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項研究表明,美國成年人認為宗教愈來愈不重要。
2025/11/19 16:15
瀏覽7
迴響0
推薦0
引用0
一項研究表明,美國成年人認為宗教愈來愈不重要。
作者:萊昂納多·布萊爾,資深記者2025年11月18日,

蓋洛普最新數據顯示,美國人並不將宗教視為日常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但就宗教信仰而言,美國人仍然比英國或德國等經濟水平相近的國家更加虔誠。
蓋洛普上週四公佈的數據顯示,認為宗教是其日常生活重要組成部分的美國成年人比例已從2015年的66%下降至目前的49%。這一17個百分點的降幅,是蓋洛普自2007年以來在任何國家記錄到的十年間宗教信仰下降幅度最大的之一。
蓋洛普的研究人員將美國定義為具有「中高」基督教認同感,但宗教虔誠度「中等」。
研究人員指出,如今美國信奉基督教的人口比例與英國、德國、芬蘭和丹麥等擁有深厚新教傳統的國家更為接近。宗教在美國人的日常生活中所扮演的角色仍然遠大於這些國家,更接近阿根廷、愛爾蘭、波蘭和義大利等天主教影響力較大的國家。
自 2007 年以來,蓋洛普對 160 多個國家進行了民意調查,結果顯示,在任何 10 年期間,14 個國家的宗教重要性下降了 15 個百分點以上。
希臘,其宗教信仰在2013年至2023年間下降了28個百分點;義大利在2012年至2022年間下降了23%;波蘭的宗教信仰下降了22%。智利、土耳其和葡萄牙的宗教信仰下降幅度也與美國類似。
蓋洛普在2021年進行的一項分析顯示,雖然美國仍然是一個宗教信仰非常虔誠的國家,十分之七的人聲稱自己與某種有組織的宗教有聯繫,但近 80 年來第一次正式加入某個宗教場所的人不到一半。
2020年,經濟學家兼研究員萊曼·斯通也曾警告說,除非信徒的生育率提高,否則美國的宗教團體可能會繼續走向「最終衰落」。斯通補充說,雖然美國的宗教團體正在經歷“最終衰落”,但這並非不可避免。
斯通辯稱:“宗教信仰的衰落並非成年人決定離開宗教,也並非人們經過深思熟慮後理性選擇離開教會。美國絕大多數宗教信仰的衰落都發生在13歲、14歲和16歲的青少年身上,發生在未成年人在家中。”
史東指出,在所有世代中,宗教信仰在中學階段往往會下降,但由於老一輩比後幾代更虔誠,這可以解釋為什麼他們報告的持續宗教信仰更為普遍。
他認為,除了父母雙方信仰同一宗教之外,一個更支持宗教的中學教育體係是維持宗教信仰的另一個關鍵因素。
他說:“對於幾乎所有宗教團體而言,生育率都是其發展壯大的主要來源。”
史東解釋說,任何宗教傳統中出生的人都會有一部分人離開該傳統,如果出生在該傳統中的人越來越少,那麼該社區中剩下的人口自然就會減少。
他說:“最終我們看到的是,隨著宗教團體絕對規模的縮小,家庭傳播環境變得更加困難,這意味著唯一能夠生存下來的小型宗教是那些對家庭傳播有著非常嚴格規範的宗教。也就是說,它們擁有非常強大的家庭宗教信仰實踐。”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