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創世紀”卻與啟蒙時代息息相關的交響曲《元素》,堪稱巴洛克時期最”前衛創新”的交響曲目!
而明年6月即將首度站上台灣舞台,由寺神戶亮大師(亮大師終於來了)領銜首席小提琴並指揮福爾摩沙巴洛克古樂團。這個重要的曲目,向來是巴洛克樂團證明自己實力的標竿之一。
過去幾十年對巴洛克音樂的重新重視,雷貝爾(Jean-Féry Rebel, 1666-1747)再度被提起,公認為是當時代真正具有創造力的人物,他既重視新穎性,又重視傳統。
2020年6月演出曲目與售票,台北演奏廳高雄早鳥票即將於2019/12/22結束。 |
但它前衛在哪裡呢﹖
其一是音樂上出現這個題材,先於拉摩歌劇Zaïs (1748, 也講四個元素的出現)序曲與海頓《創世紀》神劇(1798)。然而音樂表現上完全不同。
其二,音樂本質上的意念,與其呈現方式,完全脫離當時觀念。
其三,讓器樂終於在巴黎獨立於聲樂與舞蹈,音樂本身便深深震動人心。
美國音樂史學家James M. Keller寫道﹕「雷貝爾在他的最初草稿時寫為”Le cahos”,以樂器齊奏D調開始樂曲,隨後是一片寂靜,暗示了宇宙混沌(Chaos)前已存在的狀態。但他於正式出版時取消了這段,而以“相差八度音階中的所有音符都齊奏”開始,自D小調音階起每個音階都同步齊奏(D–E–F–G–A –降B–升C),這可能是音樂史上第一個被譜記的音堆。」參考 James M. Keller
嚴格講,1900之前,有譜記的作品使用音堆效果者,Heinrich Biber應是更早,見其Battalia à 10 (1673), 純弦樂的使用;1700 Johann Kuhnau鍵盤樂器Six Biblical Sonatas第一首,其後巴赫只會偶而短暫使用,而雷貝爾則是管絃樂上使用的第一人。但Jon Paxman在2014的音樂編年史” A Chronology Of Western Classical Music 1600-2000”, 還是以《元素》,把雷貝爾視為音堆的發明者(invents, p.227).
音堆(Tone cluster國家教育研究院定義): 一群密集的音程,這群音程同時發音,並造成一種極不諧和的聽覺效果。
【從混亂到秩序】
序曲”混沌” (Le Chaos)的一開始以d小調齊奏的音堆出現,乍聽會以為是現代樂曲。雷貝爾在此的調性是d小調”和聲”音階(Harmonic minor scale, D–E–F–G–A –降B–升C)。
音堆又稱音叢、音簇、音調簇,曾被大量使用於現代音樂。
二十世紀作曲家考埃爾(Henry Cowell)提出Tone cluster這個詞彙與觀念,以手掌或手臂按壓於琴鍵之上,創造豐富的織度(texture)與聲響,波蘭作曲家潘德瑞斯基(Krzysztof Penderecki)名作《廣島受難曲》(Threnody for the Victims of Hiroshima)中也有使用~使得許多人認為這屬於現代音樂概念。
其實巴洛克音樂上常模擬大自然,不和協音廣泛存在於大自然裡,雷貝爾承襲巴洛克這樣的精神,找出以音堆的不和協音(全音階)方式,來描繪太初混沌,既聰慧又具時代傳統。
雷貝爾寫給王子(或聽眾)的曲目說明如下,可以看出他自知觀眾可能被冒犯的風險很大,更不要提長期處於路易十四的”秩序”下的法國貴族們。
「該交響曲的介紹源於自然:”混沌”本身,即是元素們在自然法則支配前歸位的那一刻的混亂。
我選用約定俗成的觀念來描述這種混亂下各個特定元素(註: 指始於希臘時代的觀念,世界架構乃由地、水、空氣、火自內至外逐一形成一種同心圓,見上)。
低音通過整堆音符相疊(tied notes註:即今日所指音堆tone cluster)表達大地的聲音,這些音符以搖動的方式演奏。長笛及其上升和下降的線條模仿水的流動和雜音。形容空氣是以長音隨即以短笛收尾。最後,小提琴以其生動活潑代表著火的敏捷。
在”混沌”段落,以上這些特質可能單獨或部分出現,分別或混合出現,猶如各元素嘗試著相互分離。而”混沌”段落第七次出現時,前述狀態會逐漸減弱,因為秩序開始確立出來。
這個最初的想法使我更斗膽進一步,將“元素的混亂”與音樂上的”混亂”概念聯繫起來。我冒著交響曲一開始便將所有音符同時齊奏的風險,或說,所有音符都以相差八度音階演奏同時齊奏出一種聲音。」
以上作曲家自己所說明的序曲部份,整個過程也就是創世紀”混沌”時期的轉化,以不同樂器象徵不同元素(地~低音弦樂;水~長笛;空氣~短笛;火~小提琴),音樂則是從不協和音走向和諧的華彩,自混亂歸於秩序的過程。序曲長6分多鐘,佔全曲1/4, 七個”混沌”的混亂段落,被視為創世紀的那七天,世界逐漸進入整理轉化的七個階段。
下面是序曲”混沌”最開始的原稿,充滿難以辨認充滿資訊。
更下圖重製過的稿則明顯可見所有樂器齊奏時的不同音符(橘色框),為 6 個音符組成的音堆。待最上方的笛聲加入A音,變成 7個音的音堆。
而我們可見音堆的速度越來越密集,有如打擊樂器般越來越快,直到後來,"聲響的混濁"更加上"速度的混濁",不由得感覺到,這是預示著史特拉汶斯基《春之祭》最後那不可思議的悸動節奏啊﹗
譜上調性見左下紫色框,以【數字2~7 +D(Re)音符】表示,自下至上依序為【7#-2-3-4-5-6b-音符Re】;7#即升C, 6b即降B。
Savall指揮版本(全部)
【擺脫潮流,器樂抬頭】
雷貝爾家族長期是宮廷音樂家,他受教於掌控路易十四宮廷音樂的大師盧利(Jean-Baptiste LullyL, 1632-1687),學習小提琴與作曲,自幼便身處於法國音樂的中心受其滋養孕育,因而也成為大師之流。
十八世紀的巴黎,器樂一直是歌曲或芭蕾舞的配角~~如果沒有歌曲或舞蹈,單獨器樂演出是不可能的! 而作曲家雷貝爾竟然讓《元素》最終成為器樂至上的曲目,即便沒有舞者,它依舊如標題音樂般地,帶領著聆賞者去想像那個他要描繪的世界。
那時巴黎盛行”芭蕾歌劇”(opera-ballet),而雷貝爾早就發展一種以”音樂表現”為重心的”舞蹈交響曲” "dance symphony", 降低歌舞的比例,也不與文學作品相關聯。
原本《元素》的創作也是這樣的形式,雷貝爾特別稱之”新式交響曲”,甚至不需要作詞者。
由於自知序曲太過於”前衛”,他還很慎重地以上述那段文字:“尊敬的卡里尼安王子(Prince of Carignan)殿下…..”解釋他”驚人”(嚇人)之處的創作理念。當時攝政期間不注重宮廷音樂(路易十五在雷貝爾退休後於1743年掌權),音樂家需依賴其他財源,雷貝爾身為宮廷音樂家族,《元素》由卡里尼安王子所贊助。
1737年《元素》在法國皇家音樂學院(Royal Academy of Music)登台,據說路易十五也有上舞台演出。
數個月後,《元素》的序曲”混沌”, 便破天荒拿來單獨演出~~除了擺脫太陽王路易十四帶來的芭蕾舞時代影響力、擺脫大眾對歌舞的喜愛,更因其創新與違背十八世紀音樂潮流,將器樂表現推向高峰,不同的舞蹈節奏,終於可以轉化與內化成”樂音之舞” ~~序曲”混沌”的樂音成為法國器樂的歷史標竿!
而法國器樂也得以開始走出配角身分的混沌,即將洗練得更為精純豐美!
未來有機會,再詳細介紹《元素》其他段落要訴說的故事。
★本次《元素》之演出: 新式交響曲⟪元素⟫ 尚•費瑞•雷貝爾(1666-1747) 混沌(序曲) 元素之: 地, 水ㄧ火ㄧ空氣(鳥鳴之歌)ㄧ西西里舞曲ㄧ鈴鼓舞曲 |
演出時間如下
★6月20日(六)19:30 (早鳥優惠75折至12/22截止)購票請點此
衛武營國家藝術中心音樂廳National Kaohsiung Center for the Arts (Weiwuying)
主辦: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
★6月21日(日)15:00 (三月啟售)
國立台中教育大學寶成演藝廳National Taichung University of Education, POUCHEN Concert Hall
主辦:台積心築藝術季
★6月24日(三)19:30 (早鳥優惠85折至12/22截止) 購票請點此
台北國家演奏廳National Recital Hall
主辦:福爾摩沙巴洛克古樂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