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s ...
udn網路城邦
印度陣風想打敗殲20要看流星導彈是否爭氣
2020/08/04 01:54
瀏覽614
迴響0
推薦10
引用0

印度陣風想打敗殲20要看流星導彈是否爭氣

一、荒謬的印度疾風戰機購價與荒謬的性能吹噓

    世界日報報導,印度購自法國的五架疾風戰機已佈署於中印邊界,印度空軍和印媒吹噓疾風戰機性能遠勝於中國的殲20戰機。印度斯坦時報引述印度空軍前任參謀長B.S.達諾阿說,中國的殲20戰鬥機無法與疾風戰機媲美。印度快報也稱,疾風戰機在實戰經驗和載荷能力的表現都要優於殲20。為避免可憐的印度網民受騙,特撰寫此文說明。根據美國軍事雜誌報導,印度購買36架“陣風”戰鬥機耗資87.21億美元,根據合同,每架陣風戰機花費2.42億美元成為世界上最貴的戰鬥機,但其性價比很差,因此印度空軍要吹噓其功能優異以掩飾被罵有內情。1962年中印爆發戰爭時並未動用空軍,但現今掌握制空權是攸關戰爭輸贏之關鍵。許多印度官員將法國陣風戰鬥機稱為未來衝突中印軍王牌,這想法可能會害死印度及法國達梭公司的聲譽。

    陣風戰機雖是法國的“ 優4代”戰鬥機,但陣風的高成本購價意味著印度將花費不成比例的國防預算。但是若將陣風與中國三大主力先進戰機(殲-10C,殲-16和殲-20)比較時,中國空軍購買這些更重型及更複雜的飛機所需的費用反而要比陣風少。殲-20是隱身重型戰機較陣風戰力強很多,殲-16是中國輕型飛機,重量輕,與“陣風”同代,其成本遠低於印度為陣風戰鬥機支付的價格的五分之一。但是,飛機在整個光譜範圍內都保持了卓越的性能。 “陣風”的最高速度低於平均水平1.8馬赫,而J-16則快40%,可以舒適地超過2.2馬赫。“陣風” 飛行高度15公里而殲-16可在20公里以上的高空運行。陣風的M88發動機推力很低,僅為75kN,而中國使用的WS-10B的推力約為推力145-150kN為期兩倍。這使中國噴氣式飛機具有卓越的飛行性能和更好的推力/重量比。 其實印度唯一的希望是寄託在陣風戰機配備的流星導彈上。

    二、印度的“陣風”戰機對戰中國的殲20戰機會贏嗎?

    殲20是中國最重,戰鬥力最強的戰鬥機,但陣風戰機重量輕,而且在很多方面還不如印度的蘇30MKI戰機。殲20的重量高達32,000公斤,而陣風重量只有15,000kg。重量上存在的巨大差異顯示殲20屬於更高級別的戰機,而且在相差一代。陣風被認為是“ 4代”飛機,而殲20則是第五代戰機,世界上第五代戰機除殲20外只有美國的F-22及F-35戰機。陣風和J-20之間的另一個主要區別是它們的設計目的。中國正同時製造五種獨立戰機,中國龐大的預算及成本效益促進了此種設計。但法國相對小型飛機製造商一次只能生產一種戰鬥機,而對於只生產一種戰鬥機的國家必須優先考慮營運成本,這意味著陣風可以執行對地攻擊,空對空和反艦的任務,其機體必須在所有這些目的間保持平衡。相對於殲20專業空優戰鬥機,陣風處於劣勢。美國的F-22和俄羅斯的Su-35等都是空對空戰鬥的專業機種,而其他戰鬥機則被分配了地面攻擊角色。

    基於兩種設計之間的明顯差異,很明顯殲20在空戰中將具有優勢。實際上,陣風戰機是印度空軍中飛行速度最慢,飛航高度最低的戰機,其機動性和爬升率均不顯著,甚至不如MiG-29等老式戰機。陣風的最高飛行高度比任何其他印度戰鬥機都低,約為15公里,這使其在山區邊境地區有效作戰的能力備受質疑。與Su-30MKI之類的重量級戰鬥機相比,該戰鬥機的耐力也很低,這意味著它無法在遠距離承載高武器負荷。它的體積小且引擎相對較弱。殲20速度可輕易超過2馬赫,這意味著它能從上方攻擊陣風,並為其導彈提供更多的動能和重力勢能。殲20的航程和續航力是世界上最長,其飛機設計用於在太平洋上進行長途飛行任務。殲20技術優勢明顯,J-20使用先進的雷達橫截面縮小機身即使在遠距離時也易於發現,當處於“隱身模式”時,戰鬥機僅佔第四代噴氣機雷達截面的一小部分,因此很難鎖定。J-20進一步受益於陣風所缺乏的高級隱形塗層,這種塗層可以吸收雷達波並增強其機身設計已經提供的隱形優勢。 陣風和J-20都部署了AESA雷達,但考慮到中國的研發預算要高出幾倍,再加上更大,更複雜的軍事工業基地,有望為中國提供更先進的雷達和電子戰系統。不僅如此,而且殲20比陣風大兩倍意味著可以攜帶更重的雷達。通過集成先進的分佈式光圈系統,進一步增強了殲20的感知能力。總之,殲20和陣風戰機代表兩種完全不同的飛機,前者類似美國F-22猛禽,後者類似於F-18大黃蜂。

三、法國陣風不是印度空軍的最佳選擇

    根據軍事雜誌報導,北約證明法國大部分的機隊都不適合戰鬥,法國的達梭陣風戰機是當今歐洲僅有的三架戰鬥機中的一架,陣風於1986年首飛,被認為是中輕量級飛機的“ 4+代”飛機。陣風使用更弱的斯奈克瑪M88發動機,這使噴氣機更慢,更難操縱,並將其最高高度降低了近五千米相r,但由於油耗較低,因此也提供了更長的航程。造成陣風高成本的原因包括低效率以及陣風製造規模小。陣風把高成本與非常輕巧但不專業的機身兩項因素結合一起,造成尋求高端戰鬥機的國家將傾向於尋找更重,能力更強的戰機如F-15或Su-35,而對於尋求廉價中輕型戰機的國家,F-16V,F-18E或MiG-35更具成本效益。結果,陣風失去了大多數的出口市場,印度將陣風訂單從126架飛機減少到36架,購買飛機引起重大醜聞及廣泛的腐敗指控。

    印度空軍使用歐洲軍用飛機已有很長的歷史,最著名的是幻影2000,印度是第一個對陣風表現出極大興趣的客戶,陣風已經在法國服役了將近15年,但在向海外推廣方面卻沒有成功。每架戰鬥機的價格超過2億美元,即使按歐洲標準計算,這架飛機也遠未達到成本效益, 儘管購買陣風的支持者聲稱該戰鬥機是最有能力的戰鬥機,但此說法受到高度質疑,俄羅斯噴氣機能夠達到2.25馬赫的速度,比陣風快25%,並且可以在高出30%的高度上運行。俄羅斯的MiG-35和美國的F-35A和F-16E的能力要比“陣風”強得多,而成本卻低得多,購買更多批次的極其昂貴的陣風戰鬥機應不是印度空軍現代化的最佳選擇。 

四、武器比較

    陣風戰機本身不足為奇,但印度看上的是其配備的流星空對空導彈,印度認為有了流星導彈就可以打敗中國,事實是否真如此?還是要打了才知道,流星導彈不用傳統的火箭發動機,而是使用沖壓噴氣機,當發射流星導彈時,它可以在巡航階段向目標飛行時節省燃料,當導彈接近其目標時,它會使用節省的燃料來加速發動機,並以高能狀態進入其飛行的末期階段。在末期階段處於高能狀態有助於導彈追擊目標的躲避戰術。簡而言之,配備沖壓發動機的流星比使用典型火箭發動機的空空導彈具有更大的遠距離擊中目標的機會。這種能力為流星提供了最大的“逃生區”,即目標無法從動力學上避免被擊中或擊殺概率非常高的區域。殲20部署了射程250至300公里的霹靂15(PL-15)空空導彈,該導彈利用推力矢量控制,具有很高的機動性,使用AESA雷達使它比被動雷達製導導彈更難被卡住,而且還可以鎖定可以更遠距離地瞄準目標,並更好地與隱身目標交戰。印度陣風部署的流星導彈射程在200-280公里之間,這對PL-15構成挑戰。PL-15的開發目標是針對隱形戰鬥機,而流星的主要設計目的是與機動性強但非隱身的噴氣式戰鬥機使用,這意味著其對隱形飛機的攻擊能力預計不會與美國競爭對手AIM-260相提並論。由於流星技術的敏感性以及歐洲製造商降低將導彈設計出口到第三世界的強烈趨勢,印度幾乎肯定會獲得比法國空軍本身使用的能力更差的流星變體。殲20的導彈優勢可能在短距離交戰中最為明顯。

    在戰鬥性能方面,將“陣風”與中國最新設計進行比較,顯示中國相對於法國的研發預算要高得多,殲16是中國輕型飛機,重量範圍較輕,與“陣風”同代,其價格遠低於印度為陣風戰鬥機支付的價格的五分之一。鑑於法國製造的戰鬥機在使用後出現了嚴重的質量問題且維護費其高,如台灣的幻影2000機隊不知還剩多少戰力,由於印度的國防預算不到中國的三分之一,購買俄羅斯的MiG-35和Su-57下一代戰鬥機的成本僅是陣風的一小部分,並且在許多方面都具有更強大的能力。法國戰機無法部署替代Su-30MKI部署的布拉摩斯3馬赫巡航導彈,陣風的成本卻是俄羅斯平台的四倍多。此外,歐洲噴氣式飛機無法由印度共同製造,因此無法促進印度自製整合印度本土技術。陣風僅限於歐洲軍備,甚至連美國和印度的系統也不兼容。所以印度把希望完全寄託在流星導彈上,此風險極大。








 

有誰推薦more
全站分類:時事評論 國防軍事
自訂分類:時事評論

限會員,要發表迴響,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