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s ...
udn網路城邦
🌲 馬鈴薯的秘密基地之驚喜探險記!(作者:高淑芬老師)🌲
2025/04/19 09:50
瀏覽209
迴響0
推薦10
引用0

🌲 馬鈴薯的秘密基地之驚喜探險記!(作者:高淑芬老師)🌲

到底馬鈴薯的秘密基地藏著什麼?會不會比扭蛋還驚喜呢?你永遠不知道土裡藏著什麼尺寸的寶貝!

上次看到影片裡,馬鈴薯開出可愛的小花,我就像個小小科學家一樣,也想種種看!

我小心翼翼地把馬鈴薯芽眼種進土裡,每天都跑去看它長大沒。我一直等啊等,心裡偷偷希望能開出漂亮的花朵。可是,等了好久,我的馬鈴薯都沒有開花耶!有點小失望。

不過,我發現它的葉子慢慢變黃了,就像秋天的樹葉一樣。阿嬤說,葉子黃了,就是馬鈴薯寶寶長大了,可以挖出來了!

今天,我超級興奮地把土挖開!哇!裡面真的藏著一顆顆小小的馬鈴薯!它們雖然沒有很大,但是圓圓胖胖的,看起來好好玩!

這次種馬鈴薯,雖然沒有看到花,但是挖出小馬鈴薯的時候,我還是覺得好好玩、好驚奇!原來,植物長大是這樣子的啊!下次,我還想試試看種別的東西!

——

我們來分析這篇文章的結構和有趣特色分析如下:

🌟文章結構:

 * 懸念式開頭: 文章一開始就以一連串充滿好奇的疑問句,直接點題並引發讀者強烈的興趣:「到底馬鈴薯的秘密基地藏著什麼?會不會比扭蛋還驚喜呢?你永遠不知道土裡藏著什麼尺寸的寶貝!」

 * 種植動機與期望: 接著,作者回憶起看到馬鈴薯開花的影片,激發了自己親手種植的願望,並表達了對開花的期待,為後續的情節發展鋪墊。

 * 細膩的種植過程描述: 「小心翼翼地把馬鈴薯芽眼種進土裡」和「每天都跑去看它長大沒」這些細節,生動地展現了作者對種植的投入和耐心。

 * 期待落空與轉折: 對於沒有看到馬鈴薯開花,「有點小失望」的情感流露真實自然。隨後,阿嬤的出現帶來了關於葉子變黃是收成信號的知識,為故事帶來了轉機。

 * 高潮與驚喜的揭示: 「今天,我超級興奮地把土挖開!」一句將讀者的期待推向高潮,而挖出小馬鈴薯的驚喜則驗證了之前的懸念。

 * 收穫的感受與反思: 作者分享了挖出小馬鈴薯時的喜悅和驚奇,並總結了從這次種植中學到的知識:「原來,植物長大是這樣子的啊!」

 * 對未來的展望: 文章以一句充滿好奇和探索精神的「下次,我還想試試看種別的東西!」作為結尾,為故事畫上句點,並暗示了作者對自然的持續興趣。

🌟有趣特色:

 * 懸念的有效運用: 開頭的疑問句成功地抓住了讀者的好奇心,並貫穿全文,讓讀者想知道「秘密基地」裡到底有什麼。

 * 生動的比喻: 將挖馬鈴薯的期待比作「比扭蛋還驚喜」,非常貼切且能引起共鳴,尤其對於年輕讀者來說。將變黃的葉子比作「秋天的樹葉」,則使抽象的變化更形象化。

 * 擬人化的手法: 將馬鈴薯稱為「馬鈴薯寶寶」,增添了親切感和童趣。

 * 細膩的情感描寫: 作者真實地表達了期待、失望和驚喜等情感,讓讀者更容易產生共情。

 * 第一人稱的視角: 以「我」的視角敘述,使讀者彷彿親身參與了這次種植的過程,感受更加直接。

 * 知識的自然融入: 阿嬤的講解在故事情節發展的過程中自然地融入,讓讀者在閱讀有趣故事的同時,也學到了關於植物生長的知識。

 * 充滿好奇和探索的精神: 字裡行間流露出作者對自然的觀察和探索慾望,以及從實踐中學習的樂趣。

 * 使用感嘆詞和象聲詞: 「哇!」這個感嘆詞直接表達了挖出馬鈴薯時的驚喜之情,增強了文章的感染力。

總而言之,這篇文章結構清晰,以懸念開頭,逐步展開種植的過程和情感變化,最終以驚喜的收穫和學習作為結尾。其有趣之處在於巧妙地運用了懸念、生動的比喻、擬人化手法和真實的情感描寫,讓讀者彷彿跟隨作者經歷了一次充滿好奇和驚喜的「馬鈴薯秘密基地探險」。

#高淑芬希望寫作教室

有誰推薦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