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s ...
udn網路城邦
聯合報社論/川習會未談台灣,焉知禍福
2025/11/05 21:42
瀏覽150
迴響0
推薦4
引用0
2025-11-01 01:14 
川習會登場前,川普(左)禮讓習近平先行。 (歐新社)

川普習近平在釜山的高峰會,既是兩個政治強人的對決,也是兩個全球強權的對決。他們所達成的協議,看來似乎可以持續;這對全球秩序及台灣的未來,都有長遠的影響。

八年前,川習兩人曾分別在海湖莊園與中南海見面互訪;如今,兩人的權威都強大許多。習近平已是第三任國家主席,未來還會掌權多久,仍沒人敢公開討論,他沒有被逼退的壓力。川普則是第二任,因其間沉潛四年,對於權力更為敏感。除要求下屬絕對忠誠,決策由上而下的方式與習近平有驚人相似,政由己出,不容幕僚置喙。

但如今的中國已今非昔比,整體國力快速躍升;川普再度對中國發起貿易戰,這次卻談得很辛苦。環顧全球,中國成了唯一能公開抗拒川普相對關稅的國家,自四月起寸步不讓。

這場貿易戰本來就不應該發生,當今全球最重要的雙邊關係莫過於美中關係,川普卻搞砸了。他嚴重誤判,誤以為大陸出口高度依賴美國,處於劣勢;卻忽略中國可以改買巴西黃豆,南方國家更是中國廣大的替代出口市場。相反的,美國高度依賴中國掌控的稀土供應,幾無替代來源。

川習會後,川普大肆吹噓協議的成功,其實是白忙一場。中國並沒有讓步多少,談了半年多,只是回到原點。誠如中方談判代表李成鋼在吉隆坡會談後所說的,「美國的態度是強硬的、中國的立場是堅定的」。

但由於美中關係對兩國都非常重要,所以雙方也不希望關係破裂。因此,川普除釋放峰會成功訊息,透露可能停止引用「三○一條款」調查中國是否遵守其貿易協議,並稱會考慮對輝達最新Blackwell AI晶片解禁。中方也配合行事,在峰會之前,就宣布開始購買美國黃豆。

最後雙方在多項爭議領域達成協議,包括:美國下調對中國芬太尼關稅至十%,中國採購美國黃豆、並延後稀土出口管制一年,同時批准TikTok美國業務所有權出售。美方則擱置原定十一月起生效的一○○%懲罰關稅,並暫停對關鍵軟體與飛機零件的大範圍出口管制,也取消中國船舶的港口費。

不少人認為,美中未來還是會衝突不斷、反覆升溫,將耗盡習近平和川普之間的耐心與信任。但為了平息美中緊張,這次川習會設計了一套新的美中互動架構,鎖定未來一年領導人互訪的安排:川普將於明年四月前訪問北京,習近平則同年稍晚回訪。為使峰會的成果持續,兩國幕僚必然需要不時穿梭往返,擬訂可行的議程和共識,兩位領導人也可隨時掌控情勢,使情勢不致升高。

至於台灣會不會在川習會成為交易籌碼?川普在會前兩度提過會談到台灣問題,但結果卻沒談;美國不提並不奇怪,倒是中方未提,就顯得特別。有人猜測,是會面時間太短,來不及處理。但是,美中貿易分歧都已在先前的吉隆坡會談中談妥,有人猜測這次會面主要專注在經貿事務,不想節外生枝。尤其川普主動提出俄烏戰爭,要中國大陸協助;習近平應可順便帶出台灣,但最後還是沒提。

無論如何,在APEC場邊會談沒談到台灣,並不意味明年四月川普訪問北京也不會談。中方也許希望看到的順序是:先求貿易戰停火,緩和局勢,再開始討論更大的地緣戰略問題,台灣問題正是其核心。

國務卿魯比歐會前稱,川普不會以台灣為籌碼,以換取對中貿易的妥協;對此,賴政府認為是「令人鼓舞的訊號」。但以川普由上而下的決策風格,魯比歐等對華鷹派未必有機會影響決策;台灣對自己的未來,絕不能只仰賴美國的善意。

有誰推薦more

限會員,要發表迴響,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