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s ...
udn網路城邦
前庭神經炎的資料收集
2017/09/08 17:42
瀏覽41
迴響0
推薦0
引用0

【關於前庭神經炎的典型症狀】

前庭神經炎的臨床典型症狀為急性、持續性、旋轉式的眩暈發作,身體姿勢常無法保持平衡,有自發性眼振出現,會有噁心甚至嘔吐的情形。
臨床上診斷前庭神經炎的標準是依眩暈發作的病史和前庭功能檢查的異常為依據,必需先排除其他中樞性與周邊性前庭疾患,並且要符合以下四個診斷條件:1.急性、持續性的眩暈發作,發作後無法立即恢復到發作前的前庭功能狀況。2.不伴隨有聽力損失的情形。3.患側的前庭功能檢查溫差測試有明顯的低下。4.為急性單側末稍性前庭的病變。
眩暈發作是前庭神經炎最主要的症狀,許多中樞性與末稍性前庭的疾患也有類似的症狀,因此需要仔細做鑑別診斷,所以許多眩暈患者常需要耳鼻喉科與神經內科兩科的共同會診,才能做出正確診斷。前庭神經炎常是選擇性侵犯前庭神經的上半支(影響到水平和前側三半規管及橢圓囊),而下半支(影響到後側三半規管及橢圓囊)的部位一般不會侵犯到。

【治療前庭神經炎的基本標準原則】

臨床上對於前庭神經炎有三種基本標準治療的原則:第一種為使用抗眩暈藥物,以控制其急性眩暈發作和嘔吐的症狀,但是眩暈發作時常常無法口服給予,多數採用靜脈或肌肉注射,以減輕急性期發作的症狀,主要的目的是幫助患者度過眩暈發作的急性期,待依患者本身的免疫功能逐漸地恢復,當患者已產生中樞性代償的現象,即不會有嚴重的眩暈感覺。
但如果其前庭功能有嚴重受損的情形,仍會有不定時姿勢不平衡的後遺症。第二種為給予靜脈注射點滴補充體液,以控制患者急性暈眩發作及嘔吐所導致的脫水症狀。
第三種為眩暈復健運動治療,至於眩暈復健運動治療的情形,儘早進行眩暈復健運動,其前庭功能恢復的情形會較好,而病患的眩暈症狀和身體姿勢不平衡的改善情況也會較明顯。

【前庭神經的眩暈復健】

醫學研究數據顯示,全台灣有高達17%的人有頭暈困擾,等於2千3百萬人口,有高達近4百萬人有頭暈症狀。國內目前治療眩暈多採口服藥物治療,其實若加上復健治療,將可降低頭暈的不適,未來反覆發作的副作用也會降低。
造成眩暈的原因很多,其中前庭功能失調是導致眩暈的主因。症狀輕微的病人透過前庭復健的物理治療方式,經過兩週,通常可以減輕症狀 的50%,持續復健將能夠有效改善,當眩暈不再發作,就可以漸漸停止復健,時間長短因病人症狀輕重而異。
前庭復健是透過簡易的眼球動作控制;重複性頭部運動;平衡能力訓練,如:沿障礙物轉圈、走八字型、球類運動;前庭功能性活動,如:行走間轉頭、軟墊上原地踏步等適應運動,患者也可以輕鬆在家自我做復健,不但可減少服藥也不用擔心藥物副作用問題。

全站分類:知識學習 健康
自訂分類:醫療知識
上一則: 近視重點談
下一則: 視網膜靜脈阻塞簡介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