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久來不必受掃墓的辛苦,也就不去想掃墓的必要性,連帶著也記不得何日是清明節。四月四日或四月五日,跳來跳去,都可能是清明節,我不曾去分辨。與媽媽聊了幾句,才知道今年的清明節是四月四日。
清明掃墓,倒也有經驗,那是很小很小的時候,印象依稀存留,當時父親還在世。每次選定掃墓日期,我們全家出動,連那隻可愛的小黑狗,也張嘴吐舌喘息不止,邁著小碎步隨後跟著。
我不清楚先祖長輩當時是基於什麼考量,祖墳建在深山野嶺,每次的掃墓如同一次翻山越嶺的郊遊,天氣晴朗,還能感到一家同遊的樂趣,若陰雨天冷,那只能說是痛苦行程,總感到前途漫漫無止境。父親去世後,小黑狗也送走了,再逢掃墓,媽媽帶領我們穿過林間小徑,翻越幾座山巔,路途似乎更遙遠而辛苦。
幾年後,我們逐漸成長,堂哥、堂姐有的已出嫁娶媳,或者外地工作,想要找個大家都能聚集的日期去掃墓,有某種程度的困難,再說,伯父、伯母年紀已老,也經不起長途爬山奔勞,於是幾房代表相聚討論,最後在附近郊區,另外購地建造新的祖墳。
新祖墳近在呎尺,一切方便,掃墓前幾日,由各房攤錢,請人先去除草清環境,時間差不多了,居住外地的子子孫孫陸續回來,再幾部車把大家送抵祖墳,豐盛祭品羅列祖宗前面虔誠祭拜,等待的過程,就是大家寒喧、聊天、交換工作心得的絕佳時機。
都是血源頗近的親誼關係,只因為工作關係,分散各處,聚少離多,感情也就生疏了。掃墓節,變成一年一次重要的親族聚會,有了這種特殊聚會,多少還能找回兒時記憶。只是群聚祖宗英靈前面話當年,他們泉下若有知,不知作何感想?慶幸留下傳統習俗,讓後世子孫不至於因為時代變遷,觀念異於昔日,而分散斷線,忘了生長根源?
兒子曾經幾次隨舅舅去掃墓,墓碑上大大的姓氏,與他的有別,他奇怪地追問,經過我仔細詳說,他問了:[那我應該去哪裡掃墓?]
去哪裡掃墓?當然應該去掃他爸爸的祖墳,但是,他爸爸可曾認為有此必要?至少我不曾聽他提出此一要求。
面對他天真無邪的期待,我回答:[你爸爸認為等你再大一些,才帶你去掃墓,到那時候,你還可以幫忙清掃墳地,幫忙提重物。]
因為父母離異,連祖墳都沒得掃,我不知道將來兒子成長後,可有遺憾?可有怨言?
- 4樓. 小和尚2009/04/11 11:45
- 3樓. 夜函2009/04/07 19:03嗯
以後兒子沒有墓可掃 沒有關係才是 反正 很多事情本來就不完美!
一杯綠茶代表自在
一杯咖啡是憂鬱徘徊
一個人是清靜的等待
一輩子是我們的將來 - 2樓. 胡說八道2009/04/07 14:44那怎麼成
廚子的娘常說
喪禮是活人做給活人看
往生的做不了也看不到
所以廚子跟兒子說<親筆遺囑>
把遺體給捐了不發喪不行禮
賸的一把火燒了丟到海裡就了了
千萬不可樹葬
一生受羈絆
死後埋在樹下豈不又給<綁著>
氣人的是小狗還來灑尿在頭上
那怎麼成
將來廚子的兒子大概沒有替我掃墓的麻煩
- 1樓. 氣質老師2009/04/06 23:28過年掃墓也不錯
我們家掃墓不在清明節,
而是在過年期間,
所以趁過年家族團聚時,
出遊順便掃墓,
一來大家都忙,要清明節大家再回來還真有點困難,
二來,利用過年家族團聚人最多時候,大家一起掃墓,還真的別有一番意義!
~ 與 孩 子 一 起 呼 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