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AI也能寫作,我們為何還需要筆?一場跨越千年的追問(作者:高淑芬老師)】
當AI的作品大量應用於各式文案與創作領域,這確實為以文字為志業的創作者帶來前所未有的挑戰。
那麼,我們為何還需要學寫作?讓AI代勞不就好了嗎?
這樣的疑問合理,卻不完全成立。
早在1800多年前,魏文帝曹丕就在〈典論論文〉中探討了文章體裁與風格。他認為「文以氣為主」,主張文章的氣質是與生俱來、不可複製的,就像同一首曲子,不同人演奏,風味便各異,這種差異甚至無法在親子之間傳承。
然而,千年過去,AI展現出強大的模仿與創作能力。無論是模擬吉卜力或莫內風格的圖像,或是在廣告文案、企劃書甚至小說寫作中,AI的身影無所不在。2024年,芥川獎得主九段理江也坦言,其作品5%部分由AI協作完成。創作的定義,正在轉變。
──
香港歌手鄧紫棋在Vlog中也談到AI音樂創作。她認為,雖然AI能創作音樂,卻無法超越她的原創力。她說:「AI模型是以我的創作訓練的,它永遠會慢我一步。」這種自信,來自於對自身創作靈魂的堅信。
的確,AI能快速理解我們的思路、補充觀點、修飾語句,甚至與我們「共創」,但那份來自生命經驗的獨特性呢?那是AI學不來的事。
曹丕所說的「氣」,正是這種獨特性。
即使AI能優雅地模仿風格、精準地安排結構,它依然無法擁有「那顆想被世界聽見的心」。
AI不會流淚,不會失眠,也不會在凌晨三點寫下悸動的句子。創作的靈魂,是人類無可取代的力量。人的珍貴之處在於生命的有限,以及用熱情譜寫出的真摯情感與深厚情懷。
三月時,我寫了一首關於「水」的詩,請AI改寫成小學生版本,我進入校園唸給國小三年級的孩子聽。
AI是得力的幫手,但真正決定詩意走向的,仍是我的情感和思考。這段經歷更讓我明白,人與AI的合作,重點不在於誰更厲害,而是:誰更真實。
──
AI可以補述你的想法,但無法替你經歷人生。
鄧紫棋說:「我寫得更好,我就是寫得更好一些。」這帶著自信、俏皮,不容妥協的聲音,彷彿提醒了我們:複製的生命是什麼呢?是靈魂,還是空洞的眼神?
若只是資料與模版的堆疊,文章就如同掠過天際的飛鳥,悄無聲息。
真正動人的文字,往往來自那些細微處的體察:
那些關於你記憶裡想珍藏歲月,你傳遞的那份真摯的情感,你表達的那些食物香氣中的美好,更或者是你看待這個世界的角度。每一個存在,都因為有你而顯得特別與珍貴。
──
我常對兒子說,他所處的世界,早已超越我童年的想像。我經歷過DOS系統與3.5磁片,而他已能熟練使用平板,甚至用AI畫圖。這是我們共同面對的新世界。
但即使科技日新月異,我們仍需要教孩子好好寫作。
因為,寫作不只是文字的排列,更是學會「怎麼思考」、「怎麼感受」與「怎麼成為自己」。唯有從自身經驗中提煉畫面,從對話中找尋真實,從情緒中寫出觸動,才能寫出屬於自己的故事。
AI可以幫我們寫文章,但絕不能代替我們書寫人生。
世界正在快速改變,我們不能再以舊思維回應未來。
因此,我思索,當我們教導孩子寫作,究竟是要傳授什麼?是修辭技巧?是段落結構?那些AI頃刻間便能產出的內容,真的如此重要嗎?當然對於考試,這的確重要。
不過換個角度思考,或許,我們更應著重引導學生:
如何從自身經驗中,提煉出生動的畫面。
如何將一次挫折,轉化為深刻的感觸。
如何在日常對話中,展現獨特的自我。
如何在寫作裡,看見那顆細膩情感的內心。
越是在AI強大的時代,越要讓孩子明白:寫作的真正力量,是來自內在的真實。
千年前曹丕說:「氣有清濁,文有優劣。」放在今天,依然鏗鏘有力。模仿,也許是AI的天賦;但「真實」,永遠是人類獨有的超能力。
願我們以AI的模仿為起點,最終歸向生命的真實。寫下一個雨季的感懷,寫下一份難忘的情感,寫下一篇不由得為自己動容的回憶。因為,這,就是你。你寫得更好,因為那是獨一無二的你。
祝福,每一個在寫作路上的你與妳。
🌟同場加映:
1 GEM VLOG#45 I AM GLORIA世界巡玩 之 舊金山篇https://www.youtube.com/watch?v=oPcByyS1WsI (2025.4.21)
關於本文提到的內容,(以下來自原始影片(16:43-17:14)):
以下是英文原文
"Im just so confident that I write better. I just write better. Period. I dont need to handle this, because I have my own creativity, which is original, and AI model is trained by my original creativity. So he is gonna be always slower than me. Right?
(Not necessary)It is because I look at the Lyrics The lyrics can be better.”
以下是中文翻譯
「我很自信我寫得更好,我就是寫得更好一些。句號。我不需要處理這個,因為我有原創的創造力。 然後AI模型是基於我的創造力訓練的 所以AI總會慢我一步,對吧?
(其他人說:不一定) 是這樣的,因為我看了AI寫的歌詞,歌詞還可以寫得更好的」
2 高淑芬:〈AI議題:AI顛覆創作!吉卜力風格爆紅,連《魔戒》都淪陷?創作者該如何自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