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025年11月24日訊】(大紀元記者夏雨綜合報導)積累財富需要有明智的理財和消費習慣,壞的消費習慣可以破壞財務目標。而一些看起來明智的理財習慣,實際上卻在悄無聲息地掏空錢包。這些習慣包括從批量購買的錯誤到高價奢侈品,此類理財失誤很容易導致過度消費。
理財網站Gobankingrate整理了六種最令人震驚的浪費支出,以及如何調整消費習慣以實現持久儲蓄。
1. 批量購買易腐品
批量購買雖然可以花更少的錢買到更多東西,但並非一直正確。
Commonwealth Strategy Advisors的創辦人兼財務顧問卡萊布·伍德-達格特(Caleb Wood-Dagget)指出,很多人在這方面浪費了不少錢,卻渾然不覺。
伍德-達格特說:「以折扣價大量購買同一種商品聽起來似乎是個好主意,但如果其中一半過期或未使用,那麼實際上你並沒有省錢。」
InsuranceProviders.com的梅蘭妮·穆森(Melanie Musson)補充說,你不能想當然地認為大包裝東西就一定更便宜。她說:「你需要考慮每盎司的價格或單位價格,並將其與小包裝的價格進行比較。」
2. 價格過高的奢侈護膚品
高端品牌承諾使用優質成分或尖端技術,但有時價格更親民的替代品也能達到同樣效果。
穆森指出:「沒有神奇的護膚配方,護膚品成分通常大同小異。如果你比較一瓶100美元的面霜和一瓶10美元的面霜的成分,發現它們完全相同,那麼你可以肯定,使用效果也一樣,但便宜的那瓶卻能幫你省下不少錢。」
3. 廉價航空機票
廉價航空公司可能會宣傳低價機票,但隱藏費用會迅速推高總成本。
邁阿密大學商學院教授米歇爾·弗蘭克(Michele Frank)表示:「雖然廉價航空公司確實提供較低的票價,但他們可能會對選座、餐飲、隨身行李和打印登機牌等收取費用。這些費用累積起來,很快會讓旅客失去他們以為獲得的『折扣』。」
弗蘭克還指出,廉價航空公司的飛機數量通常較少,航線也較少,而且只在每週的特定日期運營。這意味著,如果航班被取消,可能幾天內都無法搭乘其它航班,如果這意味著需要在酒店額外住宿幾天,這可能會使旅行增加數百美元,因此務必將這些費用考慮在內。
4. 負擔不起的昂貴物品
如果無法按月還清信用卡帳單,那麼使用信用卡進行大額消費可能會很危險,僅利息費用就足以讓一筆划算的交易變成沉重財務負擔。
消費者和省錢專家安德里亞·沃羅奇(Andrea Woroch)說:「如果你計劃購買一件必須購買的大件商品,但又沒有足夠的現金,那就去大型連鎖商店看看有沒有0%利率的優惠活動,或者,你可以找一張提供0%年利率和現金獎勵的新信用卡來幫助你還款。但一定要確保能在0%利率優惠期結束前還清所有款項。」
5. 品牌商品
在非品牌商品和品牌商品的競爭中,選擇前者可以幫你省錢。非品牌食品、藥品和家居用品的質量通常與品牌商品不相上下,但價格卻便宜得多。
沃羅奇說:「市面上有很多非品牌產品可以幫你省下30%到50%的錢,而且質量絲毫不打折扣,比如沃爾瑪、塔吉特(Target)和好市多(Costco)等商店裡的非品牌食品、非品牌藥品,甚至是非品牌服裝。舉例來說,購買非處方藥,選擇非專利品牌就能省下30%。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要求,包括非處方藥在內的非專利藥品,其療效和安全性必須與品牌藥一樣,而且價格要便宜得多。」
6. 無限流量套餐
無限流量套餐聽起來很方便,但大多數用戶並不需要。WhistleOut的一項研究發現,美國人每年在過多的無線流量套餐上浪費1500美元。所以,如果想節省手機費用,那就選擇經濟實惠的套餐吧。
責任編輯:林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