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科學家掌握世界最強大的炸藥超過美國
一、中國炸藥科技領先美國
依據歐亞時報報導,中國科學家聲稱已提高了世界上威力最大但不穩定的非核炸藥 CL-20 的安全性。CL-20 的爆炸力比 TNT 和 RDX 更具破壞性,能提供強大的爆炸力。 由四川軍民共創中心郭昌平領導的科學家團隊的壯舉有望實現大規模生產,由於CL-20對任何衝擊都極其敏感,這幾乎是不可能的任務,也使中國成為唯一具備大規模生產CL-20的國家。根據南華早報報導,中國科學家開發了一種新納米技術可協助穩定CL-20。 隨後的落錘測試證實,新型 CL-20 炸藥的衝擊靈敏度(H50 值)為 68 厘米,遠高於原始材料的 13 厘米。 落錘測試是將重物從指定高度落到爆炸材料樣品上,並測量它是否引爆。一半樣品起爆的高度稱為 H50 值,用於測量衝擊靈敏度。CL-20具有較高的機械敏感性,使其在研發、生產、儲存、運輸和使用過程中容易因摩擦和撞擊而發生安全事故。
中國自 20 世紀 70 年代以來就參與了 CL-20 的研究,領先的炸藥和能量材料科學家余永忠提出使用籠狀化合物作為研究高能炸藥的新方法。他將炸藥的“二維”平環結構引入“三維”籠狀結構,於1979年合成了世界上第一種籠狀結構炸藥797#。1994年,他在實驗室合成了第一個CL-20化合物,像CL-20這樣的高爆新含能材料,可以按一定比例釋放出更高的爆炸威力。這有助於減小彈頭的尺寸,在導彈內部留出更多空間,並允許安裝其他系統以增強制導、目標捕獲和準確性。 否則,它只會幫助減小導彈的尺寸,使用更小的導彈射彈,射程更遠,速度更快,可以在飛機上攜帶,從而增加其有效載荷。在像西太平洋這樣的戰區,射程更遠、速度更快、彈頭更致命的小型導彈的戰術優勢是巨大的。 由於美國五角大樓專注於提高武器的準確性以實現更大的殺傷力而不是爆炸力,美國的能量學發展有所下降。1989 年至 2011 年間,美國的軍火研發支出下降了 45%。在過去二十年的伊拉克和阿富汗戰爭中,美國與沒有專業軍隊的非國家行為體作戰,削減了軍火預算以資助船舶和飛機等大型平台的開發。與此同時,中國對高能炸藥的研發進行大量投資成為世界技術領先者。喬治敦大學戰略技術中心的數據顯示,在過去五年中,中國能源材料研究人員發表的論文數量幾乎是美國同行的七倍。
二、中國軍隊裝備最強炸藥CL-20使美軍不安
中國科學家合成出第四代“炸藥之王”CL-20,它的威力是TNT的3倍,爆速高達每秒9500米,製造成本更是便宜,此重大突破使中國成為唯一裝備第四代炸藥的國家,美國媒體對此更是高度評價。1867年,諾貝爾發明了一種叫做“硝酸甘油”的炸藥,其威力比傳統黑火藥強大30倍,爆速可達每秒5700米。所謂爆速,指的是爆炸時衝擊波的擴散速度,速度越快,說明衝擊力越大。但是硝酸甘油本身非常易燃易爆,稍有撞擊或靜電就可能引爆,因此需要特別的儲存和使用條件,否則極易造成事故。後來諾貝爾進行了改良,將一種叫做矽藻泥的材料,加進硝酸甘油,製成安全的固體炸藥,使其更加穩定,因此在軍事、爆破和採礦等領域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到了1870年,德國化學家威爾伯蘭特發明了TNT炸藥(三硝基甲苯)。TNT是一種威力很強而又相當安全的黃色炸藥,即使被子彈擊穿,一般也不會燃燒和起爆。每公斤TNT炸藥可產生420萬焦耳的能量,相當於20顆手榴彈,不僅威力更猛,爆速也更快,可以達到每秒6900米。1899年,德國藥物專家亨寧提取出一種褐色粉末狀的炸藥,稱為“黑索金”。這種炸藥不僅爆炸威力是TNT的1.5倍,爆速更達到每秒8750米。自從黑索金問世後,在很長一段時間內,人類在炸藥方面幾乎沒有很大的突破。直到上世紀60、70年代,曾經為“兩彈一星”工程作出重要貢獻的炸藥專家於永忠教授,就發現傳統的平面環狀分子結構火藥,性能已經到瓶頸了,很難突破。於是轉換思路將炸藥材料的分子結構進行改變成”籠型結構”,這樣一來可以將結構從二維變成三維,密度方面比之前要更高。於永忠經過多年的研究,最終在1979年成功合成了這種結構的炸藥797#,並提出把797#中4個氧原子轉化為4個N-NO2,這就是後來國際公認第四代炸藥之王CL-20。
CL-20與其他炸藥相比,具有更高的爆速和爆壓,同時還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穩定性。比如其爆速甚至高達到9500米/秒,威力是TNT的3倍,可以說是一種非常強大的炸藥。從威力上來說,在相同裝藥量的情況下,採用CL-20的炸彈會比普通炸彈的威力更猛烈,甚至在很大程度上能替代戰術核武器,可謂是進行常規打擊的最佳選擇!甚至還可以用於導彈的推進劑,在不改變導彈尺寸和裝藥量的前提下,其高能量密度可大幅提升導彈射程。雖然美國在1987年也合成出來了CL-20,但僅僅是在實驗室裡面。因為他們發現,這種炸藥不僅價格貴,製造出來的工藝也十分複雜。比如每生產一公斤CL-20,就要花費1000美元,但在中國北理工大學的專家們努力下,將成本降到白菜價。製造每公斤CL-20的價格降低到1000人民幣,相比美國每公斤需要1000美元來說,價格優勢非常明顯。隨著CL-20炸藥的問世,中國的導彈、火箭炮等武器系統的性能也得到了大幅提升。在火箭炮方面,中國通過將CL-20炸藥應用於高能量/高性能發射藥配方中,開發出了一系列具有極高射程和殺傷力的火箭炮。在導彈方面,中國的一些先進導彈,如東風-31A洲際導彈、東風-41洲際導彈、長劍-10巡航導彈等,都採用了含有CL-20炸藥,其威力和射程也得到了極大的提升。而且更令美國人擔憂的是,美國高爆炸藥、導彈推進劑中有大約六種化學物質嚴重依賴中國進口。而且中國是唯一的供應國,別的國家都製造不出來。另外,美國的含能材料生產設施也十分的落後,位於田納西州霍爾斯頓的工廠,是美國陸軍主要的炸藥生產基地之一。但該工廠目前還只能生產傳統的炸藥,如TNT、C-4等,並沒有生產一些新型的高能量、高性能炸藥,如CL-20等。由此看得出來,美國炸藥生產工藝和生產設施的落後,已經是不爭的事實了。在現代戰爭中,高能炸藥不僅僅是一種簡單的材料,更是一種高科技產品。其性能哪怕發生微小的改進提升,都將會深刻影響到武器系統的發展,並有效提升傳統兵器到尖端武器的戰鬥效能,甚至能將傳統兵器轉化為尖端武器。
三、中國軍工協助建設一流軍隊
中共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中,習近平總書記報告指出:“實現建軍一百年奮鬥目標,加快把人民軍隊建成世界一流軍隊,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戰略要求。”武器裝備現代化是實現國防和軍隊現代化的重要內容,中國航空工業集團有限公司是中國航空裝備研製的國家隊、主力軍,為陸、海、空軍研製了一大批先進航空武器裝備。2012年11月,殲-15艦載戰鬥機首次著艦成功;2013年1月,運-20首飛成功;2016年11月,殲-20首次公開亮相;2018年11月,殲-10B推力矢量驗證機驚艷中國航展;2019年10月1日,直-20首次亮相。十年來,航空武器裝備形成體系化、網絡化、數字化發展格局。主戰裝備跨入“20時代”。以殲-20隱形戰鬥機、運-20大型運輸機、直-20直升機為代表的“20系列”裝備,成為大國強軍的新名片。
航天科工集團有限公司是中國戰術導彈的重要研製生產集團,航天科工大力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一大批前沿性、顛覆性原始創新技術研究取得重大成果,創新平台建設全面推進,掌握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關鍵核心技術,完成世界上直徑最大、國內推力最大的固體發動機試車,重大武器裝備研發等若干領域實現從“跟跑”向 “領跑”轉變。“東風”“紅旗”“鷹擊”“長劍”等系列化產品不斷取得新突破,構築起我國陸、海、空、天、網一體的攻防裝備體系,有力支撐了世界一流軍隊建設。2012年9月25日,中國第一艘航母遼寧艦交付海軍,伴隨首艘國產航母山東艦研製團隊成立,山東艦2013年開工建設,2019年在三亞交付入列,創造了航母建造的中國速度。而且上千萬個零部件全部採用中國產產品,實現了完全自主設計、自主建造和自主配套。2022年6月17日,中國第三艘航母福建艦在江南造船廠下水。該艦由中國完全自主設計建造,採用平直通長飛行甲板,配置電磁彈射和阻攔裝置,滿載排水量8萬餘噸。人民海軍進入三航母時代。從遼寧艦、山東艦到福建艦,中國航母事業實現跨越發展。不僅如此,十年間昆明艦、長沙艦、合肥艦、銀川艦等眾多先進導彈驅逐艦交付入列, 中國的軍事力量建立在自我科技研發的基礎上,只有自立自強才能強軍,靠向國外購買武器是無法建設強大的國防力量。
限會員,要發表迴響,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