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s ...
udn網路城邦
台灣軍購火山布雷系統意義
2023/01/09 13:29
瀏覽2,724
迴響1
推薦19
引用0

台灣軍購火山布雷系統意義

 

一、購置火山布雷系統的政治意義及軍事意義

  

     報載行政院已核定對美軍購「M136火山車載布雷系統」的「九陣專案」,陸軍認為為阻絕敵軍登陸作戰,M136具有機動性高、散布面廣、作業人員少、作業速度快等優點。美國國務院12月28日批准向台灣出售價值1.8億美元的“火山”反坦克布雷系統該系統在2005年就被媒體討論今年1月起政府就謀求採購,M136火山布雷系統並非什麼高技術裝備,其實是上世紀80年代研製出來、上世紀末就裝備美國陸軍的古董,屬於常見的地面車輛拋撒佈雷系統,而且幾十年過去了早已停產。此次對美採購,恐怕只能買到庫存舊貨翻新的結局。台灣向美軍購的特色就是無法自主選擇,價格一定昂貴性能不一定好,須符合美國國家利益而不考慮台灣真正需求。購置火山布雷系統的政治意義及軍事意義如下:

 

(一)政治意義

   火山布雷系統是消極的防禦武器,對台灣抗拒武統戰爭並無重大影響只是聊勝於無但購買此系統的政治意義卻很大。俄烏戰爭爆發後,俄軍打得很爛且國力消耗甚大,因此美國見獵心喜,也想用同樣消耗戰對付最強的敵人中國,而台灣就是執行此策略的最佳棋子。美國想將台灣打造成一隻刺蝟,死前也要重創敵人,所以美國的台海戰爭原則就是不制敵於國土外,放敵人進來打巷戰,所以不賣台灣中遠程飛彈、大型神盾艦及五代先進戰機,反而要台灣學烏克蘭使用單兵肩射刺針防空武器及標槍反坦克導彈,但台灣面積比烏克蘭小很多缺乏戰略縱深,打巷戰一定死傷慘重,全民都可能成砲灰。1944年6月6日,二次大戰有名的法國諾曼第登陸戰死傷慘烈,因此反登陸作戰也成為美國關心的消耗戰。美國官員要求台灣延長兵役,又賣近戰武器,台海戰爭的氛圍愈來愈重。

 

(二)軍事意義

    火山佈雷系統具備所謂“高機動及快速布雷效能”,可因應“敵情威脅”迅速反應,有助於提升不對稱作戰能力,是作為台灣分層防禦戰略的一個層次,其中包括在解放軍入侵開始前在台灣海峽放置水雷及海灘布雷。國防部感謝美國批准火山佈雷系統稱這將增強台灣的非對稱作戰能力,華盛頓的國防規劃者希望台灣更多地投資於更多的非對稱武器——小型、高機動和致命的系統,可以針對入侵部隊的弱點如烏克蘭用來對付俄羅斯那樣,但絕口不提烏克蘭幾百萬人難民流離失所及死傷無數的軍民。儘管軍方吹噓該布雷系統可以應對解放軍登陸台灣的新型坦克,但這種直接布撒到地面的地雷暴露在外,其實並不難排除。且雖有定時自毀設計,戰後不可避免地會出現自毀裝置失靈情況,未爆地雷將留下嚴重隱患。換言之,台軍耗費巨資引進的系統對解放軍影響有多大不好說,但威脅島內居民的生命安全卻是肯定的。媒體稱布雷是用戰防地雷而非人員殺傷地雷,但美國希望殺傷大量解放軍,因此不能排除有人員殺傷地雷的可能。現在的兩棲登陸作戰早已轉變成三棲立體作戰,解放軍075、076兩棲登陸艦上的武裝直升機及各式無人機均會影響登陸作戰,台灣海岸地形多變,在泥灘、岩石及珊瑚礁海岸線不適合灘岸布雷設置,但武裝直升機仍可登陸。二次大戰時諾曼第登陸,德軍布置了一百多萬枚地雷,台灣海岸線要全面設防很困難,所以火山佈雷系統只是輔助但非絕對致勝武器。 

火山布雷系統的戰術考量 

   美軍布雷系統可分車載「M136」與直升機載「M139」兩種,但除運具不同有特殊拋置設備外,其餘大致相同。M136火山布雷系統,由M139分配器、M87A1地雷筒和安裝硬組件組成。分配器由安裝在分配車輛上的4個發射架組成,每個機架最多可容納40個M87A1地雷筒;每個罐包含6個地雷。因此分配器的總容量為960個地雷。而根據性能資料顯示,160個地雷筒可以在10分鐘時間內完成布雷任務,但要大量布雷仍需一些時間,所以何時及何地布雷就成重要戰術機密。布置的範圍約在布雷車以8至89公里時速前進時,兩側25至60公尺的帶狀區域,密度約為每公尺0.72顆。目前美軍使用的布雷車為M977重型機動戰術卡車根據《渥太華條約》(禁止殺傷人員地雷公約)不能使用人員殺傷雷但美國不遵守,而全球目前僅有美國和南韓使用火山布雷系統火山布撒器包含960枚反坦克/殺傷人員地雷,能夠快速佈設長 1100 米、寬 120 米的雷區。 此外,地雷具有定時自毀能力。火山布雷器使用宿主車輛作為動力源,將系統安裝到車輛上不會顯著降低其機動性。其實,2005年時台灣媒體就已報導國軍過度迷信坦克部隊,想模仿二戰德軍設置灘頭障礙物的反登陸作戰,當時國防部長李傑對媒體表示,國軍長期以來整軍備戰的主要方向之一是反登陸作戰。台灣《軍事家》雜誌報導說,台灣雖然四面環海,但是適宜登陸地點並不多,從地形上可作為登陸區域有:高雄、基隆等重要民用港口,北部的宜蘭、東部的花蓮、台東以及南部屏東的恆春半島等地的海灘。這些海灘景色並不優美,平時也是人跡罕至,但由於這些區域海流相對平緩,氣候也有規律可循,因此是登陸的理想位置。 

   反登陸障礙物分為爆炸性障礙物、非爆炸性障礙物、綜合性障礙物和阻絕設施等4類。爆炸性障礙物包括水雷及地雷等。所有障礙物按水中隔阻帶、水際隔阻帶及灘頭隔阻帶三道防線來佈置,形成了一個縱深達25—35公里的障礙網。軍事專家指出,當今登陸作戰中,武裝直升機及無人機已經成為主要武器之一,與解放軍相比,國軍武裝直升機數量不足也缺乏察打無人機無法對解放軍形成有效威脅美國希望台灣採用“豪豬戰法”的不對稱戰爭策略,旨在使敵人的入侵變得死傷慘重和代價高昂。M136火山布雷是一種自動地雷投送系統,由美國陸軍在1980年代開發,目標是快速布下巨大的雷區,執行隔絕敵軍任務。火山布雷系統只需要最少的時間和勞動力來安裝和拆卸車輛,分配系統也很容易為未經培訓的員工運行。這將有助於台灣在推進自己的坦克的同時摧毀敵人的坦克,從而進一步推進台灣的不對稱戰略。 

三、應避戰而非求戰 

    台灣應改善兩岸關係避免爆發台海戰爭,戰爭會令家破人亡,台灣沒有必要充當美國消耗中共的砲灰。台海軍事力量早已向中國一方傾斜,台灣買再多火山布雷器也無法在常規的海空戰爭中有意義地戰鬥,美國出壞主意要台灣打刺猬戰,用分散、靈活、低成本的高科技游擊戰反制解放軍的登陸作戰。一般軍事專家認為美軍若不參戰,台灣支撐不了幾天;如果美軍擺明不參戰,台灣將毫無鬥志。今日俄羅斯網站12月27日文章,稱美國國會通過《國防授權法案》(NDAA),其中規定了美國未來一年的所有軍事開支。該法案中的“強化台灣韌性法案”授權每年為台灣提供巨額軍事援助以對抗中國大陸,美國政府及國會正推波助瀾將台灣變成美國遏制中國的核心棋子。華盛頓將台灣島視為一個戰略、技術、政治和軍事堡壘,台灣是棋盤上的一顆關鍵棋子。美國欲複製俄烏衝突到台海,以達成先消耗俄國,再消耗中國的目的。在美方的積極佈局下,抗中結構已經非常清楚,今年美國的要務,就是美國官員進駐台灣進一部做推動戰爭準備。對美國而言,和平保台不符合美國利益,烏克蘭是一個“保台”抑或是“毀台”的參考點。台灣民眾不願做烏克蘭拒做炮灰,台灣從來沒準備要打一場烏克蘭式的砲灰巷戰,而這也是美國急著武裝台灣,藉由對台軍援與官員派駐深化長臂管轄的緣故。 

   九二共識其實是台灣最廉價的護身符,承認九二共識並非就是一國兩制而是各自表述各取所需,並未實質矮化台灣,而且追溯歷史,兩岸同根同源也是事實。「九二共識」由海峽兩岸商定,是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定海神針」,「九二共識」的重要性體現了兩岸和平的共存交流方式。但蔡政府不承認九二共識又無法做好戰爭準備,更遺憾的是目前國軍的戰力比兩蔣時代還差,試問台灣人民誰喜歡打仗呢?而且是實力懸殊的戰爭。九二共識的好處就是可以避戰,若兩岸開戰,依賴美軍馳援是不切實際且很危險。有人批評馬英九的九二共識,認為馬親中且唱衰台灣,但若兩岸開戰,聽到砲聲及爆炸聲的人可能會對九二共識的功能有所了解。這次解放軍演習全然無視海峽中線之存在。九二共識不存及海峽中線被無視使兩岸失去軍事緩衝區,台灣也沒了防禦縱深。如此一來,不但隨時可能擦槍走火,若中共武力犯台,國軍反應時間將大打折扣。惡性循環下,兩岸兵戎相見在美國煽動下恐只是時間問題。

 

有誰推薦more
全站分類:時事評論 國防軍事
自訂分類:時事評論

限會員,要發表迴響,請先登入
迴響(1) :
1樓. Stevie
2023/01/17 05:57

這種武器不外乎在沿岸, 或重要軍事, 經濟, 政府單位周遭投放. 以沿岸來說, 丟岩岸機會不大, 沙灘在潮汐沖刷後是否流入近海中, 造成日後掃雷難度? 在建物周遭投放, 以目前立體作戰來說, 都打到家門口了, 除了傷人也可傷己! 這樣的武器建置對台灣真的有意義!

多謝指教 何偉2023/01/17 11:53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