒的「為人民服務」一樣,價值已被顛覆。他對自己感到懷疑,他已經從「好人」變成「壞人」,他不再能死得「重於泰山」了。
塔洛的摩托車在蜿蜒的路上停下,轟然一聲,他被收進大地之懷。平板的背誦聲再次傳來。
(圖片來源:2015金馬影展官網)
n 語言/敘事
電影開頭,塔洛對或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的死亡似懂非懂,他分不清哪一句是毛主席說,哪一句是司馬遷說,他更不明白辦身分證有何用。「為什麼要別人知道我是誰,我自己知道我是誰不就行了嗎?」他是這麼問的。「你記憶力真好。」別人總是這麼說。他常介紹自己叫小辮子,因為他頭上那顯眼又逗趣的辮子。他聽別人叫他塔洛,老覺得好笑。這些細碎的對話散在電影前前後後的話語裡,塔洛對小隊長說,也對楊措說,漫溢的文句,有著說不出的味道。於是當楊措叫塔洛剪去小辮子,我想起從前塔洛辦身分證為的是讓別人知道他是誰,如今卻是不讓別人認(recognize)出來,影片就是這般反覆辯證所謂身分/認同(Identity)。影片尾聲,當塔洛已能熟稔運用毛主席語錄的文句,卻也丟失了自己。
數不清的前後對照埋在細節裡。從前在KTV,塔洛會貼心地顧及楊措抽起小菸;在格格不入的流行演唱會中,煩悶的他卻選擇固執地抽起大菸。彼時一夜醒來,他與楊措同在沙發上;今時初一睜眼,卻已財盡人散。
《塔洛》的語言很幽默,過去小隊長說他看人一向很準,留著小辮子的塔洛一看就是「好人」,如今小隊長說頂著光頭的塔洛看起來更像「好人」,那麼塔洛到底像「好人」還是「壞人」?電影透過小隊長要求塔洛重拍照的荒謬行為達到揶揄官僚的效果。
n 音樂/配樂
相識之初,在KTV裡楊措唱起了《走出大山》(一心向外);相對照的,卻是電影後段塔洛遲遲沒有機會唱出的傳統情歌。電影廣用環境音為背景,當楊措與塔洛在理髮店裡,嘈雜的彷彿是電視裡的戲劇的聲音始終環繞。
n 小結
《塔洛》的理髮店邂逅很浪漫,就像是《路邊野餐》一般的浪漫。《塔洛》也很殘酷,面對外來文明的滲入,獨自生長在原生大地上的放羊人塔洛找不到出路,一絲微光都像夢幻,那些古來吟誦至今的是信念,也是謊言。
(圖片來源:2015金馬影展官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