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罷免的荒唐劇,在民進黨團總召柯建銘不惜自毀形象,持杖演出瘋癲出格鬧場、癱瘓立法院中的議事與協商,大扣藍白是「中共同路人」的紅帽,以藍白亂政、亂刪預算等虛偽造假,作為無差別的罷免民選國民黨立委的理由正式登場。因為遊走超前連署的法律邊緣,一直以所謂的公民團體領銜,但是根據柯建銘的說法,大罷免早在去年大選後由賴清德確定藍白會走入他所設計的大罷免劇本。
果然,賴清德近日粉墨登場,開始在各地巡講「團結國家十講」,沒想到十講的前三講,就顯露高度意識形態化與壓迫異議的傾向,破壞團結的驚悚情節越演越烈,讓大家開始為我們的領導中樞捏把冷汗,他,是腦子熱壞了嗎?面對美國川普政府關稅、匯率步步相逼,中國大陸的圍島軍演連連,外媒直指台灣是地球上最危險的地方,國難當頭,我們真有分裂的本錢嗎?
在「十講」的第一講,他從猛獁象遺跡、南島文化的起源談起,強調台灣和中國的連結早在《馬關條約》時已經終結,刻意淡化中華民國的歷史脈絡與憲政結構,直接跳到「中華人民共和國從未擁有台灣」,完全落實他偏執的台獨史觀。
在第二講中,他矢言要團結國家的力量需透過一次次選舉、罷免來「打掉雜質」,對照稍早賴政府驅逐網紅陸配、要求在台陸配補繳除籍證明、註銷領有大陸居民證的台胞戶籍,此時大家赫然發現原來在賴清德的信念中,所有與他理念不合的都是必須打掉的「雜質」。從「不是敵人就是同志」的藍海,驟然成為「不是同志就是敵人」的紅海,這樣又是哪門子的團結?
而在上周日的第三講中,賴清德既自稱捍衛五權憲法,但又只承認《憲法增修條文》;先否定掉《中華民國憲法》,竟然說不論五五憲草或1946年通過的《中華民國憲法》,「台灣沒有派員參加」。這樣的顛倒是非,立刻被打臉,因為在國史館台灣文獻館的典藏中,就有制憲國民大會的台灣省代表名冊。台灣不但有代表,而且還有18位涵蓋多元價值的族群性別代表參加!
賴清德就任總統以來,他的執政風格讓許多關注制度運作的觀察者感到不安,不只是因他的執政團隊與治理能力堪憂,更因他面對民主政治與制衡機制的錯誤態度。
民主的核心不只是選舉,更在於接受監督與制度制衡。當執政團隊面對在野黨的制衡與監督時,以選擇性的司法、行政權力來對待異議、甚至將政敵稱為「雜質」,這樣與納粹的種族清洗何異?
政治哲學家John Rawls在《正義論》中強調,公平正義是社會制度的首要價值,不應為效率或權力讓步;社會正義的核心,在於尊重每一位公民的道德能動性與平等參與權。如果執政者將理念不同者視為「雜質」並主張將其「打掉」,這不僅是對個人尊嚴的踐踏,更是對民主價值的背叛。
這波以罷免為名、以選擇性執法與話語控制為實的治理邏輯,若不被反制,台灣將淪為一個更加撕裂、更加仇恨的政治社會。可怕的不是你反對我,而是你「不該存在」。
我們堅持的是制度與價值,而不是神主牌;要的是可以被質疑、可以反省的總統,不是自以為是的神!(作者為前立法委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