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蓮旅遊的第一天或者說行程的最後一天,不少自由行的旅人大多會安排來市區的國際觀光東大門夜市吃喝玩樂,我呢?也是的。 除了逛夜市,還可以暢遊週邊的景點,像是石藝大街、香榭大道和鐵道文化園區二個館等等,在這四個景點間,從下午玩到晚上的半天,漫漫玩慢慢看,也挺有意思的。
一.【日出觀光香榭大道】,1.4公里行人徒步區
兩端是鐵路文化園區和太平洋公園南濱日出廣場,週邊景點有鐵道文化園區、石藝術大街、東大門夜市。 從重慶路的路口開始,走到伴手禮熱鬧商圈的中華路 ,經中山繞回來到鐵道園區玩到,很好逛也很好買呢! 這一環狀的路線,是很輕鬆,對來花蓮旅遊的遊客,是具吸引力的 ,漫步在山與海之間的香榭大道上(模仿法國巴黎香榭大道),有國外旅遊的氣氛,更是漂亮的拍照打卡景點。
很難想像的是,徒步區的下方是大排水溝(紅毛溪)加蓋的大道,上面再鋪設厚達10公分的大塊黑、白色大理石,美極了!我想找回過去老花蓮的記憶,很難囉!
🔻 目前僅存只有幾間過去的鐵皮屋,應該就是我這個老花蓮的記憶。
二.花蓮鐵道文化園區
鐵道文化園區被譽為為台灣僅存最完整的窄軌鐵道基地遺址,其景觀與西部火車幹線系統截然不同,且基地位處花蓮市中心,其交通網絡便利,適合鐵道迷和親子出遊的景點。
鐵道文化園區一館
鐵道文化園區一館舊稱鐵道部花蓮港出張所,早期掌管花東鐵路的總指揮所,如今是「多元文化休閒園區」活化再利用,結合附近的舊花蓮工務段、鐵道部警務段武道館、蒸氣火車加水塔、蒸氣火車復駛預定地及鐵路觀光商圈、處長宿舍區等,整合成為鐵道文化園區之規模,另一種型態的鐵道建築。
鐵道文化園區二館
二館與一館僅隔一條街,分為兩單位於1946興建的木造建築,房屋構造幾乎都是以卡榫工法接合,原是負責鐵路保養與治安的工務段與警務段,工務段辦公室展示當時鐵路枕木、辦公室原貌、打鐵工房設備;警務段辦公室被改為展示中心,內有電話、餐盒、制服、車票、票櫃等鐵路局相關各項細件,另有一間水泥建築的拘留所,內為兩間圍著鋼條的房間,是當時犯了偷竊、交通違規、或製造車禍等刑事案件的關閉處。
🔻臺灣燈會2023作品⟪ 讓心跳著 ⟫
藝術家:瑪籟·瑪卡卡如萬(卑南族)、黃錦城
隨著心臟強而有力的跳動聲觀看這個火紅的心臟,表達了原住民在都市裡生存的希冀,當原民文化的火光,流轉到了城市之中,勢必面臨不小的挑戰與碰撞。所期許的不只是讓生命或生存延續,而是即使面對其他文化的衝擊,族人們仍然堅定地綻放原生文化之美。透過這件在都會中勇敢「活著」的作品,凝聚與連結心靈上的認同及歸屬感。
🔼762鐵道故事咖啡館,位於花蓮鐵道文化園區之調度室二樓,提供有鐵道相關書籍查閱及鐵道文物展,另外還有手沖咖啡。
三.石藝大街
花蓮是石頭的故鄉,石藝大街裡集結各類琳瑯滿目的精美石材藝品,有台灣玉、東海岸玉石、玫瑰石、水晶、硨磲等等的共同展售中心,逛逛中挖挖花蓮在地的石藝品來當伴手禮紀念品。
地址:花蓮市廣東街326號,前門在博愛街重慶路口
電話:0912 860 353的
營業時時間:15:00~22:00
🔻燈光下透光的墨玉透光,綠色紋路清晰可見,聽說飾品是很多觀光客的喜歡。
四.東大門國際觀光夜市
號稱「東台灣最大的夜市」!強烈的在地特色,簡稱東大門夜市,以原有南濱夜市、福町夜市、自強夜市、彩虹夜市遷移整併而來,位於重慶路及中山路口,可細分為福町夜市、自強夜市、原住民一條街及大陸各省一條街四大區域,占地約9公頃,是東台灣規模最大的夜市。
創立於2015年7月,營業時間為每日的17:30~23:30。夜市走道的地磚特以「黑、白花崗岩」鋪設而成,當年縣府以最大格局與寬闊氣勢精心打造東大門夜市,現今是來花蓮必遊的熱門打卡景點,進入夜晚遊客持續的走進來,好評也如潮水般的湧現,排隊美食非常非常的多。
⏰ 營業時間:17:00~23:00
🏠 地址:花蓮市中山路50號
原住民一條街,最近每來必到必吃的林記燒番麥和酥烤無刺白帶魚。
下一則: 新北 / 北海岸住宿推薦【金山海灣溫泉會館】,體驗蹦火漁忖文化和盡享海底溫泉樂,還有隱藏版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