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5億歐元的聖誕大禮
2011/11/28 15:14
瀏覽1,487
迴響6
推薦28
引用0
歐債危機方興未艾愈演愈烈,歐洲各國政府無不撙節開支,加稅的加稅,減薪的減薪。各國人民無不愁眉苦臉,抗議的抗議,罷工的罷工。都說今年聖誕節難過了。
值此風雨飄搖、人心惶惶之秋,就在最近,德國財政部赫然發現帳上多了555億歐元,消息曝光,被稱為是基督降生以來最大的聖誕禮物。
故事要回遡到2008年,當美國雷曼兄弟倒閉時,德國一家不動產銀行HRE受其波及,立陷困境,搖搖欲墜。HRE銀行主要承辦私人住宅貸款業務,一旦倒閉,影響層面既廣且深。
德國政府在不得已的情況下,一再挹注資金加以救援。到了2009年,HRE已經完全收歸國有,由聯邦銀行負責監督管理。
2011年10月,星辰週刋首先爆料,HRE旗下的壞帳銀行FMS,因修正先前錯記的帳目,使得德國國債在一夕之間驟減了555億歐元。消息一出,輿論大譁,財政部不得不出面證實,確有此事。
財政部長蕭伯樂又喜又憂。喜的是,國債一減555億,佔GDP的比率降為81.1%,比原先估計少了2.6%,離歐盟規定60%的目標,更近了一步。憂的是,財政部犯了如此匪夷所思的天大錯誤,必遭外界撻伐。
果然,反對黨社民黨馬上跳出來,要求公開調查、追究責任,並嚴厲質疑財政部的工作能力,幾百億歐元又不是餅干罐里的零錢,可以放放就忘。
蕭老大急了,找來HRE、FMS的頭頭及會計師,一陣臭罵之後,要求解釋。三個大頭說了:經過初步調查,可能是某一個衍生性金融商品的擔保品,應該是減項,被錯記為加項所致。
真象披露,媒體見獵心喜,各式評論蜂湧而出。大多數尖酸刻薄的痛批:連加減都會搞錯的財政部,真的有能力救希臘?保歐元?也有富同情心的媒體直言力挺:衍生性金融商品本來就是個謎團。
本堂評論:如果銀行家創造外人難以看懂的財務報表來矇騙世人,是職業道德問題。如果銀行家創造出連自己都看不懂的報表時,就是銀行該不該存在的問題。
值此風雨飄搖、人心惶惶之秋,就在最近,德國財政部赫然發現帳上多了555億歐元,消息曝光,被稱為是基督降生以來最大的聖誕禮物。
故事要回遡到2008年,當美國雷曼兄弟倒閉時,德國一家不動產銀行HRE受其波及,立陷困境,搖搖欲墜。HRE銀行主要承辦私人住宅貸款業務,一旦倒閉,影響層面既廣且深。
德國政府在不得已的情況下,一再挹注資金加以救援。到了2009年,HRE已經完全收歸國有,由聯邦銀行負責監督管理。
2011年10月,星辰週刋首先爆料,HRE旗下的壞帳銀行FMS,因修正先前錯記的帳目,使得德國國債在一夕之間驟減了555億歐元。消息一出,輿論大譁,財政部不得不出面證實,確有此事。
財政部長蕭伯樂又喜又憂。喜的是,國債一減555億,佔GDP的比率降為81.1%,比原先估計少了2.6%,離歐盟規定60%的目標,更近了一步。憂的是,財政部犯了如此匪夷所思的天大錯誤,必遭外界撻伐。
果然,反對黨社民黨馬上跳出來,要求公開調查、追究責任,並嚴厲質疑財政部的工作能力,幾百億歐元又不是餅干罐里的零錢,可以放放就忘。
蕭老大急了,找來HRE、FMS的頭頭及會計師,一陣臭罵之後,要求解釋。三個大頭說了:經過初步調查,可能是某一個衍生性金融商品的擔保品,應該是減項,被錯記為加項所致。
真象披露,媒體見獵心喜,各式評論蜂湧而出。大多數尖酸刻薄的痛批:連加減都會搞錯的財政部,真的有能力救希臘?保歐元?也有富同情心的媒體直言力挺:衍生性金融商品本來就是個謎團。
本堂評論:如果銀行家創造外人難以看懂的財務報表來矇騙世人,是職業道德問題。如果銀行家創造出連自己都看不懂的報表時,就是銀行該不該存在的問題。
迴響(6) :
- 6樓. Tomas2011/12/03 01:37這個新聞的"幕後"值得細究----但,沒看到深入的報導!!
"歐盟推遲採納“公允價值”會計規則"------這是2009年11月13日英國《金融時報》中文版的報導;
這個“公允價值”會計規則的修訂影響深遠----關係到衍生金融工具所"綑綁資產"後續計量的價值。
是否因歐盟採取了美國財務會計準則委員會(FASB)"給與了銀行較多自由"的規則所造成的"帳面結果"?
值得持續的留意探究"為何會發生的後續報導"----債務不會憑空消失的,但,衍生金融債務會因會計準則的改變而變化!
Tomas
非常有可能,外人不得而知。 萊茵堂主 於 2011/12/03 15:14回覆 - 5樓. 時和2011/11/29 11:33德國國債佔GDP的比率為81.1%,德國每年付利息多少?
大概的算:3兆5千億USD x 0.811 x 0.0185
萊茵堂主 於 2011/11/30 15:07回覆 - 4樓. 寄居者2011/11/28 20:13唉,這衍生性金融商品
盡是衍生出金融問題嘛!都是衍生人搞的。
萊茵堂主 於 2011/11/30 15:03回覆 - 3樓. 天與地2011/11/28 18:09找不到高興的理由
如果銀行家能夠創造外人難以看懂的財務報表來矇騙世人,其獲利應當難以計數。
當銀行家創造出連自己都看不懂的報表,此時離金融災難或許不遠了。
當初這555億歐元是如何憑空消失的?
錯誤的發生,才是德國政府應當面對的嚴肅議題。
正在查。 萊茵堂主 於 2011/11/30 15:02回覆 - 2樓. 路人Juno2011/11/28 17:16德國財政部還是應該繼續存在的。 Wolfgang Schäuble看起來是一個好人
版主:
本堂評論:如果銀行家創造外人難以看懂的財務報表來矇騙世人,是職業道德問題。如果銀行家創造出連自己都看不懂的報表時,就是銀行該不該存在的問題。
======
小弟評論:如果德國財政部抓不到已經收歸國有的HRE帳目在搞甚麼鬼,希臘當年加入歐盟時送進來精心製作的報表更抓不出甚麼問題。 你送資料,我閉眼睛蓋章批可。
不過德國財政部還是應該繼續存在的。 Wolfgang Schäuble看起來是一個好人。
大好人。 萊茵堂主 於 2011/11/30 15:01回覆 - 1樓. 草山2011/11/28 16:33如果銀行家創造出連自己都看不懂的報表時,就是銀行該不該存在的問題。
都說德國人死板,一絲不茍,怎麼當起銀行家也正負不分,賺的當成賠的?
莫非天下銀行一般黑,德國人也難逃此定律?
人一旦當了銀行家,眼中只有錢,自己是什麽人早就忘記。 萊茵堂主 於 2011/11/28 16:54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