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s ...
udn網路城邦
波希米亞的擁抱【Kutna Hora】
2008/06/15 00:08
瀏覽3,739
迴響11
推薦118
引用1

方才發現原來2006年底外國色情網站曾經在自己文章中氾濫過( 你一定要嚐嚐麋鹿の口水,先留作證據借看倌參考並處理),另篇刪光了。有129個色情網站作了聯結,猖狂程度可比澳洲和波希米亞以及CSI中屍首旁,狂歡的蒼蠅。

'

赫拉巴爾形容廢紙廠打包屠宰場紙箱時「藍色、綠色、和金色的發了瘋的蒼蠅」,像是Jackson Pollock 的畫 (下圖)。在布拉格蒼蠅不多,倒是在Kutna Hora車站,不僅有壞掉的感應式馬桶,還附帶滿滿其間狂舞的蒼蠅,感覺非常抽象,這是波希米亞給我的第一個擁抱。

 (Pollock 的畫)

旅遊書作者到底有沒有去過Kutna Horaㄚ?

'

淳樸的Kutna Hora位於捷克的正中央、布拉格東南方,1995被聯合國UNESCO列為世界遺產。 

布拉格火車站的服務台很友善,給了整日來回Kutna Hora的火車時刻表。我從旅遊書上讀到,出國後臨時決定離開悶人的大城。旅遊書上有地圖,看來景點都在火車站邊,似是很方便。前往的方式,書上說,從布拉格坐火車前去約1小時。 

與幾個白人下了準時開動卻晚20分到達目的地的火車(1小時10分的車程晚20分),趕著上了可怕的蒼蠅洗手間後,我,第n次地在捷克愣住了。因為這應該是中央車站,附近卻鳥不生蛋。,從車站展示地圖看來,原來得換另一列當地小火車才能到達市中心。此點書上與火車站的服務台完全沒有提及,我們才知,方才已經目賭該輛小火車悠悠駛離。

'

看到右邊那個”You are here”了沒? 車站與城鎮還差一大截

'

“10 minutes walk!!! She said 10 minutes walk!!!” 旁邊澳洲來的夫婦也快抓狂了,布拉格機場服務台告訴她下火車只需走10分鐘便到市中心。最後兩國人分乘計程車到市中心,收費共100元,不但合理,車資也沒有亂變動,估計大約相當於40-50分鐘腳程。 

Kutna Hora是個以銀礦起家的城鎮1298銀礦一被發現便被國王Wenceslaus II 掌握,製作groschen式銀幣,成為中世紀歐洲的重要貨幣,也讓Kutna Hora13-16世紀期間政經實力與布拉格不相上下。為此,在銀礦博物館還買了個仿古銀幣,以及一把小劍,給自從當了"可能是全世界看過華格納歌劇指環全系列年齡最小"的王子大人,他自此愛上齊格飛的。(其實愛看戲的是王子的娘,但是身兼保姆,走到那都得請駕王子,以及他的遊戲機。)

   

小小市中心的遊客中心很是可愛,位於羅馬式的房舍當中,從門口的音樂季海報約略看得出它曾經風光的觀光地位。地圖標示的景點是木製的卡通圖片,越過數個小木板城堡,則可到古意盎然的乾淨洗手間。服務處有笑瞇瞇的小姐,清楚畫出地圖上的巴士站位置與寫出時刻表。

我們捨去滿是搭遊覽車來的日本遊客的廣場咖啡座,從廣場彎入小巷,許多悠閒的庭園咖啡悄悄藏於其中,前後左右都是吱吱喳喳的捷克語,每個人都在看我們(幹嘛不去廣場那些Pizzeria?)。價位雖比星巴克差不多(咖啡不分種類約60元捷克幣,甜點都是39),風景卻是無價,霎時間,人便遠離了廣場上的正午酷暑。除了蘋果派,還有奇特的空心酥餅,鮮奶油給得大方到咖啡不必再點維也納!

'

這是波希米亞給我的第二個擁抱,快樂,與價格無關。

接下來按圖索驥,去了義大利屋(Italian Court ,Vlašsky dvůr)、聖芭芭拉教堂(St. Barbara Church ,cs:Kostel Sv. Barbory),以及古怪的人骨教堂(Sedlec Ossuary ,Kostnice Sedlec)銀礦博物館,有許多歡樂的小學生老師帶著登記去做銀礦之旅,換上白色工作服後一隊人遠足去礦坑。

'

路上一個小紀念碑點出對脫離共產時期的感恩,而許多簡單景致,因為不經意的原裝古意,意外成為我心目中歇憩的小窗。

(招牌有創意)

(銀礦博物館大門)

↓義大利屋呈現中世紀簡單之美, 比起哥特式建築更有幽靜與閒適

'

↓聖芭芭拉教堂遠遠便在召喚,他們曾經希望蓋出波西米亞最大的教堂,結果因為銀礦耗盡花了600年, 從1388蓋到20世紀, 而且只建到預計的一半大.

↓但我更注意這裏參天的綠意,披被於古牆之間,美麗而神氣

'

坐便宜的市區巴士到人骨教堂,再走個20分便回到今日下車的車站。

'

教堂裏數萬個生命嘎然而止的枯骨,默默承接這個生前並未被徵詢的任務。原本是羅馬式教堂,1421火後重建與擴建才增為哥特式。由於1278年亨利神父把自耶路撒冷耶穌受難處(Golgotha)的聖土灑在墓園,人骨教堂墓園自此生意頂盛。14世紀的黑死病與反教廷的胡斯戰爭更讓墓園擁擁擠不堪。

'

1870木雕工František Rint 銜命把堆積如山的骨骼加以整理,數個薦骨(SACRUM)接住一個頭骨,便是燈座,再以全身人骨組成大吊燈;其餘是聖杯、盔甲、祭壇,以及大師的骨頭簽名。

這是波希米亞給我的第三個擁抱,死亡,便是重生的開始。

↓人骨教堂及其墓園

(建築師留名)

教堂網頁  http://www.kostnice.cz/

↓小小的花草,那用以傳遞千年以來波西米亞浪漫與自由的種籽的後代們。不斷出現的紅色野花,像是原野上潑濺的血漬,我忍不住聯想到象徵奧地利自由的小白花。

↓回程為趕7點歌劇等火車等得略為心焦,偏偏各班次都誤點,車來車去實在怕上錯。研究陽光方向與列車來向之際,旁邊帶著孫女去布拉格的本地老太太,聽我叨念Praha,便努力以英文指出正確的誤點車次即將到站的方向

列車只晚了10分鐘,我破例穿著便服長褲去聽阿依達。心,自此被波希米亞原野的緩緩釋放的散慢熱情輕微觸動,悄悄悄悄地,開始融化。

'

這是波希米亞給我的最後一個擁抱,憂心與釋懷,便在指掌之間

有誰推薦more
全站分類:休閒生活 旅人手札
自訂分類:行。旅
迴響(11) :
11樓. Dexin Lee
2008/11/02 21:34
過於喧囂的孤獨

哈哈沒什麼只是很喜歡這本書

是看到赫拉巴爾的關鍵字

眼睛亮了一下

啊~~~~~~好過癮的旅遊紀錄啊~

細細看過好像自己也去一遍了(容易入戲)

好啊 !!! 人骨教堂 !!!

10樓. i~Robert
2008/06/19 23:41
人骨頭

在彼地如此擺設,或許尊敬,或許藝術,

在臺灣道教立場,是一種不尊敬先人的行為

八字輕者實不宜前往


9樓. 水言語:「。」
2008/06/18 10:48
文圖皆歎為觀止
旅遊書實不能盡信,但這般走一遭或會不小心流入昆德拉筆下境地........那人骨教堂真有種永劫卻終不能回歸的悵惘.....
8樓. 莫大小說
2008/06/18 02:14

曾讀過這樣的警語
說是搭配不對的顏色是對視覺的暴力
如果習於歐陸或地中海北岸的習用色澤
猛然見到台灣或大陸對物或建築搭配這 樣的說是可以說 頗有感覺的回響
我是指現代華人地區的村鄙俚鬧,中國古建築及文物是很有色調感
不論搭配及選色都很有講究 是一個泱泱文化大國的氣派及成熟使 然
不想後人卻 愈來愈粗俗俚趣
這邊人這麼心儀日本
卻怎 的不能取用日人對色澤的感受

視覺暴力也是我很在乎的問題

目前舉目皆是的商店招牌, 便是最直接的市容傷害......

至於許多風景區, 則更缺乏規劃, 不過也有逐漸改善的部份

許多步道都轉為木質架高, 既融入景觀也較不影響生態

■♀醫楊曉萍2008/06/19 01:43回覆
7樓. 李四
2008/06/17 05:49
你的王子

還請得動,算是不錯的了。我家那位,十三歲半,已經不肯跟我們出門了。或許跟game boy 歲月已過有關?

楊醫師,我要,我很想要,看清楚你背景圖中間的那一位……

哈哈, 我家的差不多也要叫不動了, 要先問....是好電影嗎? 是美食嗎?

中間的那一位, 想像, 最美啦

■♀醫楊曉萍2008/06/19 00:28回覆
■♀醫楊曉萍2008/06/19 00:27回覆
6樓.
2008/06/16 20:08
指環全系列
這麼長,他坐得住?
不連續的四晚, 中間還混有遊樂, 中場打game boy.....good deal罷 ■♀醫楊曉萍2008/06/17 00:38回覆
5樓. 稀有動物--稀有的 隨想隨寫--母愛篇
2008/06/15 14:57
Wow !!
人骨教堂--的確稀有得令人覺得虛幻.

那位義大利建築師還真的將物盡其用發揮到最高境界.不知他下場如何

人骨教堂的確和義大利有緣 當初骨架便與義大利人有關 The abbot first invited master-builder Paul Ignaz Bayer (1656 1733) who stabilized the statics of the dilapidated church. Soon thereafter, though, Snopek met Giovanni Santini Aichl....

後來有義大利裔的Jan Blažej SANTIM-Aichl charnel-house 

骨頭部份則是1870  Czech wood-carver, František RINT….., 下場不明, 想來骨頭裝飾完成, 他的就不必派上用場了

http://en.for-ua.com/blog/2005/11/14/153801.html

■♀醫楊曉萍2008/06/17 00:06回覆
4樓. 安姜
2008/06/15 11:33
人骨教堂
每一眼都看來覺得複雜, 不知是 神對人的憐憫還是魔鬼對人的嘲弄?! 

很辛苦的, 細看是用線綁起串起, 固定不知用何物? 據說是對生命無常的敬畏

也惟有以此想法, 製造者與觀賞者才能置身其間而不發毛(我這行例外, 大二就與骨箱住在一起一個學期過了)

現場見人於此與骨一起留影還擺pose, 這就超過我的能耐了

■♀醫楊曉萍2008/06/17 00:26回覆
3樓. **J I M**
2008/06/15 10:45
.....這是印象深刻的地方

看到捷克文標題 

就馬上點了進來了

這到處蘊涵藝術宗教文化氣息的地方

總是讓人百看不厭

我覺得....該是把捷克丟到相簿, 你們夫妻趕緊再出國玩的時候了 ■♀醫楊曉萍2008/06/17 00:21回覆
2樓. Reed
2008/06/15 09:18
紅色野花
正是虞美人( Poppy) 的身影,五月份在意大利和瑞士,路邊曠野隨處可見!
敬請人道支援 我卓越不群的母親

八旬阿嬤
【台灣司法◎人間煉獄】部落格

謝謝Reed...正努力查, 花名便來了..果真見多識廣

Wikipedia上以伊朗的為圖, 真是美

我在火車上看到相似景觀, 卻苦無法照清楚哩

■♀醫楊曉萍2008/06/17 00:19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