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食物中的組織胺
國泰綜合醫院皮膚科 俞 佑 醫師
許多皮膚科的疾病都會使用抗組織胺來減低搔癢的不適感,如濕疹、蕁麻疹、昆蟲叮咬等等。許多病人在門診時都喜歡問一個問題:「請問醫生,我有什麼東西不能吃?」其實,目前的醫學研究關於食物與皮膚疹子的關聯性仍然沒有明確的定論,不過,確實有些人在飲食調整之後,皮膚過敏的狀況會有改善。每種食物的組織胺含量都不同,也有些食物會促進體內內生性組織胺的釋放。對於某些病人來說,選用低組織胺含量、避免促進體內組織胺釋放的飲食能得到臨床上的改善。在這裡,提供您常見食物中組織胺的相關資訊,讓您吃得更有智慧。
基本的觀念
1. 避免或減少食用罐頭食品或是即食餐(如超市或超商的微波食品)
2. 避免或減少食用發酵食品(如陳年乳酪、酒精飲料、含酵母菌的食品、醃魚)
3. 食物中的組織胺含量多寡,受到食物本身熟成的過程以及處理過程中衛生條件的影響
4. 盡量購買生鮮(而非保存)的食物
5. 不要讓食物在冰箱以外儲存太久(特別是肉類製品)
6. 處理食物的地方(如廚房)要盡量保持乾淨
7. 每個人對食物中組織胺的反應都不同
8. 享受自己下廚的樂趣吧,確保每一餐都既乾淨又健康!
組織胺含量較低的食物
Ø 新鮮肉品
Ø 新鮮魚類
Ø 雞肉
Ø 蛋黃
Ø 新鮮水果– 除了草莓和少數會刺激釋放組織胺的食物之外
Ø 新鮮蔬菜– 除了番茄之外
Ø 穀類– 如米粉、無酵母的裸(黑)麥麵包、燕麥、米餅、小米、玉米粉與思佩爾特小麥(spelt)麵粉製作的麵食
Ø 新鮮的乳品
Ø 乳品替代品 – 如椰奶和米漿
Ø 大多數的食用油品
Ø 大多數的草藥和花草茶
Ø 大多數非柑橘類的果汁
組織胺含量較高的食物
Ø 酒類
Ø 醃漬或罐頭食品 – 如德國酸菜(sauerkrauts)
Ø 熟成的乳酪
Ø 煙燻的肉品 – 義大利臘腸(salami)、火腿、香腸等
Ø 貝類
Ø 豆類 – 如鷹嘴豆(chickpeas)、黃豆、花生
Ø 堅果類 – 如核桃、腰果
Ø 巧克力與可可製品
Ø 大多數的柑橘類水果
Ø 小麥製品
Ø 醋
Ø 即食餐(Ready meals)
Ø 鹹的零食、含有添加物與人工色素的甜食
會促進體內釋放內生性組織胺的物質(Histamine liberators)
Ø 大多數的柑橘類水果、奇異果、檸檬、萊姆、鳳梨、梅子等
Ø 可可與巧克力
Ø 豆類
Ø 木瓜
Ø 豆類
Ø 番茄
Ø 小麥胚芽
Ø 添加物 – 苯甲酸鹽(benzoate), 亞硫酸鹽(sulphites), 亞硝酸鹽(nitrites), 穀胺酸鹽(glutamate,如味精), 人工色素等
二胺氧化酶(Diamine Oxidase, DAO, 負責代謝組織胺)的抑制物:
抑制組織胺的代謝會造成體內組織胺的上升
Ø 酒精
Ø 紅茶
Ø 提神飲料
Ø 綠茶
Ø 馬黛茶(Mate tea)
仍有爭議的食物
Ø 優格(優酪乳) – 依菌種不同,其組織胺含量亦不同
Ø 蛋白 – 只有生蛋白才會促進體內內生性組織胺的釋放
結語
組織胺存在在許多食物當中,不過食物並不是唯一造成您皮膚症狀的元兇,且並非所有人在食物調整之後都能獲得心目中期待的症狀改善。當您有皮膚的問題時,最重要的,還是向皮膚科醫師諮詢,才能得到最正確的治療。
(本文照片取材於網路,版權屬原作者所有)
(本文內文版權屬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出處)
- 1樓. SS2020/05/07 00:40幫忙補充一下,健康的酸種麵包也不行T___T (酸種麵包是發揮發酵到極致的麵包..),總之所有發酵食品包括酵素(液體瓶裝那種)幾乎都不行,我吃了頭馬上就很痛,鼻黏膜也腫起來 哭
(Sharonbaby@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