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s ...
udn網路城邦
關注腎絲球過濾率GFR指數在腎臟病露出端倪時,儘快保養治療,預防慢性腎臟病惡化、遠離腎衰竭。
2018/05/11 18:07
瀏覽5,490
迴響0
推薦0
引用0

腎衰竭在不覺中開始 做對1件事避免腎危機+ 慢性腎臟病的飲食原則文 / 柯弦

關注自己的GFR指數(腎絲球過濾率),就能預防慢性腎臟病惡化、遠離腎衰竭。(Shutterstock)

很多腎臟病人可以不必到洗腎的地步,只要他們能多關注一個指數——GFR(腎絲球過濾率)。

紐約退伍軍人協會營養主任王咪咪談到一個現象:

當她給教堂或者社區做演講,她會問每一個人:「你們每年都去看醫生嗎?」

「去!」他們回答。

「你的lab是多少?」

「我不知道啊。我的醫生只告訴我:『你很好,沒問題!』」

「『好』是什麼概念?」王咪咪無奈反問。她指出,在身體檢查後,每個人都可以免費拿到體檢結果的表單,他們每年都可以看到身體健康數據的變化,血壓、血脂肪、血糖⋯⋯還有GFR指數。如果人們能夠熟悉這些基本的健康數據指標、關注自己的身體變化情況,就能避免很多慢性病走到難以收拾的地步。

「我的很多病人,直到自己進入慢性腎臟病第5期、需要洗腎了,才知道自己的腎臟出了問題。」DOJ透析中心(DOJ Dialysis Center)腎臟病營養師劉可意(Christina Soong)表示,腎臟病是不能逆轉的,但是可以提早得知並預防惡化,很可能不必到洗腎的地步。

以下是GFR指數所對應的腎臟功能情況。需要注意的是,若GFR指數在60以上,且無蛋白尿、血尿等腎臟病徵兆,就不屬於慢性腎臟病

慢性腎臟病階段及其對應的GFR指數。(大紀元製圖/審圖:劉可意)

慢性腎臟病患者的飲食注意事項

罹患慢性腎臟病的患者,在飲食上應注意如下幾個方面:

● 低蛋白質:當腎臟功能減弱,不能處理體內過多的蛋白質,需要降低蛋白質的攝取。然而,在開始洗腎後,就由血液透析機幫助腎臟承擔了負擔,所以此時可以提高蛋白質的攝取;

● 低鈉:腎臟病人應限制鈉的攝取,因為鈉攝入過多,容易造成高血壓、水腫、加重腎臟負擔。但注意不要完全不食用鈉,避免低鈉血症。

常見的高鈉食物有:食用鹽、調味醬料、醃製食品、加工及罐頭食品。

● 鉀和磷的控制,因人而異:有些病人聽說腎臟病要低鉀、低磷,就不敢再吃含鉀和磷的食物。陳可意強調,不是每個腎臟病人都需要低鉀、低磷。比如有的藥物會使體內鉀含量變得很低,病人反而要攝取高鉀食物。因此要向醫生了解自己的具體情況後,再改變飲食。

常見的高鉀食物有:香蕉、橘子、番茄、楊桃、龍眼、荔枝、馬鈴薯等。

常見的高磷食物有:花生、糙米、紅豆、綠豆、牛奶、起司、蛋黃、魷魚等。

● 飲水量應注意,洗腎前後不同:洗腎前通常建議多喝水,幫助把身體的毒素排出;但是在洗腎後,一天的排尿量已經很少或沒有,血液透析機也沒有辦法排出太多液體,造成喝進去的水分積存在體內,因此必須限制飲水量

正常人通常每日飲水8杯,對於開始洗腎的病人,每日建議攝取的水量為「排尿量+1000ml」。

● 洗腎病人,注意充分的熱量攝取:「洗腎病人,越重越好。」劉可意說。因為洗腎需要很多能量,而較胖的人身體能有更好的承受洗腎的緩衝力。因此即便是超重的洗腎病人,醫生也不鼓勵大幅度地減肥。

洗腎是一輩子的事?

關於你的腎 你需要了解的6件事

責任編輯:茉莉

別讓下半輩子靠洗腎度日!5招避免腎衰竭/視頻/談古論今話中醫 柯弦 整理

避免腎衰竭、長期靠洗腎度日,就要在腎臟病露出端倪的時候,儘快保養、治療。(Shutterstock)

更新: 2017-02-19 5:51 AM    標籤: tags: , ,

著名棒球教練徐生明,因痛風長期吃止痛藥,傷及肝腎。在2004年雅典奧運時突然昏倒,去醫院檢查發現已是腎衰竭,造成了不可逆的傷害。幸而弟弟捐獻了一顆腎給他,否則他接下來恐怕只能靠長期洗腎來維持。

腎臟可說是人體的第二個心臟,是先天的元氣所在,一旦有缺損,功能就會衰退。血液中的尿素等廢物無法排除,會導致多種病症,甚至危及生命,只能依靠洗腎來除去這些雜質。

洗腎並非愉快的經歷。過程中需將血液抽出體外,用透析膜將其中的廢物過濾掉,重新輸回體內。通常一個星期要洗2~3次,每一次用時4~6個小時。過程中可能會有多種副作用,長期洗腎還可能導致骨、神經、心臟等器官病變。

腎臟是沉默的器官。腎臟病的早期徵兆並不明顯。直到出現臉色黝黑、噁心嘔吐等症狀,通常已經到了腎臟病的末期了。想要避免長期靠洗腎度日,就要在腎臟病露出端倪的時候,儘快保養、治療。

中醫師郭威均表示,在中醫看來,腎衰竭通常有四個階段,可服用相應的中藥治療:

階段1. 脾腎氣陰兩虛

郭威均說,假設腎功能以100爲基線,在第一階段,腎臟的功能已損耗了10到20。

這個階段,人的臉色會變暗變黃,嘴乾,甚至有口臭現象。小便味道較重,大便較乾燥、較硬,不喜歡喝水。全身沒有力氣,可能還會有手心發熱的現象。

可用藥方:參耆地黃湯、生脈散等。

階段2. 脾腎氣陽虛

在這一階段,腎臟功能已低於60到50。因爲腎臟偏陽虛,疲倦現象會加重,臉色蒼白,全身乏力、四肢疲憊。嘴裡味道淡,飯量減少。還會出現小便少、大便不成形(類似於拉肚子)的情形。

可用藥方:補中益氣湯、保元湯等。

階段3. 肝腎陰虛

到了這時,腎已損傷到裡面本質的部分。患者會感覺五心煩熱,疲倦感加重,大便硬的現象更嚴重,開始有腰痠的症狀出現。

可用藥方:杞菊地黃湯、知柏地黃湯。

階段4. 腎陰陽兩虛

到了第四階段,患者的疲倦感會非常嚴重,皮膚變暗,沒有光澤。

可用藥方:桂附地黃湯、濟生腎氣湯。

洗腎和吃中藥可以搭配嗎?郭威均說,這是可以的。在接受洗腎治療的時候,吃中藥做適度調整,能夠恢復一部分腎臟機能。

除了服用中藥外,還可以通過按壓、拍打以下穴位,來恢復腎臟功能:

按壓穴位:太溪、復溜,三陰交,合谷、靈骨,後溪

拍打穴位:腎俞、脾俞

1按摩、拍打穴位,可以恢復腎臟功能。(大紀元)按摩、拍打穴位,可以恢復腎臟功能。(孫湘詒/大紀元)

5招預防腎衰竭

平常怎樣保養腎,才能避免腎病的發生?郭威均建議做到以下5點:

● 養成正常作息和適當運動的習慣,避免身體過於勞累和緊張。晚間在11點前睡覺,並減少電視、電腦的使用。

● 藥物(非類固醇類消炎藥NSAIDs等)會增加腎臟負擔。因此若身體有病痛,應先就醫,切勿自己服用藥物。醫生開藥的時候,要告訴醫生:「我有腎臟病,能否請醫生開藥時注意一下?」

● 控制飲食,吃低鹽、低蛋白的食物。

● 多喝水,但要適量飲水,一天不要超過2500CC,一次不要超過500CC。喝水可加速體內代謝廢物的排泄。另外不要憋尿,以避免結石和尿道感染。

● 控制血壓、血脂和血糖,定期做身體檢查。

此外,還可以通過食補來保養腎臟,「黑棗杜仲烏骨雞冬瓜湯」就是很好的食療湯品。其中,冬瓜可以收養腎氣,幫助腎利水。黑棗、杜仲、烏骨雞都是黑色食物,黑屬腎,入腎補腎;白茅根、冬瓜偏白,有利尿的作用。

黑棗杜仲烏骨雞冬瓜湯

Untitled-1黑棗杜仲烏骨雞冬瓜湯可以利尿補腎。(視頻截圖)

食材:黑棗2~3錢、杜仲5錢、白茅根4錢、玉米鬚4錢、烏骨雞半斤、冬瓜200克。

做法:

● 先將杜仲、白茅根、玉米鬚一同煎煮。

● 把黑棗剝開,放入一同煎煮。通常可等到水滾之後30分鐘,水再滾一次,即可關火。

● 把烏骨雞切片汆燙,然後放入冬瓜片。

● 把藥汁倒進雞湯裡煎煮30分鐘即可。

責任編輯:蘇明真

腎臟科權威:9大原因引發腎臟病 最可怕的是它:

講述/何慈江(美國西奈山醫學院腎臟科主任、終身教授)更新: 2018-05-10 3:09 PM    標籤: tags: , , , ,

人們都講要「少吃鹽,防腎病」,但你真的了解腎臟病嗎?不同的腎臟病,有不同的成因、不同的預防方法!控制鹽的攝取只是其中的一部分。腎臟科權威醫師何慈江列出華人最常見的幾種腎臟病,以及引發疾病的9大重要原因。

腎臟病分很多種類,我跟大家簡單介紹一下不同種類的腎臟病,以及引發不同腎病的原因。

常見腎病及9大相應成因

一般來說,腎臟病分為急性腎臟病和慢性腎臟病。

急性腎臟病

急性腎臟病的發病時間,一般不會超過三個月,大多數病人在三個月內已經恢復了,所以急性腎臟病是可以完全恢復的。

是什麼引起的急性腎病呢?常見原因有以下四種:

1. 嚴重的脫水;

2. 吃了某些藥物引起中毒;

3. 年紀大的男性罹患前列腺肥大,引起尿道阻塞,導致尿液無法排出,損傷腎臟;

4. 腎結石。

慢性腎臟病

腎臟疾病以慢性為主。慢性腎臟疾病也很複雜,一般分成兩類,腎小球疾病和間質性腎臟病。

腎小球疾病又可以分成原發性和繼發性腎小球疾病。最常見的原發性腎小球疾病叫做IgA腎病,在日本人、中國人等亞裔群體中發病率非常高。

但相對而言,繼發性腎小球疾病更為普遍。引發繼發性腎小球疾病的誘因主要是:

5. 糖尿病,會引起糖尿病腎病

6. 高血壓,會引起高血壓腎病

7. 紅斑狼瘡,會引起紅斑狼瘡性腎炎

另外一類是間質性腎病,是一種影響腎小管周圍間質的腎炎。間質性腎病的主要起因,就是:

8. 藥物、毒物引起的腎臟損傷

多囊腎

還有一種腎臟病,叫「多囊腎」,在亞洲人當中也有不少病例。多囊腎就是腎臟長出很多囊腫,使腎臟提及增大,腎功能下降。引發疾病的主要原因有:

9. 家族性遺傳。

糖尿病——腎臟病最大的風險因子

全球範圍來說,最常見的腎臟疾病,就是「糖尿病腎病」。

我們大家知道,糖尿病人非常多。一般來說,1/3的糖尿病病人可以發展成糖尿病腎病。在美國、台灣一般是50%。在很多國家,糖尿病腎病是最常見的疾病。

除了腎病之外,糖尿病也會引發其它疾病,如心血管疾病、腦中風等等,所以糖尿病病人一定要很好地控制血糖,否則會引起多臟器、身體多功能的損傷。

· 腎衰竭在不覺中開始 做對1件事避免腎危機

· 腰疼 腎虛 7大藥膳補腎強腰

· 補鈣會得腎結石?做對1件事就可避免

責任編輯:李清風

全站分類:不分類 不分類
自訂分類:我的神與身心靈
發表迴響

會員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