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美關稅談判情勢,可能比外界想像嚴峻得多。領軍談判的行政院副院長鄭麗君兩度說明談判進展,月中記者會強調爭取關稅不疊加,外界「聽君一席話,如聽一席話」,聽得「霧煞煞」;兩周後打破副閣揆慣例到立院備詢,卻仍語多保留,最後連民進黨立委林岱樺都聽不下去,直嗆如果沒有產業被犧牲,那就不用通過五千九百億元特別條例了!
美國的全球關稅談判,賴政府得意稱台灣是第一批談判的對象,結果卻是最後一批公布的國家,並且談出比日、韓還高的百分之廿疊加關稅,賴政府只能以「暫時性」稅率安撫國人。但除了半導體關稅「剉著等」之外,到底哪些產業會被犧牲,在賴政府的黑箱裡還找不到答案,外界只能猜測,汽車、農糧產品等市場開放問題,都不樂觀。
更令人不安的是,護國神山會不會走山、台積電會不會變成美積電?美國商務部長盧特尼克日前表示,美國總統川普希望把對台積電的補助轉換成股權。《華爾街日報》則報導,商務部目前並不打算入股台積電,但如果川普政府真要索取股份,台積電打算退還補助金拒絕美國政府入股。台積電董事長魏哲家也澄清,美國政府已宣布不入股了。不過,台積電變美積電的疑慮仍未解除。
當初台積電迫於國際現實,宣布以六百五十億美元赴美投資設廠,蔡政府只想著打包台積電當外交伴手禮。川普上台後,台積電被迫加碼千億美元投資,賴政府同樣樂當推手,並稱台積電核心技術仍然根留台灣,不會影響台灣投資;為了自圓其說,甚至把台積電赴美投資和被迫加碼,形容成「壯大台灣」。
但川普的胃口,超乎想像。川普以美國政府保有特別股為條件,同意日本製鐵收購美國鋼鐵;五角大廈也成為美國稀土礦營運商的大股東;又允許輝達和超微出口高階晶片到中國大陸,但百分之十五營收需上繳美國政府。川普更把對晶片的補助轉換成股權,取得英特爾百分之十股份,並一度傳出對台積電也有相同的要求。
美國政府想入股台積電,目的不只在獲利,而是要搶回川普所稱被「偷走」的晶片產業。台積電快要被連根拔起,賴政府還要用「壯大台灣」來唬弄國人嗎?雖然台積電拒絕美國政府入股,但如果川普真要橫柴入灶,台積電最後不一定能守住城池,但毫無疑問,台積電的腰桿,的確比賴政府挺直得多。
賴政府對川普政府得寸進尺與軟土深掘的風格,應有深刻體會,鄭麗君在記者會就有第一手描述:一方面,美國極度壓縮各國談判時程;另一方面,每次赴美談判都有新變化,隨著各國跟美方談判進展過程,美方期待、談判議題也會逐漸擴增,甚至要求也會升高。這堂川普談判課,台灣預繳的學費已難估計,未來還要繼續繳納的費用,國人恐負擔不起。賴政府的豪華貢禮,只是美國軟土深掘的起點。
川普需索無度,台灣或許無法完全拒絕,但賴政府判斷錯誤、策略偏失,讓台灣付出更大代價。例如,台積電赴美投資原是寶貴籌碼,卻早被當成貢禮送走了;兩岸關係原有機會作為平衡槓桿,賴政府卻只想著抗中保台;國會、反對黨和國內民意原可作為對美談判的三道防線,賴政府卻全力解構國會、追殺在野、踐踏民意,長城既毀,美國自然長驅直入。
賴政府對內剽悍、對中嘴硬、對美懦弱。軟土深掘是川普的本能,予取予求卻是賴政府的本事,更讓國人擔心,百工百業皆成刀俎下的魚肉,台積電恐怕也遲早變成美積電。
限會員,要發表迴響,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