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漢文大藏經補編》—遍搜歷代大藏經經本
2013年12月18日 14:59:13 佛教在線
《中國漢文大藏經補編》
《中國漢文大藏經補編》
基本信息
出版者:文物出版社
主編:本書編委會
書號:ISBN 978-7-5010-3797-1
開本冊數:16開100冊
出版形態:豪華精裝
出版時間:2013年11月
推薦理由
《中國漢文大藏經補編》(又名《龍藏補編》)由文物出版社出版發行。此書由中國國家博物館館長呂章申作序,中國佛教協會副秘書長延藏法師總監修。 《中國漢文大藏經補編》是將《龍藏(又稱《乾隆大藏經》、《清藏》)中沒有收錄而散見於其他各種大藏經中的重要經論進行了一次全方位梳理和編輯,與《龍 藏》相互配合、互為補充。該書遴選出《龍藏》中所未收入的佛教經論658部,總計近7萬頁,合編為百冊本。
流通量最大的大藏經——《乾隆大藏經》
自上世紀八十年代,文物出版社刷印清龍藏開始,之後的數十年間,龍藏的刊行一直方興未艾。先是台灣數家出版機構重新製版推出了縮印龍藏。後河北佛協 倡印數千部,部分捐贈,部分流通。數年前,中國書店出版社亦在此基礎上影印,流通量亦很大。兼之境外一些出版機構和佛教團體向中國大陸佛教界的幾次數量不 菲的捐贈,使得中國大陸佛教團體乃至居士家庭,擁有一部龍藏已經成為比較普遍的現象。甚至在相當一部分人心中,龍藏是等同於大藏經的。
《乾隆大藏經》所收錄佛經情況
《乾隆大藏經》是我國最後一部官刻大藏經。無上高貴的法寶出自無上尊崇的皇室,乾隆大藏經擁有著無與倫比的供奉價值。全藏共724函,以千字文編 號,從「天」至「機」,分為大乘五大部經、五大部外重單譯經、小乘《阿含經》及重單譯經、宋元入藏諸大小乘經、大小乘律和續入藏諸律、大小乘論、宋元續入 藏諸論、西土聖賢撰集、此土著述等十大部,外有全藏目錄五卷。對於一般信眾而言,乾隆版大藏經所包含的經律論內容,已經非常充足。而對於僧團和研究機構以 及一些熱愛大藏經的居士而言,能夠見到更多佛經,則是最大的歡喜。各版本大藏經在收錄佛教典籍方面有各自時代特徵,乾隆版大藏經雖然相對晚近,但由於時代 條件限制,並非是歷史上各版本大藏經的集大成,同時,由於雍正、乾隆兩朝帝王個人價值取向的直接參與,甚至還刪掉了很多重要的經論。有相當數量的《龍藏》 未收經典,分別收錄於《思溪藏》《趙城金藏》《洪武南藏》《嘉興大藏經》等不同時期的大藏經中。同時,由於各版本大藏經的現代印本印量極小,有的出版了已 經超過十年,現在市場上很難再找到。有的大藏經即便找到了,但由於售價極高,也不是所有的佛教機構都有能力收藏。從另一個角度上講,即使經濟條件成熟,同 時擁有這麼多不同時期的大藏經的影印版,也不是必須的。各大藏經所收經典雖然各有側重,但是,主體部分如《大般若經》《華嚴經》《阿含經》等數百部重要經 典,都是重複的。
《中國漢文大藏經補編》應運而生
鑑於以上種種問題,我們也深入瞭解到當下佛學機構的需求。由北京同願堂策劃,聯合文物出版社,決意編訂《中國漢文大藏經補編》(又名《龍藏補編》)。顧名思義,是將《龍藏》中沒有收錄,而散見於其他各種大藏經中的重要經論進行一次全方位地梳理和編輯。
補編大體按照中國歷代大藏經刻造時間順序:《開寶藏》——《遼藏》——《崇寧藏》——《房山石經》 ——《毗盧藏》——《趙城金藏》(《宋藏遺 珍》)——《思溪藏》(《圓覺藏》《資福藏》)——《磧砂藏》——《普寧藏》——《洪武南藏》——《永樂南藏》——《永樂北藏》——《嘉興藏》——《頻伽 藏》——《普慧藏》。這種編排,與《龍藏》的配合使用,起到完全配補任何一種大藏經的作用。(對於龍藏中沒有收錄,卻同時出現在其他幾部大藏經中的文獻, 我們在尊重時間順序的前提下,照顧到數據的完整性、清晰度和校勘水平。)
我們總計遴選出《龍藏》中所未收入的佛教經論六百四十八部,總計近六萬頁,合編為《中國漢文大藏經補編》。
《龍藏》本身收錄佛教典籍一千六百六十九種,此次補編收錄佛教典籍六百四十八種,兩者相加,計有二千三百一十七種。幾乎涵蓋了佛所說一切經,所制定 一切律,以及有史以來古德全部論著。可以說,擁有了《龍藏》,再擁有了《中國漢文大藏經補編》,就等於擁有了國內歷代已入藏的漢文佛教經論。
此次編選,並沒有涉及藏傳佛教、南傳佛教的經論,更沒有涉及海外古德的論著,因此《甘珠爾》《丹珠爾》《傣文大藏經》《滿文大藏經》《大正藏》《卍續藏》等均不在關注範圍內。
如今,莊嚴法寶《乾隆大藏經》,伴隨著《中國漢文大藏經補編》的面世,得以圓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