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散文略論》~「如何寫作一篇散文」:
...... 雁南飛/2012 年 06 月 13 日增補:
一、前言:
散文為現代文學之母。通順的散文,足以良性溝通;創意的散文,足以擴大眼界;深邃的散文,足以解放靈魂。
身為現代人,現代文學為表達互動溝通的必備工具;而現代文學中又以散文為主體,舉凡一本著作、一席講稿、一篇日誌、一箋家信、一闕賀詞、一則電報、一紙情書、一卷八股文案甚至一張便條指示等等,都是現代散文的形式。
一篇現代散文,可以是娓娓動人的抒情文,可以是慷慨激昂的演說詞,可以是悽婉哀怨的訣別書,也可以是幽默雋永的小品文;只要文字的運用能夠自然生動、活潑迸跳,她就是娉婷多姿的美女,或是嫵媚動人的鄉姑,或是清秀飄逸的鄰家女孩。
好的散文,要能像白居易《琵琶行》所述:
「輕攏慢撚抹復挑,初為霓裳後六么。
大絃嘈嘈如急雨,小絃切切如私語。
嘈嘈切切錯雜彈,大珠小珠落玉盤。
間官鶯語花底滑,幽咽泉流水下灘。
水泉冷澀絃凝絕,凝絕不通聲漸歇。
別有幽愁暗恨生,此時無聲勝有聲。」
〔按:拿「大絃嘈嘈如急雨,小絃切切如私語/嘈嘈切切錯雜彈,大珠小珠落玉盤。」來形容散文的高潮迭起、收放自如,倒很貼切。〕
~~「字字珠璣而不落窠臼」。
或像劉義慶《世說新語.言語第二》所載:
「謝太傅寒雪日內集,與兒女講論文義。
俄而雪驟;公欣然曰:『白雪紛紛何所似?』
兄子胡兒曰:『撒鹽空中差可擬』。
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風起』
公大笑樂。」
〔按:《世說新語》每篇小品短文,本身就是簡潔、精練的好散文。〕
~~「簡潔捷悟而生動傳神」。
二、現代散文的定義:
〈一〉余光中老師謂散文是:「 求真不忘求美,論理如在抒情。」
現代散文類似古代的小品著作;如遊記、筆談、漫語、隨筆、偈言、銘記等等。
有別於古代詩/詞/曲/賦/劇..... 等韻文,現代散文排除了上述韻文,其餘體裁皆可涵括之。
〈二〉廣義的現代散文:
廣義的散文,泛指所有韻文、駢文以外的文字敘述;但現代散文則設以範疇,特指具有文學藝術性質的散文而言。
詳言之,現代散文泛指韻文、駢文之外的各種文體,包括新聞體、學術論著、八股公文書、民間通用文體..... 等皆是。
〈三〉狹義的現代散文:
則專指~1. 含文藝性;2. 具層次感;3. 以抒情為主軸。缺此三項要素,則不成美麗散文,而係凡俗雜文。
1. 「含文藝性」:缺乏文藝內涵可讀性的散文,譬如雞肋棄之可惜,然食之亦索然無味矣。譬如樣板文藝及八股公文書,僵化了吾人思想與創意。
【註】:含文藝性,指將文章注入「新鮮氣息」、「獨特風格」及「成熟品味」等三昧。
2. 「具層次感」:與小說或現代詩一樣,散文也需要一個「轉折」、一個「高潮」加一個「感動」,便是具層次感。
「轉折」不必抝,自然就好;「高潮」不必多,震憾就好;「感動」不必烈,輕喜就好。
【註】:層次感〈Multi-layer hairstyle〉,廣義泛指一件作品意象的創造性、豐富感與多變化性。
3. 「以抒情為主軸」:現代散文必須身歷其境,復能收放自如;帶入既豐沛感人,又不致泛濫成災的真誠感情。
【註】:帶有抒情感性的散文,通常就是抒情文;但抒情文若寫遜了,就成了濫情雜文。
三、散文與詩詞、小說的區別:〔附舉例參照〕
簡單的說:
散文實寫明述,偏重抒情、說理、藝文、寫景特質;如灑脫豪放不羈的現代出浴美女。
詩詞虛實相間,可以夸飾文字以求其生動感人;如穿著兩重心字羅衣的古典情挑少婦。
小說以虛構人物、情節及場景為主,可以天馬行空遨遊太虛;如一身勁裝載歌載舞的遠古飛天仙子。
註:上文三、散文與詩詞、小說的區別~修正用詞:0530
「散文實寫明述..... 如灑脫『一絲不掛』的現代出浴美女。」
「一絲不掛」用詞,恐有誤導妨害風化之慮,特予訂正如次:
「散文實寫明述..... 如灑脫『豪放不羈』的現代出浴美女。」
以下舉例參照:
◎這是古詩五絕~~
白居易《問劉十九》詩:
綠螘新醅酒,紅泥小火爐。
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
註釋:
〈1〉綠螘:螘,音義同蟻〔ㄧˇ〕。綠螘,指米酒新釀而尚未過濾時,其上面浮著一層綠渣狀如螘的酒沫。
〈2〉醅:音胚〔ㄆㄟ〕。指尚未過濾的新酒。
〈3〉紅泥:形容詞;指以紅泥燒製而成。
〈4〉晚來:天色將晚;將入夜也。
〈5〉雪:動詞;喻飄雪、落雪貌。
◎這是古詞小令~~
改作《更漏子/問劉十九》小令:
綠醅泥,紅砌酒;
渣沫泛香爐首。
天欲雪,晚涼催。(换平韵)
念君邀暖杯?
註:此為古詩五絕嘗試改作古詞小令。如欲改按曲或賦,依各別體裁/格律為之即可。
另若欲演繹成小說體裁,則需加入「情節結構」、「人物塑造〔刻畫〕」、「場景時空」「敘事安排〔觀點〕」及「主題意象」等小說必備元素;此處從略。
◎這是現代散文~~
改作《問劉十九》散文:
那泛著綠沫香涎的糯米酒,才剛剛釀造成了。
在紅通通的泥塑小火爐上,還溫燙著。
眼看入夜後,天就要飄雪.....
老友呀,不知你能否來和我把酒言歡,共飲這一杯?
註:詩人好友圍爐對飲,促膝暢談意氣風發往事,固人生一樂趣也。唯過往歷歷如煙,亦難免傷感宦途冷暖、世態炎涼,而相視牛衣對泣矣。〔牛衣對泣,寓有生活處境艱難之慨嘆。〕
四、散文體裁的分類:
〔參閱林淇瀁《被忽視者的重返~小論知性散文的時代意義》〕
參考網址: http://tea.ntue.edu.tw/~xiangyang/tailit2.htm
以下引用林淇瀁〈台灣文學〉論文《被忽視者的重返~小論知性散文的時代意義》:
台灣當代文學界的散文分類:
羅青:論小品文時分五類:純說理或敘事的、純抒情的、偏重說理或敘事的、偏重抒情的、說理敘事和抒情並重的。
曾昭旭:將散文分為三類:抒情散文、敘事散文、論理散文。
楊牧:將現代散文分為七類:小品、記述、寓言、抒情、議論、說理、雜文。
余光中:先分散文為廣、狹兩義~狹義散文指個人抒情誌感的小品文,廣義的散文則「凡韻文不到之處,都是它的領土」。
余氏另又依「功能」將散文分為六類:抒情、說理、表意、敘事、寫景、狀物。
鄭明娳:其分類大分為「散文的主要類型」與「特殊結構類型」兩大體系。
前者下分情趣小品、哲理小品、雜文等三類;後者下分日記、書信、序跋、遊記、傳知散文、報導文學、傳記文學等七類。
五、散文寫作的技巧:
現代散文寫作,不外乎從「主題」、「意象」、「境界」、「布局」、「修辭」、「氣勢」等六個面向著手。
一是「主題」要明確,不能漫無邊際。
二是「意象」要清晰,不能模稜兩可。
三是「境界」要出奇,不能了無新意。
四是「布局」要自然,不能堆疊累贅。
五是「修辭」要生動,不能平鋪八股。
六是「氣勢」要貫徹,不能無病呻吟。
以下引用鄭明娳為散文設定的四個「標準」〔特色〕:
〈一〉格局精緻:通常不超過一萬字,以便經雕細的描寫。
〈二〉以實寫為主:給讀者最親切感、貼己感,喜用「家常絮語」,在文字上具有親和力。
〈三〉意境獨到:造境、寫境,完全看作者是否具有生活的「吟味力」,才能「境由心造」。
〈四〉不論造境或寫境,其境必含情、趣、韻等因素。
六、結論:
散文理論家鄭明娳曾主張散文應符合下述三項要求:
〈一〉內容方面的要求:必須環繞作家的生命歷程及生活體驗。
〈二〉風格方面的要求:必須包含作家的人格個性與情緒感懷。
〈三〉主題方面的要求:應當訴諸作家的觀照思索與學識智慧。
簡言之,散文一必須表達作家的思想與經驗;二必須觀照作家的人格與情懷;三必須訴諸作家的觀照與智慧。
個人對現代散文的淺見:
〈一〉小說可以虛構使生動懸疑,詩詞可以夸飾使感人肺腑;唯散文必須身體力行,寫實反映人生百態。
〈二〉現代散文是所有文學體裁的母親;先努力寫好散文,則跨足小說、詩詞甚至戲劇,自可事半功倍。
〈三〉建議「三多一勤」:三多者,「多欣賞名家散文;多練寫日誌剳記;多閱讀古典名著」;一勤者,「勤於耕耘文田,感動普羅大眾」。
關於多閱讀古典散文名著,個人的建議是下列書目:易爾詩書、老莊孔孟、世說文心、浮生老殘、般若壇經等,大致完備。
易爾詩書〔易經、爾雅、詩經、尚書〕是經典古籍;老莊孔孟〔老子、莊子、孔子、孟子〕是諸子代表;世說文心〔世說新語、文心雕龍〕是小品精粹;浮生老殘〔浮生六記、老殘遊記〕是小說妙文;般若壇經〔般若心經、六祖壇經〕是佛籍上典。
若求簡約,可先從老莊孔孟、世說文心、浮生老殘三類入手,再旁擇古今名家詩詞散文小說選讀,則斯可以矣。
◎增補:散文與新詩在使用標點之差異:06.13增補
若是散文,句句加適當的標點天經地義;無標點則不成文。
為何散文需要適當標點的規範?而新詩卻不宜句句加標點?
打個簡單的比方:
標點似落腳之處;散文宜多,求規範;新詩宜少,求解放。
散文像蜻蜓點水,十里洋場,需要落腳歇息的陸地花園.....
<除非搭便車,沒聽過台北的蜻蜓粉會飛到墾丁去度假。>
新詩像蝴蝶紛飛,南飛北翔,需要自由飛翔的空中走廊.....
<卵→幼蟲→蛹→蝴蝶;新詩也需經蛻變,羽化成詩蝶。>
小結:
沒有適當標點規範的散文,像迷失的蜻蜓找不著綠地。
加了過多標點束縛的新詩,像折翅的蝴蝶飛不上藍天。
至於古典詩詞,標點係標示段落,加標點或許較清晰。
= = = = = = = = = = = = =
◎補記:
《竹林少老行腳誌》散文..... 雁南飛
話說某日禪宗帶髮竹林少老行腳,途經某園林一樹下打尖。
忽見一松鼠施主竄出,隔三尺討食,少老心喜乃餵以乾糧。
松施主欣然捧食,躍上樹幹大快朵頤,復頻點頭似表謝意。
少老仰首曰:「松施主休謝我,此六祖親賜予之法喜也。」
言罷,突覺頂上白髮濕潤,撫之有味,心忖此施主調皮矣。
乃贊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就近借水沖髮之。
鄰人詰問:「既言無一物,何須拂拭哉?」
少老答曰:「何來一物?吾未見之;沐髮為醍醐灌頂耶。」
盥禮妝畢,少老復行腳朝山云.....
◎附記:
有感長年沉浸八股文卷堆裡,案牘勞形不知所終,以致於荒廢讀書,矇混人生迄今。
誠如前賢所云:「不讀書,則使人厭」;乃重拾書本,盼晚年能少些「不讀書,使人厭,亦令己厭」之遺憾。
<參按:《世說新語.賞譽第八》:「謝太傅道安北:『見之乃不使人厭,然出戶去不復使人思。』」>
是以個人宣告從此解放八股文章束縛,並為小詩《羽化》如次,以誌懺悔:
《羽化》...... 雁南飛
思想
飄然神隱
靈感
羽化成仙
灑落一地的果粒
凍結成冰.....
請原諒我
亙古靜默不語的泥塑兵馬俑
傀儡悲歌 長夜漫漫
甩不盡千年惡露風霜.....
◎補註:
一篇必須實寫的散文,加以精簡、夸飾、鍊字、分行便成詩;統稱散文詩。
一篇散文詩若賦予更深入的情感,注入更多樣的形容詞,它就是抒情詩了。
簡單說,散文詩是大圈圈,抒情詩、敘事詩、說理詩與現代詩都是小圈圈。
具有嶔奇磊落特質的新詩詩體,是現代詩的主流。
具有抒情文過剩的熱情與感動,是抒情詩的源泉。
而介於兩者之間,不拘泥新詩意氣風發,亦不陷於抒情詩多愁善感,便是散文詩。
拙作《羽化》是帶有新詩格調的散文詩。
若改成如次,便成了抒情詩:
《羽化》..... 新詩試改作抒情詩:
思想啊
妳為何飄然神隱?
靈感啊
妳怎忍羽化成仙?
疼惜那灑落一地的鮮艷果粒
放任它在寒天雪地凍結成冰.....
請原諒我 親愛的朋友!
我祇是那 亙古靜默不語的泥塑兵馬俑
傀儡的悲歌 忍受了多少長夜漫漫
卻甩不盡那 千年侵襲的惡露風霜.....
抒情詩的四個不良特質:
「形容詞多、語助詞多,人稱詞多,濫情也多。」
= = = = = = = = = = = = =
- 5樓. 天涯孤鴻···花窗2012/06/06 20:48散文
難得UDN有您這麼一位國學導師
果真受益無窮
孤鴻好友這回來糗我哇!..... 阿彌陀佛!
我是「摑覺搗詩」~〔或「摑覺搗文」〕
自己連三摑兩頰,猛然頓覺,方勉強「搗」出一首詩來。
看您種花排遣怡然自得的人生文章,我才真是受益無窮!
謝謝您留言鼓勵啊。.....
雁~《詩詞習作輯錄》 於 2012/06/07 13:37回覆 - 4樓. Bianca2012/05/30 22:10三多一勤
拜讀大作,宏觀廣博深入淺出。
只寫寫旅遊札記的Bianca,從不認為自己是"寫作"一族,但「三多一勤」的建議仍是我應努力為之的。
感謝分享,Bianca 受教了!
Bianca 格友遊記文章縱橫天下、觀察入微;名副作家之實!
「三多一勤」於您身上,已然顯見無遺也;何須謙謙若此?
淺作難登大雅,承蒙謬贊。謝謝回應;也感謝您好文分享。
雁~《詩詞習作輯錄》 於 2012/05/31 13:40回覆 - 3樓. ti (人回來了 )2012/05/30 13:21不是抒情詩即散文詩?
大約了解您所述,須要多做功課。有些要澄清:
1. 原稿德文標題生存是我自訂,否則就是那長長一串, 我以德文原稿試譯,英譯稿是JK從網路抓下來的, 非他所譯。
2. 我的翻譯在德國所學,一般是德英理工方面,弟一次譯詩。
3. 在網路看到一旅美詩人"秀陶",聽說他出版詩集中有譯到Rilke的詩,稱是散文詩,不需過多血肉,冷冷地...,但我還沒讀過,我這麼翻譯最大的原因是那些詩句給我普通話的感覺, 這如您所述,我還是需要修飾的
感謝您提供給我這麼多寶貴知識與您的經驗。。。
德文標題生存是我自訂,否則就是那長長一串..... 正是。自訂「生存」簡扼;其實它就是一首「生命〔破繭〕之歌」。
西洋詩的標題,常常隨興擷取詩中的某一句,尤其是擷取首句;而往往是那長長的一串.....。
我以德文原稿試譯, 英譯稿是JK從網路抓下來的, 非他所譯。..... 了解。
我的翻譯在德國所學, 一般是德英理工方面, 弟一次譯詩。..... 看得出來您是剛跨足譯詩界未久。值得期待,加油!
旅美詩人"秀陶", 聽說他出版詩集中有譯到Rilke的詩, 稱是散文詩, 不需過多血肉, 冷冷地...,. 哲理詩也是散文詩的一種。
散文詩〔大圈圈〕>敘事詩〔小圈圈〕>哲理詩〔小小圈圈〕.....
所以「不需過多血肉, 冷冷地」,是因哲理詩「將字詞精簡了/將感情隱譬了」..... 若將它剖析、還原、補綴後,它還是有血有淚的。
我這麼翻譯最大的原因是那些詩句給我普通話的感覺..... 理解。哲理詩常給人平民人生百態的印象;其實,它心坎內存在著無限的缪思。
通常譯詩或解詩的第一步,就是精讀後先行直譯~~如同您現在所做的試譯。剩下來,就是如何稍作適當修飾的功夫。
這如您所述,我還是需要修飾的..... 人生每一階段的起伏歷程,都需要不斷以智慧用溫柔去修飾的。因此,我們都需要修飾美麗人生.....
感謝您提供給我..... 不敢當。我的知識與經驗其實很淺薄,也須要不斷的自我學習與磨練,包括向 UDN 所有的格友們虛心學習請益。
〔附:我是一「篇」偉大的史詩.....前改作「齣」略硬。〕
雁~《詩詞習作輯錄》 於 2012/05/30 14:38回覆 - 2樓. ti (人回來了 )2012/05/29 18:16
回應之一:〔妳的文章設限不能按右見鍵存取.....〕
先聲明,我英文很菜,是「查字典族」;不過對英文詩歌還算有一點興趣。
至於德文看無;多年前為校稿需要買了一部德華詞典翻查字義。因很少用,連法華字典都一起送人了。現在,有一點後悔。
但從這首德文詩的標題〔生存〕及試譯的英文大致判斷:它是一首哲理詩。敘事詩加一點警譬和雋永,便是哲理詩。
以英譯言,譯文是直譯,還可看得懂,但比較像敘事詩;如格友 Jk.Tsai 所言,前兩句就翻譯得有點零碎組合的味道。
格友 Jk.Tsai 一眼洞穿,他才是英詩專家!Jk.Tsai 的女兒翻得較連貫而婉約,比較像抒情詩。
至於您的中譯,姑且不論原詩是德文詩或英譯詩,總覺得少了幾味:
一是少了點感情投入、二是少了點起承轉合;三是少了點一氣呵成。
雁~《詩詞習作輯錄》 於 2012/05/29 20:23回覆回應之二:
例如首段,建議略為擴充修飾一下:
我活在逐漸擴張的圈幕中 那膨脹的歲月.....
它們不斷延伸 直至世上每一個角落
或許 我無法跑完最後一圈
但 我會嘗試去征服它.....
次段較好,也建議稍更易文字位置:
環繞著古老塔樓,我圍抱上帝
旋轉..... 我旋轉了千年之久
仍無法洞澈..... 我究竟是睥睨的鷹 還是一場過眼風暴?
或者 我是一齣偉大的史詩.....
西洋詩歌有個特點,喜歡運用省略語;我們可能須要判斷它省略了什麼?再一一把消失的密室給補綴起來。〔睥睨的鷹;一場過眼風暴。〕
因此,西洋詩若直譯有些危險:可能會遺漏了詩的精彩及承轉之點。故七分意譯加三分直譯,或許較穩當。
最後,建議用字要稍為夸飾;例如克服→征服;歌曲→史詩〔指生命〈生存〉奮鬥的史詩〕,不知→無法洞澈;並融入一點感情。
雁~《詩詞習作輯錄》 於 2012/05/29 21:31回覆補充:
日子→那膨脹的歲月,多了形容詞膨脹的,是夸鈰呼應。
直至世上每一個角落,也是夸鈰;克服改成征服較有力。
「旋轉..... 我旋轉了千年之久」前頭旋轉..... 是加強語氣。
或者加上〔〕號成為:「〔旋轉..... 〕我旋轉了千年之久」。
〔一隻〕睥睨的鷹,指主宰命運睥睨天下之鷹。
一場過眼風暴,指爆發出短暫生命火花的風暴。
通常西洋詩若提到鷹或風暴,多半係省略如上述之意義。
雁~《詩詞習作輯錄》 於 2012/05/29 23:53回覆 - 1樓. ti (人回來了 )2012/05/26 12:09請問
請問散文詩與抒情詩如何辨識
如何確定欲翻譯的詩篇是那一種文體
感恩
忍著淡定不了的牙痛,緩緩吃下一碟鋼麵條.....
回到格子,欣然回應 ti (生存) 格友的大哉問.....
而那刻骨銘心的痛 依舊.....
補充重擬回復:
一篇必須實寫的散文,加以精簡、夸飾、鍊字、分行便成詩;統稱散文詩。
一篇散文詩若賦予更深入的情感,注入更多樣的形容詞,它就是抒情詩了。
簡單說,散文詩是大圈圈,抒情詩、敘事詩、說哩詩與現代詩都是小圈圈。
具有嶔奇磊落特質的新詩詩體,是現代詩的主流。
具有抒情文過剩的熱情與感動,是抒情詩的源泉。
而介於兩者之間,不拘泥新詩意氣風發,亦不陷於抒情詩多愁善感,便是散文詩。
舉例:拙作《羽化》是帶有新詩格調的散文詩。
若改成如次,便成了抒情詩;
《羽化》..... 新詩試改作抒情詩:
思想啊
妳為何飄然神隱?
靈感啊
妳怎忍羽化成仙?
疼惜那灑落一地的鮮艷果粒
放任它在寒天雪地凍結成冰.....請原諒我 親愛的朋友!
我祇是那 亙古靜默不語的泥塑兵馬俑
傀儡的悲歌 忍受了多少長夜漫漫
卻甩不盡那 千年侵襲的惡露風霜.....附按:希臘史詩、現〔近〕代西洋詩,大部分都是抒情詩。
萬一分不清它是屬那一種詩,就統稱為廣義的散文詩即可。
抒情詩的四個特質:
形容詞多、語助詞多,人稱詞多,濫情也多。
雁~《詩詞習作輯錄》 於 2012/05/26 17:41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