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re to Be Different:
2011/07/11 15:52
瀏覽1,471
迴響12
推薦176
引用0

(圖片載自網路 如不同意而欲移除請告知)
有一篇評論,原是針對近期基測作文題目,但是提出滿好的觀點,因此回想到念研究所時,一位教授對我們期末考被學理綁手綁腳的作答,有一番批評。他說,實務通常錯綜複雜,審慎遵循學理不是唯一的應對方式,要融會累積經驗與臨場判斷,而且不要害怕提出不同意見。那時,他大聲重複幾次 :
Dare to Be Different!
謹把該文全部錄於下方,供錯失該文的格友一同詳閱。

(圖片載自網路 如不同意而欲移除請告知)
=============================================================
不一樣的聲音 也許才是最棒…
聯合報╱李枝桃/國中校長(南投市)】
2011.07.10 02:52 am
昨天因為有事,無法整天陪學生考二次基測;傍晚,詢問學校同仁下午的作文考試情況。
她們說,是一個簡單的題目:當我和別人意見不同的時候,「題目很簡單,應該也很好發揮,因為我們平時就常教導孩子,在團體中,必須要以團體為重,為大局設想,有時候意見和別人不同時,就要懂得犧牲,以多數人的意見為主」。
記得自己擔任導師的某一年,學校在耶誕節前夕舉辦班際歌曲比賽,班會時為選歌曲討論了大半天;當決定後,再討論服裝造型、隊伍編排等,又是一番熱烈討論。
過程中,我發現某些人永遠是坐在角落裡聆聽,或事不關己的模樣。因此我刻意找了一位,請她發表意見,她怯懦的說出,可以買玫瑰花,大家一人手持一朵,唱的時候走下台送花給老師們。她說完,便有人嘲笑她:「你嘛!幫幫忙!耶誕節耶!送玫瑰,有病喔!」「這是音樂比賽耶!又不是音樂會搞送花」,此起彼落的揶揄,讓她黯然坐下。當時我雖立即機會教育,告訴大家要尊重他人的意見,下課後也找她來安慰鼓勵一番,但我仍然可以感受到對孩子的傷害。
因此那次比賽結束後,我自己買了玫瑰花,刻意請那些鄙棄耶誕節送玫瑰花的同學代表送給任課老師,並請她們在送完後,談談老師們接受到的表情,「老師們都好高興」「老師們都覺得我們班很窩心」,最重要的是他們發現「原來大家都喜歡玫瑰花」「原來送禮在乎的是心意」,最後我特地謝謝那位提議的同學,雖然她提議的不見得能適用在比賽中,但她的用心貼心卻是讓人難忘的,後來在大家的鼓掌聲中,我看到了那孩子靦腆高興的笑容。
我說起這個經驗時,二名女兒都頻頻點頭。他們也覺得,團體中發表意見的永遠是那些人,有些人也許有不一樣的看法,但都因為怕被嘲笑,所以不敢提,只敢在私底下與好朋友分享。她的意見也許才是最棒的,「你瞧,這題目是要探討我們的意見和別人不一樣時,仍然要我們反省討論自己,為什麼不討論那些不一樣的意見、不一樣的聲音?」
「的確,我們的教育太強調服從多數,卻忽略了尊重他人意見的重要,意見不同不代表是怪胎,或許那才是真知灼見,只是不被大多數人認同罷了,我們應該要更努力教導孩子傾聽、理解、尊重別人的意見,另一方面也要給孩子一個心理建設:自己的意見和別人不一樣時,不代表自己的意見一無是處;自己的意見不被採納時,不代表別人排擠你」,我說得激烈,女兒卻冷冷的說:「說和寫,很容易洋洋灑灑的,但要做到,很難吧!你們大人老是在那邊說些主流非主流、藍綠攻防對決,和自己不同黨派之間,談傾聽都已是奢侈的事了,更遑論接受不一樣的意見?」
我想到了在商業週刊某一期提到「閉嘴」,想想或許我們的生活中,用太多話語想去說服別人接納自己的意見,用太多心思批判不一樣的意見或看法;或許我們更該學會閉嘴,並把傾聽、理解、尊重落實在我們的生活中;或許這才是在教育下一代中,我們最該做到的吧!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限會員,要發表迴響,請先登入
迴響(11) :
- 11樓. 山鷹(寄三平)2011/10/13 05:36説比做容易
重點是dare,很多人不敢。 - 10樓. 悅己2011/08/09 15:31agree
很同意。 我也覺得美國的社會比較民主﹐ 比較會尊重別人不同的意見﹐ 可能就是因為學校和父母從小就鼓勵小孩有不一樣的聲音。
- 9樓. 鄧潔2011/07/28 06:31另類
我從小就是一位另類的人物
思想與作風也與眾不同
或許我就是那位敢言人不敢言的人
在社會或在學校裡面
有善意與正面意見的人 可以改善就有沉痾的惡習與習氣
為你拍拍手 也為那位小朋友讚賞鼓舞
講話與思維有其分寸 每個人都有發言的權利
但都要尊重別人與自己不同的意見
感恩您的分享 彼此祝福
願您平安如意
我欣賞敢於不同的個性,也喜歡聽獨特的意見,不一定完全同意,但會讓自己的視聽與考量空間有新的元素加入。在工作上我特感謝那慷慨共享己見的同仁。
您的回應,如美麗的蜂,把花粉傳遞出去,讓想法在他處落下也滋長,謝謝。
MW--隨新世代用語同步無妨 於 2011/07/28 13:19回覆 - 8樓. 花蔭深濃2011/07/25 22:51看您這篇,想起印度電影「三個傻瓜」
現今所有的學習與考試制度都是讓學生學會迎合社會制式要求,而非練習思考、嘗試與創造。我在西方社會念研究所、做事,感受很深,因為他們容忍異己的肚量很大,畢竟從小就鼓勵與強調 individuality,這樣養成日後處世的大度恢宏,日常或職場甚至政治,跟自小長大的地方差別很大。
MW--隨新世代用語同步無妨 於 2011/07/26 03:39回覆 - 7樓. 天路(今日當如何)2011/07/23 14:18瞭解是學習的捷徑
應該讓學生,有顆更包容的心,
好奇與探索不同意見,所帶出正反面的效果.
往往多數人的相同思考,反而是制式與僵化的.
"往往多數人的相同思考,反而是制式與僵化"
天路一針見血
學生時代穿制服剪西瓜皮 不都表彰一致性
完全忽視Individuality
因而與眾不同需有很大勇氣 MW--隨新世代用語同步無妨 於 2011/07/25 04:51回覆 - 6樓. the dreamer girl2011/07/21 18:15
- 5樓. 志明的春嬌2011/07/17 16:15尊重 體諒 包容
看了聯合報這篇文章,反觀自己,是不是常常以自我為中心? 是不是希望別人的
關點看法與自己相同? 謝謝妳的提醒,有時候換個立場為他人想一想,學會尊重˙
體諒˙包容,相信彼此的生活會更加圓滿!!!很高興能認識妳!!!!!
,
您來,歡迎提出見解討論或指正,受益者是我,感謝。 MW--隨新世代用語同步無妨 於 2011/07/17 22:21回覆 - 4樓. 新天新地2011/07/13 23:42好校長
這位南投校長是很棒的教育家 我常在想 有心教育的理念 都要好多年後才能看到效果 更別說無心教育了!
看到這樣的校長 心裡好安慰 台灣的教育界要這樣的校長更多更多 孩子們就有希望了! 我們若能對身旁的朋友或同事也如此 小小的一個行動 輕輕的一句話 都能帶動好的循環!
我喜歡看到有人性光輝的新聞 謝謝妳!
謝謝你到訪留言,我也感到很溫暖ㄋㄟˋ MW--隨新世代用語同步無妨 於 2011/07/14 11:57回覆 - 3樓. 東村James2011/07/12 12:39感受
到了海外﹐這句話的感受跟深。
上圖那顆黃球在一堆白球中間,它嘴角是往上的,所以,勇於在老外中間做個微笑的老中唄! MW--隨新世代用語同步無妨 於 2011/07/14 00:54回覆 - 2樓. 紅塵過客--只要你幸福2011/07/11 21:36有容乃大
如果能尊重別人不一樣的聲音
甚至把少數人的意見拿來再想一下
這個團體將會更和諧、更進步!
我喜歡老美同事們的幽默,有時為表示洗耳恭聽,他們搞笑地會做個動作:
先把嘴拉上拉鍊,作勢把鑰匙丟掉,然後伸手做個請。
大家如果都幽默而且肯費心留意對方,可會消除很多爭端。
MW--隨新世代用語同步無妨 於 2011/07/12 03:04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