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忘一位以身教引領孩子的母親
住高雄的弟弟,四月廿日傍晚下班時,照例騎摩托車直行經過復興小學,未料卻被該校一位女老師駕著自用轎車但急著右轉而撞倒。整輛摩托車壓在弟弟身上,摩托車前段損壞得很嚴重,弟弟的小腿和膝蓋都受了傷。
「沒有傷到腿骨已是萬幸。」弟弟自我安慰也安慰著我。
「事故鑑定要一個月才會出來,但讓我很不舒服的是,事故發生已經一個星期,都沒有接到那位老師的電話,我主動打電話給她,她竟然淡淡地說:『我已經交給保險公司去處理了。』連一句問候都沒有,好像和她完全沒有關係一樣」雖然弟弟口口聲聲說:「算了,碰到這種人,多言無益。」但我聽得出弟弟心中的不悅和無奈。
「交給保險公司去處理的是金錢方面。你應該請問那位老師:『在學校,當妳知道自己學生撞到別人時,妳會怎樣教他?不該主動說對不起?嚴重的話,不該主動去關心?』這是一種道德和負責任的教育呀!」一向路見不平即仗義直言的我立刻發出了不平之鳴。電話彼端的弟弟默然無言。
我們的社會究竟是怎麼了?在我們生活的社會中,每天離經叛道、悖逆倫道、昧失良心的事件此起彼落,有時真的讓人心寒徹骨。而弟弟被車撞的事件,讓我想起自己十歲時在學校被人推倒、下巴流血的意外事件……
某一天中午,是大家返家吃午飯後再回學校的時刻,我一如平日悠哉自在地往學校走。快到校門口時,我猛然被後面往前奔跑的幾位男同學中的一位推了一把,我立刻趴跌在有不少碎石子的地面上,當時只覺下巴好痛。我微慍地抬起頭看向前,只見一位男同學突然煞車,並同時回過頭來看了一眼後再返身跑遠了。從後面疾走上前來的一位同班同學扶起我,驚叫:「妳下巴流血了」,我有些驚慌,立刻用手帕捂住下巴,和同學快步進入校門,走進教室。
班導師見狀立刻帶我去保健室,先止血。醫護老師說,傷口不算太小,所以在先做初步處理後,再通知家長帶往較大醫院看診,並決定是否要縫合。班導師非常生氣,詢問我是否看到是哪一班的哪位同學推我,我點頭告知,班導師帶著我去到那一班,經那一班的導師同意,我指認出那位推倒我的男同學。男同學的導師對我說:「妳先回去,我會處罰他和告知他的爸媽。」雖然後來下巴傷口沒有縫合,但因為真的太痛太痛致完全無法咀嚼,連喝水都困難。
晚餐後,媽媽突然把一位伯母帶進家門,伯母手中提著一個籃子,身旁站著那位推倒我的男同學。伯母要男同學說:「對不起,我做錯了。」噓寒問暖了一陣我的傷口狀況,並向我和媽媽再三道歉,最後把手中的籃子拿出來要遞給媽媽。媽媽不肯接過籃子,那位伯母說:「孩子在長大,今天卻留了這麼多的血,這二十個雞蛋不成敬意,就給姑娘補補身子吧。」左推右拉了一陣子,伯母再三表示歉意,媽媽拗不過,接下了裝了二十個雞蛋的籃子,伯母才帶著一直低頭不語的男同學離去。我突然發現,那位伯母的腳不是三寸金蓮,也不是一般人的大腳丫。媽媽後來告訴我,那對母子住在當時我們稱作「成功路」的聯勤六十兵工廠(以後改為聯勤205廠)另一個眷村(我們是住在聯勤六十兵工廠的其一眷村「君毅里」),而那位伯母的腳是一雙小時候曾被布條捆綁過,之後再鬆綁的,所以看起來不大也不小。那二十個雞蛋,媽媽真的每天給我吃一個。
雞蛋,在現在不算什麼,但在民國五十年代確實是大家公認的營養補品。然而,雞蛋不是重點,重點是,那位伯母對自己兒子的道德和責任教育的引領,這才是可貴的。以伯母當時的談吐、應對態度和說詞,或許因為大時代環境動盪阻斷了她受教育的機會,但她衡量行為正當的觀念標準和帶領兒子一同勇於認錯負責的態度,對那位男同學是最好且難忘的身教,在做人處事上,他將受益一輩子。
數十年來,我或許忘了那位伯母的模樣,但她勇敢、具道德觀、負責任行止卻讓我未曾或忘。身為人母,對孩子來說,身教很重要,而為人師表者,對學生們來說,身教也同樣很重要。如果為人師表者自己完全沒有衡量行為正當的觀念標準,也不會有主動關懷別人的愛心,又如何能對學生有教導的效益?無怪乎現在我們的社會秩序會失序無循。
- 3樓. 李安納 花花世界2017/05/31 16:06世風日下
讀完妳的這篇故事,感慨萬千
如今世風日下,上樑不正下樑歪
整個社會變成是非黑白不分
我很懷念早期的年代,社會一片祥和
希望妳弟弟早日復原
也問候妳 平安如意
感謝妳, 安納!
挺掛記著妳的, 但又惰於寫寫寫, 就久久才發抒一篇心聲.
很感謝我們有共同經驗過善良風氣和祥和的時代 社會.
對現在總總, 雖不想聽而不聞和視而不見, 卻又不能和無能為力.
只能將這一切納入每日祈禱中.
祝福妳, 安納!!
皖玉 於 2017/07/01 22:35回覆 - 2樓. 182017/05/16 08:09
舊時都是這樣子的 如果自家兄弟在外鬧事闖禍了 其他兄弟姊妹自會通報父母
有時先是一頓責罵 再問明緣由 錯了 就領著我們登門賠不是 父母從不偏護我們
不是成見也許是過於敏感 現在開車騎車莽撞的 中年婦女不多但也不少
故常叮囑兒女 要減少說對不起的習慣 從事事反省做起 錯了就虛心認錯 不使壞 少找藉口
謝謝你, 不知名的好友光臨敝部落格.
多麼希望大家都能夠有最起碼人與人之間的尊重,
誠如你所說, 錯了, 就認錯.
我個人認為, 認錯, 並不表示自己丟臉和有失身份,
相反地, 是凸顯高尚的人格表現.
願能與君共勉之.
祝福你一切平安!!
皖玉 於 2017/07/01 22:43回覆 - 1樓. 多硯坊 (休)2017/04/29 14:15
對冰冷麻木而沉淪的人們
道德教養是最後一劑解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