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s ...
udn網路城邦
呂文煥被罵究竟冤不冤?死守襄陽六年,無奈投降是錯誤的嗎
2020/09/04 08:31
瀏覽198
迴響0
推薦0
引用0

呂文煥被罵究竟冤不冤?死守襄陽六年,無奈投降是錯誤的嗎

投降,這在歷史上,一直都是被人看不起的行為,保命還是保節,每一個人的選擇不同。可以說,做出不同選擇的人,得到的結果也不同。不過,對於歷史來說,人們向來是會記住那些捨身守義的人,卻將那些投降的人釘在恥辱柱上。但在我看來,歷史上有一個人的投降,卻不能就這樣被我們簡單的判斷了好壞的,這個人就是呂文煥。

呂文煥是南宋時期的著名將領,卻在最後選擇了投降元朝,並且成為了元軍攻打南宋的先鋒。我們乍一看呂文煥的這種選擇,第一反應一定就是他背信棄義,一定就是覺得他應該被罵,但實際上,呂文煥的投降卻不是這樣簡單的。誰能想到,在投降之前,這個人作為襄陽城的首領,硬生生的抗住了元軍六年的攻擊,直到最後,沉重彈盡糧絕,救援卻遲遲不到,他才選擇投降的。

呂文煥是一個不錯的將領,但很可惜生錯了時代。呂文煥在的南宋,朝堂不清明,帝王更是昏庸。呂文煥早年從軍,在貴州等地都曾與元軍作戰,可以說,他的氣魄以及膽識是不用被人懷疑的。呂文煥在早期的作戰中,逐漸增長了見識,之後,更是承擔起了守衛襄陽的重任。襄陽的地理位置是非常重要的,不管是對於南宋來說還是對於元朝來說,這座城池的成與敗,對當時的局勢有很大的關係。所以,雙方都非常的重視。

不同的是,元朝是整個朝堂都重視襄陽,而對於南宋來說,當時的權臣賈似道當政,更是讓朝廷不信任呂文煥,以至於呂文煥守城六年,卻一直沒能等到救援。當時的襄陽城,與鄰近的樊城相互牽制也相互幫助,到也可以支撐的住,可偏偏後來,樊城破,襄陽城彈盡糧絕,已經不具備與元軍再戰的能力了。面對這個情況,以及元軍將領的招降,呂文煥有些動搖了。樊城被破,全城遭到屠殺,而呂文煥不希望自己的城池也遭到這樣的結果。

最後,呂文煥選擇了投降,將襄陽城拱手相讓。不得不說,因為呂文煥的這一做法,襄陽城的百姓保住了一命,但他背宋降元,也讓他成為了史書上的眾矢之的。呂文煥在這之後,還受到了元軍的重用,在攻破臨安的時候,他更是率先入城,參拜了當時的太后。這之後,他也曾擔任官職,沒有錯失,卻還是被人罵。

文天祥戰敗被俘之後,元軍不願意輕易的殺了他,一是佩服他的氣節,另一方面還是想要招降這位南宋將領。呂文煥也曾出現在被俘的文天祥面前,勸他投降,卻被文天祥大罵是亂賊。呂文煥覺得自己很虧,當初的他何嘗不是死守襄陽的,可偏偏等了六年都沒有支援,如何不能投降。對於呂文煥來說,投降元朝是他最後的一個選擇,而且,最重要的是,是南宋先放棄他的。所以,這樣一來,你覺得呂文煥被罵究竟冤不冤?

相關文章

此人守城六年無人救援,後反叛投降,卻被文天祥大罵是亂賊

2019-02-26

投降,這在歷史上,一直都是被人看不起的行為,保命還是保節,每一個人的選擇不同。不過,對於歷史來說,人們向來是會記住那些捨身守義的人,卻將那些投降的人釘在恥辱柱上。

元兵圍襄陽六年,他率軍與蒙元相持6年,是金庸小說中郭靖的原型

2018-04-29

一生堅持「俠之大者,為國為民」的信念,他的後半生都奉獻給了守護襄陽城這個保家衛國的事業,最後明知襄陽不可守,卻仍舊堅持大義,以身殉國,為了理想而死,死而無憾。

他是和吳三桂齊名的大漢奸,其實卻是一樁冤假錯案

2017-03-21

人們知道張弘范,大多和另一個人有關,這個人叫做文天祥,文天祥被俘後,張弘范百般誘降,文天祥不為所動,寫下名篇《正氣歌》、《過零丁洋》,從而成就千古美名。相傳崖山海戰後,張弘范在石壁上自題「鎮國大將軍張弘范滅宋於此」,刻石勒功,以傳後世。

貳臣傳系列:死守襄陽的呂文煥後來叛宋投元,功過如何評價?

2017-02-23

導讀:南宋末年註定是悲劇的時代,文天祥、陸秀夫等無數士子英傑被時代的宿命所嘲弄最後壯烈殉國留下千古惜嘆。而有個人卻一直備受後世史家爭議,他就是曾在襄陽城下和數倍於己的蒙古大軍死戰六年最後無奈降敵的呂文煥。

大將開宴會,學者賦詩:又抱琵琶過別船!大將一家臉紅,羞愧難當

2017-09-04

在射鵰英雄傳中,郭靖駐守的襄陽成為南宋抵抗蒙古大軍的堅強堡壘。在歷史上,襄陽地位也確實如此,只不過帥軍抵抗的將領並非郭靖,而是呂文煥,而呂文煥也並非泛泛之輩,在此抵抗的時間長達近六年。雖然最後呂文煥投降,但其投降元朝的過程也非常複雜,其心路歷程也十分坎坷。

名將之後,元朝鷹犬漢將(封王),擊敗過文天祥,滅亡了南宋

2016-11-28

張弘范(1238年-1280年),字仲疇,易州定興人,元朝初期重要將領,名將張柔第九子,曾參加過襄陽之戰,後跟隨元帥伯顏南下攻打南宋,是忽必烈滅宋之戰的主要指揮者,曾擊敗南宋將領文天祥與張世傑,官居江東道宣慰使,深受元世祖忽必烈的器重。

忠心為國的他苦守襄陽多年最終卻投降,其中原因令人唏噓

2018-10-25

他曾經是百姓愛戴的一位將軍,但是後來在走投無路之下投降了,投降以後的他仿佛變了一個人,親自率領著蒙古人進攻宋朝,他就是南宋時期飽受爭議的呂文煥。

此人一句話害死文天祥,後人五百多年抬不起頭,沒一個敢參加科舉

2019-01-02

留夢炎是南宋末年的宰相,早年參加科舉,曾一舉拿下狀元,也算是一位「成功人士」。可到了南宋最危難的時候,他卻第一個舉起了投降大旗,還是害死民族英雄文天祥的幕後推手。

他是郭靖的原型:從抗蒙功臣到滅宋先鋒

2018-12-22

在金庸小說中,郭靖黃蓉夫婦是「俠之大者,為國為民」精神之典範。他們以布衣之身幫助宋軍守護襄陽十餘年的壯烈故事從《射鵰英雄傳》起。

神鵰俠侶中的襄陽在歷史上究竟是怎麼樣的?

2018-11-16

歷史上的襄陽之戰的交戰雙方是南宋和蒙古。從公元1235年開始,一直到公元1273年襄陽守將呂文煥投降,前後歷時長達38年之久。

此人本是南宋名將,苦守襄陽多年最終卻投降,其中原因令人唏噓

2018-10-25

與以前那些典型英雄不同的是,今天咱們要講的這位南宋將領頗具矛盾性——他曾赤膽忠心地率領孤軍苦守襄樊多年,最終因兵盡糧絕投降蒙元。

為國家獨守孤城六年的南宋名將,被迫投降後為何立刻成了滅宋先鋒

2017-02-25

蒙古在聯合南宋滅亡了金國之後,立刻將侵略的矛頭轉向了南宋。在降將劉整的建議下,蒙古人將襄陽這一戰略要地作為他們進攻的第一目標。宋蒙兩方在襄陽交戰38年,蒙古人將襄陽團團包圍,宋軍死守不降,直到1273年,襄陽城彈盡糧絕,守將呂文煥下令投降。

揭秘南宋著名將領呂文煥投降後慘遭元朝廷殺害

2016-11-18

呂文煥是南宋時期的著名將領,曾經作為守將在戰略要地襄陽和元軍對峙長達六年之久,最終因為得不到朝廷的援助,城內兵糧盡絕,經不過元軍將領阿里海牙幾次規勸,最終向元軍歸降,致使南宋失去了極為重要的軍事要地,滅亡的命運已經不可改變。

南宋滅亡的起點戰役:宋、元襄樊之戰

2017-07-04

時間:南宋咸淳四年至咸淳九年(公元1268-1273)地點:襄陽、樊城。襄陽和樊城自古以來地勢險要,乃兵家必爭之地,在南宋與元的戰爭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南宋與元的襄樊之戰長達六年,是南宋存亡的關鍵一役。

南宋的滅亡及統一多民族國家的形成

2016-11-24

忽必烈即位後,1267年,以南宋扣留蒙古使臣為由,率兵南下攻宋。當時南宋王室及大臣們的生活已非常腐敗奢糜。任用了如史彌遠、賈似道等對外諂媚妥協、對內排擠鎮壓的奸臣。使南宋王朝政事荒廢,廣大勞動人民在各種苛捐雜稅的壓迫下。更是處於水深火熱之中。

南宋一代名將,死守襄陽6年之久,最終卻棄宋投元

2019-02-25

當時宋太祖趙匡胤建立了宋朝,制定了一個國策,就是崇文抑武,這就導致了宋朝的武將不如文官,在宋朝時期,我國的文學、文化發展達到了另一個頂峰。

他是南宋名將,為國家堅守孤城6年,迫降後卻成了滅宋先鋒

2017-02-26

他是南宋的名將,在戰場上和蒙古人廝殺慘烈,當時蒙古軍和南宋軍隊已經在襄陽交戰38年之久了,最後當把襄陽城團團圍住時,已經是襄陽百姓的末日了,直到1273年,城內彈盡糧絕,守將呂文煥才下令投降,襄陽城的失守後的沒幾年,南宋朝廷也滅亡了。

南宋亡國十萬軍民集體投海殉國,為何會有這般決心?

2016-07-20

(圖)文天祥,宋末政治家、文學家,愛國詩人,抗元名臣,民族英雄自古以來,天下無不亡之國家、不滅之朝代。但是,如果說起在滅亡時統治階級的表現,卻是各不相同。有的淪為階下囚、死的淒涼,有的早已是傀儡、政權更是名存實亡,也有的和平演變、最終得以善終。

呂文煥襄陽淪陷之罪:堅守6年為何最後選擇降元

2016-12-11

在中國的歷史上,有過很多的英雄豪傑,他們為國為民奉獻了自己的一生,在敵人的威逼和利誘之下絲毫不為所動,即使戰死也不向他們投降,他們堅貞不屈和視死如歸的精神一直被後人所銘記和稱頌,這些人中,南宋著名政治家和愛國詩人文天祥就是其中的代表人物,而同為南宋時期的著名將領呂文煥,則剛好相反

神鵰俠侶中襄陽城破時的守將,郭靖黃蓉皆戰死,他卻選擇投降!

2018-02-02

郭靖和黃蓉便是其中的代表人物,為了幫助南宋守城,兩位大俠與兒子郭破虜同時殉難,上演了一幕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

全站分類:不分類 不分類
發表迴響

會員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