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元A】
年度主題: 女性與藝術
Theme of the Year: Women and the Arts
A1. 女性藝術家群像
Portraits of Outstanding Female Artists
◎詩人/作家篇(Poet/Writer)
A1-1a
艾密莉狄瑾蓀之孤獨與美麗
Emily Dickinson: a Certain Slant of Light
10/15(日)10:00 10/25(三)11:20
紀錄片 Documentary
1977 美國 Betacam Color 30min
導演 貝雷‧西列克 Bayley Silleck
艾密莉‧狄瑾蓀,美國19世紀最偉大、最傳奇的詩人之一,其作品型式獨特,充滿對死亡、永恆、自然、愛與詩的深刻思維,生前詩作數量驚人,卻於死後方聲名大噪。本片特邀來美國知名演員---天倫夢醒女主角茱莉‧哈里斯(Julie Harris)---帶領觀眾走過艾密莉‧狄瑾蓀生命中重要場景。
A1-1b
我死時聽到一隻蒼蠅嗡嗡作響
I Heard a Fly Buzz When I Died
10/15(日)10:00 10/25(三)11:20
1990 安娜堡電影節最佳動畫獎
動畫片 Animation
1989 美國 DVD Color 2min
導演 琳恩‧湯琳森 Lynn Tomlinson
以黏土動畫詮釋艾密莉‧狄謹蓀詩作《我死時聽到一隻蒼蠅嗡嗡作響》,神祕怪誕的風格恰如其份地呈現了詩中所描述的死亡片刻情境。
A1-1c
拉撒若夫人─希薇亞普拉絲之影像詩
Lady Lazarus :The Work of Sylvia Plath
10/15(日)10 :00
實驗片 Experimental
1991 英國 Betacam Color 25min
導演 珊德拉‧蕾海兒 Sandra Lahire
希薇亞‧普拉絲,美國「告解詩人」(Confessional Poet),自少女時代即發表詩作和短篇故事,以平易的語言文字、豐富的意象、暗喻描述自身最深刻的感受。英國實驗導演珊德拉‧蕾海兒揮灑其獨特的超現實風格,同時交插普拉絲生前影像及手稿片段,組成這首讓人印象深刻的影片,為文學及美學巧妙結合之傑作。
A1-2
文字的顏色──莒哈絲談印度之歌
The Color of Words
(La couleur des mots)
10/17(二)20 :20 10/24(二)12 :20
紀錄片 Documentary
1984 法國 Betacam Color 70min
導演 傑宏‧柏久 Jérôme Beaujour、尚‧馬斯柯洛 Jean Mascolo
本片由莒哈絲兒子尚‧馬斯柯洛偕友伴傑宏‧柏久攝製完成,企圖藉由訪談及重臨現場,探索莒哈絲電影《印度之歌》(India Song)的創作過程。
A1-3a
才女本色─莒哈絲其人其事
Marguerite as she was
(Telle qu'en elle-même)
10/18(三)19:50 10/21(六)16:20
紀錄片 Documentary
2002 法國 Betacam Color 61min
導演 多敏妮克‧歐芙瑞 Dominique Auvray
瑪格麗特.莒哈絲,法國知名小說家,為20世紀最有影響力、最富魅力與個性的女作家之一。
本片最特別之處在於導演多敏妮克‧歐芙瑞為莒哈絲摯友,曾於1970-80年與莒哈絲合作多部影像創作。歐芙瑞不歌功頌德,而是以摯友的眼,自由交織各種豐富史料。
A1-3b
女性主義先鋒西蒙波娃
Simone de Beauvoir, a Feminist
10/18(三)19:50 10/21(六)16:20
紀錄片 Documentary
2006 法國 Betacam Color 15min
導演 戴芬‧卡茉莉 Delphine Camolli
西蒙‧波娃,法國知名作家、存在主義代表性人物、女權運動先驅,特立獨行、拒絕婚姻、選擇不生育,充滿個性與魅力的她是二十世紀女性的心靈導師。1986年4月14日,波娃病逝於巴黎,之後,自世界各地湧來的波娃追隨者們踏上巴黎街頭,只為跟著波娃棺木送她最後一程。這部十三分鐘的短片從萬人哀送的喪禮開始,在眾人的追悼聲中緬懷這位偉大的思想家。
A1-4a
維吉尼亞吳爾芙的內心世界
The War Within: A Portrait of Virginia Woolf
10/19(四)17 :10 10/25(三)12 :40
1995 International Documentary Association Feature Award
1995 Golden Apple of the National Educational Media Network
紀錄片 Documentary
1995 美國/丹麥 Betacam Color/B&W 52min
導演 約翰‧佛吉 John Fuegi / 喬‧馮西 Jo Francis
維吉尼亞.吳爾芙,英國現代作家,以小說、評論、散文蜚聲文學界。本片以正規嚴謹的拍攝手法,透過訪談、歷史照片及時代背景影像,帶領觀眾認識吳爾芙兒時至成長的生命歷程。此外,片中展示了一些新發現的吳爾芙手稿及書信,亦為吳爾芙迷們不容錯過的珍貴的史料。
A1-4b
孤島上的閃光──張愛玲
Zhang Ailing :A Flash of Light on a Lonely Island
10/19(四)17 :10 10/25(三)12 :40
紀錄片 Documentary
1998 台灣 Betacam Color 52min
導演 雷驤 Lei Xiang
張愛玲,中國近代文壇最傳奇的女作家,其流轉成章的文筆、特立獨異的行逕,在當時掀起一陣「張愛玲風潮」。本片即為作家雷驤努力追尋張愛玲生命軌跡的影像紀錄,影片足跡自1961年張愛玲曾造訪的花蓮開始,開拔前往出生地上海及後來隱居的美國而去。
◎畫家/攝影家/觀念藝術家篇(Painter/Photographer/Conceptual Artist)
A1-5a
美國女性主義畫家──喬治亞歐姬芙
Georgia O'Keeffe (American Masters Series)
10/15(日)11 :20 10/27(五)10:00
紀錄片 Documentary
1986 美國 Betacam Color 58min
導演 培利‧阿達都 Perry Miller Adato
美國畫家歐姬芙以極其長壽的九十八歲人生旅程,以「沙漠」、「花朵」、「骨骸」為中心主題,開創出個人獨特的繪畫風格,是美國二十世紀最具影響力的藝術家之一。本片拍攝於1977年,歐姬芙已是90歲高齡,於定居之新墨西哥州幽靈牧場(Ghost Ranch)接受訪問,她滿面皺紋但美麗不減,精神抖擻地帶著記者造訪她畫作中的風景,並暢談她的生活與藝術。晚年陪伴她的年輕陶藝家尚‧漢米爾頓(Juan Hamilton)亦出現片中敘述歐姬芙點滴。
A1-5b
生命畫布──芙麗妲凱蘿
Frida Kahlo
10/15(日)11 :20 10/27(五)10:00
紀錄片 Documentary
英國 Betacam Color 62min
導演 艾拉.賀修 Eila Hershon, 羅貝多.古耶拉 Roberto Guerra
墨西哥超現實主義女畫家──芙麗妲‧凱蘿(1907-1954) 是個傳奇性的人物。她在十八歲時,一場車禍重創,使她一生必須承受無法生育和身體上的痛苦。其畫作具有強烈的自傳性質和對身體的感知。芙麗妲‧凱蘿將其對生命中的痛楚完全揮灑在畫布中,因此在她的自畫像中,常可見到流血、哭泣和支離破碎的身體器官。本片特別攝於芙麗妲‧凱蘿生前所居住的藍房(Blue House)。
A1-6a
母親畫家朵拉朵姿
Portrait of Dora Dolz
10/15(日)13 :30 10/27(五)12 :20
2006 鹿特丹國際電影節
紀錄片 Documentary
2006 荷蘭 Digi-Beta Color 68min
導演 索妮亞‧漢默‧朵茲 Sonia Herman Dolz
本片透過導演索妮亞‧漢默‧朵茲的觀點,描繪她的母親——西班牙視覺藝術創作者朵拉‧朵姿。縱橫30年間,朵拉‧朵姿豐富多元、引領趨勢的藝術作品及歷史性的陶藝品,已經在荷蘭以及國際藝壇留下不可磨滅的印記。這部才氣洋溢的作品,向我們揭露了朵拉‧朵姿富裕豐厚的藝術創作及其靈魂之一角。
A1-6b
狂野畫家艾密莉卡兒
The Pines of Emily Carr
10/15(日)13 :30 10/27(五)12 :20
紀錄片 Documentary
2005 加拿大 Betacam Color 25min
導演 大衛.文克勒 David Winkler
《狂野畫家艾密莉卡兒》是加拿大作曲家尚.庫塔(Jean Coulthard)以畫家艾密莉‧卡兒的書寫文字所譜的曲子。以清唱作為敘述者,配合著聲音、弦樂四重奏、鋼琴和定音鼓。卡兒的文字流露出在西海岸松樹森林作畫時的孤獨。片中安插卡兒的畫在在隱現她對於自我實現的追求和對精神層面的渴求。
A1-7a
另類‧愛人‧同志
Lover Other:
the Story of Claude Cahun and Marcel Moore
10/13(五)21:00 10/22(日)00:10
2006 韓國女性影展
2006 柏林影展
劇情片 Fiction
2006 美國 Betacam Color/B&W 55min
導演 芭芭拉‧漢默 Barbara Hammer
《另類.愛人.同志》,一部芭芭拉漢默的新作,探索超現實主義藝術家克洛‧卡恩(Claude Cahun)及馬歇爾‧摩爾(Moore Marcel)的生活(兩人原名露西‧史沃Lucy Shwob and 蘇珊娜‧馬勒埃柏Suzanna Malherbe)。她們是第一批將女同志性生活帶入藝術的藝術家。漢默將訪談及歷史性的連續鏡頭交織在一起,將實驗性的風格及藝術的超現實結合一起,並以演員重演他們的生活。
A1-7b
克洛卡恩的故事
Playing a Part: the Story of Claude Cahun
10/13(五)21:00 10/21(六)00:10
2006 法國Creteil國際女性影展
紀錄片 Documentary
2005 英國 Digi-Beta Color 45min
導演 莉琪‧賽恩 Lizzie Thynne
美好的20年代也是瘋狂的年代:思想百花齊放,但反猶太人風潮已起,女同志身份認同仍是個巨大的禁忌。本片詳述了克洛‧卡恩從寫作、參與政治到和同性愛侶蘇珊娜‧馬勒埃柏(Suzanne Malherbe)合作拍攝一系列的顛覆性別認同的超現實攝影創作傳奇,讓我們認識一個與荒謬世界對抗的美好靈魂。
A1-8a
莎拉夢恩(【印樣】系列)
Contacts: Sarah Moon
10/15(日)15:20 10/27()23:30
紀錄片 Documentary
1993 法國 Betacam Color 13min
導演 莎拉‧夢恩 Sarah Moon
模特兒出身的法國攝影家莎拉‧夢恩(Sarah Moon)被認為是一位傳奇人物,作品除時裝攝影外,還包括大量的靜物、風光、人像攝影,甚至還包括短片拍攝。貫穿其中的,是她以黑白和拖曳鏡頭為代表的獨特畫面處理及充滿神秘的繪畫語言,此種奇異風格被視為人文風尚的坐標。【印樣】(Contacts)系列是一連串探討攝影概念的影像作品,一幅幅攝影作品出現螢幕,攝影家口白述說拍攝意念,引領我們更貼近照片中的世界。
A1-8b
萳歌汀(【印樣】系列)
Contacts: Nan Goldin
10/15(日)15:20 10/27()23:30
紀錄片 Documentary
1999 法國 Betacam Color 13min
導演 尚皮耶‧齊瑞夫 Jean-Pierre Kiref
美國藝術家萳‧歌汀最廣為人知的,就是她那些以「第一人稱」的角度拍攝的她少年翹家後一起同居的暱友們和自己一起的生活點滴和成長歷程,包含了人妖變裝僻、物質濫用、紐約年輕人的小團體的生活等。她的照片是對她的生活的剖析,也是她對她這個世代美國次文化的觀點論述。
A1-8c
索菲卡勒(【印樣】系列)
Contacts: Sophie Calle
10/15(日)15:20 10/27(五)23:30
紀錄片 Documentary
1997 法國 Betacam Color 13min
導演 尚皮耶‧齊瑞夫 Jean-Pierre Kiref
法國藝術家索菲‧卡勒擅用寫實攝影照片為創作媒材,作品經常探討後現代與主客關係,藉由暴露自己與他人生活,創造出一種幻想與真實,造做與純真之錯綜意像。
A1-8d
超現實動畫家蘇珊媲特
Suzan Pitt: Persistence of Vision
10/15(日)15:20 10/27(五)23:30
紀錄片 Documentary
2006 美國 Betacam Color 28min
導演 布魯‧卡林 Blue Kraning, 蘿拉‧卡林 Laura Kraning
70年代興起的獨立動畫創作群體中,蘇珊.媲特無疑是最勤奮、最優異也最實至名歸的一位。其詭奇華麗的幻想和對生命價值的敬重,讓她的所有動畫皆成為經典。本片中,媲特侃侃而談自己的創作觀,更帶領觀眾認識她運用在動畫中的多樣的特殊技法。
◎電影導演篇(Film Director)
A1-9
瑪雅黛倫之鏡
In the Mirror of Maya Deren
10/19(四)22:00
紀錄片 Documentary
2001 奧地利/瑞士/德國 35mm Color/B&W 103min
導演 瑪蒂娜‧庫拉茄克 Martina Kudlácek
5歲由俄國移民紐約的瑪雅 ,在44歲盛年神祕病逝。她的創造力和她的傳聞一樣繁盛,留下巫毒祭司的美豔形象與啟發美國實驗電影深遠的作品。本紀錄片藉由作品片段、密友的回憶與瑪雅遺留的口述訪談窺看她多面向的藝術生涯。
A1-10
美國前衛電影先驅瑪麗門肯
Notes on Marie Menken
10/19(四)00:00 10/22(日)20:20
2006 鹿特丹國際電影節
紀錄片 Documentary
2006 奧地利 35mm Color 97min
導演 瑪蒂娜‧庫拉茄克 Martina Kudlácek
瑪麗‧門肯是畫家、導演、演員,也是60年代紐約藝壇俊秀們難以忘懷的藝術家。她邊舞邊拍的手法和控制攝影機的節奏被譽為手持攝影的探險家。本片走訪七位門肯生前藝術圈知交,從繡蝕的片盒重啟她耽美、實驗性的影像風格。
◎編舞家/舞蹈家篇(Choreographer/Dancer)
A1-11a
碧娜鮑許的舞蹈劇場
One Day Pina Asked Me……
10/15(日)19:10 10/25(三)00:10
紀錄片 Documentary
1983 法國/比利時 Betacam Color 57min
導演 香妲‧艾克曼 Chantal Akerman
有一天,碧娜鮑許跟香妲‧艾克曼開了口……
於是這位比利時籍的才女導演就踏上了旅程,隨著碧娜鮑許的鳥帕塔舞蹈劇場(Tanztheater Wuppertal)至德國、義大利、歐洲歐洲巡迴演出,旅程中,她親眼見證碧娜鮑許和舞者們如何工作、如何掌握角色、如何在每個演出前後反覆排演練習……並以其充滿感性的鏡頭紀錄下這一切。
A1-11b
與碧娜有約
Coffee with Pina:Paris 2002—Wuppertal 2005
10/15(日)19:10 10/25(三)00:10
紀錄片 Documentary
2006 以色列 Betacam Color/B&W 51min
導演 李‧雅諾 Lee Yanor
導演李‧雅諾以印象主義手法刻畫碧娜‧鮑許,一位德國實驗舞蹈劇場的當紅天后級人物。本片在巴黎拍攝一週,紀錄這位渾身散發魅力的編舞家在排練室練舞的情形,同時也將場景移至巴黎的咖啡店,伴著更私密、更引人沉思的氛圍,呈現不一樣的碧娜。
A1-11c
卡洛琳卡森舞舞舞1
Carolyn 1
10/15(日)19:10
紀錄片 Documentary
1977 法國 16mm B&W 10min
導演 瑪汀‧瑚榭 Martine Rousset
傳奇舞者卡洛琳‧卡森系列的第一部,呈現她不同的面貌,她跳舞的三個影像重複出現,與無法穿越的不透明物體撞擊,迷失在沒有任何反光的透明物質之中。聲音刻畫出舞蹈影像無法迴避的路徑──動作終將靜止。
A1-12a
舞動中的瑪蒂莫妮葉
M.M. in Motion
10/15(日)21:30
紀錄片 Documentary
1992 法國 16mm Color 20min
導演 薇薇安‧歐斯妥斯基 Vivian Ostrovsky
1988年到1991年間,由薇薇安‧歐斯妥斯基掌鏡,拍攝瑪蒂‧莫妮葉和舞團編排6支舞碼的過程。本片剪接的內容包括排練期間的反覆琢磨,一直到最後呈現的舞台演出。導演和舞蹈家各自的人格特質巧妙重疊,使這部紀錄片透過電影的形式,重現瑪蒂達莫妮葉舞作的幽默、神經質和戲劇張力。
A1-12b
羅莎舞羅莎
Rosas Danst Rosas
10/15(日)21:30 10/23(一)00:00
紀錄片 Documentary
1983 比利時 Betacam Color 57min
導演 提耶利‧德梅 Thierry De Mey
比利時羅莎舞團藝術總監安娜.德瑞莎.姬爾斯美可(Anne Teresa De Keersmaeker)被推崇為21世紀現代舞大師,其作品當代女性氣息濃郁,舞蹈動作冷靜簡練卻風味十足,隨後並發展出影像、劇場、及音樂的繁複組合。安娜也是當代最熱中發展舞蹈影像的編舞家,本片即為她最常合作的作曲家╱影像導演提耶利‧德梅所攝,重拾安娜的《羅莎舞羅莎》舞碼,運用靈活而具韻律感的鏡頭,創造出另一種舞蹈意象與節奏。
A1-12c
水晶上的冰雹──佛朗明哥舞后卡門艾瑪雅
Carmen Amaya: Hail on the Crystals
10/15(日)21:30 10/23(一)00:00
紀錄片 Documentary
2003 西班牙 Betacam Color 43min
導演 David Prats 大衛‧普拉斯
卡門‧艾瑪雅被公認為有史以來最偉大的佛朗明哥舞者之一。她跨越了佛朗明哥的傳統性別分界,極有技巧地將優美迷人的女性風格與狂暴衝擊的男性舞步融合在一起,這位身穿男裝、充滿熱情而強烈的女人,以其特異的男性舞步震動整個佛朗明哥世界。至今,她的傳說仍鮮活不墜。
A1-13a
菲‧舞──羅曼菲
Remembering Lo Man-fei
10/24(二)16:20
紀錄片 Documentary
2000 台灣 Betacam Color 26min
導演 吳靜怡 Wuna
知名編舞家羅曼菲於本片中分享她自幼習舞、後來循著升學之路而考上台大外文系、之後隻身到美國紐約去習舞、回台將生命投入舞蹈界的種種心情,《騷動的靈魂》、《輓歌》……一幕幕羅曼菲經典舞作片段重現螢幕。2006年3月24日凌晨4時43分,羅曼菲因肺腺癌安詳病逝於台北和信醫院,得年51歲。2006女性影展謹以放映「菲‧舞──羅曼菲」一片,向這位台灣偉大的舞蹈家致敬。
A1-13b
暗暝e月光─台灣舞蹈先驅蔡瑞月
Tsai Jui-Yueh: the Dance Pioneer in Taiwan
10/24(二)16:20
紀錄片 Documentary
2004 台灣 Betacam Color 56min
導演 陳麗貴 CHEN Lih-Kuei
蔡瑞月,出生於一九二一年,從小就展現舞蹈才華,十六歲前往東京習舞,是第一個在日本用腳尖鞋跳民族舞蹈的中國人。就台灣舞蹈史而言,蔡女士開闢了現代舞、芭蕾舞、民族舞、舞劇等豐碩的作品創作資源、環境與觀念,留下文字記錄的作品計五百多首。作為台灣舞蹈界的前輩,蔡瑞月的一生可以當作建構台灣舞蹈史的材料。
◎音樂家篇(Musician)
A1-14a
生命的詠歎──歌劇名伶卡拉絲
Maria Callas: A Big Destiny
10/18(三)16:10 10/21(六)18:20
紀錄片 Documentary
1998 英國/美國 Betacam Color 50min
卡拉絲的一生及其藝術成就早已完好地以文字及唱盤流傳於世,而本片則為這位歌劇名伶留下鮮為人知、優美迷人的倩影。片中所呈現的多半是卡拉絲的訪談片段,而非一位懾人的女伶形象。
A1-14b
香頌歌后伊迪絲琵雅芙
Edith Piaf: The Ideal Concert
10/18(三)16:10 10/21(六)18:20
紀錄片 Documentary
2004 法國 Betacam Color/B&W 41min
導演 米謝爾‧普蘭 Michel Poulain
法國二十世紀最著名的女歌手伊迪絲琵雅芙於一九三零年代以一首《玫瑰人生》(La vie en rose)走紅,從此她戲劇性的美妙歌聲開始廣為人所知,並逐漸成為當時歐洲第一女歌手。關於伊迪絲琵雅芙的傳聞很多,據說當年希特勒就是為了琵雅芙而進巴黎的。即使傳聞誇張,琶雅芙的歌聲也絕對是法國淪陷區最大的精神慰藉。本片剪輯許多琵雅芙較少流傳、甚至從未披露的演唱畫面,讓我們重溫這位法國歌后的動人歌聲。
A1-15
Fado皇后艾瑪麗亞羅德麗格
The Art of Amália
10/21(六)20:10 10/28(六)01:00
紀錄片 Documentary
2000 葡萄牙 Betacam Color 90min
導演 布魯諾‧阿門達 Bruno de Almeida
Fado,葡萄牙宿命歌曲,源自於14世紀哀歌,曲調歌詞濃烈而露骨。艾瑪麗亞‧羅德麗格便是以演唱Fado聞名,里斯本貧苦家庭出身的她,以如泣如訴、震撼人心的歌聲站上世界舞台,她的生命歷程如她的音樂一樣充滿戲劇性。本片細述艾瑪麗亞的一生,同時收錄許多演唱片段,我們將在畫面、歌聲中再度見識到這位Fado之后的風采。
A1-16a
跨界藝術家梅芮迪斯蒙克
Meredith Monk
10/21(六)22:00 10/24(二)00:05
紀錄片 Documentary
1985 英國 Betacam Color 60min
導演 彼得‧葛林納威 Peter Greenaway
梅芮迪斯‧蒙克是一位揉合多種媒材的藝術創作者,致力於超越目前所知人類聲音的極限。本片由她與她的聲樂團體共同演出。
A1-16b
雙棲演員歌手珍寶金
Jane Birkin: Mother of All Babes
10/21(六)22:00 10/24(二)00:05
紀錄片 Documentary
2003 法國 Digi-Beta Color 52min
導演 賈布里耶‧克勞福 Gabrielle Crawford
時尚最愛少女名模瘦弱稚嫩卻散發性感的衝突美感並非源自英國的凱特‧摩絲,而是由60年代末在安東尼奧尼的電影《春光乍現》中,飾演為求名攝影師垂青而不惜全裸3P的無名年輕女孩:珍‧寶金掀起狂潮。無名英國女孩卻因法國香頌大師沙傑‧岡斯堡發掘走紅的她,除了震驚時代前衛性感的時尚寶貝身分外,傳奇的一生從華麗名模、實力演員、風格歌手到擔任影片女導演,甚至成為全世界貴婦都要排隊訂製的柏金包設計師,都令人見識到她極豐富的跨界創作才華。
A1-22b
心傳‧薪傳──南管藝術家王心心
Wang Xing-Xing: the Nanguan Artist
10/17(二)13:50
紀錄片 Documentary
2006 台灣 DVD Color 24min
導演 張義宏 CHANG Yi-Hung
紀錄了王心心老師從小學習南管,到因為南管嫁到台灣,將一生奉獻於南管音樂的傳承與創新的故事。除了王老師對南管音樂那種付出的感動,鏡頭也貼近她的家人,父親的嚴格與感傷、母親的關愛與不捨,本片更揭開王老師驚人的舞台魅力之下的神秘面紗,照見一代南管名家的心靈世界。
◎演員篇(Actress)
A1-17
關於瑪琳的二三事
Marlene
10/14(六)01:20 10/21(六)10:00
紀錄片 Documentary
1984 德國 35mm Color 94min
導演 麥希米廉‧薛爾 Maximilian Schell
本片以瑪琳‧黛德麗的訪問為中心,述說著這位傳奇的巨星(她拒絕出現在鏡頭前),她繼續在舞台上延續著她的生涯,帶著一種結合著迷人、狡黠與神秘的魅力。
A1-18a
不朽的傳奇──追憶奧黛麗赫本
Audrey Hepburn Remembered
10/14(五)13:50 10/21(六)14:00
紀錄片 Documentary
1993 美國 Betacam Color 66min
導演 珍‧費德曼 Gene Feldman
集結美麗、優雅氣質與表演天賦的奧黛麗‧赫本,永遠是影迷心中的經典傳奇。本片透過赫本生前的好友及許多合作過的知名演員來追憶這位美麗佳人。
A1-19
愛戀珍西寶Jean Seberg
(American Actress Series)
10/14(五)16:10 10/18(三)00:10
紀錄片 Documentary
1995 德國 Betacam Color 79min
導演 佛斯科‧度比尼 Fosco Dubini, 杜納泰歐‧度比尼 Donatello Dubini
高達的《斷了氣》讓珍‧西寶一夜之間成了法國家喻戶曉的美國女演員,她坦率純真的短髮造型更蔚為當代性格女孩的中性風潮象徵。正值芳華而香消玉殞的珍‧西寶,在本片中除了籠罩在被謀殺的陰謀說之外,更藉由旁人點滴的回憶揭露出她化身為藝術沙龍女主人的居家生活和堅強前衛的跨種族人權實踐觀點。
A1-20a
墨西哥電影皇后瑪莉亞菲利克斯
Maria Felix, the Making of a Myth
10/17(二)00:10 10/21(六)11:50
紀錄片 Documentary
2001 法國 Betacam Color/B&W 60min
導演 卡蒙‧卡斯提洛 Carmen Castillo
在所有西語美洲的明星當中,無疑地瑪莉亞‧菲利克斯正是獨站鰲頭的那位。在許多歐洲及美洲人心中,她是60及70年代最風格獨異、最有魅力的人物。她標示了一段時代,其雌雄同體的特質預言了時代的來臨。本片瑪莉亞菲利克斯暢談自己的電影、男人、珠寶。如此,一點一滴地,傳說緩緩向世人綻現。
A1-20b
天生女伶──伊莎貝拉雨蓓的演員人生
Isabelle Huppert, une vie pour jouer
10/17(二)00:10 10/21(六)11:50
紀錄片 Documentary
2001 法國 Color DVD 60min
導演 塞吉‧圖比安那 Serge Toubiana
法國著名雜誌《電影筆記》(Les Cahiers du Cinéma)主編塞吉‧圖比安那花了一年的時間紀錄伊莎貝拉雨蓓。在這一年的貼身隨行紀錄裡,圖比安那筋疲力竭,因為雨蓓是個24小時不打烊的女演員,她不需要為電影而活,她自身就是電影。從一部電影到另一部,從舞台到大螢幕,雨蓓的表演讓我們看到人最內心深處的風景。
A1-21
驚豔遲小秋
Beijing Opera Diva Chi Xiao-Qiu: the Cheng School Master
10/17(二)12:20 10/25(三)10:00
紀錄片 Documentary
2005/2006 中國 Color Betacam 64min
導演 CCTV 大陸中央電視台
程派京劇傳人遲小秋老師在獲2006女性影展邀約後,親自與大陸中央戲曲台接洽,自其著名劇目「鎖麟囊」、「竇娥冤」及「孔雀東南飛」中,各挑出一段折子剪輯成演出紀錄精華。在感激遲老師盛情之餘,特別要提醒傳統戲迷們不要錯過京劇演出於大螢幕放映的難得機會。
A1-22a
台灣第一苦旦--廖瓊枝
Liao Qiong-zhi: Taiwan's Top Kudan
10/17(二)13:50
紀錄片 Documentary
2004 台灣 Betacam Color 56min
導演 李香秀 LI Hsiang-Hsiu, 吳企慧 WU Chi-Hui
廖瓊枝女士專擅哭調,有「臺灣第一苦旦」、「東方最美的詠嘆調」等美譽,平時奔波於各地研習班傳授歌仔戲技藝,教學之餘亦從事編導工作,更自創教學教材,其藝術成就及文化使命,實為臺灣歌仔戲國寶級藝師。從一個歌仔戲演員到老師,從不識字到寫劇本,從四處演戲討生活到薪傳獎的得獎人,廖瓊枝的一生起伏巨大,可以說充滿不可思議的傳奇性。
限會員,要發表迴響,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