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修道人一定要持戒?
2024/03/18 07:05
瀏覽153
迴響0
推薦0
引用0
《利未記》記載耶和華說:「玷污我的帳幕,就因自己的汙穢死亡。」佛堂、道場是莊嚴的聖地,是 上帝的帳幕,不能被世間凡人的汙穢玷污。玷污佛堂、道場者,必招致死亡。所以孟子說:「西子蒙不潔,則人皆掩鼻而過之;雖有惡人,齋戒沐浴,則可以祀上帝。」即便作惡的人想到佛堂祭祀 上帝,也得先吃齋守戒。這就是為什麼仙佛會不斷強調修辦道人員一定要清口的原因。有持戒的修道人,所做的一切功德,是倒在沒有漏洞的水缸裡,不但可以用來洗清自己累世的罪孽,還能不斷地把多做的功德儲存起來,不僅能洗除其他眾生的汙穢,使眾生覺悟悔改,還能灌溉眾生的心田,使道的種子萌芽、生根、茁壯。
一個出家師父如果不守戒律,生活習性跟一般人沒兩樣,我們還會供養他嗎?如果我們修道人本身的戒律都守不好,又憑什麼要求 上帝賜給我們恩典呢?因此,没有持戒的修道人,所做的一切功德,是倒在有漏洞的水缸裡,完全無法拿來洗除汙穢、罪業,無法澆熄冤親債主的怒火,最後還是難逃死亡的命運。所以《金剛經》說:「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
如《馬太福音》記載耶穌說的:「你們不要以為我來是要廢除律法和先知,我來不是要廢除,而是要成全。我確實地告訴你們:即使天和地都消逝了,律法的一點一畫也絕不會消逝,直到一切都成就。」修道人所應遵守的佛規戒律,是長長久久,永不消滅的。過去青陽期、紅陽期聖人所遵守的佛規戒律,即使到了白陽期,修道人也仍應當遵守!
持戒應從十善做起。十善包括:戒貪、戒嗔、戒癡、戒殺、戒盜、戒淫、戒綺語、戒妄語、戒兩舌、戒惡口。實踐十善是奠定修道人成聖成佛的基礎,也是建立大同世界人間淨土之機樞。修道人當以知足之心戒貪,以忍辱之心戒嗔,以是非之心戒癡,以憐憫之心戒殺,以喜捨之心戒盜,以恭敬之心戒淫,以真誠之心戒綺語,以信實之心戒妄語,以和睦之心戒兩舌,以寬容之心戒惡口。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限會員,要發表迴響,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