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候
鄉愁是一枚小小的郵票
我在這頭 母親在那頭
長大後
鄉愁是一張窄窄的船票
我在這頭 新娘在那頭
後來啊
鄉愁是一方矮矮的墳墓
我在外頭 母親在裡頭
而現在
鄉愁是一灣淺淺的海峽
我在這頭
大陸在那頭
~鄉愁.余光中~
很難想像在繁華的台北市信義區,會有這麼老舊的眷村存在,是不是讓人有種
時空交錯的感覺呢?
初冬,一個下過雨陰霾霾的午後,一個人走進了那個被人遺忘的年代,找尋塵
封歲月裡的模糊回憶.竹子不是眷村人,在求學及就業階段卻有著好幾個在眷
村長大的朋友,因此,眷村對我而言,總有那麼一種似曾相識的感覺.
在世貿中心對面下車,路過那台北市最貴的菜園,從莊敬路進去,彷佛走入不
同的世紀,一個滿是歷史痕跡、滄桑斑駁的老舊建築物出現在我眼前,不知不
覺讓我回到了有點熟悉又有點陌生的遙遠記憶裡.
台北市最貴的菜園~信義路五段、莊敬路口
四四南村是臺北市第一個眷村,座落於信義計畫區世貿中心對面,這個已有一
甲子歲月的老眷村,1999年,隨著信義計畫區的開發,四四南村住戶全部遷
出; 在文化界人士的奔走下,保存了南村的四棟建築物,成立了信義公民會
館,保留並展覽眷村的部分文物,並成立了「眷村文物館」暨文化公園,於
民國92年10月正式啟用,紀念昔日眷村的歷史人文,讓現代的民眾也能體會
往日眷村的純樸風情.
無言的雕塑流瀉著時光的樂章
松勤街50號~是現在的門牌號碼
一堵牆,見證了一甲子歲月的滄桑
走進眷村文物館,落地玻璃窗上浮印的是余光中的詩~「鄉愁」,斑駁的字跡
,道盡了那群隨政府來台,飄泊又無奈的外省人的心聲.
「記憶百寶箱」揭開往日時光的序幕.當年南村居民搬遷時,有的以自家珍貴
的老照片及具紀念價值的文件或舊物,有的以春聯形式表達不捨離開的心聲,
有的則是寫出家庭的生活點滴及當年對家人的期望與呵護之情.看著這些展
示,讓人更加了解眷村人的生活方式及純樸的人情味.
↑就是這幾個沈重的樟木箱,把他們從台灣海峽的彼岸,帶到了這陌生的環境,
落地生根,匆匆已過了一甲子.
館內還規劃不同的主題,呈現多元面向的眷村文化,眷村第一代有著刻苦耐勞
的精神,延續到第二代的則是發奮圖強、出人頭地的抱負.
牆邊的老舊裁縫車則是眷村媽媽為補貼家用的賺外快工具;
黃昏時分,在狹窄巷弄和鄰居小孩玩著官兵捉強盜遊戲的孩子們,簇擁著牽著
老爺卡搭車的剛下班爸爸,走向回家的路上...........
住屋內部格局及擺設實景重現
餐桌上簡單的小吃,來自大江南北的各省口味,後來匯集成令人懷念的眷村菜.
像"五更腸旺",聽說有台商在大陸吃遍了川菜館,就是找不到這一味.
記得我上初中的時候開始和眷村小孩接觸,和她們混熟了,中午吃便當時就
一起公家吃,第一次吃到外省菜,驚訝「乾煸四季豆」竟然是那麼好吃又下飯
,她們也很愛吃我媽媽做的「蔥花炒蛋」,就這樣一起吃著各自帶來的便當菜
,吃出了芋頭和蕃薯不可言諭的姐妹感情,也維繫了幾十年,一點都不會因為
省籍的不同而有心結.
在那個經濟不富裕的年代,家家戶戶的生活日用品都是那麼簡單樸實耐用
老舊的裁縫車,是眷村媽媽為補貼家用的賺外快工具
印有「中美合作」的麵粉袋,是小孩子們內衣褲的最佳布料
雖是老爺腳踏車,卻承載著多少兒時與爸爸出遊的歡樂時光?
眷村第二代知名作家及出版作品,像苦苓、張大春、朱天文、朱天心........等
館內上方吊掛著2隻四四巨龍,顧名思義是龍的身上分成44節,每逢農曆新年
、國慶等重要節日,都會表演壓軸的舞龍戲碼.
這裡的一磚一瓦、一草一木都有著半百的歲數,眷村居民彼此照應的生活記憶,
體現在家家戶戶緊鄰相接的住宅結構裡,這裡是無數臺北居民的共同記憶、更
是過去政局轉變下那段悲苦移民歲月的見證,這些歷史聚落是城市發展進程不
可遺忘的一頁.
大榕樹下,是第一代人夏日乘涼、泡茶、話家常和小孩子們嬉戲的記憶深處?
四四南村是聯勤四十四兵工廠及其眷屬們的落腳處.早期空間形狀以"魚骨狀"
相鄰,承襲了傳統眷村的規律與模式,本來是以竹片及石灰泥巴所建造,後來
才以磚牆結構建築.早期村內並無自來水設施和廁所,且各戶空間均不到十坪
,巷道狹窄,生活條件極差;後來生活水準逐漸提高,村民就加建廚房、浴室或
房間,得以擴充使用空間.
資料來源:台北市政府文化局
就是這麼挨家挨戶的生活著,培養出了濃濃的眷村感情.
世貿中心和國貿大樓就與這些老舊眷村一街之隔,信義路五段,彷佛一條時光
隧道,劃分了繁華與沒落.
眷村文化的發展,在近代台灣社會歷史演變過程中,扮演著極重要的角色,隨
著時代的變遷,第一代眷民已逐漸凋零,眷村文化在時代脈動中,也逐漸被文
明潮流所淹沒.
那天下午,同時有兩對新人在這老舊的眷村裡拍攝婚紗照,不知他們可是眷村
的第三代?是想穿越時光隧道緬懷歷史?還是要為爺爺奶奶爸爸媽媽流逝的歲
月留下見證?
辛卯年農曆春節即將到來,竹子僅在此 祝福所有的好友們
新春愉快!
財源滾滾幸福滿滿!
- 21樓. 熊咪2011/02/22 18:41謝謝「詳實記錄我的生活所見」
我把此文加入我的文摘,
我覺得很慚愧,
我老早就想寫這篇文章的,
可是每天在這附近走進走出,我就是沒寫。
想不到由您大老遠過來寫得如此鉅細靡遺,
讓我好感動。
我把它加入我的文摘,是因為您寫得好極了!
謝謝「詳實記錄我的生活所見」呵呵~~~
- 20樓. 看雲2011/02/12 22:57我的鄉愁
我的鄉愁是電話、機票、和海洋,還好網路拉近了整個地球的距離~
謝謝竹子分享這個文物館
眷村生活雖然清苦,回想起來真是樂趣無窮
- 19樓. 茶花小屋2011/02/05 22:40
- 18樓. 三推貓2011/02/03 22:03眷村
竹子把時間拉回從前
大江南北的眷村
濃濃的人情味
- 17樓. divagirl2011/02/02 13:24好經典的回憶
張張照片都是那麼的熟悉
令人回味無窮
在此也祝福竹子
兔年行大運 五福臨門
- 16樓. 神奇Jack(吳哥采風)2011/02/01 22:54懷舊
隨著竹子一張張照片的介紹,不禁讓人走入時光隧道,
文物館內陳列的生活用品,Jack小時後都曾接觸過,
所以感到特別親切,尤其樟木箱和縫紉機,目前我仍保有,
原因無它,就是~懷舊,
感謝竹子提供的訊息,Jack一定會去逛逛,
歲末祝您闔府幸福安康~!!
- 15樓. Steiff Bear2011/02/01 22:32吃遍大江南北
竹子的照片與文字,喚起了舊時到各眷村同學家玩的記憶。幾年下來,累積的晚餐經驗,可說是吃遍大江南北呢!
謝謝分享好文章、好照片! - 14樓. ski2011/02/01 20:41時間過的真快!
以前間歇在兩個眷村住了兩三年時間看到這些感到很親切那些物品是當年代的並不一定眷村才有像那樟木衣箱以前我家就有那種腳踏車就是我學騎車的那型!時間過的真快! - 13樓. 止不住的怦然心動2011/02/01 19:04眷
眼淚流下來嘞
我好像回家了
- 12樓. TT.2011/02/01 16:50新...與舊...同一個時空交錯.....
在101高樓的腳下,默默存在著這麼老舊的眷村對比又同時存在~ 好有感覺喔 !!
那T.還有很相熟的親戚住在莊敬路裡呢
也都沒聽說有這個地方
多虧有竹子趴趴走的聲納.......傳來 !! ^^
應該感謝市府保留了這老舊眷村的一部份
讓 像竹子這樣年代的人 得以常來緬懷過去~
聽說好像是在莊敬路上有一家"南村小吃" 在賣眷村菜
哪天找幾個好友來去嘗嘗看~
竹子 於 2011/02/01 23:15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