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裙苗與水上糧倉
位於苗嶺雷公山麓,大塘鄉的新橋村,雖然有著現代化的水泥建築,不過感覺還是偏僻落後的。
新橋村大塘苗寨附近的街道,放學後的孩童,喜歡在路口看陌生的遊人,看來來往往的汽車,也成了村民生活的一部份。
短短不到幾公尺, 新橋村 街道,一眼就被望穿,前望是陡峭山坡,後看是筆直的山壁。
『短裙苗第一村』牌樓立在公路邊,古制牌樓與現代水泥屋並列,有著格格不入的怪異。
年久失修,依然居住村民,殘破不堪的木屋,在大塘苗寨比比皆是。
從短裙苗第一村牌樓步入大塘苗寨,是一座蘆笙場表演廣場,平常這兒成了曬穀場。
從蘆笙場四散坡道,修築了幢幢的吊腳屋。
蘆笙場邊,年代久遠的風雨樓,從風雨樓身上,嗅得到些許古老的韻味。
彎繞折轉的石舖坡道,與沿坡的的吊腳屋在大塘苗寨蔓延著。
靜靜的窄弄木屋窗邊,一名窮苦苗婦探出頭,對著成群的大家頻頻的微笑招呼。
貧婦屋內是一貧如洗,空無一物。家徒四壁的眼前讓人不忍。
黑漆漆的屋中,孩童抱著大碗扒著飯,碗內除了米飯,什麼也沒有。
趕來貧婦家中附近的苗婦,人人都有一頭唐朝髮髻。
大塘苗寨『唐朝髮髻』古老特別。
大塘苗寨的短裙苗,個個純樸好客,在她們身穿的短裙內還著一件長褲。
靜悄悄的村寨只見這幾位短裙苗,她們笑臉盈盈,細說大塘苗寨的生活狀況。
大塘苗寨的苗婦們,將頭髮往上梳成大髻,再用大木梳固定盤於頭頂,像極了唐代豐腴仕女的扮相。
高腳屋旁,一名衣衫襤褸的苗婦,窮困無奈深山中的大塘苗寨。
大塘苗寨貧窮得悽慘,貧窮得讓人驚嚇,貧窮得毫無反轉的生機?!
大塘苗寨沿途吊腳木屋前,一座樓梯就是上下水上糧倉的工具。
大塘苗寨沿坡的吊腳木屋與郎德上寨是雷同的。
苗族婦女得負責粗重的工作,吊腳木屋石道上,勞動中的苗婦。
青石墊高上的吊腳木屋,與石舖的道路,看起來古樸又原始。
沿著村寨起伏坡道前進,終於找到村寨中心,建在水塘中的『水上糧倉』。
水上糧倉以 一塊塊青石墊高基腳, 6 根杉木圓柱固定,撐高的倉房距離水面約有
水上糧倉是處在村寨中心坡下的低漥處,是一潭死水,倉房破敗。
據說恍如吊腳建築的糧倉,已有 500 多年歷史了,而用來儲藏糧食也有 100 多年了。
僅存不到 50 座老而舊,破而敗的糧倉,排列於約
建於水塘上具有防火、防鼠、防蟲、蟻三大功用的水上糧倉,是當年家家的必備。
整座糧倉高約
氣候潮濕又多雨的山區,將糧倉建在濕漉漉的水面上,我懷疑,倉內儲存的穀糧能防潮?!能不發霉嗎?!令人百思不解。
忙個不停做著粗活大塘苗寨的婦女,總是任勞任怨的工作。
以木板密封四壁,屋頂是青瓦或杉木皮覆蓋的水上糧倉。
爬上大塘苗寨最高處,遠眺幢幢青瓦覆蓋,錯落有致的吊腳木屋。
從高處俯瞰大塘苗寨青瓦覆蓋的吊腳樓,煞是原始好看。
爹不疼,娘不愛,任其自生自滅,破敗潦倒的大塘苗寨吊腳樓。
破敗不堪的吊腳樓,就像定時炸彈,隨時都有倒塌的可能。
居於河畔市街的苗婦,生活狀況較佳穿著也較體面。說要幫她拍照,瞧她站得直挺挺的,可愛極了!
大塘鄉新橋村,大塘苗寨公路旁,緩緩溪流上的石橋與溪畔的吊腳樓。
新橋村公路旁,一彎溪流上的幢幢吊腳樓。
大塘苗寨公路旁,那緩緩溪流、那古老石橋與那懸空的吊腳樓,勾勒出一幅原始自然,不造作的美麗畫面。但願,大山中持續的貧窮,能很快的揮別,讓不聞俗世短裙苗第一村,能很快遠離貧窮走向富足 ,從此沒有無語問蒼天的無奈,只有一村樂融融的歡喜。
短裙苗與水上糧倉
『開門見山!』是踏進貴州立即的體驗。『上山雲裡站,下山到河邊。兩山能通話,相見得 2 天。』是苗疆多山最佳寫照。被認為是世界上最古老,分布最廣的苗族,據統計約有 800 萬人,而定居於貴州就佔了 50 %以上。
眞山真水與童真
在大陸,時常被縣、市排序給攪得一頭霧水。大陸有別於台灣的學習經驗,是先市後縣。這天,我們從凱里『市』前往凱里管轄的雷山『縣』大塘鄉新橋村探訪『大塘苗寨』。大塘苗寨位於凱里東南約
車行的一路上,無論是清晨、中午或傍晚,公路旁、陡坡上,山谷中、水澗傍,都能看見三五成群背著書包,上下學的孩童。說真的,幅員遼闊,交通不便,人煙罕至的萬巒疊嶂中,孩子天天跋山涉水上下學,是一件艱苦的事,天未亮,雞未啼就得背著書包上學去。有結伴同行,有獨自步行,他們邊走邊嬉鬧,在野花雜草中打滾,在田埂山坡上追逐。崇山峻嶺、峽谷河灣、晨曦夕照與孩童活潑蹦跳的身影,在車子奔馳轉換中交織出絕美的畫面。春天山中的沿途,粉紅桃樹,雪白梨花和一洩千里的油菜花海,競相爭豔;石屋茅舍,嶙峋深谷和川流溪河翻騰追逐;層層灌水堆壘梯田,在波光粼粼中眨眼閃爍。一彎一個景,深山奇景,千變萬化,綿延不絕,眼前的眞山、真水與童真多美呀!
苗嶺山峻美岩異趣
如此綿延不絕的嶺峰,也讓哲學家王陽明連連讚稱『天下之山聚於雲貴,雲貴之秀萃於斯岩。』、明朝開國元勛劉伯溫詩作『江南千條水,雲貴萬重山。五百年後看,雲貴勝江南。』山峻美,岩異趣讓貴州聞名。由此可知,貴州山之奇,石之秀,曾經誘惑過多少騷人墨客呀!從古至今,貴州的山、貴州的水、貴州的岩還是依舊。遠遠喀斯特嶙峋頑石上,幾叢綠樹與石相纏糾結。峰叢窪地,看不見慓悍騰躍溪河粗獷的躁進,只見輕逸碧綠溪流柔和的飄瀉,只見盈盈溪畔古老水車悠悠的滾動,只見懸空苗家木樓在翠竹中的掩映。雖然看不到高達
疾駛的巴士下坡拐彎後,山遠了,視野遼闊了,一片翠綠展現眼前。波光粼粼的層層梯田、迎風搖曳的青翠秧苗、群聚山腰的灰暗木樓、…………。雖然僅是短短 70 公里路程,但是,不知翻過多少座山嶺,顛簸煎熬將近 2 個小時,才抵達深豁裡的『大塘苗寨』。大塘苗寨與郎德上寨及革家寨不同,她不在山傍溪邊,不在嶺麓田壩,而是在現代化的市街上。短短不到幾公尺的街道一眼就被望穿,往前望去是陡峭的山坡阻礙,向後看是筆直的山壁擋路。狹窄街道兩旁,是幢幢簡單雙層水泥建築。到苗嶺好幾天了,眼前只有高山青,只有吊腳樓,只有苗家人,幾乎忘了我是誰,混亂以為自己也是苗家人。新橋村雖然有商家,但是,每個商家是門可羅雀,街區雖然寂清冷落,不過總算嗅到一些現代的氣息,看見一點熟悉的事物。只是被萬巒重鎖,天空的陰霾老是揮之不去,繚繞的雲霧老是纏繞左右。
短裙苗與水上糧倉
『短裙苗第一村』牌樓就立在新橋村公路邊,那古制牌樓與現代水泥屋並列,讓人有著格格不入的怪異。深居山區的這支苗族婦女,無論春夏秋冬,常年穿著 5 到 7 寸的短裙,那十幾公分的短裙,使大塘苗寨聲名大噪,而被戲稱『短裙苗』。如此短裙穿著,據說已有 500 多年歷史了。保守的當年,女性為何會有如此暴露的穿著,至今是眾說紛紜,有一說是苗族婦女穿短裙勞動較方便安全。雖然苗族擁有悠久的文明,但是,沒有文字紀載,只能代代口耳相傳,或從苗家衣飾圖騰找出些許蛛絲馬跡。不過,別小看這短短 5 寸褶裙,他可是費料又費工,一件短裙得用掉長達
沿著村寨起伏坡道前進,找尋大塘苗寨的另一絕,建在水塘中的『水上糧倉』。走在迂迴坎坷的苗寨中,心中疑惑著,陡斜的山坡,擁塞的木屋群,哪來的水池當糧倉?!上下了幾個坡道,迴轉了幾個彎巷,意想不到奇遇出現了。被建築專家驚嘆讚譽是『罕見建築風格』的水上糧倉,出現眼前。原來糧倉是處在村寨中心坡下的低漥處,一潭死水,被紅藻綠苔染出了髒亂複雜,幾隻鴨子優游飄浮水面。據說恍如吊腳建築的糧倉,已有 500 多年歷史了,而用來儲藏糧食也有 100 多年了。僅存不到 50 座老而舊,破而敗的糧倉,排列於約
讓人刻骨驚嚇的貧窮
若不留心無法發現,擦身而過的苗婦,是個個身穿短裙,只是短裙內已加穿了一條深色長褲,除非有節慶或表演才會脫下長褲。大塘苗寨的時光好像是逆著走,保守年代穿得短,開放時代裹得緊。現今的短裙苗反而保守了,會在短短裙內,穿上長褲或打上綁腿。是否當年外人少到深豁,穿短裙不礙事?!現在交通便利了,人事複雜了,穿著短裙有礙觀瞻而改變?!雖然未見識到苗婦的丁點短裙,不過,大塘苗寨第 3 絕『唐朝髮髻』的古老特別,彌補了些許不見短裙的遺憾。大塘苗寨的苗婦們,將頭髮往上梳成大髻,再用大木梳固定盤於頭頂,像極了唐代豐腴仕女的扮相,讓人有『雲鬢花顏金步搖』宮廷般婀娜的聯想。不過就是缺少許多的珠光寶氣,倒是多了些許人間煙火的塵俗味兒,大塘苗寨這 3 絕是遊人必看的啦!
走訪村寨當天,除了我們的嘻笑聲,談話音外,整座寨子是靜悄悄的,有人去樓空的被滅感。沿坡年久失修幢幢破落的吊腳屋,隱約能發現這座苗寨沒有得到任何關愛的眼神。靜靜的窄弄木屋窗邊,一名苗婦探出頭對著成群的大家頻頻的微笑招呼。往屋裡看,黑漆漆的屋中, 3 名孩童抱著大碗扒著飯,碗內除了米飯,什麼也沒有。走進屋內一瞧,是一貧如洗,空無一物,家徒四壁,說只是遮風避雨,也還太過抬舉,眼前的一切讓人不忍。幾名年長村婦走過來,七嘴八舌轉述這一家人貧窮的困境,方知除了貧窮外,家中孩子各有殘疾,當地政府也稍有協助這一家人。大塘村寨的居民,幾乎家家是窮到徹底,人人都已自身難保,雖然鄰居有意幫助,但是,心有餘而力不足呀!見到這一家人的困窘,惻隱之心被挑起,大家能給,能掏的傾囊而出。步出空無一物的木屋,這一家人的處境,就像眼前爹不疼,娘不愛,任其自生自滅,破敗潦倒的大塘苗寨。
怎麼會貧窮得如此悽慘,貧窮得如此讓人驚嚇,貧窮得如此毫無反轉的生機?!此情此景,唯在印度恆河畔的瓦拉納西經歷過。心隨著沉淪,坡上坡下老態龍鍾的吊腳樓,成了強烈貧窮的印記,成了刻骨深沉的哀愁。
- 12樓. 推薦給所有喜愛網購的2025/03/12 00:00
星惠折的優惠券讓我在購物時感受到實實在在的省錢!這個網站的折扣力度讓我驚喜,特別是在一些熱賣商品上,真的很划算。每次使用優惠券時,看到價格下降的瞬間,心情特別好。推薦給所有喜愛網購的朋友們,讓我們一起享受這個省錢的好幫手,讓購物變得更加輕鬆,真的很喜歡!
- 11樓. 盹龜雞~ 0314 的玫瑰園2011/07/25 13:12大塘苗寨
怪不得漢人男子常逃不過苗女的美人關 , 這些唐朝髮髻的苗女 , 各個都水~ 呀 .第一眼看見,就有似曾相似的感覺,後來回想原來是跟唐朝有關,就是穿得破些,缺少那麼些許貴氣。 cwc 於 2011/07/26 20:30回覆 - 10樓. 鄧潔2011/07/17 09:00異國風情
謝謝您帶來的異國風情
讓文友大開眼界
感恩分享
- 9樓. gladys992011/07/16 19:38贈詩(即興)
一路行來到山莊
塵勞今昔思緒忙
新橋山中話民事
又愁衣著又愁糧
- 8樓. 鼻塞國度2011/07/16 18:18感謝鉅細靡遺的回答喔
cwc 對這看似一夜旅愁的美感建築
覺得可以勾引許多浪漫的遐想 您的文字也有人文關懷與現實層面的視點
不過 剛好看到這麼飽滿的文字背後 想說 若要解決人生理上的一急
是不是會有隱憂 呵呵呵 只是這樣
謝謝回答
- 7樓. 鼻塞國度2011/07/16 17:32掃興地問
cwc 文中說 人們窮 有去上人家的廁所嗎
會不會很恐怕
廁所!你提到最大的困擾,都在用餐餐廳努力的上。還有會於車途中,找塊隱蔽的地方解決。到落後地區旅遊廁所是最讓人頭痛,常常到落後地區的遊客,都練就了一番野放的功夫。
到寨子參訪很少久留,參觀中若有急需,誰也不願意到用幾塊木板拼架,髒到無法用筆墨形容的公廁,百分之百的人都會到附近找塊荒地施肥給大自然!
你問才寫,因為想到都會作嘔! cwc 於 2011/07/16 17:59回覆 - 6樓. 慎卿2011/07/16 00:23用心感動……
讀您的文增見聞開眼界
然讀到您下那個『讓人刻骨驚嚇的貧窮』的子題
及那幾句『貧窮得悽慘』『貧窮得毫無反轉的生機』
卻是讓人食不下咽
保存那樣破落的地方讓遊客翻山越嶺來看傳說中的三絕
當地政府難道都毫無積極改善居民生活的作為?
文明人的談笑聲與純樸苗女的靦腆笑容
在一個幾讓人錯亂的時空中強烈對比
真是情何以堪?
您的文字描述具多情善良深刻的筆觸
及寬廣的論述
讓人情緒隨之起伏
引人從各種角度欣賞、讚嘆、同情及難過…..
我不禁又想起以前的『人間雜誌』
這麼真切的好圖文
讀一回是不夠的
如此細膩感性的內涵
值得來訪的格友細細體會
用心感動……篇篇都給我大大的捧場,高高的讚揚。很高興遇了一位喜愛文學的網路知音。
老王賣瓜,我不敢自誇,你幫我推銷文章,實在感激不盡。
為了一氣呵成,能成篇成章,故不願意一集集慢慢磨,所以字數多。說真的這種文章,絕大部分網路讀者是不能接受,沒有耐心品味,無法與文產生共鳴,讓我頗感遺憾。
如你喜好文學的人不多,但是,很榮幸我遇到了!我會堅持自己的路,當然更希望你也能一路的支持與鼓勵囉! cwc 於 2011/07/16 14:08回覆 - 5樓. 一畝桑田2011/07/15 16:56第一村
這第一村如此貧困,
說短裙卻著長褲,
這樣的苗寨要發展觀光還有很大的改進空間。
大作圖文並茂,
多謝好文分享!
因為大塘苗寨附近有一座苗嶺中最大的『西江苗寨』,與郎德上寨一樣,擁有政府的推崇與促銷,所以遊客全集中於此。
大塘苗寨只是她附帶的一個小景點罷了,要改善發展,機率低呀!
cwc 於 2011/07/16 14:11回覆 - 4樓. 阿妙.2011/07/15 14:27與世無爭.
您的照片中,人物以女性為主
想必這兒的女人有著刻苦耐勞,認真本份的美德
這兒的人們....他們生活雖貧困
但卻顯露出知足無爭的善良
個個容顏豁達, 安樂知命
物質或許困頓
但心靈該是富庶的.
他們心靈富足嗎?沒人真正關心過,當他們與現代逐漸靠近時,誰都沒有權利要求他們不變。
照片中的笑容是天真純樸的,但是當所有的熱鬧離開後,接踵而來是三餐的問題。
cwc 於 2011/07/16 14:12回覆 - 3樓. 竹子2011/07/15 12:52短裙苗與水上糧倉
這些苗族人雖然家徒四壁 一貧如洗
但 看起來個個都像是安貧樂道、與世無爭的快樂模樣
也許文明的病毒 還沒污染到這純潔的苗寨來
就讓這香格里拉的寧靜小村 繼續保存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