搬來埔里之後,我知道從愛村橋上可拍到絢爛的夕照,囿於黃昏是女人準備晚餐,因此知道歸知道,確從未去橋上拍過夕照,自然無從欣賞千變萬化的彩霞。日前同好送來幾張他的作品,沒想到住家附近竟有如此令人驚灔的美景,於是找了一天提早準備晚餐,之後前往一窺究竟。
從我家到拍照的地點,來回約五公里,去程過愛村橋後右轉向前行,其實這條路,初搬來埔里時,我曾來來回回的走過N次,過去有位老大姐在這裡種菜,有人來清除路邊雜草,並以竹搭成遮風避雨的亭子,接著有人載來巨石當桌,搬來大小一致的圓石當椅,供人在亭下泡茶聊天;還有的人在亭子四周種花種樹,有小橋復有流水,儼然是座樸雅的小公園。漫步小徑,時不時的可見早起的農人,彼此不管相識與否,總會親切地打聲招呼問聲好,置身其間,有股說不出的舒心,現在路的兩旁,雜草叢生,亭子不見了,留下石桌與石椅,走著走著,觀前顧後,不見人影,想到幾年前曾有人在這段路旁上吊自盡,不知不覺的脊梁涼了起來!一些恐怖的畫面,甚至遇到麻煩時如何自保的方案都一一浮現,想著想著,不覺加快腳步向前疾行!
疾行前進不久,終見遠方出現黃色花海,想來拍攝地點應該是近了,於此同時,有一女人在路旁停妥機車,熟門熟路的爬上石堆,接著一躍而下,三步併成兩步的已在池邊取景,見我還佇在原地,大聲教我和她一樣,爬上石堆再跳下來就到池邊了,我只能苦笑回答我不敢跳過石堆,還是老老實實地繼續尋找可到達池邊之路。

↑美女停妥機車麻俐地[蹦]到花圃開拍起來,而我還在花圃邊緣尋找[門路]

↑終於我也繞過石堆,接近池畔開拍起來

↑若把人生比作一池水,有人從中看到世外桃源,有人看到飛鳥掠影,有人看到藍天白雲,有人看到無底深洞,也有人看到那還是水。看待的角度,產生的境界也不同。同樣的,人們常說,人生就是一場修行。誰能從中領悟,誰就能從中體會到壺中別有洞天之美。
↑開拍時夕陽還未下山,亮晃晃的金光撒在水面格外耀眼
↑過去雖常來此運動,但未見這裡有水塘,想來是近年日月町集團駐進埔里之後才開發出來的[秘境]吧。

↑經過一天太陽公公累了,逐漸沉入西山~

↑「落日熔金」,將天空染成一片金黃。

↑夕陽之美不在於景色,在於看夕陽之人。凝望對岸雅屋,庭前椰樹隨風搖曳,再看近處渲染成金色的水面,波平如新磨之鏡。

↑火球真的回家去了,天色也暗了下來,此刻的西方再無刺眼的光芒,晚風徐徐,忍不住地想多待些時間,晨友叮嚀的「那條路要早點離開」的事抛到九天之外~!

↑沒想到轉身,要踏上歸途之際,東方竟出現一道完整的彩虹,定神再看,竟是雙彩虹耶!這是此生第一次看到完整的彩虹。格外興奮
↑彩虹通常是下午或黃昏雨後才會出現,而這種時段大部份是婦女守在灶前的時段。
↑彩虹是由陽光穿過空中的水滴,經過折射和反射而形成的光學現象。當陽光進入水滴時,會發生折射,將白光分解成不同顏色的光,這些光在水滴內部被反射,然後再次折射出水滴,最終形成我們在天空上看到的七彩光譜。
詳細的說:
1.彩虹的形成需要陽光和水滴同時存在。雨後,空中充滿了小水滴,這些水滴就像一個個小棱鏡。
2.折射—當陽光穿過水滴時,由於不同顏色的光波長不同,它們在水滴中的折射角度略有差異,而導致光線分離,形成紅、橙、黃、綠、藍、靛、紫的七種顏色。
3.反射—這些分離的光線,在水滴內部遇到背面時,會發生反射,然後再次折射出水滴。
4.觀察角度—我們之所以能看到彩虹,是因為陽光以一定的角度照射到水滴,加上我們站在合適的位置上觀察。
5.彩虹和霓虹—彩虹通常是主虹,而霓虹是彩虹的外部,顏色順序相反,是由於光線在水滴中進行兩次反射而造成的。
總之,彩虹的形成是一個涉及光線折射和反射的複雜過程,但結果卻是我們看到的絢麗多彩的自然奇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