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活中,有人認為中藥絕對沒有毒副作用。甚至用作保健品。近日,一篇題為《中醫肝損傷調查》的報告再次引發了人們對藥物性肝損傷的擔憂。這提醒我們,濫用中藥也是危險的。
中醫藥部副主任告訴記者,一般來說藥物肝損害的主要機制有兩種:一是藥物的直接毒性和藥物對肝臟的中間代謝產物。另一個是個體對藥物的獨特反應。第一類主要與種類和數量有關。其次,主要與身體素質有關。在日常生活中,使用以下藥物時應特別注意肝損傷。
何索烏 很多人都喜歡吃何首烏用於護髮補腎。但隨著使用量的增加安全性也成為關注的焦點,早在2014年,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CFDA)就發布了不良反應警告,提示何首烏有肝損傷風險。何首烏可分為生、熟兩種。煮熟的何首烏有補肝腎、養血、烏髮的作用,而生的何首烏可以治療瘧疾,潤腸通便。以彌補空虛烏法一定要選擇煮熟的首烏,即“首烏”。如果自己購買或採集何首烏未經加工,可能含有蒽醌衍生物大黃酚。未經授權的濫用會對身體產生毒性作用,主要症狀是肝損傷和腸充血。因此,不建議健康人盲目使用。存在疾病時,應在醫生和藥師的指導下,根據症狀的不同服用藥物,益生菌 過敏
番瀉葉 便秘時塞納。許多患者會選擇番瀉葉進行治療。番瀉葉有很好的利尿作用。但它適用於急性便秘。長期過量服用典型用量為5~6g。它在腸道中代謝類似蒽醌的產物。容易傷肝脾胃正常,有寒戰、溫熱、便溏等感冒症狀的人不適合服用。此外,許多患者信奉醫治,用大黃煮來治療便秘。大黃中含有大黃素等物質,一般人一次服用1~5克比較合適。長期濫用會導致肝損傷。
艾葉 中醫認為艾葉具有溫經止血、散寒調經的功效。部分患者會使用艾葉茶或艾府暖宮丸等中國專利藥物治療經期。但不能長期大量使用。甚至用來預防疾病研究表明,桑葉中所含的一些揮髮油或水溶性物質,長期服用後會造成肝臟損害。甚至肝硬化等疾病在嚴重的情況下一般建議是在月經前 3 至 5 天開始服藥。服用一周後,症狀仍未消退。停藥並立即就醫。益生菌 過敏
苦參 苦參能清熱除濕。有些患者會長期服用苦參來自我治療濕疹和慢性陰道炎,但需要注意的是苦參片只適用於濕熱積聚引起的陰道炎和濕疹。未經授權的使用可能會因過量服用而延遲病情或損害肝臟。長期服藥的患者應定期復查,出現肝臟問題時,應立即停藥,必要時採取一致的治療措施。
銀杏 銀杏是銀杏樹的果實,對肺有潤澤作用。止咳並緩解哮喘症狀一些老年哮喘患者喜歡在路邊喝銀杏茶,但未經加工的銀杏籽也含有銀杏酸、苦杏仁苷等有毒成分。過量服用很容易引起腹脹。在嚴重的情況下,它會導致肝臟中毒等問題。在正常情況下銀杏經炒熟後可消除大部分苦杏仁苷,降低毒性。銀杏可去皮泡水一小時左右再加熱食用,但一般成人一次不超過10粒,兒童不超過5粒,5歲以下兒童不宜食用銀杏,易出血、體虛寒者不宜用。
限會員,要發表迴響,請先登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