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陣子,報載台灣成為世界上第一個淘汱金卡的國家。哇!太厲害了,又是一個世界第一。
消息傳到德國,舉國震驚。沒想到,在德國,人人欽羨的金卡,在台灣,竟人人棄之如敝屨。見賢思齊之心大起,各家媒體都說:台灣行,為什麼德國不行?
再三檢討之後,才發現德國人,在使用信用卡方面,實在落後太多。
根據歐洲貿易研究所的資料,德國零售業的付款方式,65%用現金,35%用卡。35%當中,有30%用的是EC卡〔一種提款卡,帳上有錢才能刷。〕,只有5%用信用卡。
全德國八千多萬人口,發行信用卡不過二千五百萬張。而台灣二千多萬人口,信用卡幾達四千萬張。又再深入追查,終於找到元凶:一個叫Schufa的單位。
Schufa是信用安全保護協會,它收集了全德國所有人的信用狀態。除非你完全不與銀行來往,否則,只要你去銀行一開戶,你就同時成為Schufa的客戶。開戶合約書背後,密密麻麻的條款,中有一條,如是說。
凡是到銀行申請信用卡的客戶,銀行不能決定發不發卡,必須將客戶資料,送到Schufa去查核。Schufa又特別龜毛,這也不行,那也不行,因此,信用卡的發行量始終無法提升。
此外,德國的銀行又很消極,根本沒有信用卡推廣部門,不會為信用卡附加一大堆福利,也不會派人到大賣場外設攤,廣招客戶。信用卡的年費,更不肯下降,一張金卡,不管簽不簽,一年要收七十幾歐。
再加上,德國人的消費習性太保守。學生沒有收入,當然沒有信用卡。即使畢業找到工作,前幾年收入不高,也沒有信用卡。年長者日常用度不大,又不常外出旅行,更沒有信用卡。
根據以上三點分析,德國的信用卡市場,在短期內,根本無法和先進台灣競爭。最後,大家決定放棄爭取〝信用卡王國〞的封號,回去乖乖把汽車做好,保住〝汽車王國〞的封號,於願足矣。
- 19樓.2012/03/12 11:56過與不及未可也
子曰 過與不及未可也
存到錢買房子.很難,要適度的運用貸款就好
存到錢買LV,很簡單,但用貸款去買LV就很呆
因為房子可以保值或增值,且是必需品,LV用過後只會跌價,也不是必需品
學習是增加知識,且可增加競爭力,是算投資,用貸款可以達到,何樂不為?
- 18樓. 路人Juno2011/07/28 04:13你還是拒絕貸款要等到存夠錢再買房子嗎? 在台北你要等多少年呢?
安歐門:
恕我如此說,以上正是標準算術不好的美國人的自以為是說詞。
美國的「兩房」貸款,正常?天啊!這種政府擔保的亂搞貸款(零頭款的第三胎啊!真正是瞎搞),不要說德國沒有,加拿大不可能有,連台灣都沒有。授信浮濫?美國不僅是授信浮爛,根本是詐欺了(圖利財團,詐欺民眾)。
零頭款的貸款會有,因為每個人都相信房屋價格會繼續上升,因此不需要頭款,信用差一點也沒關係,有錢先賺再說。 這使得不該買的起房子的人也能買,因此讓房價繼續攀高,形成惡性循環。 問題是泡沫總有破的一天,中國大陸的房地產也是這樣,台灣要打奢侈稅也是要避免這個結果。
買車會貸款的人,一句話,過度消費的傻子。利息高得嚇人,一般15~20%。
問題是在美國某些地方,汽車和房屋幾乎是必需品。 一棟房屋從二十萬到一百萬美元不等,一輛汽車從一萬五千到四五萬美元不等,你不能等到你有現金時再來買這兩樣東西。
大學學生貸款,以為便宜(6%?),其實還是被坑,也是圖利財團的一種遊戲。
那麼你在美國就只有三個選擇:
- 不念大學;
- 想辦法申請獎學金(不是每個人都有機會);
- 或是從軍讓國防部借你錢,大學畢業後到伊拉克去丟炸彈。
不借大學生學費貸款? 可以的。 不念大學,在德國還有很多工作機會,在美國你可能只能去麥當勞炸薯條。
分期付款本來就是一種貸款(利息還很高),拜託!天底下沒有「無息」這種東西。
房屋貸款也是,你三十年所付的錢可能加起來是你當年借的錢的兩三倍。 你還是拒絕貸款要等到存夠錢再買房子嗎? 在台北你要等多少年呢?
- 17樓. 安歐門2011/07/28 01:49唉!
路人Juno說:『在美國貸款本身不是大問題,貸款授信浮濫才是問題。 這次把美國經濟搞砸的重大因素是房屋貸款的泡沫。 這個貸款非常正常也合理,台灣也有,我相信德國也一樣,出問題的是銀行為了賺錢,願意冒風險把錢借給那些不應該借這麼多的人。
除了房屋貸款,另一個主要的是汽車貸款,嚴格說這個貸款並非需要,沒有現金買汽車就不該買,要不然使用公車,用租賃,要不然買便宜一些的車,不過沒有汽車貸款,我不知道德國的VW,BMW和賓士在美國銷路會少多少。
再來一個是大學學費貸款,美國大學學費奇貴無比,這個貸款我想也沒甚麼錯。
除此之外其他的大概都被稱為"分期付款"。』
恕我如此說,以上正是標準算術不好的美國人的自以為是說詞。
美國的「兩房」貸款,正常?天啊!這種政府擔保的亂搞貸款(零頭款的第三胎啊!真正是瞎搞),不要說德國沒有,加拿大不可能有,連台灣都沒有。授信浮濫?美國不僅是授信浮爛,根本是詐欺了(圖利財團,詐欺民眾)。
買車會貸款的人,一句話,過度消費的傻子。利息高得嚇人,一般15~20%。
大學學生貸款,以為便宜(6%?),其實還是被坑,也是圖利財團的一種遊戲。
分期付款本來就是一種貸款(利息還很高),拜託!天底下沒有「無息」這種東西。
沙塵人間滌心垢.虛擬世界洗真情.
- 16樓. 路人Juno2011/07/28 01:27也許德國紐西蘭的商人都很善良,不會倒閉也不會賴顧客搞壞商品,也沒甚麼偽鈔,那麼就沒有使用信用卡的必要
李子:
在紐西蘭,我不用現金也不用信用卡,我大部份用cash card,小部份用支票,我只買不租,錢不夠就不享用,我去過歐洲 n 次,沒去過美國。
======
那還是看情形,也許信用卡在紐西蘭在德國沒有那麼有用,但是在美國加拿大台灣我可以看到一些它很重要的地方。
比如說每兩三年就會看到的台灣新聞: 一家有名的旅行社突然關門歇業,很多人參加了歐洲團或紐澳團,發現事先繳的一家人費用都被吞了,求訴無門。 如果你用現金或支票付你的團費,很抱歉,你得自己去法院或其他途徑把你的錢要回來。 如果你用信用卡付你的團費,你可以立刻通知發卡銀行,發卡銀行就會扣住你的錢不付給旅行社。 你雖然玩不成很掃興,但沒有金錢損失。
信用卡只要每個月把錢付清,我看不出有甚麼壞處。 當然,也許德國紐西蘭的商人都很善良,不會倒閉也不會賴顧客搞壞商品,也沒甚麼偽鈔,那麼就沒有使用信用卡的必要。
- 15樓. 路人Juno2011/07/27 16:39你抱著一箱現金,他第一個懷疑你是來洗錢的
版主:
上回去US of A,check in 時,航空公司的櫃台小姐,竟然要求看我的信用卡,當時蠻火大的。原來,她是為我好,以免我在米國被當成搶劫犯。
=======
你持觀光簽證入境某國(或你的國籍容許你免簽證進入另一國)時,一張信用卡比較可以讓移民官員相信這是妳的財力證明(入境不會工作)。 你抱著一箱現金,他第一個懷疑你是來洗錢的。
移民局的人問問題,可以理解,航空公司的人亂問問題,蠻鳥的。後來這家航空公司果然倒閉了。 萊茵堂主 於 2011/07/28 02:54回覆 - 14樓. 路人Juno2011/07/27 16:35信用卡還是有它的好處,看你如何用而已,也許這些麻煩事德國不用考慮
李子:
- 13樓. 懶得取2011/07/27 15:54信用卡是資本主義的吸錢機
所有的交易紀錄只用數字轉來轉去,連印鈔票的成本都省了,只要提高舉債上限,大家就繼續借錢,還美言稱是無貨幣時代,並課以高額循環利率,根本財閥的吸錢機。百分百贊同。 萊茵堂主 於 2011/07/27 16:31回覆 - 12樓. 沒有我這個人2011/07/27 15:18每次提到塑膠貨幣都讓我想起加菲貓卡通
那個堅持使用現金付款就被當成搶劫犯的情節真的好經典啊上回去US of A,check in 時,航空公司的櫃台小姐,竟然要求看我的信用卡,當時蠻火大的。原來,她是為我好,以免我在米國被當成搶劫犯。
萊茵堂主 於 2011/07/27 16:29回覆 - 11樓.2011/07/27 14:37應未雨綢謀
其實,信用卡就像兩面刃一樣,有其好處也有其弊端,卡債族的增多,我想最大的原因在於低估了"先享受,後付款"中"後付款"所可能需要償付的代價是什麼,再加上辦卡時銀行推銷及廣告只著重在使用信用卡的美好(例如某家信用卡的廣告強調完成人生大事是靠他們的信用卡的幫忙,或者是"借錢是一件高尚的行為!"等等),卻永遠不告訴你循環利息有多高,再加上忽略自身還款能力的極限在哪裡,那麼,卡債惡夢就開始了----------(背著債務不是一件快樂的事)多謝補充。 萊茵堂主 於 2011/07/27 16:16回覆 - 10樓. 路人Juno2011/07/27 12:54在美國加拿大你沒有信用卡的話,租車公司是不會讓你把車開走的
李子:
我也不用信用卡,擴充自己信用叫莽撞不叫先進,我比德國人利害,我是一堆銀行要給我都沒門。
======
那要看情形。 在美國加拿大你沒有信用卡的話,抱著一堆現金,租車公司是不會讓你把車開走的(天曉得會不會你還車兩星期後租車公司收到三十張違規停車罰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