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s ...
udn網路城邦
台北/ 湖光悠遊觀賞花燈&櫻之美【2023台灣燈會 光源台北】(六)
2023/03/03 12:56
瀏覽1,927
迴響0
推薦32
引用0

賞櫻花,習慣往陽明山的山裡跑,沒想到2023台灣燈會裡也有櫻花步道可觀賞,越夜是越美麗!位置就在中央展區的國父紀念館。

台灣燈會2023

沿著館內園區周邊的仁愛路、逸仙路、光復南路,都有櫻花樹,有櫻花步道之美的在仁愛路旁繞著翠湖旁種滿櫻花,櫻花的品種大多是有牡丹櫻之稱的八重櫻,才開花呢!燈會期間更吸引我停留呢?春城無處不飛花的台北城,初春時節處處都可見櫻花開,而今北市的賞櫻地圖中得再加上國父紀念館囉!

台灣燈會2023  

賞夜櫻之美的這一晚,中央展區湖光悠遊燈區的這一區,賞燈人潮比較不那麼擁擠,賞燈的氣氛寧靜多的了,有如官網所介紹的,在都會的夜晚走入森林般的寧靜。

關於湖光悠遊燈區


是中央展區國父紀念館中唯一的水域生態展區,場域以蘊養島嶼生命的「森林」為比擬,亦象徵臺灣自由多樣發展的文化如同林中的生態般交織而生。以「水、木、風、雲、光、地」各個元素,建構出豐饒的森林生態,作品點燈也象徵著光與森林中各元素的交互作用,傳達生生不息的永續精神,在都會的夜晚,走入森林的寧靜。

台灣燈會2023

一、浪的終點是白花

參與藝術家:賴彥勳

開著車往近郊駛去。建築相隔漸遠,綠山愈見愈多。車窗外的電纜線以電線桿為節點,彷彿是海浪,一波又一波。隨駕駛時間越長,線上的那些鴿子變得越多、越是密集。猜想,會不會在山深處裡有浪的終點,終點的浪上站滿了白鴿,如靜止不動的浪花,靜靜地注視著訪山的人。

 

🐰⬆︎白天看不出來美在哪?進入夜晚點燈後這些電纜線上白鴿,才真看懂了創作者的創意心思,黑夜裡的白色浪花,美喔!

 2023台灣燈會 浪的終點是白花

 

台灣燈會2023  

  

二、花之森

參與藝術家:國吉滿

藝術家以海中的珊瑚為靈感,剪造出一片繽紛的大型紙花,讓這個作品可以生長在這片市中心的土丘之上,期待以花朵生生不息的能量,希望帶給人們心情愉快。

 🐰海中珊瑚上生生不息永生花的意象,我在觀賞中感受到正能量往上爬升的喜悅!花之森的燈藝,女兒觀賞後分享她很喜歡的作品之一,我也是。

台灣燈會2023

三、風動石


參與藝術家:胡縉祥

作品嘗試尋找無形能量、訊號,在有形的結構上顯像、發光、反射等,以圓形結構做為收集能量的載體,承載發光與轉動的單元,靈感來自於漫畫「龍朝大都」中之「永動機」概念,其複雜的結構為能量表現方式。


四、像風ㄧ樣

參與藝術家:王振瑋

在風的牽引之下,在生活之中尋覓,我們與土地連結的緊密關係,在時間的牽引之下,我們堆疊記憶認同,在生活之中創造,我們與土地精彩的情感故事。讓我們遊走在環境作品之中,重新思考並認識我們與腳下這片土地的關係,並將風、水(水霧)相互柔和成為一個微觀世界。

 

🐰這二個燈藝相距不遠,第一次來這展區,眼光的江點都在湖中的三大作品,二訪時才發現,微觀世界中關於能量的燈藝作品。

台灣燈會2023

五、水行之都

參與藝術家:曾煜譡

過去臺北城市發展依水而生,藝術家以水與風為創作靈感,作品像是依附在地平線上的露珠,依稀透出模糊掉的地景與天光。 藍天、樹影與綠地的顏色,是臺北隨處可見場景。作品成為失焦的濾鏡,模糊了平面與立體的邊界,將現實轉化成抽象的空間通道。

台灣燈會2023

六、滴光

參與藝術家:禹禹藝術工作室

以水滴、花苞待放的姿態呈現,外層佈滿如鱗片一般的裝置,表現出有機生物感。

讓光成為注入生命的能量,揉合著空氣、陽光、水和周遭萬物,我們是泉湧中的水滴;綻放中的花蕊;流動中的光束,在這塊土地中聚合、發散。 

 🐰很喜歡這個作品,滴光不論是浮出水面還是倒映在湖中,讓光注入在生命中,成了正能量,設計者的心思,我似乎看到了!滴光是我認為湖中三大必看作品之一。

台灣燈會2023 光源台北

台灣燈會2023

 七、住在城裡的妖精

參與藝術家:宮城有加

台灣城市裡的天氣總是濕氣很重、而且變化快速,日常生活雖然總覺得下雨很令人煩躁,但如果把穿上雨衣當成是「變身」,在下次迎接放晴之前,或許多少會過得比較有趣也不一定。

 🐰很有趣的妖精。小小孩特愛的燈藝!
 

台灣燈會2023 光源台北

向陽魔幻

與藝術家:成若涵

熱帶雨林的花朵總是特別巨大,它們倚靠著叢林中透出的天光長大,穿透的陽光是希望,希望帶領著我們壯大,帶領著每一個人民向上,帶領著我們在國際的舞台發光、榮耀。

台灣燈會2023 光源台北

九、彩雲之亭

參與藝術家:賴建源

雲紋的符號傳統上代表著祥和與安逸的意像,也有著尊重自然與生態永續的象徵意義。為了呈現台北的科技與進步,在作品中加入數位點陣的概念,讓「彩雲之亭」不只代表過去的「祥和與安逸」,更有「科技與領先」的意涵。

 
🐰彩雲之亭是觀看後,我認為湖中三大必看作品之二。

台灣燈會2023

十、森靈系列 光地輝映

參與藝術家:吳騏

藝術家以雲、木、水、光、風、地元素為主圖,創作出三組森靈系列,分別為木水共生/ 風雲齊心/ 光地輝映,自然萬物間相互之間是密不可分的羈絆,本件作品為光地輝映,也重新檢視我們與環境的應有關係。

 

台灣燈會2023 光源台北

十一、揹著月亮的女人

參與藝術家:黑色特工隊

部落流傳著一個故事:

婦人揹著生病的孩子到山中尋找耆老,耆老為孩子祈禱祝福,願上天醫治孩子的病痛,使他平安長大。

 

月亮本體以細竹片及藤芯編織,路徑以棕櫚葉材堆疊於結構表面。以鋁線編織呈現婦人與孩子的意象輪廓,再以樹枝於兩側排列,象徵山路的樣貌。

🐰部落流傳的故事,想起我小時候發高燒母親背著我到部落求助外公外婆求醫治的情景!當時媽媽焦急地愛和疼愛我的心情,深刻體會,這作品是我認為湖中三大必看作品之三。

台灣燈會2023 光源台北

台灣燈會2023

燈會期間的每一晚,中央展區的國紀念館,大多時候都是人潮湧現的熱鬧,一批批再一批的走近來,而湖光悠遊區展區超級安靜的,可能位處位置偏的角落,也可能是光線較的森林區,加上近來賞燈的人大多時候都不會大肆喧嚷,和我一樣的靜靜觀賞,恰巧這展區也是若搭公車回家,仁愛路上就有好多路線的公車可以帶我回家,幾乎是每天都會驚過的展區。疫情以來,我可以是幾乎沒來東區逛,台灣燈會光源台北的魅力吸引下,連續一週賞燈,非常值得也很喜歡。

文中關於燈會的和藝術創作的資訊,參考摘錄自燈會官網~ 

2023台灣燈會光源台北官網 https://tw-light.taipei/exhibition/center

有誰推薦more
全站分類:休閒生活 旅人手札
自訂分類:1.國內papago
發表迴響

會員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