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s ...
udn網路城邦
全面了解資料中心
2024/09/28 19:21
瀏覽119
迴響0
推薦0
引用0

https://www.industryba.com/datacenter1

(摘錄前半部)

相關個股 AmazonGoogleMicrosoftIBM、百度、騰訊(HKG0700)NokiaEricsson、樂天(TYO4755)、鴻海(2354)、英業達(2356)、廣達(2382)、緯穎(6669)、華擎(3515)、神達(3706)

 

資料中心 Data Center  Part 1

全面了解資料中心

 

資料中心主題將分為三篇全面性介紹資料中心相關產業,尤其以白牌伺服器為主,同時介紹幾檔概念股,並解析相關產業鏈以及未來趨勢。

 

在資料中心當中需要提供足夠電力、有效冷卻系統以及龐大的腹地,並同時架設大量伺服器,這些連網設備肩負起儲存、資料處理、運算、分析等任務,尤其 AI 時代,將有更多的 AI、機器學習皆仰賴雲端運算,更貼近我們生活點的應用如同有任何疑惑都會上網問谷歌大神,這類搜尋引擎;我們出門叫車的 Uber;網購的蝦皮、Amazon;追劇看電影的 Netflix、愛奇藝;分享生活的臉書、IG;遊戲串流的 Stadia,這些都需要資料中心雲端伺服器的運作才有辦法支撐我們的生活,有人形容數據是 AI 時代的電力,那我想資料中心大概就是發電廠,供應全世界的資料運行。

 

資料中心種類

將資料中心依照使用目的區分為四種幾類:

 

1. 主機代管資料中心 (Colocation Data Center)

 

主機代管是用戶有自己的主機或是伺服器,但沒有機房空間,也不希望自己還要設置機電設備、冷卻系統、保安等,用戶將自己的主機放置於主機代管資料中心中,資料中心則協助保管以及開關機,但企業仍然需要自行建置系統,這種優勢包括降低自行建置資料中心的成本,也擁有獨立主機,但對於企業用戶而言需要具備一定技術門檻的人才,台灣提供此項服務的有遠傳等許多在地業者。

 

2. 超大型資料中心 (Hyperscale Data Center)

 

此類為近幾年蓬勃發展的資料中心,就是平常我們在新聞媒體中時常關注的 AmazonMicrosoftGoogleFacebookIBM 等公司,不但提供公司內部使用,更對外租借主機(伺服器)、運算效能給一般企業使用,讓一般企業不必自行建置資料中心及購買主機伺服器,靈活調度每台主機的使用提升每台主機的使用效率,一般企業也能節省成本、快速建置、及時擴充,現在各大廠更提供機器學習、AI 應用,讓用戶只要使用雲端伺服器即可加價享有這些功能,因此帶動一般企業更願意將資料轉移至雲端虛擬主機。超大型資料中心至少都擁有 5,000 台伺服器,一般擁有 5 ~ 10 萬台伺服器,各大廠商也會依據需求,在全球各地設置資料中心,目前全球超大型資料中心數量約為 550 (2024.0628經濟日報https://money.udn.com/money/story/5607/8059295

今年初突破千座大關,預估到二六年全球超大型資料中心數量將達到一二○○座)Trendforce Cisco 分別預測將以 CAGR(年複合成長率) 14% 25% 的速度成長,由此可見在資料中心的高速成長加上超大量的伺服器需求,帶動整體資料中心及伺服器產業成長。超大型資料中心主要業者集中於美中兩大國包括 Amazon AWSMicrosoft AzureGoogle GCP、騰訊、百度等。

 

看到藍紅黃綠設計就知道是 Google 的資料中心

 

3. 企業資料中心 (ENTERPRISE DATA CENTER)

 

 為企業自身擁有龐大雲端運算需求,因而建置企業資料中心,供自己內部使用,規模雖不如 GoogleAmazon 這些公司,通常被歸類為伺服器 ODM 廠的 23 線客戶,但在資料中心、伺服器市場仍有龐大影響力,像是 NetflixUberTwitterSalesforceZoom 等。

 

4. 電信資料中心 (TELECOM DATA CENTER)

 

為電信業者所建設的資料中心,這類型資料中心負責訊息的傳輸、通訊服務等,因為5G的推動及未來物聯網普及化,傳輸大量數據勢在必行,也因此電信公司需要建置更多資料中心來因應,過去電信資料中心所使用的電信設備為專屬設備,由 Nokia(諾基亞)、Ericsson(愛立信)、華為所把持;現在樂天電信首創虛擬化行動網路基礎架構,取代傳統電信設備,虛擬化架構不再需要軟硬專屬設備,只需要通用型白牌伺服器即可,這樣的架構可以讓用戶更容易連網、更容易升級,電信商更可有效降低建置成本約 40%,為 AIOT(智慧物聯網)布局。包含 AT&TVerizon、樂天電信等電信皆有建置傳統或虛擬電信資料中心,未來也會有更多電信投入建置虛擬化行動網路基礎架構。

 

全站分類:不分類 不分類
下一則: 廠房知識家
發表迴響

會員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