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得效法的愛國工程師詹天佑
一、赴美求學吸收西方科技
詹天佑,字眷誠,江西婺源人。1861年(清咸豐11年)出生在一個普通茶商家庭,1872年,12歲的詹天佑到香港報考清政府籌辦的“幼童出洋預習班“,考取後到美國就讀,在美國,目睹北美西歐科學技術的巨大成就,對機器、火車、輪船及電訊製造業的迅速發展讚歎不已,詹天佑說:“今後,中國也要有火車,輪船”他懷著為祖國富強而發奮學習的信念刻苦學習,於1867年年以優異的成績畢業於紐海文中學,同年5月考入耶魯大學土木工程系,專攻鐵路工程。在大學四年中,詹天佑以突出成績在畢業考試中名列第一。1881年,在120名回國的中國留學生中,獲得學位的只有兩人,詹天佑就是其中一個。光緒七年(1881年),詹天佑從美國耶魯大學畢業回到上海,上岸第一天,就聽說曾國藩去世,由淮系軍閥李鴻章接任北洋大臣。留學生們便搭乘輪船,從上海轉到天津的北洋大臣衙門報到,聽候清政府的派用。詹天佑在天津住進了海河邊的一家小客棧,房間又熱又悶,渾身汗水涔涔,很不舒服,他的心情益加煩躁不安。
二、返國服務
那些日子,留學生們有門路的都走門路去了。惟有農家子弟出身的詹天佑無門路可走,也不願走門路。到天津後,有錢的同學紛紛住進了大旅館,而他卻住進了這又破又臟的客棧。雖然他口袋裡還有一封信,一封他最敬愛的老師容閎親筆書寫的八行書,是給當朝某權貴的,但詹天佑羞於拿出來。他是容閎最得意的弟子,在美國留學時,容閎曾鼓勵詹天佑,希望他能做中國的伊藤博文。他說,伊藤博文提倡西學,使日本走向富強,中國也要自己的伊藤博文,才能使國家進步。這時詹天佑的心情是很激動的,他立志發奮努力,要用科學救國。儘管詹天佑的學習成績斐然,但和留學生正監督吳子登的關係越搞越壞。吳子登是著名頑固派,認為中國學生到外國留學是“離經叛道”。幾天以後,留學生們終於被戈什哈引進北洋大臣的衙門。正官廳上,坐著的那人就是威名赫赫的李鴻章。用眼掃了留學生一眼,看他們一個個袍褂不整,帽斜辮歪的樣子,心想:?靠這些學生娃娃能富國強兵?李鴻章很想教訓一通,但還是忍住了,他想這些人大都與朝中大臣有交往,不少人還送了八行書和見面禮,他對其中一人非常看不順眼,此人西裝革履,連辮子也沒有一條,他從花名冊中查到這人的名字---詹天佑,猛然想起吳子登信中講過的幾句話:“若再放任這些官學生......他日學成回國,不但對國家無好處,反而貽害無窮。”想到這裡,李鴻章拍桌罵起來。 “離經叛道,無父無君!”詹天佑對李鴻章的粗暴態度非常反感,想反駁幾句,但終於忍住沒有開口,戈什哈馬上大喊:“送客 - ”這一場戲劇性的接見就算結束了。回到客棧,詹天佑燒毀了容閎給他的八行書。過了幾天,北洋衙門發榜,詹天佑的名字赫然榜末,被派往福州船政局,到水師學堂學習駕駛。就這樣,詹天佑學非所用,消磨了整整七年的時光。
三、嶄露頭角
回國後,詹天佑滿腔熱忱地準備把所學本領貢獻給祖國的鐵路事業。但是,清政府洋務派官員迷信外國,在修築鐵路時一味依靠洋人,竟不顧詹天佑的專業
特長,把他差遣到福建水師學堂學駕駛海船。1882年11月又被派往旗艦“揚武”號擔任駕駛官,指揮操練。到1888年,詹天佑幾經周折,轉入中國鐵路公司,擔任工程師,這是他獻身中國鐵路事業的開始。剛上任不久,詹天佑就遇到了一次考驗。當時從天津到山海關的津榆鐵路修到灤河,要造一座橫跨灤河的鐵路橋,灤河河床泥沙很深又遇到水漲急流,鐵橋開始由號稱世界第一流的英國工程師擔任設計,但失敗了,接著請日本工程師包工,也不頂用,最後讓德國工程師出馬,不久也敗下陣來。詹天佑要求由中國人自己來搞,負責工程的英國人在走投無路的情況下,只得同意詹天佑來試試。詹天佑是一個認真踏實的人,他分析總結了三個外國工程師失敗的原因後,身著工作衣與工人一起實地調查。夜晚,藉著幽暗的油燈,又仔細研究灤河河床的地質構造,反复分析比較,最後才確定橋墩的位置,並且大膽決定採用新方法“壓氣沉箱法”來進行橋墩的施工,詹天佑果然成功了,灤河大橋建成了這件事震驚了世界,一個中國工程師居然解決了三個外國工程師無法完成的大難題。
四、詹天佑設計的人字鐵路
1905年年年,清政府決定興建我國第一條鐵路京張鐵路(北京至張家口),詹天佑毫不猶豫地接下了這個艱鉅的任務,全權負責京張鐵路的修築。消息傳來,一些帝國主義分子及英國報刊挖苦說:“。中國能夠修築這條鐵路的工程師還在娘胎裡沒出世呢!中國人想不靠外國人自己修鐵路,就算不是夢想,至少也得五十年”他們甚至攻擊詹天佑擔任總辦兼總工程師是“狂妄自大”,“不自量力”詹天佑頂著壓力,堅持不任用一個外國工程師,並表示:“中國地大物博,而於一路之工必須借重外人,我以為恥!“1905年年5月,京張鐵路總局和工程局成立,以陳昭常為總辦,詹天佑為會辦兼總工程師,1906年年詹天佑又升為總辦兼總工程師。他給他的美國老師諾索樸夫人的信中就這樣說:“如果京張工程失敗的話,不但是我的不幸,中國工程師的不幸,同時帶給中國很大損失,在我接受這一任務前後,許多外國人露骨地宣稱中國工程師不能擔當京張線的石方和山洞的艱鉅工程,但是我堅持我工程“充分體現了中國知識分子的愛國心和民族責任心。
詹天佑勘測了三條路線,第二條繞道過遠為不可取。第三條就是今天的豐沙線。由於清廷撥款有限,時間緊迫,詹天佑決定採用第一條路線,即從丰台北上西直門,沙河,經南口,居庸關,八達嶺,懷來,雞鳴驛,宣化到張家口,全長360華里。全線的難關在關溝,這一帶疊巒重嶂,懸殊峭壁,工程之難在當時為全國所沒有,世界所罕見,坡度極大,南口和八達嶺的高度相差
1905年年12月12日開始鋪軌。就在鋪軌的第一天,一列工程車的一個車鉤鍊子折斷,造成脫軌事故。這一下成了中國人不能自修鐵路的證據,各種誹謗中傷紛至沓來。但詹天佑沒有驚慌失措,反倒冷靜地想到:此路坡度極大,每節車廂之間的連接性能稍有不固,事故就難避免為此,他使用了自動掛鉤法,終於解決了這個問題。不久,勘探和施工進入最困難的階段。在八達嶺,青龍橋一帶,山巒重迭,陡壁懸岩,要開四條隧道,其中最長的達一千多米。詹天佑經過精確測量計算,決定採取分段施工法:從山的南北兩端同時對鑿,並在山的中段開一口大井,在井中再向南北兩端對鑿這樣既保證了施工質量,又加快了工程進度為了克服陡坡行車的困難,保證火車安全爬上八達嶺,詹天佑獨具匠心,創造性地運用“折返線”原理,在山多坡陡的青龍橋地段設計了一段人字形線路,從而減少了隧道的開挖,降低了坡度,列車開到這裡,配合兩台大馬力機車,一拉一推,保證列車安全上坡。詹天佑對全線工程曾提出“花錢少,質量好,完工快”三項要求。京張鐵路經過工人們幾處奮鬥,終於在1909年年9月全線通車。原計劃六年完成,結果只用了四年就提前完工,工程費用只及外國人估價的五分之一。此路提前兩年全線通車,節餘二十八萬兩銀子。京張鐵路建成後,詹天佑又繼任了粵漢鐵路督辦兼總工程師。這時,美國決定授予他工科博士學位,要他親自去美國參加授銜儀式。為了全力參加祖國鐵路建設,他放棄了這一榮譽。辛亥革命後,詹天佑為了振興鐵路事業,和同行了起成立中華工程學會,並被推為會長。這期間,他對青年工程技術人員的培養傾注了大量心血,他除了以自己的行為作出榜樣外,還勉勵青年“精研學術,以資發明“,要求他們”勿屈己徇人,勿沽名而釣譽。以誠接物,毋挾褊私,圭璧束身,以為範例。“詹天佑從事鐵路事業三十多年,幾乎和當時我國的每一條鐵路都有不同程度的關係。
五、詹天佑紀念館
1919年年,第一次歐戰結束,詹天佑不顧身患腹疾代表中國政府出席遠東鐵路國際會議,冒著嚴寒赴會,與企圖霸占我國北滿中東鐵路的日方代表論戰,取得了我國保護中東鐵路的權利,回國途中,他抱病再次登上長城,浩歎:“生命有長短,命運有沉升,初建路網的夢想破滅令我抱恨終天,所幸我的生命能化成匍匐在華夏大地上的一根鐵軌......“到晚年,因積勞成疾,不幸於1919年年病逝。詹天佑與其妻譚菊珍埋葬在京張路青龍橋火車站附近。1922年青龍橋火車站豎立詹天佑銅像。1987年,附近再建成詹天佑紀念館。在紀念京張鐵路100週年之際,張家口人民永遠緬懷京張鐵路的總設計師詹天佑,2005年在張家口南站廣場,建起詹天佑塑像。
何偉後記: 詹天佑給現代年輕人的啟發
1.年輕學子應懷著為國家富強而發奮學習的信念刻苦學習。
2.容閎曾鼓勵詹天佑,希望他能做中國的伊藤博文。他說,伊藤博文提倡西學,使日本走向富強,中國也要自己的伊藤博文,才能使國家進步。
3.灤河大橋建成了這件事震驚了世界,一個中國工程師居然解決了三個外國工程師無法完成的大難題。中國式有智慧的民族,不要一昧崇拜外國人。
4. 詹天佑頂著壓力,堅持不任用一個外國工程師,並表示:“中國地大物博,而於一路之工必須借重外人,我以為恥!如今台灣喜用高薪聘外國顧問,缺乏民族自信心。
5.詹天佑說我堅持我工程“充分體現了中國知識分子的愛國心和民族責任心。
6. 詹天佑嚴肅地說?:“技術的第一個要求是精密,不能有一點模糊和輕率,'大概','差不多'這類說法不應該出於工程人員之口。”
7. 詹天佑獨具匠心,創造性地運用“折返線”原理,在山多坡陡的青龍橋地段
設計了一段人字形線路,並發明詹天佑自動車廂掛鉤。要創新發明。
8. 第一次歐戰結束,詹天佑不顧身患腹疾代表中國政府出席遠東鐵路國際會議,冒著嚴寒赴會,與企圖霸占我國北滿中東鐵路的日方代表論戰,取得了我國保護中東鐵路的權利,反觀台灣蔡政府,不護漁護島能不愧乎!
限會員,要發表迴響,請先登入
- 1樓. 羅希希2016/09/25 14:01多謝! 何偉 於 2016/09/25 17:31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