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s ...
udn網路城邦
令人慨歎的消失生命
2009/04/18 22:58
瀏覽882
迴響5
推薦69
引用0

他,印象中,皮膚黝黑,五官明顯,尤其那雙大而清亮的眼睛,似乎總有訴不盡的愁苦。家境關係,國中成為他的最高學歷,數十年的努力,他有一間像樣的鐵工廠,老闆兼送貨員,那時還是[一分耕耘一分收穫]的年代,他忙得相當盡興。

有一天,我在辦公室,突然接獲他的電話,他送貨到附近,想看看多年未見的老同學,我請他吃午餐。歲月只拉長他的身高,外表依然黝黑,濃眉大眼裝盛的愁思未減,小時的純真被成人的世故取代,也沉默許多,匆匆的一餐,沒多少時間可暢談閒聊,臨走,他說:[下次有機會,我請你吃飯。]

他如何在這麼個講究學歷,無一技之長為依靠的現實社會打下一片天?我還未有機會探問,卻傳來年輕生命凋落的訊息,而且這訊息來得何其遲,早就墓木已拱,七呎昂藏之軀化白骨。

他,總是掛著靦腆笑容的原住民,功課還不錯,平常不多話,那段學生時代,我與他不太有交集。四、五年前的國小聚會,我因故未參加,第二天意外接獲他的電話,他說畢業多年,同學們四散,想見個面話話當年都不容易,錯過了刻意安排的見面機會,再見何時難以預測。哪想他還一語成讖,隔年,他死於幫派械鬥。令我驚訝的是,他給我的印象,忠厚老實,安份守規,山上工作的父母的希望所寄,什麼因素讓他往黑道靠攏,而死於非命?..那應該又是一頁滄桑史,我不忍細究。

他,非常活潑,愛唱歌,一張嘴盡其所用,下課和同學聊天,上課兜弄老師,不是現在那種問題學生的惡性搗蛋,老師們常被搞得啼笑皆非,同學們歡笑滿堂。有一次考試,全班垮得慘兮兮,老師要我們自我反省檢討,不到五分鐘,他便有結論了,他說:[老師,你要打啦!你打我們,我們就會把書唸好。]一時間,一陣譁然,下課後,他遭到圍剿。

多年後,他開車帶女朋友來我家,他活潑如昔,講話更有自信,卻講不出到底從事哪種行業,我不便過份追問。他要走了,我送他到車門邊,他一坐上駕駛座,沒繫安全帶便忙著踩油門,那是準備要狂飆奔馳的重踩,我好意提醒他,他嘻哈笑著說:[安啦!我一向都這樣,沒事啦!]夜路走多總會遇到鬼,他終究無法在一場車禍中脫身,就這樣結束年輕生命。

他,多次榮任班長一職,功課好自不待言,他媽媽經常到校關心班務,關心老師的管教方式,關心同學的成績表現。班長似乎只是上下課發號司令,看不出是否還有其他才藝專長,反而他媽媽,我們接觸聊天的機會較多,早自習時間,她偶而會來說故事,帶領我們做功課,..。

國中以後,甚至高中時期,聽說他的父母失和,瀕臨離婚,他兩方奔走勸和無效,他以拒絕聯考抗議,這招大概有些許成果,第二年他乖乖去上大學,但是,父母終究無法貌合神離勉強共同生活而分開了,他通不過好好一個家分崩離析的打擊,採取最激烈的報復手段,選擇美麗潔淨的白沙灣海域,結束短暫的21年生命。

人的記憶,無境地推疊,就像掩埋千百年的龐貝古城,不去撩撥,不去挖掘,還不知道一路走來,所及深遠,其後的發展,又令人唏噓不止。

有誰推薦more
全站分類:心情隨筆 心情日記
自訂分類:休閒隨筆
迴響(5) :
5樓. 雨思.
2009/04/19 22:59
心有慽慽焉
生命的消長,總帶著無奈,就在記憶中留下他們的生命吧!

數十年前,同學一場

當時玩樂情景,記憶中尚能搜尋

怎麼突然便已離開人世?

感慨自然也就深了

弄潮兒2009/04/20 18:19回覆
4樓. 小比利---
2009/04/19 22:44
幼時玩伴

對呀    國小那些同學   都已各奔各處

有些還會於過年時回鄉聚聚

有些已好幾十年未見

有一個同學聽說被人毆打傷重而死

有一個同學我曾為他送終

小潮兒的文章讓我想起了那些幼時玩伴

當時大家一起玩耍、唸書,怎會想到他們如此短命?甚至死於非命?

回憶起來,只是不捨,何況,他們死前,幾乎都曾找過我,與我聊過天

感觸自然較深

弄潮兒2009/04/20 18:16回覆
3樓. 氣質老師
2009/04/19 21:55
人生無常

人的記憶微妙,同樣一件事,當事人記得之處或許都不同,

前幾年碰巧跟一位小學同學聊起往事,

但交集的部份卻不多,

更無奈的是......

隨著時間的推移,

我該選擇淡忘這些令人感傷的回憶?



孩子王的教學絮語

~ 與 孩 子 一 起 呼 吸 ~

小學時一起玩、一起學習,身影仍依稀可見

現在已不在世界並存

當時怎想得到有人的壽命如此短促?

弄潮兒2009/04/19 22:03回覆
2樓. 野口女
2009/04/19 17:51
再填補也是惘然
因為父母失和  他的生命早就不完整   又沒有填補
最喜歡從折射裡 看你的不小心

父母疏忽,可惜了這個年輕生命

弄潮兒2009/04/19 21:58回覆
1樓. 汪小小
2009/04/19 01:09
是的

您最後一段的結語, 是您寫這篇文章的原因嗎?

用辭頗為精簡扼要!

幾天前,與老同學閒聊,才知道有位同學死於幫派械鬥,當時相當震驚,他小學時的身影尚在,那通感嘆的電話記憶猶新,怎麼便急匆匆地走人?

感慨萬千之際,也憶起幾位早已不在人世的早夭生命,於是而有最後一段的感嘆。

最後一段原本擺在首段,全文完成,再移到末段當結論。

弄潮兒2009/04/19 06:26回覆
發表迴響

會員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