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s ...
udn網路城邦
從被動到主動 Proactive vs. Reactive
2009/04/03 17:41
瀏覽9,629
迴響0
推薦1
引用0

文 / 曾渙釗

在企業工作許多年後,回頭來看,發覺每天的工作大致分為主動或被動,救火或作規劃等二大類,用較白話的方式來說是;人找工作或工作找人。

就現今的上班族的工作習慣來說,大多數的人上班後坐在位子上,第一件工作是打開電腦接收電子郵件,首先看主管有無重要指示或交待,接著看其他部門主管、同事發來的信,再看往來客戶或供應商的信。如發現有緊急或異常事情發生就立即採取行動,設法解決,如此一天下來,大部份的時間都在處理緊急突發的狀況,因此可說是工作找上你,而不是你找工作。這類型的工作方式是被動的 (reactive) 。

另一種類型的工作方法是每天按計劃工作,在上班前,不論是自己開車或搭公車,已將對一天的工作分出輕重緩急,將近期或中、長期要做的事情或目標也有了相當的盤算或規劃,因此雖然每天有一些臨時的事情發先,但大致上並不偏離自己的原訂計畫,這種工作類型是主動、具有前瞻性 (Proactive) 。

一般說來,個人觀察在一個組織裡,八成的人員採取的是被動 (reactive) 的工作方式,而僅有二成的人採取的是主動或前瞻性 (proactive) 的工作方式。

被動 (reactive) 工作方式的優點是解決當下的問題,因此可視為「救火英雄」,他的績效較明顯和突出,但若論中長期的績效,則應該是採取主動、前瞻性的會比較好,因為比較清楚自己中長期要達成的目標是什麼,而不會迷失在每天緊急瑣碎的事物裡。孔老夫子早就說過:「人無遠慮,必有近憂」。

本文作者曾渙釗 安瑟管理顧問公司總經理

本文作者保留所有著作權利

安瑟管理顧問公司專為高科技公司獵才-

 本文所使用圖文,如有侵權,請告知,隨即刪除!

有誰推薦more
全站分類:知識學習 商業管理
自訂分類:管理拾穗
發表迴響

會員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