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s ...
udn網路城邦
2021/04/06 新北市>萬里區>野柳地質公園>女王頭、仙女鞋、俏皮公主等罕見的蕈狀岩、燭台石、壺穴地質景觀
2021/05/03 08:26
瀏覽2,208
迴響0
推薦0
引用0
凱文今天要造訪位於<新北市・萬里區>「野柳地質公園」。前一次來這裡,應該是已經接近30年前的事了。最近這幾年,「野柳地質公園」是外籍旅客,尤其是團客,必遊的景點之一。趁疫情期間,遊客比較少,便安排來此一遊。

我們開車從【國1】【62快速道路】【台2線】,約20分鐘就到了,直接從「龜吼漁港」轉進來。

經過「龜吼螃蟹主題公園」,有免費的路邊停車場,便先停車走過來「龜吼日出亭」

這裡有一片綠槽石豆腐岩,也有一片淺水灘。

雖然還沒到「野柳」,卻可以在這裡先欣賞奇岩怪石,算是先來一道小菜,暖身一下。今天陰天雲多,沒有大太陽,雖然海景稍微遜色,不過不會酷曬,也算有好處。

往前走,是一段沿岸,風浪滿大的,遠方小島是「基隆嶼」。馬路就蓋在岩石及海岸邊,感覺很危險。

再往前走,可以看到【協和火力發電廠】,最著名的,就是三根高達200多公尺、約70餘層樓高的巨型煙囪矗立眼前。

不過,從個角度看,怎麼只有2根煙囪?

這一段海岸,號稱『維納斯海岸』,是著名的【萬金石馬拉松】的一段,這是台灣目前唯一得到『國際田徑總會(IAAF)』銅標籤認證的國際級馬拉松,途經萬里、金山及石門三個地區,而以「萬里翡翠灣」為起跑點。

『神明淨港 水裡來火裡去』。附近的野柳地區信仰中心「野柳保安宮」,每年農曆正月十五,會於廟前舉辦「水裡來、火裡去」的活動。先由神明率領漁船淨港巡岸,接著由信士扛著神轎,躍入附近的海中淨港祈福,最後由神轎過火及遶境,祈求漁民海上作業平安、漁獲滿艙。這是北台灣在元宵節,很重要的民俗宗教活動,有機會一定要親臨現場看一看。

我們要繼續往前探訪「駱駝峰」。經過這一片峭壁,凱文覺得,這片峭壁看起來很像一隻蹲坐著的大獅子,連腳爪都非常明顯,您覺得呢?

「駱駝峰」到了,山頂上有兩個突起的峰,因此被稱為「駱駝峰」,我們要從旁邊小徑爬上去。

爬了一小段山坡路,這邊沒有明顯的步道,只能扶著岩石往上爬。不過,岩石會剝落細沙,造成滑動,因此,有一定的危險性。上面有幾位遊客爬下來的時候,險象環生(下面就是大海),我們因此決定到此為止,放棄往上爬了。安全至上,遠觀即可,毋需勉強挑戰。

海岸邊,有人正在外拍,可得小心,注意安全哪!

離開「駱駝峰」,回到停車場開車。時間接近11:30,我們中午就在野柳的地標旅館「薆悅酒店(INHOUSE HOTEL)」用餐。

用完餐,稍事休息後,再開車來到今天的主要目的地「野柳地質公園」

前方就是著名的「野柳海洋世界」,凱文30年前來的時候,也有進去參觀過,記得有一個表演,是表演者爬到照片中高高的鐵架上的國旗處,隨著演出節目,一躍而下衝入池中,揚起激烈的水花,自然也獲得滿場的喝采。30年過去了,場景卻依然歷歷在目,以生命賭注的表演,不知是否還如常演出?

來到停車場,這裡停車位很多,停車費平日一次50元,假日一小時30元。

很漂亮的廁所,一定要來使用一下囉!

買票了,全票80元,半票40元。

門票的正面,印了野柳最著名的「女王頭」,背面則印了園區內的各個景點。整個「野柳地質公園」園區的地形看起來滿特別的,由陸地以約略長條形的形狀伸出海中,而且,很像一位體操選手單手扶地撐起的樣子,像不像呢?

我們先往「遊客中心」看一下。

介紹了林林種種36個地質底景圖,我們今天能看到幾個呢?

本區的地質組成,主要為沉積砂岩構成,以砂岩、泥岩及沙頁岩互層為主,其間夾有薄層礫岩,真是個地質活教室。

往前走,這裡的樓上,有一個自然中心,不過,疫情期間暫停開放,有些可惜。

這裡還有一間穆斯林祈禱室,台灣對各正派宗教真的都很友善,連遊樂區都有祈禱室。

要進公園大門囉!

一進公園,就感覺步道很寬敞,這應該要歸功於過去幾年的陸客潮,讓台灣的很多觀光景點的馬路、設施都跟著改善。

連路上的水溝蓋,都刻上女王頭像,很寫實!

「野柳地質公園」與好幾個地質公園是姊妹公園喔!

前方步道,宛如綠色隧道,加上遊客不多,走起來很舒服。

「俏皮公主II」?還沒走到海邊,就可以看到「俏皮公主」地景?

「俏皮公主II」來了,其實這是園方複製的一個拍照的好景,可以分散拍照的遊客,這個概念在「日月潭」也看過,避免搶拍照而發生糾紛或衝突。

原來這個「俏皮公主」是2010年才因一塊蕈狀岩的部分岩塊剝落,而自然形成的新地景,形狀像公主,而被投票命名為「俏皮公主」,成為「女王頭」的王位繼承人。

不僅有「俏皮公主II」,旁邊也有「女王頭II」,這是以3D雷射掃描儀複製出來的。

為了方便遊客輕鬆地找到最佳角度,拍出美照,在「女王頭II」石像前的拍照者及被拍者的最佳站位,都有標示出大腳丫呢!

步道上,有不少的座位區,旁邊則有一些玩偶雕像,美則美矣,卻與地質地景有些不搭。

這裡介紹了所有的蕈狀岩、蜂窩頭、燭台石、海蝕平台,這些奇岩怪石形塑而成的故事。

往前走,看到了回收貝殼及海洋生物的回收箱,立意良美,值得鼓勵。

看到海了!一來就是一大片的蕈狀岩,好不壯觀!

從高處遠望,這一頭有一個觀海平台,記得以前是可以下到旁邊海灘的。

野柳最經典的地貌全景畫面,海岸一路延伸出去,最遠處還有極高點,上面有電塔。

我們接著要親訪「俏皮公主」「女王頭」了,先看「俏皮公主」

往前走,看到一大片的綠藻,這是春天才會有的特有景象。

我們剛剛就是在上面的平台眺望,其下是一片筆直的大岩石,非常陡峭,大自然真是奇妙啊!

「俏皮公主」來了。不同於「女王頭」圓圓的脖子,「俏皮公主」的脖子瘦瘦的,看起來倒像是眼鏡蛇處於警戒狀態時的脖子。

繼續往前行。其實延伸出去的海岸,因地形變化及潮汐起伏,有部分是有斷點的,因此,可以看到有好幾座橋相連接。橋前為公園的「第一區」(共三區),過了橋為「第二區」。

連高壓電的地板蓋,都可以弄得這麼有藝術感!

這一段步道緊鄰海岸,發現不少的海蝕洞、海蝕溝、壺穴。

來到了「林添禎銅像」處。民國53年4月,一名來此遊玩的學生,因海象惡劣,被海浪捲走,林添禎見狀下海搭救,卻因風浪過大,兩人都被吞噬。後人為紀念其捨身救人之義,於此設立雕像供人悼念。

「女王頭」到了。這是一個極像女王側面人頭的蕈狀岩,因而命名為「女王頭」,是野柳的代表地景。因為其脖子日月受各種風化影響,日漸薄瘦,無法預期何時就會受大地震影響而折斷。

這裡也介紹了「海蝕平台」的形成。

還有「海蝕壺穴」的形成。

這裡看到一個民國61年所立的大圓型圖案,標示著東南西北360度的角度。

原來,這是一個測速台,在當時科技還不夠發達時,以無線電電波的傳送,測量計算海上船隻的船速。

我們要往「女王頭」走了,有一個大箭頭導引大家行進的方向,想必這是過去人潮洶湧來此朝聖時,所規劃的路線。

「請勿觸摸女王頭 請依序排隊照相」,過去的確有聽說遊客觸摸「女王頭」的新聞,恐危及「女王頭」的壽命;而拍照的遊客眾多,依序排隊別無選擇。

今天遊客不多,沒想到我們前面剛好有一個團體…

排隊時,回首望向剛剛經過的幾座橋,其實,它們都是海蝕洞及海蝕溝槽,還不時有海浪拍打過來,因此蓋了弧形橋樑,以利通行。

幾波折騰,前面的團體怕佔用太多時間,影響到我們,決定讓我們先拍照,凱文欣然接受。

「女王頭」的廬山真面目在此,前面也有兩雙大腳丫,方便遊客站位取景。

凱文與老婆合影留念,下一次再來,不知是不是30年後…

『No Entry禁止逆向』,為了避免遊客搶拍「女王頭」的亂象,園方於此設立單行道排隊規範,效果不錯。

從這個角度看,「女王頭」的脖子真的是岌岌可危,想要一睹「女王頭」風采的人,可要把握時間前來了。「女王頭」據推測在自然風化下,約10年內就會倒下。而若野柳臨海陣風達7級以上,或是該區地震芮氏規模達3以上,極有可能就此斷頭。

離開「女王頭」,往前可以看到不少的蕈狀岩,這一顆名為「波蘿麵包」,有兩道明顯的切痕,這是人為造成的,還是自然裂開的呢?

其實,沿路看到很多裂開的石頭,希望是大自然的魔力所造成,人們還是不要違反大自然的運作才好。

這裡有看到一顆很特別的石頭,名為「拱狀石」,石頭中心破了一個大洞,遠望近看都有光景。

來看一下這顆石頭不同角度的風景,石頭中心有一小凹槽,積水造成倒影,是攝影師可以好好發揮的景。

另一面的景觀又大不相同。

前面看到一個壺穴,很渾圓可愛喔,像極了人工雕塑品。

這裡也是一個好拍的場景,不過拍照時可要注意安全,勿超過警戒線,後面可是懸崖呢!

比起早上的陰天,下午太陽露臉,從這個角度望海,波光粼粼的,很好看,有看到了好幾座「燭石台」

看到了一個很像巨人的腳的岩石。

還有很像螃蟹的螯的岩石。

這裡除了右前方有「地球石」、右後方有「燭石台」外,正前方還看到了「仙女鞋」,左前方則是「象石」,是地質地景密集區。

前方有一鐵橋,其實是底下有一海蝕溝,人類因應大自然的變化而找到出路,與大自然和平共存。左下方這塊石頭,狀似新加坡「魚尾獅」像,您覺得像嗎?

這一區的最後面,有一個「海角的休息站」,有洗手間,是公園內唯一的洗手間。

休息站旁邊種了幾十株的大紅百合花,正是盛開期,開得好鮮豔。

離開第二區,我們要往公園的第三區走。這是一段斜坡,會往公園最遠處,電塔及瞭望台都在那裡。凱文的國小畢業旅行有來到野柳,在有限的時間下,曾與幾位同學奮力爬到最高處(活力沒有極限的小六生),只是上面有甚麼,印象已經非常模糊了。

一路石階上坡路,還算好走,而且有樹蔭,不會太累。

爬到山坡上,回頭望,一片閃亮海景,很特別的景觀。

這一段是賞鳥步道,懸崖邊的岩石上,或樹林中的樹枝上,常有老鷹及候鳥駐足,也常吸引攝影愛好者來此捕捉稀有鏡頭。

來到了三岔路口,我們往左行,先登高。

路上看到了這個植物,您有沒有覺得很眼熟呢?它就是台幣千元大鈔左下角的圖案【玉山薊】,這應該是生長在中高海拔山上的植物,竟然在這裡也可以看到,很神奇。

一路爬高,前方就是電塔(一說為電信轉播站)了。

從這裡往上爬,可以到「瞭望台」

電塔到了,這裡應該就是「野柳地質公園」的最高點了。

來到「瞭望台」,眺望遠方,左前方是「基隆嶼」,右前方是【協和火力發電廠】,從這個角度看,果然真的有三根巨型煙囪。天氣逐漸好轉,現在終於可以看到碧海藍天了。

這個角度,則可以看到早上去過的,伸入海面的「駱駝峰」

「暸望台」這裡,其實是「野柳燈杆」的基座,它是西元1967年設立啟用的,燈高99公尺,有「全台最優美燈杆」的雅號。

凱文走到「暸望台」下,從另一角度看,果然可以看到「野柳燈杆」全景。

沒甚麼其他遊客,我們悠哉地在山頂待了約10分鐘才往下走,一路沿海岸線下坡,回到海邊。

步道旁這塊岩石,名為「瑪伶鳥石」,一種不知名的鳥(也許是凱文孤陋寡聞吧),很像侏儸紀公園裡的大鳥。

沿著海岸線回到公園「第二區」,步道下方,好像有一隻大海龜喔!您發現了嗎?

海浪比先前大,猛拍岸邊,可能是漲潮了。

海浪持續沖刷著海蝕溝,千年不輟。

回到公園「第一區」,這個角度的綠色山坡、碧綠淺海及金黃色的岩石,構成一幅美麗的圖案。

往出口走,看到這幅「金錢豹」的介紹,只是在官方的園區介紹圖中,並未看到這個地質地景。原來,「金錢豹」這塊岩石,2004年才被發現,而且,每年只有特定的18天的大乾潮時段,才能一睹它的真面目。遺憾的是,目前它的頭部已經斷裂。

園方特別複製了一座「金錢豹」在介紹牌的旁邊,以茲紀念。

我們來到了出口處,這裡有特產街。今天的野柳之行,接近尾聲。

走出出口,有一個觀景平台,從這個角度回望野柳全景,又有不同的感受。

凱文今天舊地重遊,走訪一別近30年的「野柳地質公園」,親睹公園內各種大自然千百萬年來,鬼斧神工手雕出來的的蕈狀岩、燭台石、壺穴等,感動不已。女王頭、仙女鞋、俏皮公主等舉世罕見的地形、地質景觀,非常值得一遊,尤其各種地質地景可能因風化、海蝕、地震、風災等因素而改變,變化時間可長可短,無論如何,能早一天來,就不要晚一天來。


【野柳地質公園】:

《園區開放時間》: 全年開放時間為08:00~17:00

《交通》:

一.自行開車:導航/Google Maps〔野柳地質公園〕,停車收費平日一次50元,假日一小時30元。

二. 大眾運輸:

1. 國光客運1815號(於國光客運台北車站搭車→往金山青年活動中心,路經忠孝東路、台北市政府轉運站→ 在野柳站下車)約每20分鐘一班車。

2. 台灣好行皇冠北海岸線716號(在淡水捷運站前搭車→往野柳地質公園,在野柳地質公園站下車)。
全站分類:休閒生活 旅人手札
自訂分類:國內旅遊

限會員,要發表迴響,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