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s ...
udn網路城邦
想維持健康的身體,每攝取20%的酸性食物,就需要80%的鹼性食物。酸鹼體質自我測試,體質易變酸的幾種行為
2017/06/02 09:34
瀏覽3,333
迴響1
推薦0
引用0
想維持健康的身體,確實執行「少油、少糖、少鹽;多開水、多纖維、多運動」的飲食原則,這才是養生的不二法門。每攝取20%的酸性食物,就需要80%的鹼性食物。酸鹼體質自我測試,為了你的健康,體質易變酸的幾種行為:熬夜. 吃宵夜. 不吃早餐. 運動不足. 過重的心理負擔...一定要看!  http://classic-blog.udn.com/alpineatks/103716074
一、體質易變酸的幾種行為:熬夜. 吃宵夜. 不吃早餐. 運動不足. 過重的心理負擔...
1. 熬夜——體質變酸!
晚上1:00以後不睡覺,人體的代謝作用會改由內分泌燃燒,用內分泌燃燒產生的毒素會很多,會使體質變酸。
通常熬夜的人得慢性疾病的機率比抽煙或喝酒的人都來得高。
所以每天盡量在12:00以前睡覺,不要常熬夜!熬夜時不要吃肉,盡量吃碳水化合物,這樣隔天才不至於很累,可把傷害減至最低。
2. 吃宵夜——體質變酸!
凡是晚上8:00再進食就稱做宵夜。
吃宵夜隔天會疲倦,爬不起床,肝也會受損,因為睡覺時,人體各器官活動力低,處於休息狀態,因此食物留在腸子裏會變酸,發酵,而產生毒素傷害身體。
3. 不吃早餐——體質會變酸!
台灣人普遍不吃早餐,這是非常不正確的飲食習慣。
早餐一定要豐富,而且要選擇耐燃燒4~5小時的食物,才足夠你一天的消耗量。
4. 運動不足——體質會變酸!
在陽光下面多做運動多出汗,容易幫助體內排出多餘的酸性物質。
但是由於現代人的生活節奏不斷加快,加之交通工具的不斷更新,整天坐在辦公室的上班族,運動量大大地減少了,這樣導致酸性毒素長期滯留在體內,導致體質的酸性化。
5. 過重的心理負擔——體質會變酸!
心理負擔過重也會導致體質酸性化。
有關科研機構曾做過這樣的實驗,把兩隻小白鼠放在兩個籠子裏,一隻小白鼠用黑布將其眼睛蒙上,然後用一根小棍去騷擾它。
一個月後發現,蒙上眼睛的小白鼠體液完全酸性化。
第二個月發現小白鼠的身上出現了癌細胞。
而另一個籠子裏的小白鼠卻安然無恙。
可見在高度緊張,高度壓力的情況下,生物體會出現嚴重的酸性化。
科學家也發現,當一個人在發脾氣的時候,尤其是暴怒的時候,他呼出的氣體都是有毒的。
由於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在工作中,感情上都承擔著不同的壓力,在壓力得不到釋放的時候,同樣能導致體質的酸性化。
二、酸性體質的危害
酸性體質的人面色晦暗,皮膚毛孔變粗,皮紋加深,嘴唇發紫,目光無神,自覺疲乏,常有心有餘而力不足的感覺。
酸性體質是百病之源!
日本著名醫學博士柳澤文正曾做過一個實驗:找1000個癌症患者抽血檢查,結果1000個癌症患者的血液,都呈酸性 也就是酸性體質。美國有一個非常有名的學說,叫做“片瀨學說”人體的健康與否,是由人體的血液酸鹼比例來控制的。1973年科學家“荷尼”和“巴班”二人,經過研究證實一點,人體內的淋巴球,欲消滅癌細胞時,體質必須是“鹼性”才可以。古希臘醫聖“希波克拉底”說:要治病需靠自己本身,這表示一切生物都具備自然的治愈力。
若個人的身體完全變化為“酸性體質”,這個人的生命頂多維持二天,因為變成“酸性”體質時,大致上會引起敗血症,或尿毒症而死亡。
 
三、酸性體質對人體的影響
1. 對循環係統的影響:
體液偏酸使血液粘稠度增高,血液循環減慢,血液中的脂質類物質易沉積在血管壁上,導致早期動脈硬化,血栓或心,腦血管疾病。
 
2. 對骨骼的影響:
偏酸的體液刺激甲狀旁腺,使甲狀旁腺素分泌增多,骨骼釋放到血液中的鈣增多,鈣雖然可以中和血液中的酸,但這樣長期“借”鈣的結果,會導致骨質疏鬆,骨質增生,骨骼變形及牙損害等。
 
3. 對眼睛影響:
體液偏酸,血液粘稠度增高,血循環減慢,對組織細胞供氧減少,易造成組織細胞衰老死亡,而眼底的血管又細又長,所以極易受累病變,使循環不暢,發生眼部疾病。
 
4. 對皮膚的影響:
偏酸的體液使皮脂臘的微酸性狀態受到破壞,失去了對細菌的抑製作用,易引發痤瘡,毛囊炎,癤腫等感染性皮膚病。
據調查,80%痤瘡患者的體液偏酸,粘稠度增高,血循環減慢,黑色素及酸性產物在皮下瘀積,晚出現色素斑,皮膚幹燥,以及皮膚彈性差,晦暗,提前衰老等,此時皮膚還處於高敏感狀態,極易過敏。
 
5. 對免疫係統的影響:
體液偏酸,人的免疫力降低,易患感冒及其他感染性疾病。
因此體液的酸鹼平衡對健康與美容起著很重要的作用。
 
四、改善酸性體質的方法
首先,多吃富含鹼性物質的食品。
英國最佳營養協會的創始人帕特裏克在他的《營養聖經》中提議:日常飲食中,應該有80%的堿性食物和20%的酸性食物。
但是,事實上,我們在平常的飲食中很難將酸性食物與鹼性食物的比例控制在1:4這就需要通過補充一些高鹼性的功能性食品來進行調節。其次,配合改變飲用水質,用弱鹼性的水來代替自來水,純淨水,創造體內弱鹼環境。
 
再次,控制情緒,保持良好的心情,同時進行適量的運動,杜絕不良嗜好
 
※體質的酸性化是萬病之源——千萬記住1:4,所有的肉類都屬於酸性,絕大部分的蔬果類都屬鹼性
 
美國醫學家諾貝爾獎獲得者雷翁教授說:“酸性體質是百病之源”。
而基本上,所有的肉類都屬於酸性,絕大部分的蔬果類都屬鹼性。美國著名營養學家RAGNAR BERG博士說:如果想維持健康的身體,每攝取20%的酸性食物,就需要80%的鹼性食物。
可見,當你每一天吃進肚子內的食物都是酸性為多,久而久之,就會造成體質酸性過高,進而患上各種慢性瘓病。
 
大致上,您每吃一份肉,就需要吃至少四份以上的蔬果才能平衡其帶來的酸性,加上各種輻射,汙染,壓力,壞心情等也會令身體酸性化。
這就是為何只有10%的人體質是鹼性的。
日本醫學博士柳澤文正用實驗證明100%的癌症患者是酸性體質,諾貝爾獎獲得者,德國生物化學家Otto Warburg博士認為缺氧的環境使正常細胞癌變,而體液酸化是導致缺氧的主要因素。
 
研究表明:
A)癌症不能在弱鹼性的人體中形成;B)癌症只能在酸性身體中形成;C)如果你有癌症,說明身體是酸性的;
D)癌症只能在一個酸性的身體擴展;E)如果你的身體變成弱鹼性,癌症不能擴展;
F)如果你能平衡你的身體PH值,讓你的身體轉變成弱鹼性,不管你得的是什麼癌症都有轉變和被治好;G)不管你的情況多麼糟糕,那怕只能活6個月,如果你能轉變你的身體PH值到弱鹼性,你的癌症就不會擴展,就會好;H)不用擔心你的家族中你的媽媽,爸爸或任何人有癌症,只要你的身體是弱鹼性的,你不會得癌,如果你酸性體質,細胞將易轉變癌細胞。J)癌症都是在酸性體液中生存的,沒別的。
如果你的身體是酸的,你就會得癌症。
如果你的身體是弱鹼的,你就不會得癌症,如果你已有了癌症,只要你能調整你身體的PH值到弱鹼性,癌症就會離你而去。
 
五、食物酸堿一覽表
強酸性食品:
蛋黃、乳酪、甜點、白糖、金槍魚、比目魚。
 
中酸性食品:
火腿、培根、雞肉、豬肉、鰻魚、牛肉、麵包、小麥。
 
弱酸性食品:
白米、花生、啤酒、海苔、章魚、巧克力、空心粉、蔥。
 
強鹼性食品:
葡萄、茶葉、香菇、葡萄酒、海帶、柑橘類、柿子、黃瓜、胡蘿蔔、白蘿蔔。
 
中鹼性食品:
大豆、蕃茄、 香蕉、草莓、蛋白、梅乾、檸檬、菠菜等、牛蒡。
 
弱鹼性食品:
紅豆、蘋果、甘藍菜、豆腐、卷心菜、油菜、梨、馬鈴薯。
 
我們會發現很多好吃的東西幾乎都是酸性的,如:魚、肉、米飯、酒、砂糖等,全都是酸性食物。
相反鹼性食物如海帶、蔬菜、白蘿蔔、豆腐等多半是不易引起食欲但卻對身體有益的食物。
 
外行人的想法,以為酸的東西就是酸性食物,如一看就會令人流口水的草莓、檸檬等,其實這些東西正是典型的鹼性食物,生活中,我們應該合理攝取營養,均衡我們的身體。
 

六、酸鹼體質自我測試
試在下列小問題中與你情況相符的問題有多少個:
1)皮膚沒有彈性、暗淡無光澤。
2)臉上容易長痘或粉刺。
3)容易疲勞,嗜睡,稍做運動就覺得累。
4)情緒不穩定,容易發怒。
5)牙齦經常出血,外傷口愈合慢,容易淤青。
6)胃腸、肝、腎功能不好。
7)常出現便秘現象。
8)愛吃甜食,口中常有異味。
9)汗腳,四肢容易冰冷。
10)夏天容易被蚊蟲叮咬。
11)免疫力低下,容易感冒。
12)晚上睡眠不好,早上起來感覺精神不好。waterwiner http://mypaper.pchome.com.tw/mannatake

食物酸鹼度,會改變身體的酸鹼度嗎?

財團法人全民健康基金會http://www.twhealth.org.tw

分類 養生之道 - 營養 http://www.twhealth.org.tw/index.php?option=com_zoo&task=item&item_id=811&Itemid=22

網路一直流傳這類的說法:「血液偏酸身體就容易生病,多吃鹼性食物可以『鹼』回一條命。」王媽媽對此說法深信不疑,認為自己會罹癌都是吃太多肉類、澱粉等酸性食物,於是決定改吃素,讓身體不再「酸」溜溜。結果,因為吃的不夠均衡營養,愈吃身體愈虛,根本沒有體力應付化療。

很多人跟王媽媽一樣,認為多吃肉身體會變酸,以為吃素就可以讓身體變「鹼」性,這其實是錯誤的迷思。

從現代醫學來看,食物雖有酸性及鹼性之分,但並沒有所謂的酸性體質、鹼性體質。從營養學來講,食物營養素分成兩大類,一是會產生熱量的營養素,如蛋白質、脂肪及醣類;另一個是不會產生熱量的營養素,如礦物質及維生素而會影響酸鹼度的只有8種礦物質,如鉀、鈉、鈣、鎂、鐵、磷、氯、硫。

shutterstock 3396514s

食物酸鹼度由所含礦物質決定

營養學來講,當食物所含的陽離子(鉀、鈉、鈣、鎂、鐵)大於陰離子(磷、氯、硫)時,食物就屬於鹼性。食物是酸性還是鹼性,不是憑口感,而是取決於所含礦物質的種類,例如檸檬吃起來是酸酸的,它卻屬於鹼性食物。

要了解食物的酸鹼度,可將食物燒成灰加水溶解,用石蕊試紙測試。科學上,食物的酸鹼性用pH值來表示,pH值在0-14之間,pH7時是中性,大於7時為鹼性,小於7時為酸性。

動物性食物如肉類、魚類、蛋等,除了牛奶是鹼性食物外,其他的都是酸性植物性食物中,除了五穀雜糧、精緻澱粉、豆類、花生、辛香料及李子是酸性食物外,其他都是鹼性食物;而鹽、油、咖啡、茶、冰淇淋、巧克力等,都是中性食品。

常見食物酸鹼性

酸鹼性

酸性

中性

鹼性

食物種類

多數動物性食物,如肉類、魚類、蛋等。植物類如五穀雜糧、精緻澱粉、豆類、花生、辛香料、李子等。

鹽、油、咖啡、茶、冰淇淋、巧克力

牛奶。大多數蔬菜、大多數水果如香蕉、葡萄、蘋果、鳳梨、西瓜、奇異果、檸檬、橘子、梅子等。

 了解食物特性後,民眾最想知道的是,到底食物的酸鹼度會不會影響健康?其實不管是酸性食物還是鹼性食物,都不可能改變血液的酸鹼性,遑論因此影響身體健康。

shutterstock 16530982s尿液酸鹼度是腎臟調節結果

人體雖是弱鹼性,但不同的部位各有各的酸鹼度,且相差很大。胃酸的pH值在12之間,12指腸的pH值在7.08.5,小腸的pH值在4.07.0,大腸的pH值在4.07.0,而血液的pH值可以達到7.45、唾液pH值是6.57.5之間。

而且即便是同一種體液,由於環境的不同,自身酸鹼度也會存在一定的浮動範圍。像正常的尿液pH值就在5.07.0之間,其酸鹼度會受到所吃食物的影響,吃肉、蛋、奶時,pH值會偏低一些;吃蔬菜、水果則會相對偏高一些。但尿液的酸鹼度是腎臟「調節」的結果,不會影響到人體的機能。

食物無法改變血液酸鹼度

健康人正常血液的酸鹼值介於7.357.45之間,屬弱鹼性;血液pH值若低於7.35,即為「酸中毒」,代表身體調節功能出了問題,如腎臟疾病、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等患者才會如此。反之,如果血液的pH值高於7.45,則是「鹼中毒」。酸鹼中毒多由疾病導致,並非因為體液過酸或過鹼導致疾病,不可能因為吃了一些酸性或是鹼性食物而使血液的酸鹼度改變。

之所以如此,是因我們奧妙的身體有很多可以平衡酸鹼功能的調節系統,當身體酸鹼平衡改變時,血液、腎臟及呼吸系統這三大緩衝器就會出來進行調整,讓身體處於酸鹼平衡的狀態。

這三大緩衝器,可以把血液的pH值控制在7.357.45之間。所以,即使我們吃進酸性強的食物,也不會把血液變成酸性。也就是說,如果你的腎臟及肺臟功能正常,物是酸性還是鹼性都不會影響到身體的酸鹼度。

坊間流傳想生兒子,建議可多吃蔬菜、水果等鹼性食物,讓體液變成鹼性的說法,只是一種無根據的牽強說法。就好像到郊外踏青,常有人易被蚊子叮咬,旁人就會說,「你一定是吃太多肉,身體偏酸。」真的是這樣嗎?當然不是,易被蚊子叮,主要是因為體溫過高所致。

酸性體質易生病的論調,之前在中國引起一陣討論,不少醫界及科學界人士即站出來批評,該論調是偽科學。其實在正常人體內,酸和鹼是永遠處於一個動態平衡的狀態,不論是什麼食物,吃到胃裡都會變成酸性的,但經過腸道之後,又會被鹼性的腸液影響,變成鹼性的。

與其說吃太多酸性食物會影響健康,不如說一旦長期偏重吃過酸的食物,代表營養不均衡,所以長期下來會對健康造成影響。因此,想要讓身體處於平衡狀態、維持身體健康,就必須均衡攝取6大類食物,並確實執行「少油、少糖、少鹽;多開水、多纖維、多運動」的飲食原則,這才是養生的不二法門。

Q:有人說,吃太多肉會變酸性體質,容易生病,是真的嗎?

A:這完全是無稽之談,不論是什麼食物,吃到胃裡都會變成酸性的,因為胃酸是含0.2—0.4%鹽酸的強酸,食物從胃進入腸道之後,又會被鹼性的腸液影響變成鹼性。

Q:吃素的人是不是都是鹼性體質呢?

A:吃素的人,並不是只吃蔬果,也吃很多酸性食物,如豆類澱粉等,但並不會影響血液的酸鹼度。有人說,吃素的人都是鹼性體質,所以癌症不會找上門,事實上並非如此,臨床上也看到不少長年吃素罹癌的患者。

Q:坊間傳說酸性體質易致癌,有必要喝「鹼性水」或特別改變體質酸鹼性的食物嗎?

A:致癌的原因很多,到目前為止,醫學上並沒有人體酸鹼性和腫瘤誘因有關的這個說法,所以沒有必要花錢買「鹼性水」喝。鹼性水原是日本慢性胃病患者飲用的水,引進到台灣之後,成為一種風潮,很多人深信喝鹼性水可以中和體質,讓身體更健康。

鹼性水標榜喝了之後,可讓偏酸體質變鹼,但事實並非如此,其礦物質含量微乎其微,以鈣為例,必須喝400-500瓶的鹼性水,才能達到人體所需的鈣量,那還不如吞一顆鈣片比較快。

Tags: 第28期, 食物酸鹼

 

 

 

 

 

 

 

 

 

 

 

 

 

全站分類:不分類 不分類
自訂分類:我的神與身心靈
迴響(1) :
1樓. 瞎扯蛋
2019/01/03 21:29
網路文章抄來抄去,不對的也在抄
發表迴響

會員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