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s ...
udn網路城邦
《非物質文化遺產》台灣申遺看好媽祖、王爺潛力
2010/10/20 12:32
瀏覽828
迴響0
推薦1
引用0









 



【記者郭書宏台北報導】由文化資產相關學者、外交部與內政部等相關部會組成的「世界遺產推動委員會」,日前通過審查國內非物質文化遺產「十大潛力點」,其
中泰雅族神話傳說、賽夏族矮靈祭、媽祖信仰等六項具宗教民俗項目,將有機會成為聯合國「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



合國《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約》於二○○六年四月正式生效,文建會也已著手提報「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與「急需保護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相關
工作,世界遺產推動委員會今年三月,決議新增台灣非物質文化遺產潛力點名錄,納入「台灣世界遺產潛力點推動計畫」,與政府其他行政機關攜手推動申請世界遺
產。


世界遺產推動委員會日前召開會議,除了將台灣世界遺產潛力點修正為十八處外,還發布通過審查的國內非物質文化遺產「十大潛力點」,包
含:泰雅族神話傳說、布農族歌謠、北管音樂戲曲、布袋戲、歌仔戲、糊紙工藝、阿美族豐年祭、賽夏族矮靈祭、王爺信仰、媽祖信仰等十項,其中與宗教民俗相關
的活動就占了六項。


世界遺產推動委員會表示,十大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潛力點都是台灣珍貴的資產,原住民信仰文化更是不容忽視,像是具有濃厚的勸諭意涵的「泰雅族神話傳說」。

蘊涵信仰、政治、軍事、教育、訓練、娛樂等功能的「阿美族豐年祭」,以及提醒族人善待親友、勤奮節儉與飲水思源等訓勉精神的「賽夏族矮靈祭」。

台灣盛行的王爺與媽祖信仰,也在這次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潛力名單之列。文建會表示,王爺信仰包含醮典科儀、暗訪與熱鬧的陣頭曲藝,還有王船所承載著的造船、雕刻、糊紙、彩繪等工藝之美,均展現出本土歷史傳承與旺盛的民俗活力。

而媽祖信仰在台灣則超越祖籍、地域的鴻溝,從元宵節到農曆三月的媽祖聖誕,全台各地皆有盛大的廟會活動,俗謂「三月痟媽祖」,可說是國內最富盛名的宗教活動;其遶境進香隊伍無分男女老少、貧富貴賤,不單帶動各項民俗曲藝與陣頭的發展,同時也將台灣人的心緊密連結在一起。


有誰推薦more
全站分類:不分類 不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