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兵
不全盤托出,
只為在天空垂簾時還能留有餘地
種出晶瑩的淚花,
洗臉往日的昨是今非。
圓的是時間之鼓,
空腹回吮著青春的走音。
缺的是,卯盡全力奔跑的鐘擺,
始終畫不成生命的圓。
留一手暗喻生命——
即使全盤皆墨,也要在沿途佈下伏兵;
伏兵,不僅僅為明日的東山再起,
更為,砰砰黑夜。
十年風現代詩2023/8/31
●還是喜歡秋天,喜歡沁涼的九月天氣;也許這是一種心境的領悟與轉換,還是喜歡繽紛的春天,喜歡眾花喧囂的日子,我也不過是凡夫俗子一個。但是,秋天,這個被古代詩人汙名化的季節有著涼爽的西風輕輕掠過衣衫、緩緩落下的樹葉,還有那一幕幕秋水長天的藍空、鷗鷺紛飛的夕暮,多詩意啊!最主要的是在這個季節裡詩人又復活了,筆桿又加滿98汽油。秋詩篇篇嘛,人生哪來那麼多傷悲悲秋呢?至於候鳥,南飛就南飛,還是會自己回來吧!不回來也罷,省得一再送別,對吧!(秋天不寫詩,人生如何精彩呢?)
- 2樓. 阿妮子Annie2023/09/11 22:44很有感觸, 或許每個內心有詩的人都愛秋天吧~ 最喜歡這句: <即使全盤皆墨, 也要在沿途佈下伏兵>, 唯有如此, 蠢蠢欲動之心, 才能翩然躍然紙上...而生命不過如同紙上的墨跡, 只有懂得人才有其價值吧......
把生命比喻紙上墨跡,唯有懂得的人才知其價值,很貼切!
世界趨勢,根據美國統計調查買書的人從25%降到2%,可見
文字已成為小眾產物。
文字需有人看,否則失去存在的意義;詩亦然也!
人嘛,當然可以與世隔絕;但,無趣啊!
十年風《春雷》 於 2023/09/12 10:09回覆 - 1樓. 中子(東籬居士)2023/09/11 04:52
劉禹錫《秋詞》詩曰:「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晴空一鶴排雲上,便引詩情到碧霄。」自古文人傷春、悲秋,觸景生情,乃人之常情也!今人又何嘗不是呢?
<心情風景>秋詩篇篇 楓未紅 卻見花落葉枯蝶殘(附詩三則)
https://blog.udn.com/jong2020/1773252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