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羽與劉邦,一場皇命由盛轉衰的宴會,一場范增與張良鬥智的棋局──源自《史記》改編而成的兩小時電影,節奏流暢、劇情豐富、主線明朗、不旁生枝節、不脫泥帶水、環環緊扣、布局縝密、運鏡細膩,有英雄、有兒女、有剛武、有智謀、有忠誠、有相惜,感情充沛,亦充滿趣味。(好了,可以關機直接進電影院了XD)
好的,謝謝您繼續往下看,呵呵。
其實原先J並不是特別喜歡古裝電影的年輕化,例如過度白話的臺詞,失去了文言的典雅與含蓄,或是過度現代感的音樂失去了時空背影的特色與和諧。在這個方面,對岸的電影一直有磨蹭著、尋求平衡的趨勢,有時候也要端看導演的風格,以及預設的收視族群來作取向。在李導演的電影中或多或少也感覺得到他在兩者中取得平衡的線索。
在音樂方面確實是採用很具現代感的旋律,可是導演將他穿插在劇情中的功力卻很純熟,曲曲都緊扣著當時的氛圍,帶動觀眾的情緒。臺詞雖然脫離了文謅謅的範疇,卻也不會過於直白,臺詞的編纂上下了很多的心力推敲吧?幾乎每一句臺詞都有其價值、有其伏筆,更甚著,有其力道;謀士有謀士的精練、霸主有霸主的氣度、武夫有武夫的真誠,自然能夠打動人心。還有一件小事情,在看《錦衣衛》的時候,就覺得兵器(連同匣盒等工藝類)非常的現代化,雖然在史料考據上也許並不正確,但J很欣賞這種創意的發想,這也是屬於年輕化的一部份吧?於是《鴻門宴》的部分當然也有承襲如是風格,而且導演這一次沒有不小心讓新細明體出現在畫面上,修正得還不錯,哈。
還有演員的部分,最重要的四個角色都選角選得很有說服力。血性漢子、一方霸主、同時卻擁有感情豐富以及婦人之仁的一面,善於軍法卻不善險惡心計,表裡如一的項羽,由濃眉大眼的馮紹峰飾演,配上空靈的劉亦菲(飾虞姬),郎才女貌,讓項羽的雄霸一方與閨中的繞指柔情顯得相得益彰;而虞姬不光是要美得傾國傾城,也要有伴君的膽識與智慧,既是溫暖慰藉、又是心靈歸屬。
而飾演劉邦的黎明,也將外表仁厚實則心機深沉的氣質演繹出來。這個角色或許是最難呈現的,因為他必須一路內斂,到尾處才能釋放,表演課都告訴我們,「收」比「放」的功夫可要深多了。
另外兩個不可或缺的靈魂人物就是項羽的軍師范增,與劉邦的軍師張良,飾演範增的數無庸置疑的影帝黃秋生,而飾演張良的則是剛強與柔軟兼具的張函予。這兩個角色極為重要,尤其以張良為貫穿全劇的軸心人物,此二人雖各為其主、棋逢敵手,卻又相知相惜,一場宴會上的五盤盲棋實在下得擲地有聲。而張良留下的未分勝負的第五盤,則是代表兩方情勢的重要的象徵。
▲到君臣斷義時,項羽不願再握住范增的手,睹之鼻酸。而范增卻不曾放棄自己的信念,到死都守護著項羽。
張良利用項羽的輕忽與不安,反間挑撥項羽與范增的感情,從此君臣情斷。在破屋中,兩位謀士最後一席話透露著玄機。張良:「前輩,這盤棋我下得太重了。」范增:「張良,有一種棋,叫作……」(未免劇透,自行消音XD)
▲看了《風聲》之後,對於張涵予這樣眼睛充滿靈氣的演繹方式大感驚豔。他的眼神教人信服他的內涵、他的真誠。很細膩很有層次,也讓兩人之間的對手戲變得格外的精彩,不論是亦師亦友、亦友亦敵的感情,都表現非常得當。
然而范增辭世後,這盤棋仍然繼續再行走。張良雖助劉邦取得天下、大潰項軍,卻也落入了范增的最後一步棋中,他如何挑撥離間項羽君臣,范增便如何炮製還擊,蕭何、韓信,乃至張良本身全都難以全身而退,「兔死狗烹、鳥盡弓藏」,這就是范增的最後一步棋。
劉邦步上登基大殿的途中,是踩過多少屍體走上去的?
於是范增問張良的一句:「你為何要逆天而行?」以及「你我是否真要對奕?」都變成了弦外之音,將臺詞高度運用的的密度讓電影變得更加精彩。在臺詞的變換間,「無聲之聲」則成為導演細膩運鏡的重要參考點,補捉一句話出來之後,聽聞者的瞬間表情,然後在最後抽絲剝繭處,將這些微表情、微畫面貫穿,一步步帶出真相,又懸疑、又酣暢,但是情感卻又是柔軟的,使得觀眾的情緒也跟著攀到了臨界點,喜好忠義故事的我,忍不住鼻酸。
當然,一個好的故事,要有一個好的結局,悲劇更是如此。
悲劇的結局如果能夠發散觀眾的情緒,讓觀看的人惆悵、卻不遺憾,是一件非常難以辦到的事。像是霍元甲死在擂台上,無法與月慈見上最後一面,而觀眾看到的結局卻是月光下,月慈感覺到阿牛回來見她一樣,是一種情緒的發散。《鴻門宴》中亦是,神秘老者將虞姬的牌位放到項羽的身邊──「替虞姬執著最後一件事。」
此生他或許沒有得到江山,卻得到比江山更為珍貴的東西。
我們小時候總以為世界上的好人與換壞人端的,長大之後才知道有很多灰色地帶。在這部電影中,我們看見的不是孰是孰非的闡述,也不是一方歷史要試圖擊倒一方歷史的「成王敗寇」思想。它呈現給我們的就是一個歷史的切面,而人是複雜的,立場是複雜的,才會有那麼多的爭議空間,沒有誰該責怪誰‧只有每一個關卡之前,大家的「衝突」與「選擇」是什麼?──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
很過癮、也很喜歡的一部戲,推薦給大家。
撰於:2011
- 6樓. wang000012023/08/29 16:03整體而言《鴻門宴傳奇》至少是李仁港繼《星月童話》後最好看的一部商業電影。制作方面除了電腦特效的場景外,武戲場面剪輯硬朗,具備了沖擊力跟很強的視覺效果。
- 5樓. 路人2012/12/26 12:43抱歉想請問
爬了很多文都沒找到答案
因為國文實在太差了,文言文對白又多看到頭昏
想問張良是用何種方法讓項羽拋棄范增?
然後范增又是如何讓劉邦可以去殺害韓信跟張良?
而劉邦要殺張良的時候說的那句,下最錯的一步棋的含意是?
感謝回復
- 4樓. 嚴凱2012/03/28 07:26名字錯了
演項羽的是馮紹峰不是鄭!改囉~感恩! Butterfly.J 於 2012/03/28 08:02回覆 - 3樓.2011/12/11 13:01好棋
J ~ 好人與「換成」,這個「換成」是什麼意思?
哈~又被你抓到了~XD
我趕緊改過~換成...壞人!! Butterfly.J 於 2011/12/13 08:49回覆 - 2樓. 航迷老叟2011/12/09 12:38故事很生動
我喜歡看電影藉由影音世界來娛樂自已,一直都認為中國歷史故事值得探索,但細閱史書要很專心的去讀它,但很枯燥,看完格文這部鴻門宴合著歷史的典故,故事很生動,如真是讓歷史變得更迷人,我會去看的。
感謝大哥的光臨!
一直偷偷默默地觀賞您的格子,沒想到有一天會看到您的光臨。
大哥說得沒錯!電影是用來娛樂自己的,所以能讓自己在其中得到快樂的電影,就是一部好的、適合自己的電影!J以前念書時也覺得這段歷史很有趣,老師還會畫上對照表:項羽←→劉邦;范增←→張良...這樣的呢,哈哈。
現在這樣的延伸創作很多,好壞雖然見仁見智,但總是值得鼓勵的!
再次感謝大哥的來訪喔! Butterfly.J 於 2011/12/13 09:05回覆 - 1樓. 王僧劍的頑石集2011/12/06 18:13對白一直是最弱的
雖然還沒看。但這些導演、編劇,寫出來的對白,往往與當時的習慣,大謬違背。
譬如,范增是個長輩,那在古代,是不能直接稱呼他的姓名。只有長輩、上司才可以稱呼下屬、晚輩的姓名。
在皇帝面前,也不能講別人的字。因為表字是一種親密的稱呼,是平輩之間的,或長輩對後輩的親密稱呼。前一段時間,關雲長那部戲,在這邊就很馬虎。曹操竟然在皇帝面前,叫關羽關雲長。
感謝您的熱心,雖然我還沒看關雲長,下次可留意看看。@@
Butterfly.J 於 2011/12/06 18:34回覆
這是您的長項,小女子實在班門弄斧了,還是再次感謝您的來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