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s ...
udn網路城邦
東風-100巡航導彈讓美國忌憚
2025/08/16 18:00
瀏覽310
迴響0
推薦12
引用0

東風-100巡航導彈讓美國忌憚


一、認識東風-100

 

   東風-100在2019中國成立70週年閱兵式上首次亮相,旨在對抗印太地區的美國和盟軍。該飛彈的射程為3,000至4,000公里,巡航速度為4馬赫,精確打擊能力使其能夠擊中誤差數公尺內的目標,對美國在沖繩和關島的基地構成威脅。當從中國的轟-6N轟炸機上部署時,其航程可能超過6,000公里。該導彈對美軍航母打擊群構成了嚴峻挑戰。東風-100可從陸基發射器或轟炸機上部署,有助於中國的反介入/區域拒止(A2/AD)戰略,旨在逼美軍推離西太平洋更遠。央視發表東風-100視頻表明,北京在下個月的閱兵式之前故意向國內觀眾和外國對手發出其不斷增強的遠程打擊能力的信號。東風-100(東風-100),又稱CJ-100,是中國研製的戰略超音速巡航飛彈系統。它在2019年國慶70年閱兵式上首次亮相,象徵著中國增強戰略威懾能力的一個重要里程碑。東風-100是一種遠程超音速巡航導彈,主要設計用於對高價值目標進行精確打擊,包括海軍資產和地面設施。速度可達到4馬赫或更高速度。使用公路移動發射平台,可增強其生存能力和操作靈活性。能夠攜帶常規彈頭和可能的核彈頭。具有先進的導航和制導系統,包括衛星和慣性導航,可實現精確定位。東風-100 對中國有重大的戰略意義,它凸顯了中國轉向開發挑戰傳統權力動態的先進飛彈技術。東風-100增強了中國的A2/AD戰略,旨在阻止對手在印太地區自由行動,特別是在南海和台灣海峽等有爭議的地區。東風-100 凸顯了中國將力量投射到境外的能力。它補充了解放軍火箭軍日益擴大的影響力,並鞏固了中國作為全球軍事強國的地位。

 

   東風-100巡航導彈又稱長劍-100巡航導彈,是中國第三代高超音速巡航導彈。在中國的東風導彈家族中,東風-17、東風-21D和東風-26導彈都具備打擊大型水面艦艇的能力,也被稱為“航母殺手”。各國的巡航導彈中普遍以亞音速為主,很少有達到超音速。中國的東風-100巡航導彈,在4馬赫高速下,當今世界的反導攔截系統很難對其攔截。在美軍看來,不管是我國號稱“航母殺手”的東風-21D導彈,還是擁有“關島快遞”之稱的東風-26導彈,都能夠對美軍的航母造成嚴重威脅。只出現過一次的東風-100巡航導彈,更是號稱打擊航母的“殺手鐧”。東風-100巡航導彈的突防能力強,可以擺脫敵方的阻擊和攔截,輕鬆突破敵方的防空體系。總的來說,東風-100巡航導彈的出現,將成為中國在國際事務中的重要籌碼。東風-100對印度、日本和台灣等鄰國構成挑戰,並影響了在該地區美軍基地的威嚇力。東風-100若與印度吹噓得天花亂墜的布拉莫斯導彈比較,布拉莫斯導彈3馬赫的速度落後於東風-100的速度,其射程也比東風-100短。若東風-100與美國戰斧飛彈比較,戰斧是亞音速而東風-100是超音速的。戰斧在射程上與東風-100 相當,但缺乏躲避先進防空系統的速度。東風-100直接挑戰了美國海軍在印太地區的主導地位。它可能會改變該地區的安全架構,迫使美國投資先進的飛彈防禦系統。東風-100加劇了南海和台海現有的緊張局勢,使鄰國和東協等區域組織的安全動態變得複雜。

 

二、東風-100巡航導彈的威力

 

   在中國的東風導彈家族中,東風-100巡航導彈只公開露面過一次,但卻讓美國忌憚不已。自此以後,東風-100巡航導彈便好像突然消失,這也為東風-100巡航導彈披上了一層神秘面紗,被西方國家忌憚。在西方國家看來,東風-100巡航導彈很有可能是一款新型反艦打航母的“殺手鐧”。在當前世界各國的巡航導彈中,普遍以亞音速為主,很少有達到超音速。東風-100巡航導彈飛行速度能夠達到4馬赫。在這樣的速度下,以當今世界的反導攔截系統是很難對其進行攔截。美國作為當今世界軍事力量最為強大的國家,不僅擁有強大的海軍,而且還擁有多達11艘核動力航母。在美軍看來,不管是號稱“航母殺手”的東風-21D導彈,還是擁有“關島快遞”之稱的東風-26導彈,都能夠對美軍的航母造成嚴重威脅。而只出現過一次的東風-100巡航導彈,更是號稱我國專業打擊航母的“殺手鐧”。東風-41洲際導彈作為我國的鎮國神器,一般情況下是不會發射,僅僅起到威懾作用。可以說,東風-41洲際導彈一旦發射,很有可能就會爆發一次世界級的核戰。因此,東風-41洲際導彈,不到萬不得已,是不會率先發射。不能發射的導彈,雖然具備威懾作用,但失去了實用性。

 

   東風-17導彈是中國首款陸基中程高超音速導彈,東風-21D導彈是中國研製的第一款反艦彈道導彈。東風-26導彈採用助推-滑翔技術,擁有極強的機動性,更是一款核常兼備導彈,在關鍵時刻能夠換裝核彈頭,對目標實施核打擊。東風-100巡航導彈問世以來,便備受西方國家高度關注。正所謂未知的才是最可怕的,誰都不想自家的航母隨時都被一個未知的存在盯著。東風-100巡航導彈從第一代東風-10導彈,到第二代東風-10A,再到第三代的東風-100巡航導彈,各項性能都得到了加強。東風-100巡航導彈射程在1500-2500公里,具有高精度打擊、突防能力強等優點。美國對東風-100巡航導彈進行了多方面分析和評估,在戰略上視其為重要潛在威脅。東風-100巡航導彈的高精度打擊能力極強,可以精確打擊對方的重要目標,對美國的力量部署和戰備狀態造成威懾。東風-100巡航導彈的突防能力強,可以擺脫敵方的阻擊和攔截,輕鬆突破敵方的防空體系。美國一直試圖通過自身軍事優勢來製約中國的發展和存在,而東風-100巡航導彈的出現,很可能在這方面帶來顛覆性影響。總的來說,中國的東風-100巡航導彈的出現,不僅提高了國防實力,也引起了美國的忌憚。在當前中美關係緊張的環境下,東風-100巡航導彈必將成為中國在國際事務中的重要籌碼。而我們更應該看到,只有中國的發展越來越強大,才能真正實現正義、公平、平等的國際秩序。

 

三、中國展示東風-100導彈以回應美國的包圍

 

   根據南華早報報導,中國央視發布了罕見的東風-100新鏡頭,作為解放軍紀念成立98週年紀錄片的一部分,為超音速巡航導彈的規格和戰略範圍提供了新視覺線索。視頻顯示東風-100在模擬干擾的演習中運行,強化了一個快速遠程打擊平台,可一波又一波地攻擊目標,並在第一島和第二島鏈的分層防禦中壓倒它們。東風-100於2019年首次亮相,航程為 3,000~4,000公里,巡航速度為4馬赫,打擊精度高,可在40分鐘內命中目標。這將使美國在沖繩和關島的基地以及台灣、日本和韓國的主要後勤樞紐進入攻擊目標範圍。東風-100可從公路機動車輛或轟-6N 轟炸機上發射,空中發射的射程可延伸至6,000公里。鋒利的圓錐形彈頭和超大尾翼的鏡頭表明了機動和穿透潛力,而城市發射場景則表明了在雜亂地形中的機動性和生存能力。在1馬赫和5馬赫間飛行的武器平衡了速度、成本和生存能力,東風-100比亞音速巡航導彈到達得更快,並在幾分鐘內打擊時間敏感的目標,這種速度壓縮了攔截時間。東風-100的價值還在於它能與彈道飛彈火力配合使用。中國航天研究院 (CASI)在報告中提到,東風-100 並沒有將中國的地理範圍擴展到現有彈道系統之外,但它能夠與東風-21或東風-26飛彈同時進行目標齊射,迫使防禦者同時對抗不同的飛行模式。亞洲時報稱,關島脫節的防空和導彈防禦架構可能不足以抵禦將無人機、彈道導彈、超音速和亞音速巡航導彈與高超音速滑翔機混合的飽和攻擊。高超音速滑翔機是一種旨在耗盡攔截器並製造可利用差距的攻擊幾何形狀。由於攔截器庫存有限,即使是美國複雜的飛彈防禦系統也可能被中國不斷擴大的武器庫迅速清空。配備宙斯盾的軍艦的海上裝填延遲可能會使發射器擱置數小時或數天,而生產瓶頸和單一來源依賴性阻礙了快速補給。如果沒有海上裝填和真正的激增製造,美國的導彈防禦系統可能會在高強度戰鬥中崩潰,因為射擊學說與庫存現實發生衝突。

 

   解放軍的精確打擊依賴500多顆情報、監視和偵察衛星,來建立一個能夠將美國和盟軍置於危險之中的太空瞄準網絡。2024年9月,中國進行了44年來的首次洲際彈道導彈(ICBM)發射,此舉恰逢美國宣布在菲律賓佈署提豐導彈。在佈署提豐導彈後,美國無限期地在菲律賓部署了短程海軍/海軍陸戰隊遠征艦攔截系統。東風-100的超音速可以整齊地攻擊時間敏感的高價值移動目標,如提豐導彈,威脅在它們開火或重新定位之前殺死它們。中國分析人士認為美國在第一島鏈和第二島鏈部署陸基飛彈的計劃是對中國戰略機動性和態勢的直接挑戰。這些前沿部署被視為故意破壞中國的反介入/區域拒止系統並威脅內陸設施。作為回應,中國戰略家預計中國將大幅增加其陸基飛彈部署,以應對感知到的包圍。美國高官提到,解放軍正在推進現代化,以深化戰略威懾。解放軍擁有900多枚能夠到達台灣的短程彈道飛彈;400枚地面發射巡航導彈,能夠擊中整個第一島鏈的目標;覆蓋第二島鏈的 1,300 枚中程彈道導彈;500枚中程彈道飛彈,可以打擊阿拉斯加和澳洲的部分地區;以及 400 多枚具有全球影響力的核洲際彈道飛彈。這些數字,加上道路機動性和誘餌,說明了數量和多樣性如何使防禦飽和,並在海上和岸上造成困境。無論是作為警告還是表演,東風-100 的重新出現表明,下一次太平洋導彈對決可能不取決於誰先開火,而是取決於誰能夠繼續發現、擊中和維持導彈戰鬥。

 

有誰推薦more

限會員,要發表迴響,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