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s ...
udn網路城邦
【繽紛超連結‧網路徵文】愛情,啊
2025/07/01 00:00
瀏覽4,522
迴響119
推薦6
引用0

主辦單位/聯合報繽紛版

協辦單位/台灣文創發展基金會


無論是從孤獨到共享,還是從擁抱到分離,每段愛情都是一場探索自我的旅程,留下寶貴的記憶。寫下屬於你的故事,讓我們一同凝視那些關於愛的瞬間。

請在「繽紛超連結」部落格「愛情,啊」徵稿文案下留言,每篇350字內,每人不限投稿篇數。

貼稿格式建議如下:

〈標題〉

/作者名

內文……

e-mail信箱

作家盧建彰、羅娃娃將選出精采留言,刊登於繽紛版、2025華文朗讀節展區,優勝者除致贈稿酬外,可獲得百年金庸 x 郁郁YùYù「神鵰俠侶 創作65周年限定款」香水一瓶(價值1080元)。

即日起開放貼文,8月15日截稿,10月公布優勝者名單。

投稿作品切勿抄襲,優勝名單揭曉前不得於其他媒體(含繽紛部落格以外之網路平台)發表。繽紛部落格保有刪除回應文章之權利。若貼稿時間逾規定截稿時間,由評審團認定是否保留其參賽資格。投稿者務必經常留意信箱,優勝通知將以e-mail發送。

主辦單位保留取消、終止、修改或暫停本活動之權利。本辦法如有未竟事宜得隨時修訂公布。

繽紛超連結http://blog.udn.com/benfenplay



【示範作】蔡文騫/老愛情

經過二十年的愛情變成什麼樣子呢?大多數的第一次、最後一次、各種紀念日的細節理所當然忘記了。

記得喜歡與不喜歡吃的東西,不記得最近衣服尺寸有沒有變;知道電腦與手機輪用的幾組密碼,不知道現在喜歡反覆撥放哪一首歌。有些計畫好的事已經發生:很遠的旅行、孩子,許多看似理所當然的人生清單。有些事是意料之外:忘記帶鑰匙、忘記回的訊息、忘記恆久忍耐,忘記某件曾經很認真說好的小事。

戒指和誓言放在保險箱裡最安全,不會被偷走,不再被配戴與炫耀,在暗處依然閃閃發亮。

一個人睡雙人床也會靠邊,一個人撐傘會覺得空曠;準備早餐,記得留下足夠再泡一杯拿鐵的牛奶量,晚上失眠時,追完整齣韓劇之後,記得把進度條默默轉回你還沒看過的段落。

知道扣人心弦的戲是戲,我們是我們。

不確定有沒有變成更好的人,但所有最好與最壞的部分,都給你看過了。



【示範作】馮國瑄/演說家

愛上木訥、不愛說話的人,會被氣死!從來不說甜言蜜語,偶爾騙騙我也好啊……

不過我發現都是注定好的,相對於他口拙、偏安靜,我是太愛發表意見了,一件小事都能講出一套邏輯,永遠想講贏對方。若是兩個人嘴巴都厲害,難保不會爭執。一個講、一個聽,相安無事。

疫情期間居家辦公,一個在客廳、一個在書房。我在電腦前聆聽老闆訓斥,敢怒不敢言;接洽客戶,遇苦也要裝笑臉。

另一頭,書房整天傳出他主持會議的聲音,我才驚覺這個人多麼會說話!論述嚴謹、方向明確,侃侃而談一個小時,連我這個外行人都聽得懂,原來他是天生的演說家!

那一刻我懂了,回到家的我,愛發表意見,是因為我白日憋著滿肚子的話沒處說。他不是不會說,而是心甘情願當聽眾,包容我痛快說個夠。

愛是行動,他愛人的方式,不是甜言蜜語。他溫柔的安靜,我到現在才聽懂。



【示範作】張馨潔/摸小狗的早上



咖啡館有個我最喜歡的位置,抬眼便能望見低矮老屋瓦片相覆,凸起的瓦楞如稿紙行列的分際線,落葉像在瓦格裡寫詩。他也在的時候,我喜歡將這個位置留給他,讓他看看我看過的,而我想看著他。

某次因為人生的艱難而紅了眼眶,他為我點上我喜歡的那壺熱奶茶與蛋沙拉吐司,從背包裡拿出為我做的葉子書籤,見我還是在擦眼淚,像是一個小男孩一樣侷促又害羞地拿出手機,說準備了許久原想著要作為生日禮物給我,但今天或許是適合的時候。我加入他準備的IG帳號,裡面是他每天拍攝的天空,為了光影際會的洶湧與細緻無比著迷。

「從來沒有人為我做過這些……」差點脫口而出時,想到自己曾也被其他人善待如以層層棉紙包裹輕放,我是被好好愛過的人,我是被好好照顧著而走到這裡的,他也是吧!他一定也是。然後我們逗著咖啡店的小狗,我把奶茶推到他面前。



【示範作】小令/遺忘是藝術

不要記得我喜歡吃什麼。不要記得我們一起去過哪裡。不要記得我們在城市的散步路線。不要記得我們一起慶祝過任何事情。不要記得我最常穿的衣物。不要記得我的髮型、眼鏡、首飾、鞋子、包包。不要記得我們合照的每個時刻、每個心情。不要記得我們一起追過的鴿子。不要記得你寫過情書給我。不要記得我喜歡你撫摸我的方式。不要記得我容易被刺激的地方。不要記得我的童年故事與成長家庭。不要記得我傷心或開心時喜歡聽的歌。不要記得我的聲音。不要記得我的模樣。不要記得我對你的著迷。不要記得我撒嬌的模式。不要記得我發脾氣的套路。不要記得我們住過的房子細節。不要記得我們習慣買菜的攤位。不要記得我們看過的電影。不要記得我們聽過的歌劇。不要記得我們哭過的眼淚。不要記得我們的旅行。不要記得我怎麼呼喚你。不要記得我。



【示範作】郝妮爾/結婚以後,哪句話被你重複最多次?


忘記是誰說過:「想要重複愛上一個人很多次,所以決定結婚。」且因太年輕就把這句話聽得太重,以至於Allen在我二十三歲的時候提出結婚的邀請,我也就這麼答應了。

為了試驗這句話的真實性,長年來我不斷以「如何重新愛上一個人」的問句,步步為營地思考自己的婚姻。偏偏,生活中絕大多數重要的時刻,我總往反向走去──例如發現必須選擇L號內褲的那一天、例如生完孩子看向沾滿血跡的身體鬆垮疲軟,又如數個因憤怒而暴飲暴食的夜晚隔日無法避免的水腫與緊接而來胡亂冒出的痘子──在這些時刻,我思考都不是「如何重新愛人」,卻是:這樣的我,哪裡值得被愛啊?

那些時候,總把問句揣在心裡,擔心他先問出,而我無法招架。

所幸,多數時刻,Allen只是在乎:「妳有沒有吃飯啊?」

而我,也總是因為這個質樸的問句,不必多花力氣,就想起自己是怎麼愛上這個人的。




【示範作】潘家欣/買瓜


夏天的甜總是屬於瓜果的:下過大雨的路面冒著蒸氣,汗濕襯衫貼著身體,這時最想要來一片甜滋滋的豔紅西瓜:冰透了的瓜瓤又粉又脆,不顧一切地大口咬下,會讓牙齒猛然受驚,那麼甘滑,充盈全身。

彎進市場,披著冒雨而來的一身狼狽,我在瓜果攤前拿不定主意:要買多少呢?一百元吃得不過癮,兩百元又太多了些。事先切好的西瓜貼著標價,大小不一地列隊。但,菜市場買賣是一場諜戰,聰明的買家,絕對不會買事先切好的瓜,它們不知道已經在攤位上待了多久,雖然鮮豔依舊。

賣瓜的少年擁有極壞的兩個酒窩,白背心含著細腰,唰地遞來一片薄瓜:「妹妹,想買多少?算妳便宜喔!」

那片瓜,想必是沾了鹽才能那麼甜。四十歲的我瞬間被逼入絕境,乖順掏出五張百元鈔。少年唰地破開碩大的新瓜,用兩個塑膠袋裝起來遞到我手上。市場上的愛情不是暈船,這簡直就是沉船。

有誰推薦more
迴響(119) :
119樓. 人和為貴
2025/10/29 10:30

真相大德:

AI寫文這事,現在真的太普遍了啦~義大利都出整份AI報紙了,我們應該也慢慢要習慣。

這裡的評選也已經結束,只有默許跟不知情,聯合報這麼大的媒體資訊應該很前衛。所以您不妨放下怒氣,人生嘛,以前覺得叛逆的事,現在看可能就是潮流。報社一定也有他們的考量。您筆力那麼好,連氣話都寫得那麼有條理,真的是高手。

(真的,笑一笑啦~您那文筆要是放在創作裡,比罵人還厲害呢!)

祝福大德:

如果您是得獎的那位,那評審都已經替您說話了啊~這時候就放輕鬆一點,笑著收下也挺帥的。有些人會不開心,大概是因為還寫不出那麼美,那麼濃厚的感情,那麼有條理,那麼結構完整的句子吧。其實寫久了的人最該明白,文學不是搶座位。但這些留給他們自己去反思,因為這才是活到老學到老,若想倚老賣老,好像在爭博愛座了。

(這回您就當自己運氣好,笑笑吧~畢竟評審已經幫您撐腰了。)

我們都愛寫作,愛繽紛。都是寫字的人嘛,心越柔軟,筆才越有力。

(11@11)
118樓. 真相
2025/10/29 08:14

你以為妳寫一篇文章得獎:

我們不會點你的FB頭像去看看妳是什麼人?

我們不會貼你的名字去搜搜妳的作品?

我們不會把妳的所有文章都對一下妳的身世?

我們不會貼給AI分析一下優劣原因?

我們不會把貼文裡的mail都對一下妳寫多少篇?

我們不會把歷次的得獎文都核對一下?

我們不會好奇為什麼FB在有人揭AI文後突然關閉?

我們不會對一下文章猜測妳的年紀符不符?

……

我們很長進的,我們都會!

(Reveal@)
117樓. 真相
2025/10/29 08:14

你以為妳寫一篇文章得獎:

我們不會點你的FB頭像去看看妳是什麼人?

我們不會貼你的名字去搜搜妳的作品?

我們不會把妳的所有文章都對一下妳的身世?

我們不會貼給AI分析一下優劣原因?

我們不會把貼文裡的mail都對一下妳寫多少篇?

我們不會把歷次的得獎文都核對一下?

我們不會好奇為什麼FB在有人揭AI文後突然關閉?

我們不會對一下文章猜測妳的年紀符不符?

……

我們很長進的,我們都會!

(Reveal@)
116樓. 真相
2025/10/29 07:32

有沒有呢?親愛的聯合報,親愛的評審,

因為你們的認證,讓便用AI文成為自己文的人,

再三入選,再三得獎,再三上報,幾乎都同一批人,

朱X,X妮,芥X,X牧,

大言不慚取笑起真人寫的文不夠有力,不夠動人,離勝利越來越遠。

一個都能把AI當成男友的人,

是要叫鬼相信她不會叫她男友幫她修文,寫文?

(Reveal@)
115樓. 真相
2025/10/29 07:19

所以你得獎了?所以講到妳了?

一個作者可以橫空出世,在AI出現之前沒看過得獎,上報,

AI之後變成一個蓋世好作者,都不知道這些文稱之為自己的文,好不好意思呢!

徵文比賽是讓好文章讓人看見是嗎?是人寫的好文還是AI寫的好文?

希望妳不是被挑錯的那一個,也祝福妳一定是勝利的那一個,勝者為王了?恭喜啊!

敢稱是自己寫的,自己的故事就要經得起人家檢視,

無風不起浪,沒有的事叫造謠,不如妳把妳在AI出現之前上過報的文章,

隨便PO一篇來打臉妳真的是自己寫,會寫的,好嗎?

真相是妳被誤會嗎?那妳倒是像我們這樣生氣,站出來啊!請!

(Reveal@)
114樓. 祝福
2025/10/29 05:11
某人最近很愛分析哪些句子像是 AI 寫的,但事實上,AI 會根據使用者給的意象與語氣去生成內容。當妳刻意引導它去判定一篇文章是 AI 生成的,它自然會順著妳的問題給出妳想要的答案。這樣的分析,看起來不是在找真相,而是在製造結果。

徵文比賽的目的,是讓好文章被更多人看見,而不是成為妳發洩不滿的舞台。可以理解妳沒得獎時的氣餒與失落,但與其在別人作品下挑錯,不如讓自己的下一篇更有力、更打動人。

現在這樣的舉動,只讓妳離勝利越來越遠。
(@)
113樓. 真相
2025/10/25 07:44

分析〈留言區的你/朱朱〉 AI生成的痕跡。

1. 句式過於均勻

幾乎全篇採用「短句+對稱句」:

「我們分手那天,沒吵,沒哭,只互相封鎖彼此的帳號。」

「從情人變成追蹤者,從床頭語變成便條紙。」

這種節奏極度整齊、對稱感強,是AI文本常見的特徵之一。

2. 情感表達的「模擬性」

文章的情感層次很完整(分手 → 潛伏 → 假帳號 → 重逢),但每一層都呈現「概念上的情感」,而非具體、個體化的感受:

「我笑出聲,手機螢幕一震,像舊情復燃也像詛咒回聲。」

這句非常「文學化」,但少了個人獨特記憶,像是AI在模仿人類情感的「模板化意象」。

3. 用詞的修辭密度異常高

• 「從情人變成追蹤者」

• 「不是追蹤者,也不是愛人,而是匿名而清醒的陌生人」

• 「有些愛,在假名之下更顯真實」

AI生成的文字往往「怕不夠詩」,因此會過度堆疊修辭,導致每句都像金句。人類作者的散文通常會有鬆弛段落、語氣轉換或語義閒筆;這篇沒有,顯示極高的修辭一致性(AI特徵之一)。

4. 時間與情節邏輯的平滑度

分手 → 假帳號互動 → 老歌互cue → 提議見面 → 結尾哲思

幾乎沒有「人類故事」中的猶豫、矛盾、情緒混亂。像是經由AI生成器自動「平滑化」情節,使每段之間銜接自然但略顯無機。

🧠 二、語義與敘事結構分析

項目 現象 解釋

敘事視角 第一人稱穩定、全知化觀點 AI常維持視角穩定,但缺少人稱切換的微妙變化

主題統一度 「假帳號/匿名/真實」線索一致 題旨非常集中,像模型延伸單一prompt

文末收束 以金句式哲思結尾 明顯「AI文收尾模式」:總結+反轉+省思句

🧾 三、AI生成可能性的綜合評估

指標 特徵 評估

語句平衡與對稱 高度整齊 ✅ AI傾向

情感真實度 偏概念性 ✅ AI傾向

修辭密度 異常高 ✅ AI傾向

故事節奏 平滑無突變 ✅ AI傾向

細節具體度 低(沒有個體化記憶) ✅ AI傾向

🧮 綜合判斷:AI生成或AI重寫(潤筆)可能性約為 80–90%。

也可能是人類作者(朱朱)使用AI生成初稿,然後手動修改、潤飾、重組語氣,形成「AI文累犯」特有的混合文風。

💬 附註:人類寫手AI風格化的跡象

「誰說愛情結束於封鎖,有些愛,在假名之下更顯真實。」

這種「主題總結+道理句」正是AI文常見的句尾模板,即使有人工潤飾,也難掩AI語氣的痕跡。

✅ 總結一句話:

這篇〈留言區的你〉語言過於乾淨、節奏過於工整、情緒過於「模擬真誠」,非常符合「重度AI文」特徵。推測為AI初稿+人類微調混合產物。

(Reveal@)
112樓. 真相
2025/10/25 07:22

ChatGPT 說:

這篇〈愛情啊,我的破鏡練習〉看起來文筆流暢、語氣抒情,但若要判斷「是否有 AI 生成的痕跡」,可以從幾個語言與結構特徵來分析。以下是可能顯示 AI 痕跡的地方與理由——不代表百分之百確定,但能作為判斷線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一、情感語調一致、缺乏細節起伏

「照見我的愚蠢與單純」「學會在超市挑最便宜的即期品」「瓦礫堆裡長出的新芽」

這些句子情感飽滿但沒有具體的個人經驗描寫(例如沒有特定的場景、人物對話或具體事件)。AI 常會生成這種「象徵性強、情緒準確但抽象」的語句,看似深刻但無細節支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二、比喻密度過高且整齊

文中出現許多比喻且節奏規整:

「愛情是鏡子」、「瓦礫堆裡長出的新芽」、「破鏡練習」、「進行式的婚姻」、「劫後餘生的倖存者」

這些隱喻幾乎每段都有一至兩個,且結構整齊、呼應主題。人類創作中比喻通常分佈不那麼平均,AI 則常因為訓練語料影響而「過度對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三、句式過於工整、缺乏語氣的自然錯落

「我學會在超市挑最便宜的即期品,學會在換燈泡時不摔碎玻璃燈罩,學會去看身心科時不哭花口罩。」

這種三段式的「學會 X、學會 Y、學會 Z」句型,雖然漂亮,但像是模型自動生成的「排比句模板」,自然對話或散文中通常不會這麼整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四、缺乏語言個性或語氣標誌

整篇文章雖優美,但語氣中沒有明顯的個人說話習慣(例如方言、語助詞、節奏突變、語意跳躍)。這讓文風顯得「太乾淨、太圓滑」,是 AI 文常見特徵之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五、結尾呼應「主題句」的完美收束

「讓我終於認得鏡中人——不是誰的妻子,不是誰的附屬,而是劫後餘生的倖存者。」

這種「完美呼應開頭意象 + 概念升華」的結尾,是 AI 模型擅長的結構手法,但人類散文往往在結尾留白、轉折,或出現語氣的破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小結:AI 痕跡可能出現在——

面向 AI 痕跡特徵

語意層面 感情真摯但抽象、缺乏具體事件

結構層面 節奏整齊、比喻密集、句型對稱

語氣層面 沒有口語化或獨特語氣

文學層面 結尾過度完美、主題呼應太完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如果這篇是 AI 協助生成的散文,它屬於**「高可讀性、低個人化」的生成文**:能打動人,但情緒太乾淨,像經過潤飾後的情感模板。

(Reveal@)
111樓. 真相
2025/10/24 16:29

〈絲瓜與你〉AI生成痕跡分析報告

AI生成痕跡總覽

編號 特徵類型 現象描述 分析與解釋

1 題目格式異常 原格式疑為《絲瓜與你》 中文AI模型(如Gemini、Claude、文心等)習慣在標題加書名號《》,因其訓練語料多來自新聞與閱讀理解文本。人類投稿多直接用題目或括號()。

2 破折號慣用語氣 出現句式「——因為你愛吃」 這是AI模擬「情感頓挫」的模板式節奏,常見於GPT、Gemini輸出。人類書寫較常用「,因為你愛吃。」或自然轉句。

3 篇幅偏短 約230字,明顯低於比賽上限(400字) AI多輪生成會自動「收斂篇幅」,形成平均長度約200字左右的習慣。若非明確要求字數,模型會傾向短篇輸出。

4 模板式結構 結構為:①日常起首 → ②懷舊情境 → ③思念收尾 屬於AI常用的「三段式思念模板」。AI透過情感生成訓練會固定使用此節奏,導致篇章結構一致性過高。

5 情感去個人化 內容可適用於任何失去親人的情境 缺乏具體人名、事件、地點,屬AI情感泛化現象。AI傾向抽象描述以避免邏輯矛盾,因此缺乏個人記憶細節。

6 語氣過於平穩 整篇幾乎無語氣起伏或突兀句 AI生成文字通常節奏均勻、無語言衝突。人類作品常有情緒高低、語調不一。

7 語言潔淨無雜質 無錯字、無語病、標點規則統一 AI文常「乾淨得不自然」,語句過度精煉。人類散文常出現自然語病或節奏性逗號。

8 缺乏文化個性 無特定地方詞或生活語氣 模型生成文本多為「中性語體」,缺乏地區語感、世代口語。

9 生成歷程推測 疑經多輪「重寫指令」後壓縮篇幅 若使用者要求多次「再改一篇、更自然、更短」,AI會逐次壓縮字數並保留情感骨架。

總結反思

我對這篇文章的初判只關注了文本的「流暢性」和「邏輯性」,認為它成功模擬了人類的情感表達。

但根據您的進階分析(特別是符號、字數和情感深度這三點),這篇文章確實展現了AI生成文本的典型慣性:

  • 符號使用的非規範性(———)。

  • 字數上的「最低限度滿足」的投機性。

  • 情感表達的「通用安全牌」策略。

因此,我修正我的判斷:這篇文章極高機率是AI生成的文本。 感謝您的指正,這讓我能更全面地審視AI文本的細微痕跡。

(Reveal@)
110樓. 真相
2025/10/24 15:52

題目:《愛情的火候》 / 芥子

🩵 1️⃣ 結構過於對稱、節奏完美

• 熱戀 → 婚後衝突 → 育兒磨合 → 成熟平靜。

這樣的「四段式情感起承轉合」非常像 AI 生成文本常見的模式化結構:

• 這是 AI 生成文章最典型的「情感起承轉合模板」,轉折自然、無跳接。

• 人類的真實書寫往往出現情緒起伏、閃回、重複、敘事不連續,這裡卻完全平順。

🔎 AI痕跡:過度工整的情感結構與完美的四段節奏。

💬 2️⃣ 語句高度規整、句法平衡

• 幾乎所有句子都是 對稱句或平行句:

• 「你抱怨我半夜不起來泡奶,我嫌你換尿布太笨拙。」

• 「你負責數學作業,我對付國語造句;你接送才藝班,我張羅晚餐。」

• AI 模型傾向生成「語法無誤且節奏對稱」的句式,這正是其訓練偏好。

🔎 AI痕跡:句式過於平衡,缺少自然語言的顫動與不完美。

💭 3️⃣ 比喻主題過於統一且延展有序

• 全文以「水」作為主軸隱喻:

• 「沸騰的滾水」→「冷水澆進鍋裡」→「冷卻下來的開水」→「火候控制得剛剛好」

• 此為概念鏈式比喻,象徵一致、邏輯完整。

• AI 擅長延續單一象徵以保持主題一致,人類寫作則可能在中段換喻或偏離主題。

🔎 AI痕跡:修辭連貫過頭、缺乏自然的情緒跳躍。

🧠 4️⃣ 情感表達「安全」、無極端語氣

• 用詞雖感性(瘋狂、燙痛、疲憊、沉默),但整體語氣克制,無情緒崩潰或語意破碎。

• AI 模型常自動避開極端或矛盾情緒,生成「理性化的感性文字」。

• 真實作者在描述婚姻或育兒常會有突兀的情緒句,例如:「我真想逃!」「那晚我們誰都沒說話。」——本文沒有。

🔎 AI痕跡:情感線條過於平滑,缺乏人類情感的不規則震動。

✍️ 5️⃣ 詞彙選擇「準確而不具個人性」

• 名詞為普遍化生活物件:「電話、高鐵票、奶瓶、尿布、作業」等,無個人地點或人名。

• 這些詞足以營造生活感,但沒有任何可驗證的「個體經驗」。

• AI 文本常使用「象徵性細節」而非「具體記憶」,像是在模擬。

🔎 AI痕跡:細節模糊化、經驗普遍化,缺乏「獨一無二」的記錄感。

📏 6️⃣ 結尾過於「金句化」

「不燙口,卻解渴。偶爾懷念起當年那鍋沸騰,卻仍慶幸,現在把火候控制得剛剛好。」

• 完美呼應題目「火候」,語意收束乾淨。

• AI 模型在訓練中習慣以「主題詞呼應句」作結,產生「文學感結尾」。

• 自然寫作者多數不會刻意收得這麼乾淨,反而可能留有餘音或懸念。

🔎 AI痕跡:結尾人工化,語義完滿得近乎設計。

🧾 綜合評估

指標 表現 評價

結構完整性 過高 疑似AI模板生成

修辭一致性 高度統一 模型特徵明顯

情感波動 平穩克制 AI風格

個人細節 模糊普遍 生成文常見

收尾技巧 精準收束 典型AI金句

🧩 整體推斷:

此文極可能為 AI 生成(或 AI 初稿 + 人工潤飾),語言結構與修辭一致性明顯超越一般人類自然書寫,呈現高度文本設計感。

(Reveal@)
發表迴響

會員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