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陣子,一個當音樂老師的部落客,用「野人獻曝」這個出自道家哲學寓言的成語,來形容自己在部落格分享音樂演出、教學心得的心境。果真如此,那麼我要說,該位音樂老師的心,就跟農夫一樣地純真樸實,因為這個成語最早的指涉對象,就是一個分享自耕農作物,和一個分享田園生活的農夫(學理上的農民)。
詳言之,「野人獻曝」這個成語,據我的考究,最早在【列子-楊朱篇】的一則寓言故事出現。故事的大意是,宋國的一位農夫,穿著單薄的亂麻衣服熬過嚴冬,然而,當他春天到田中工作時,風和日曬的天氣讓他感到非常舒暢,於是決定把這樣的感受分享給宋君,結果有人便舉另一個農夫分享自耕作物給當地富豪,而弄得一身狼狽的例子,勸該位農夫打消念頭。該故事的寓意是:感覺好壞是自己想的。
不過,我倒認為這則故事的敘述,呈現出兩種普遍存在於世界各國國內社會中的差距:階級差距、貧富差距。雖然城鄉差距的問題也很全球化,不過單就該則寓言來看,這種差距並不能夠驟下論斷,相反,階級差距和貧富差距,則是該則寓言直接透露出來的東西:第一,該寓言提到的農夫、當地富豪和宋國國君,學理上屬於不同的社會階級;第二,這三種社會階級貧窮與富裕的程度,是明顯有差距的。
倘若深究該則寓言提的兩個例子,那麼,對當地富豪分享自耕作物的農夫,比較算是貧富差距的突顯,而想對宋國國君分享田園生活之體驗的農夫,則偏向階級差距的呈現。然而,該則寓言的哲學意義-感覺的好壞全是出於個人的主觀意識,也跟前面提的這兩種差距有關。這是說,不同的社會階級會有不同的生活方式,而不同的貧富程度,也代表著不同的生活水準,兩者都可能影響個人的主觀意識。
就以現在新聞報導常提的頂級餐廳、豐盛酒席為例,對窮人而言,它們幾乎是一生都進不去、吃不到的,可對富人而言,它們卻是稀鬆平常的、俯拾即是的,甚至因為接觸太過頻繁而厭膩的舊地方、應酬飯,換句話說,新聞報導極力推銷的餐廳、酒席,對生活富裕、社會經濟地位高的人而言,同樣可能是「野人獻曝」的舉措,原因還是不同的生活方式和生活水準,造成主觀意識、認知想法的不同。
不過,若以現代生活、休閒趨勢的體察來看該則寓言,只怕情形就會翻轉了。近年來,都市地區的居民由於工作繁忙、壓力緊繃,而渴望尋找心靈的出口,鄉村地區或農村地區的生活,就成了他們所渴求的事物;而該則寓言中的農作物、田園生活體驗的分享,恰好都是現在休閒農業經營者的項目,其中,自己耕種的農作物被烹調成為地方風味餐,而田園生活體驗,則多以市民農園,或者觀光果園、茶園、菜園等形式被販賣,其主要的顧客便是都市居民,或者並不以農業為主業的人。
我認為,倘若故事中的兩位農夫生活於現代,尤其是生活步調緊湊的國家地區,那麼他們都可能成為休閒農業的經營者。這樣一來,「野人獻曝」這句成語,可能有必要修改原先的諷刺意義,而變成現代休閒農業經營,甚至農業推廣的指導原則、最終目的;申言之,該則寓言中提到的農作物和田園生活意像,恐怕現代的都市居民根本自小未曾體驗、未曾經歷、未曾親眼看過,故該成語的意義有必要修正。
其實,撇開貧富差距、階級差距這兩個社會因素不論,「野人獻曝」這句成語的意義,僅存以下兩種「分享」的交換命題:一為分享者認為新奇的事物,接受者覺得平常;二為分享者正面認知的事物,接受者的認知卻是非正面。只是,多數人「分享」的舉動,主要還是出於獨樂樂不如眾樂樂的友好動機,部落格寫作尤甚,雖然不見得每位部落格的經營者,寫文章的目的都是為了訊息、知識或作品的分享。
若把「野人獻曝」這句成語當作部落格經營者、作者的自謙之言,那麼,我想我或許也可以用它來形容自己寫部落格的心境,該位音樂老師分享的是自己的演出紀錄和作品,我則是分享自己對新聞時事的看法,以及一些專業知識的解說,以此,每一個來訪且留言回應的讀者,就都成為,接受我這些分享的好友、夥伴。
伍思凱-分享
- 3樓. 古董張2007/10/17 07:59考究
搬個成語故事出來白話翻譯
這種"動作"也叫"考究"
這樣會不會太誇張了?????
- 2樓. GigglyFish2007/10/08 10:20嗯
你蠻適合當教育部長喔~
有興趣嗎?
- 1樓. ☆★ 企鵝 ★☆2007/10/07 19:47Re
「拋磚引玉」的成語典故:
有一次,趙嘏到蘇州去遊覽。常建正好在蘇州,他想:“這是個好機會,一定要讓趙嘏留下幾句好詩來!”但是用什麼方法呢?他想:靈岩寺是蘇州的一大名 勝,趙嘏既到蘇州,必然要去岩寺,如果自己預先在寺中寫下一句半首,說不定會引起趙嘏的詩興。 於是,常建就在靈岩寺的牆上寫了兩句詩。
果然,趙嘏來到靈岩寺,看到牆上的詩只有兩句,便提筆在後面添上兩句,成了完整的一首。常建的計策獲得了成功。
有人說,常建的這個方法,真可謂“拋磚引玉”了。
“拋磚引玉”比喻用自己粗淺的見解來引出別人的高論,是一種表示自謙的說法。
國文造詣不好,拋磚引玉和野人獻曝表達的意思是否相同?
其實不一樣,「野人獻曝」是比喻把自己認為很正確、很理想或很新奇的知識、觀念、想法告訴對方,但對方卻認為這些東西的內容平淡、陳舊甚至錯誤,跟「拋磚引玉」的意義相去甚遠。
另外,「野人獻曝」不曾被當作軍事計謀,但「拋磚引玉」卻是三十六計中的一計。
天蠍浪子 於 2007/10/07 20:00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