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禪宗千古不解之秘」摘句:
1、修煉者以不同的真氣等級,開啓不同的頻率與境界,而靈性也因此提升,並決定所歸何法界之依據。
2、無色身法界之眾生,組織精密如電波頻率,些微之差就無法接收共鳴。
3、戒:不結惡緣/塑形象建威儀/去惡習
定:四禪八定/淨化心靈/回歸先天空性
慧:羅漢:初果(須陀洹)/二果(斯陀含,一來)/三果(阿拿含,無還)/四果(夜睹明星悟道,了脫生死阿羅漢)
聲聞:破見思惑
緣覺:觀12因緣而覺悟,破無明惑。體驗大自然法則/過去、現在、未來法性智慧之流轉,開啓天、人、地之妙觀察智
菩薩:轉心地法輪,利益眾生,成所作智。法法圓融,隨緣隨機,自渡渡他,自覺覺他。
以了脫生死之發心普渡眾生,為聖位菩薩。
有菩薩行才能成佛,眾生的考驗也是斷塵沙惑的資量。
佛:福慧具足,萬德莊嚴
4、先天三關(P.132)
人於母體內為身之先天,口鼻之氣未動,此時為身之純陽先天。
打坐以腹式呼吸啟動胎元真氣,讓口鼻之氣由輕而柔,由柔而細,再斷口鼻之氣,全由胎息取代呼吸,此為二禪定。此時心跳頻率快,幅度小,約在100次以上,如胎兒心跳數。此為第一道身體之先天。
此先天氣再昇華至三禪、四禪,以至無色界、無極,此時以靈能打開靈台,為證得靈性之先天。
三焦打通,通中脈、靈脈,此為第二道靈性之先天。
因此,要通過身與靈之先天,必須運用先天氣,即初禪之真氣能、二禪之靜電能、三禪之磁波能、四禪之光電能、無色界之靈能等五 種先天氣,方得以打開身與靈之先天。
以上乃禪定過程身心靈變化之體驗,再經大魔考,以至破生死而生慧,以世間智印證出世間智,尋得宇宙生命軌道法則。智慧與法力應運而生,此為智慧之開啟,為第三道先天。
5、修禪(p.135)
修禪是把身心放鬆,經初禪至無色界,進而達到無我、無法的境界,去除六根、六識、六塵的執迷,回歸本我,並與法界真如本體合一之法身境界。而法身本無分別相,遍法界,盡虛空,也唯有證得法身才能破相之執。
法身無相、無時空之分別,才是了脫生死之立基,因此証法身是破生死必經之道。
破生死即證得聲聞乘,再以此而悟過去、現在、未來,貫穿法性之流轉,而入緣覺(獨覺)果位。
十二因緣係觀萬相之生滅,而悟到所觀之法性智慧,所悟更上層樓,而產生萬相萬法破解之道,達到自在解脫,真正了脫生死,世間 無事人。心無掛礙,了無牽掛,而妙觀山河大地皆是如來智慧。因此,證法身是智慧到彼岸之立基,也唯有智慧才能證得報身圓滿相。
6、心外求淨土,名相求淨土,終究無法達到實相淨土。
佛陀所比喻之佛淨土,為佛所證之心量:法身、報身、化身三身成就。
法身:即真如、真空如來藏,又名毗盧遮那佛
報身:即智慧報身,又名盧舍那(即大日如來)
化身:又名化身佛、仁者、慈者、釋迦牟尼佛。(p.137)
7、以真氣依四禪八定而證入真空如來藏。若能打開第八識之領域,則可免除閉關之行持。(P.138)
四禪階段至無色界,乃真氣之昇華,靈氣因吸收真氣得以清明提升,借假修真,而實證天地自然法則。
打坐乃外靜而內陽氣發動,不可能長時間入定久坐不起,真氣退潮即可起坐。
8、神通
一般鬼神俱有前五通:天演通、天耳通、他心通、神足通、宿命通。獨缺漏盡通。
漏盡通乃證得不生不死、法身、真如之領域。
因此,五神通乃修煉之副產品,可有可無。而神通又有層次等級之區別。
9、欲界定:未至定,少分之定,電光定(不永續,滅去甚速)。能發無動智。
證八觸成就,於是初禪發相。
調息引動胎元(臍)下焦先天真氣發動,產生八觸(動癢輕重涼暖滑澀,道家名「活子時」,實修之開端)
八觸乃初禪身心變化之自然現象,由八觸之起動再提升真氣的等級,次地而上,以至無色界的境界。
八觸十種善法:
空、明淨、定、知見明了、善心生、心調柔軟、喜悅、樂、無累解脫(無貪瞋睡悔疑五蓋)、境界現前(安穩久住斂念即來)
10、初禪(p.218)
五支(八觸起動之自然變化):覺支、觀支、喜支、樂支、一心支
深層意識必須以先天氣才能開啓,靈修與禪修在八觸分界。
靈修者經過一段時間啟動第七意識,再入禪修開始第八意識。利根者直上二禪。
初禪天(離生喜樂地):梵眾天、梵輔天、大梵天。
11、二禪
寂定(中間禪):禪定層次跳升前之定,也有人不明顯。
鼻息轉為胎息(酥麻靜電能籠罩全身),心息相依產生內淨。外細微聲若打雷,需要靜室。
對空間有上下左右扭曲的感受,空間感逐漸鬆開。
四支:內淨支、喜支、樂支、一心支
二禪天(定生喜樂地):少光天、無量光天、光普天。
「覺觀滅,內清淨,繫心一處,無覺無觀,定生喜樂,入二禪。」(大智度論卷17)
12、三禪
胎息轉為體呼吸,能量如磁波罩身,圓球似的能量撐著身體,全身毛孔悉皆欣悅。
三禪天(離喜妙樂地):少淨天、無量淨天、遍淨天。
13、四禪(p.224)
又名捨俱禪,感覺「徹體通明」,光電能。體呼吸停止。心不依善惡,無形無質,淨色,故名「世間真實禪定」、「聖默然定」。
四禪乃成佛之根本禪,一切隨意成就,神通變化。
四禪天(捨念清淨地):無雲天、福生天、廣果天、無想天、無煩天、無執天、善現天、善見天、色究竟天。
呼吸自然停止
參見大智度論卷17
14、空無邊處定(P.227)
一切色法自在現前,心境不受左右,定境有增無減,隨緣相應。因此,神通修煉以四禪為準,心境歸零,得以精準展現一切色法不亂。
參見「發菩提心經論」禪那波羅蜜品第八
真氣由初級提煉到最精純、最高級之能量,其等級決定禪定之層次。空無邊處定即是由四禪之通明清澈相,逐漸溶解以至於無邊無際,不見 自身及世界,完全脫離空間感之念與相。
緣空入定,是為外定。
15、識無邊處定
于定中回憶過去已滅之識無量無邊,未來應起之識亦無量無邊。心境極為明利。
破除心念之時間過去、現在、未來三際。緣識入定,是為內定。
16、無所有處定
無心識。識、定消謝,一心內淨。無限的空體無限大、無限小,無所在,無所不在。一切心想不起,怡然寂絕。又名「無想定」。
17、非想非非想定(P.230)
第八意識開啟,又名為「覺」或「實相」,無所住,與真空真如一體。有漏法中唯一恆常之法。
中子能、靈能。
18、滅盡定
又名「滅受想定」。在色界,無想為極;在無色界,非有想非無想為極。
19、如來禪身心靈變化表
-
境界
覺受
能量
呼吸
初禪
初級先天氣滾動
先天氣(八觸)
腹式呼吸
二禪
與天齊高 穿牆透壁
靜電能
胎息
三禪
氣能如圓球罩身
磁波能
體呼吸
四禪
時空統合 徹體通明
光電能
斷息
無色界
與虛空合一 無在無不在 入水不溺入火不焚
靈能
時空斷滅
20、道在心中。寂而常照,照而常寂。(P.241)
從冥冥無知到清清楚楚到時空斷滅。內心因清淨而達到不動真常之時,才能找到真正的依託----自性。
無常是生死的幻象,也是歷煉靈性的過客。體驗自我之真常,真我與真如同體同相時,靈性才得依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