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s ...
udn網路城邦
印象派洗禮
2025/09/27 22:49
瀏覽369
迴響1
推薦20
引用0

      這個暑假, 台北非常 "藝術", 居然在三個不同地方, 分別標到非常高檔的畫展 (聽 Susan 解說, 才知道這些畫展的標案, 不但競爭激烈, 而且還可看出主辦單位的藝術眼光及策展功力).

      我也在不同的際遇下, 各自去參觀這三場畫展. 其中, 故宮博物院和富邦美術館所展示的, 都以印象派的畫家為主, 我便先將這兩次的看展心得寫在一起.

8 月 17 日星期日

      今天主要是幫阿銘兒慶生, 餐後順便去富邦美術館看展.

      我對印象派的概念, 啟蒙於莫內和梵谷的作品, 對其他作家便比較不熟悉; 雖然前前後後在歐美的幾間博物館參觀過不同的作品, 但印象最深的, 還是梵谷, 莫內, 塞尚和雷諾瓦. 富邦美術館這次是引進美國伍斯特美術館 (Worcester art museum) 的作品, 標題為 "從莫內到美國: 光, 跨越海洋", 打著 "莫內的睡蓮" 為招牌, 策劃了這場畫展.

      入場的第一幅畫, 就讓我欣賞好久; 這是美國畫家湯馬斯柯爾 (Thomas Cole) 的 "阿諾河畔的風景, 佛羅倫斯附近".

      巴比松派 (Barbizon) 的查爾斯道比尼 (Charles Francois Daubigny), 是比莫內更早感悟到印象派精神的畫家. 他的這一幅"約納河上的橋樑" (le port sur le yonne), 即使色彩已褪退不少, 但仍令人屏息感動.

      另一位作家的 "下山的波希米亞人", 布局很立體, 色彩很鮮豔.

      鄉間風味的 "諾曼地的蘋果豐收", 非常生動逼真. 而且利用光影的虛實, 呈現出立體感, 好厲害.

     查爾德哈薩姆 (Childe Hassam) 的 "哥倫布大道" 很有味道. 在十九世紀就能把雨中大道的光影呈現地這麼寫實, 真的很優秀.

      等參觀到莫內的睡蓮時, 啊~ 竟然只有生平介紹, 以及作品翻拍的照片展示!

      這太誇張了吧!? 打著 "莫內領軍" 的展覽, 竟然沒有莫內的真跡! 雖然我在巴黎看過莫內的睡蓮了, 所以這次並沒有太期待一定要看到他的作品; 但策展人顯然不認為其他作家比莫內高竿, 居然要用莫內的頭銜來當展覽的主角, 這是很糟糕的! 因為好多作家的作品, 實在很優秀, 完全不輸睡蓮哪!

      馬克思斯萊福特 (Max Slevogt) 的自畫像, 呈現出中年人的福泰與帥氣.

      富邦美術館這次的展覽, 精采的作品很多, 真的不需要為了吸引觀眾而打著 "莫內領軍" 的廣告. 可惜了這格調, 唉!

9 月 4 日星期四

      上個月二姊夫受到邀請, 去故宮博物院出席 "從印象派到現代主義" 的開幕. 但他沒時間去, 便把邀請卡給我, 讓我帶我娘去參觀.

      故宮引進的, 是美國大都會美術館 (The 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 的作品.

      "印象派" 的概念, 強調畫家在看到風景在光影下那一剎那的感動. 所以如果不強調光影的變化, 其實他們也是寫實派的一員; 但就是那一剎那的光影, 會讓他們筆下的風光呈現出一種律動和略帶夢幻的真實.

      但也因為這種畫風, 所以被早期的寫實派作家瞧不起, 認為他們的作品登不了大堂 (批評說: 只不過是印象而已). 但對我而言, 我反而是習慣於 "看到第一眼" 的感動, 才會進一步去探索畫中的細節; 若是連第一眼都覺得普通的時候, 通常我就會很快瞄過去, 呵呵!

      由於我娘對西洋畫作沒興趣, 又不耐久站, 才跟著我走了 10 分鐘左右, 便受不了而自行先走到出口等我. 所以我在這場展覽中, 並沒有很仔細去欣賞, 只很快地把幾幅我第一眼就喜歡的作品拍照下來, 囫圇吞棗地走一圈, 實在有點兒可惜.

      幸好展出作品不算多, 所以我娘倒沒有在門口等我太久 (我還是在裡面待了一小時左右).

      不知道為什麼, 這一幅畫, 我覺得很像 Vermeer 的  "戴珍珠耳環的少女", 似乎是少女把頭巾拿下來, 重新車線修改的樣子.

      同樣的雨中大道, 這一幅畫的意境不同, 但一樣逼真寫實, 而且可以看出巴黎當時 Haussmann 風格的建築.

      我以前對高更的大溪地系列並不喜歡, 但這次看了裡面的介紹之後, 有了不同的想法, 才多瞭解了高更作畫的心態. (但還是不大喜歡他的大溪地系列)

      最後要進入紀念品店時, 展館用雷諾瓦 (Pierre-Auguste Renoir)(應該要翻譯成 "荷諾瓦呵)的 "彈鋼琴的兩位少女"(jeunes filles au piano) 當背景, 讓觀眾拍照.

      我很喜歡參觀畫作, 正因為自己不會畫畫, 所以總是很佩服畫家可以這麼或精細或隨筆, 就把心中想要的畫面呈現出來, 每每讓我讚嘆不已.

      這兩場展覽, 作品都不算多, 但都是精英畫作, 值得好好欣賞.

有誰推薦more
全站分類:休閒生活 藝文活動
下一則: 台中一日遊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迴響(1) :
1樓. nhnj
2025/10/12 08:18
I happened to have a big canvas replica of the eye-catching Springtime (and that of the Storm) by French artist Pierre Auguste Cot, both purchased at the Metro shop in
2004 and hung on the wall in my living room.
Now they are buried among other stuff in my friend's garage :p
ah! wht a pity that they both are now hidden in the garage! 老魔王2025/10/14 04:00回覆
發表迴響

會員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