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練拳的時候,很努力的練著臂力
每天用拳頭做伏地挺身,三年不墜
力量算是大的
奇怪的是,力量明明比師兄大的多,拳打出去也有定點,磅數也足
拿著靶的師弟卻說靶晃的很大,但感受不到貫穿力?
百思不得其解
更糟糕的事,發現自己練到內傷,一用力,胸腔就痛
…
土法煉鋼,練傷了得認,但對於貫穿力不足卻一直無法釋懷
一直到身上的傷讓我放下了力量,慢慢打拳,才開始理解
以前不斷的強調力量,不管其他部份是否配合的上
那叫極端
極端易斷
我從身上的韌帶傷,確確認認體會
也因為這些傷,讓我不得不慢慢行拳
拳,慢了,其他的部份卻跟上了
勁道也一吋一吋的增長了
不用極端,確比極端更具威力
那就是極致
地球暖化,是追求個人享受造成的環境內傷
金融風暴,是不斷刺激消費物慾的經濟拉傷
飆仔暴走,是視成績為獨一指標的教育脫臼
拳與人,如同人與環境的關係一般
單純追求數字的發展,而忽略內在人格與外在環境的協調,長期只有傷害
了解萬物相扣,我善則眾生善,眾生善則我善
才是避免極端,走向極致之路
ps:授企管課程時,常發生業務努力的推展業務
可惜產品品質不如業務口中的那麼好,市場衝的快,也萎縮的快
不斷責成業務的結果,不也是走向極端之路嗎?
- 7樓.2010/02/03 17:31真哉~
說的好,題醐灌頂~
- 6樓. joycelinlin愷悅2009/06/25 13:56中道精神
說得好極了,避免極端。
小小心得 謝謝稱讚 企管武者 於 2009/09/05 10:10回覆 - 5樓. 特教小燈泡-煩老師2009/06/25 07:46嗯
感謝您的分享,您指的「傻」,是指理解拳理後的努力堅持,是我誤會了,有機會再交流~謝謝您的指導
其實您的確指出目前不少練國術人的問題點
只是我們的解決方式不同
您建議採取西化作法 這的確迅速有效 很快看到成果
我喜歡深入去研究問題點出在哪裡 赫然發現 是岀在我自己身上
老師 師兄都說過了 自己偷工減料後 因為沒效果就妄加聰明 自以為是 不聽建言
而這條路有許多向內觀照的過程 的確沒那麼快看到成果
不過我還挺enjoy的
不論如何 謝謝您的分享 也點出這些問題點
企管武者 於 2009/06/25 10:16回覆 - 4樓. MayMays美食廚王爭霸賽2009/06/24 11:45呵
心平氣和~過急、心煩練武傷身
學武的人少吃冰冷~養生之道
哈哈 這倒是真的說到重點了
企管武者 於 2009/06/24 13:05回覆 - 3樓. 特教小燈泡-煩老師2009/06/23 23:48唉
被國手扁過之後,就再也不敢說別的武術不懂聽勁這種事...
練國術的,普遍科學化的對打訓練真的較少,靠傻勁練到一身傷,再回頭向師傅問罪的所在多有,真的不要傻傻練阿~
建議多參加各種武術的練習和對打比賽,擷取精華,會讓訓練更科學、更完整。
哈哈
我從來不敢說別的武術不懂勁,也告誡我的學生別去批評其他武術
即使你打贏他
原因很簡單,批評他只是用自己的看法去評論對方
剛剛好是曝露出自己對那武術的淺見
打贏他,也不代表自己的門派或拳種就優於對方
只是或許練的較勤,體格較好,下比較多的心力而已
國術自有其鍛鍊方法,這些鍛鍊方法和會多少套路,表演多漂亮,
甚至是練多久都沒有直接關係(尤其是如果只有傻傻的練)
你有一句話講對了,千萬別練壞了罵師傅
應該要先看看師傅說的話,自己是不是都照做,做到了,而且是深入體會了
還是含糊帶過
步步照做,做到了,得靠傻勁
深入體會,得靠用心用身體
至於你的建議,上台打,和其他武術交流
很中肯,我都做過了,上台打拿過冠軍(這不值得說嘴,原因說明過了)
和其他武術交流,得要有心理準備,因為有的客氣,有的拼命
我不談其他拳種不代表我沒涉獵,大部份的主流武術,沒學過也交手過
當然包括拳擊,但因為沒在那些武術中深究,談不中的,不該談
並非國術沒有自由對練,或類西化的練習
而是在非職業化時,因時間、場地限制與習武目的因素,必須做取捨
剛好前一陣子認識一位國術七段的師父,他本身只練拳母和氣功而已
一動手就收服了一個全國搏擊冠軍當學生,
國術科不科學,哈哈,見仁見智了
企管武者 於 2009/06/24 13:03回覆 - 2樓. 特教小燈泡-煩老師2009/06/23 11:08我最近只練嘴巴,頂著國家拳擊B級教練光環敎國術
練伏地挺身是不錯的健身方式,但和出拳的準度、穿透力本來就沒什麼關係,即使我們出拳定點很漂亮,不論出拳時站馬步、弓步、四六步,力量還是留在自己身上的。
以前跟著體院的拳擊隊練,對打勝負關鍵還是取決於視動反應、重心移動(我們這些自稱國術底的人很強調腳步,上場對打卻不知掌握重心,而且不管是打是摔,重點是要能誘使對方失去重心、破壞別人的重心),不是國術不好,是我們訓練方法不夠全面,基本的折返跑、跳繩、組合拳、乃至自由對打練習的量都太少,單純分享練武的體會,參考就好~
其實國術的套路很重視重心的到位
但是往往只練套路 並沒有拆出來單招對練 是可惜的地方
基本式的目的除了強化下盤外 也在強化重心的瞬間到位
如果把出拳和基本式認為是上下盤兩碼事
就會發生力量留在自己身上的情形(而這情形會衍生到打拳路時一樣的作法)
導致招式用不出來
國術不同於拳擊之處 除了視覺外 身體間的聽勁也很重要
(其實拳擊靠在一起打時也是會用到聽勁)
因為拳頭往往從視線外的地方飛來
以前在練的時候 常有其他拳種會來試手
幾種常見的武術大約都交過手
映証了國術的練法並不差
壞只壞在現代人練習求速成沒能下傻勁練用心體會而已
企管武者 於 2009/06/23 15:16回覆 - 1樓. 阿北2009/06/22 12:33有哲理 ~
兄臺 禪味 十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