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s ...
udn網路城邦
東風31AG導彈
2017/07/30 21:42
瀏覽1,196
迴響0
推薦29
引用0

 東風31AG導彈

 

一、東風31導彈

    東風-31DF-31,北約代號:CSS-10),是中國研製的一種公路機動型三級固體推進劑洲際彈道飛彈;包括東風-31基本型、東風-31A改進型、東風-31B增強型三種型號及最新的東風31AG型。東風-31基本型飛彈射程為8000公里,可攜帶一枚700公斤單彈頭(1百萬噸TNT炸藥當量),是中國第一款公路機動型三級固體燃料遠程/洲際飛彈;因為其射程偏低,介於遠程飛彈和洲際彈道之間,從中國東北發射僅能有效覆蓋美國阿拉斯加和夏威夷地區,威懾效能偏低;且彈頭有效負荷偏小,僅被當作過渡性型號研究使用。改進後的東風-31A,彈頭載荷1050-1750公斤,可攜帶至少三枚彈頭或誘飛彈頭以及多彈頭重返大氣層載具甚至是多目標重返大氣層載具、其射程為11270公里,可有效覆蓋美國全境目標。最新增強型為東風-31B型飛彈,在東風-31A型的基礎上,改用最新八軸16輪越野車作為運載工具,機動能力和越野能力大為提高。

    中國的二炮部隊近年來發展迅速,英國《簡氏防務週刊》證實,目前證據顯示中國二炮部隊可能已裝備一種新型洲際彈道導彈,也就是東風-31B遠程彈道導彈。該刊推測東風-31B導彈的射程可達11200公里以上,可携帶多個分導式核彈頭,可能與東風-41導彈共同裝備部隊,是一種強大的核報復手段。西方媒体報導,認為中國二炮部隊已經形成了新一代覆蓋中遠近程的彈道導彈序列,包括近程的東風-16、中程的東風-21D、中遠程的東風-26、遠程東風-31B,以及具備“進攻性戰略核武器”性質的東風-41導彈,這意味著中國正在核力量領域迅速縮小與美俄的差距,顯示了中國向超級大國發展的雄心。此前,美國的聲明和報告中都提到過液体燃料井射東風-5A導彈和固体燃料机動式携帶分導式核彈頭的東風-41導彈,2014102日,《華盛頓自由灯塔報》稱中國在2014925日進行了東風-31B導彈的實驗,東風-41導彈發射車,雖然也是8輪負重輪,但該車明顯比東風-31B導彈更大,泰安公司已經為中國東風-31導彈(射程8000公里)、東風-31A(射程11200公里)生產過使用大型拖拉机輪胎的卡車底盤,此外他們還為射程1100012000公里的東風-41導彈生產了一種更大型的8軸越野式車。所有上述這些洲際導彈都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團研制。         

    目前中國二炮部隊現役洲際導彈主力是東風-31和東風-31A,這兩種導彈分别在1999年和2009年國慶閱兵時首次亮相。此兩種導彈的發射車外形非常類似,都採用8軸拖車結構的發射車,與東風-31B8軸車相比,在發射准備時間,越野性能等方面較差。但總高度更低,可以使用直径较小的洞庫掩体。相比之下,東風-31B和東風-41發射車更高大,但可以在公路外行駛,而不再完全依賴洞庫掩体和發射場坪,生存能力更強。東風-31B和東風-41兩種導彈的射程看似相當,中國之所以發展兩種技術水平接近的導彈,可能是出于提高二炮導彈反擊系統可靠性的考慮。

 

二、中國東風31AG導彈亮相

  在提前慶祝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90週年主題展覽中,在室內展廳中出現了一款名為DF-31AG(東風-31AG)的新型戰略彈道導彈模型,而這成為這次活動的最大亮點。由於該導彈和DF-31A是並排在一起的,兩者的型號又僅差一個字母,再加上還是用了不同的導彈樹立機構(TEL)DF-31AG應該是DF-31A的重大改進型號,其主要改進有以下六個方面:一是加裝了帶有突破敵方反導防禦的系統,因為DF-31A雖然也能攜帶3枚左右的分導式多彈頭,但是飛行彈道卻是拋物線式的,因此很容易被美國的反導系統所攔截,生存能力或者說突防能力很有限。現在,DF-31AG對此進行了大幅改進,使得各個分導式多彈頭可以曲線或者蛇形飛行,讓即使很先進的反導系統也無可奈何。二是射程可能增加1000公里,從而成為可覆蓋大部分北美目標的殺手鐧。三是所攜帶的核彈頭個數有增加,也許將由3個增加為5~6個。從DF-31AG的儲運發射筒似乎有些變粗加長來看,這種推測是存在一定可能性的,四是更換了新的高機動性TEL發射車,這是中國洲際機動彈道導彈的進步,當然也是DF-31系列導彈最大的變化。DF-31AG新的運載車不但大幅強化了複雜道路的機動通過能力,而且整體體積和長度變小,有利於在有限空間內的使用,五是改善了導彈整體環境控製手段,六是導彈儲運發射筒設置了加強筋並變動了液壓起豎筒的位置。這顯然是外部的變化,但從東風-31/A的平滑發射筒到DF-31AG的如同紅旗-9防空導彈的帶加強筋的發射筒,可能意味著後者的發射重量加大了。

   The new missile system is expected to share a similar estimated range of 11,000km with the DF-31A – enough to reach most locations but will be more mobile thanks to its new carrier vehicle design, military experts said.軍事專家說,新型導彈系統預計與DF-31A估計的距離類似,約為11000公里,足以達到大部分地區,但由於其新的載體車輛設計,該導彈系統將更加流動。The DF-31AG is based on an eight axle launch vehicle that can go off-road whereas, the DF-31A's carrier is limited to hard surfaced roads. DF-31AG基於可以越野的八軸運載火箭,而DF-31A的載體僅限於硬面路面。Missiles with high mobility are seen as a greater strategic threat than those deployed in silos because they can be moved and hidden to avoid detection by satellites or other devices, making them harder to track down or target during a conflict.具有高機動性的導彈被視為比在筒倉中部署的導彈更大的戰略威脅,因為它們可以被移動和隱藏,以避免衛星或其他設備的探測,使得它們在衝突期間更難以追踪或瞄準。

    解放軍日前首度展出新型導彈東風31AG模型,該導彈可能就是「核常兼備」的洲際彈道導彈,外傳射程足以覆蓋夏威夷。解放軍是在建軍90周年主題展中曝光此新型導彈,據觀察者網報導,東風31AG是東風31的改進型,該導彈採用了越野能力、機動性更高的8軸運輸發射車。該彈的發射筒上有條狀線路和檢修裝置,底部有緩衝墊層,類似東風26中遠程彈道導彈的「無依託發射技術」。此外,該導彈的模型上可以看到類似俄羅斯白楊導彈的環控系統管線,表明其野外活動能力比東風31A進一步提高。

 

三、美國為何懼怕東風-31AG

           超高飛行速度和洲際射程等特徵結合核武器的超殺能力,讓洲際導彈成為各核大國核打擊力量武備發展的重點。俄媒稱東風-31AG導彈最大的變化是運用分導式多彈頭,中國將繼俄羅斯后成為世界上第二個能够生產携帶多枚分導核彈頭陸基機動固体燃料洲際導彈的國家。東風-31AG的危險處在于很難在其發射前捕捉到蛛絲馬跡。美國認為東風-31B採用與俄羅斯“白楊”系列導彈相似的陸基公路機動發射方式,今后數年中國的戰略核實力便可躍居全球第三,僅次于俄羅斯及美國。俄專家認為,發展機動發射裝置與中國的核還擊戰略契合,能够確保北京在必要時還擊莫斯科以及華盛頓的核打擊。中國在山區中挖掘有綿延數千公里的地下隧道,機動發射裝置完全能够藏身其間。東風-31洲際導彈對世界上的主要战略對手的重要政治、經濟、文化目標都有一定的毁傷能力,是中國陸基战略威慑和打擊的重要武器。美媒認為東風-31AG是種机動導彈,專門設計用于崎嶇地形或其他困難路况下机動,它的優越性除机動性出眾外,還體現在發射速度上。從發射到再進入曲線的助推階段不超過5分鐘。

有誰推薦more
全站分類:時事評論 國防軍事
自訂分類:時事評論

限會員,要發表迴響,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