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0我們如何大聲說 賴總統我們都愛你?想想黃仁勳的好樣子
林泉利
前言\
賴痞選擇湯剛愎自用與獨裁 黃仁勳與人為善 主動貢獻提供打造臺灣AI基礎建設
賴總統就職周年 離全民總統愈來愈遠..政客表現不如殷實商賈?
今天520是我們的賴總統就職滿一周年日子,從各家民調數據顯示對賴滿意度過五成,滿意度甚至低於當選總統四成以下….這個結果鄉信賴與幕僚心知肚明,所謂咎由自取 怨不得人…
兩岸關係緊張始終都是民進黨政府與陸委會刻意造成對立,拒絕陸客到訪與趕走陸配地的種種惡行惡狀,製造反中與仇中的氛圍,以為可以讓台灣島內形成同仇敵愾,殊不知兩岸經過30多年的交流情感,已經是賴政府所能撩撥分化的….尤其兩岸通婚的事實,通商與通學的交流被既有的政治意識形態給摧殘,請問又和和增加民調好感度?
為了挑起立院將在野立委席次透過大罷免手段,希望一舉將在野過席次扳倒,不惜鼓動司法體系惡搞相關罷免連署灰色地帶,讓國民黨地方黨部與領銜人羈押,即便被批判在玩法與讓司法人淪為執政黨鷹犬都在所不惜,這基層司法人員自甘墮落也不在乎,因為都在賴掌握之中,當賴好像無謂…當司法被公認已死,賴的施政不滿意又如何增加?
https://udn.com/news/story/7339/8750784
https://www.mdnkids.com/content.asp?Link_String_=235K00000XUPZUP
https://vip.udn.com/vip/story/122365/8750333
https://vip.udn.com/vip/story/122365/8748109?from=vipudn_maincate_main2
我們能從黃仁勳身上學到什麼?
2025-05-20 00:00 聯合報/ 杜紫宸/中華大學兼任講座教授(台北市)川普
輝達創辦人兼執行長黃仁勳每次來台,均引發媒體與產業高度關注。他造訪夜市、親切和民眾自拍,與供應鏈大老共啖台灣美食,背後所代表的不僅是一家全球科技龍頭力量,更是一種跨越產業、地緣與世代的思維格局。台灣人在熱情歡迎同時也應思考,我們能從他身上學到什麼?
黃仁勳的成功並非偶然,他創辦輝達時,並未與既有的CPU巨頭正面競爭,而是從遊戲顯示卡、虛擬貨幣挖礦、圖形影像辨識切入,進一步推動GPU運算成為人工智慧與深度學習時代的基礎架構。他不是追隨趨勢,而是創造趨勢,這種能力來自於對市場的深度理解與對未來的前瞻布局。
除了精準正確的技術選擇,黃仁勳也極擅長「說服世界」。他每次在輝達技術論壇或台北電腦展演說,不只是介紹新產品,而是傳達一種產業願景:AI如何改變產業結構?晶片與機器人如何重新定義城市、醫療與能源使用?他的語言不是冷冰冰的技術規格,而是讓人相信未來並願意參與其中。台灣許多科技公司擁有優秀的研發能力,卻無法清楚說明「為何重要」和「對世界有何影響」。前瞻技術之外,品牌敘事與國際溝通能力,已成為全球競爭力的重要門檻。
在全球供應鏈重組與地緣政治對抗的時代,黃仁勳對布局的靈活應對亦值得台灣借鏡。雖然輝達為美國企業,但黃仁勳長期與台積電、廣達、鴻海等台灣夥伴保持密切合作,亦在先進製程、先進封裝與AI晶片量產上深耕布局。他明確理解台灣在全球科技鏈中的不可取代,也懂得在中美科技戰的緊張局勢中精準操作;一方面配合美國政策回應對中國的限制,一方面又努力保留中國市場需求的轉圜空間。為了合法進入中國市場,輝達考慮在上海設立研發中心,避免川普對美國技術輸中的疑慮;他不是地緣博弈下的被動者,而是主動擘畫全球戰略的產業棋手。
反觀台灣,許多企業仍處於出口依賴型思維,缺乏應對全球供應鏈風險的轉型規畫。當貿易規則改變、市場結構重組,我們應思考如何建立多元市場、強化技術自主、提升全球談判力。政治可以選擇立場,但產業必須腳踏實地;「站對邊」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站穩腳」。
黃仁勳能持續帶領輝達從遊戲、AI到元宇宙不斷轉型,關鍵在於他的企業文化。他鼓勵員工挑戰、容許試錯、信任專業,並親自與第一線工程師溝通,創造一個有創造力的團隊環境。台灣企業面對創新時代,若組織文化仍停留在命令式、上下階層分明的管理方式,恐難以吸引與留住關鍵人才。
一顆晶片再先進,也需要一群願意挑戰極限的人來推進它;文化是企業的軟實力,是最終決定能否長期領先的關鍵。
在全球科技格局快速轉動的當下,黃仁勳的成功不只是輝達的成功,更是一種可學習的現代領導範式。他的行動告訴我們,創新不是等待,而是出擊;競爭不是依賴,而是布局;領導不是控制,而是賦能。
黃仁勳不是神,也不是每個人都能複製他的經歷與資源,但他代表了一種能動性的典範:不只是順勢而為,更是創造條件並主導局面。
賴總統就職周年 離全民總統愈來愈遠
賴清德總統就任滿一周年,本報最新民調,有5成3民眾不滿意其施政表現,是我國五位民選總統就職周年最高者。
2025-05-19 05:50聯合報 / 總編輯王茂臻
賴清德總統即將迎來就職一周年,聯合報19日公布的最新民調顯示,在施政滿意度、團結台灣、應對美中關稅戰、處理兩岸關係及能源政策等五大議題上,不滿意或感到憂慮的民眾比率皆超過五成。相較歷任民選總統同期的類似調查,賴總統的表現堪稱最不理想。
此次民調結果與近期多家具有公信力的民調趨勢一致,反映出民眾對賴總統首年施政表現的不滿。然而,賴總統或許仍能從中找到一絲「安慰」,如同16日民進黨所公布的就職周年自家民調結果,聯合報的調查顯示,民進黨支持者普遍支持賴總統的施政方向。這種高度黨派化的支持,正說明台灣的政治對立持續加劇,而賴總統距離他承諾的「全民總統」理想也愈走愈遠。
執政思維 只在乎綠營支持者所託
與過去十六年間馬英九與蔡英文不同,賴清德是同時面臨「總統得票低」與「國會席次少」的「雙少總統」。他在總統選舉中的得票率僅略高於四成,代表有六成選民並未支持他。若賴總統真心希望成為全民總統,就不應僅著眼於鞏固既有的支持基礎,而應努力爭取更大範圍民意的認同。
然而過去一年來,賴總統的施政思維是以「不負民進黨支持者所託」為出發點,而非「不負全民所託」。他強調要以「更大的民主解決民主紛爭」,某種程度上被視為對2024年選舉結果的蔑視與不認同。賴政府動用行政、監察與司法等資源,打擊在野黨、發動大規模罷免、堅持推動非核家園等政策,均被解讀為滿足基本盤民意,而非回應更廣泛社會的期待。
強勢作風 任期第二年的觀察指標
與馬英九與蔡英文不同的是,賴總統在贏得2024年總統大選的第一天起,便被認為啟動了2028拚連任之路。政壇普遍評估,賴清德的連任難度恐為近二十年之最。也因此,在連任壓力下,賴總統執政首年幾乎全面傾向既有支持者。民進黨內如前總統陳水扁、前副總統呂秀蓮等多位重量級人士,均對賴的執政風格表達不滿。陳水扁曾提出「天下之大,不能獨占」的忠告,但賴總統仍未改變其強勢而固執的作風。
更令人憂心的是,一旦賴總統所謂「更大的民主」成為主導,國會生態若進一步改變,其主觀意志將可能主導諸多政策走向,是對「境外敵對勢力」更強硬的作為?還是意圖進一步改變兩岸現狀?在此次民調中,有高達42%的受訪者認為賴總統有「更加獨裁」的傾向。這項擔憂,無疑將成為他任期第二年的關鍵觀察指標。
黃仁勳的大願景和賴清德的小公司
輝達執行長黃仁勳19日在北流舉行主題演講,宣布台灣新總部可望落腳台北的北士科。記者林俊良/攝影
2025-05-20 05:50聯合報 / 副內容長游其昌
輝達執行長黃仁勳每次來台都行色匆匆,但都能掌握有限時間,創造極多的話題。他不僅是在世壯運擔任聖火代表成為全場焦點,也在「兆元宴」裡串起台灣科技大老們,緊緊綁住輝達和合作夥伴生態鏈關係。他更在演說中不斷感謝台灣,因為這些合作夥伴,「我們處於電腦生態系中心」,當創造新市場時,就必須從這裡開始。
黃仁勳在演說中最精彩的所在,不是在他揭曉要將輝達台灣總部設在北士科,而是他在描繪新人工智慧革命時,將輝達從一家科技公司,定位為AI基礎架構公司,要做為「AI工廠」,要和台灣這一些夥伴,一起打造自己的資料中心,要為這些公司客製化,提供他們的需求,產生非常有價值的東西,甚至打造物理AI,攜手機器人產業,創造出另一個AI新世界,還要和台積、鴻海和政府聯手打造AI基礎建設。
黃仁勳愛台 既國際也本土化
在黃仁勳誇張的動畫設計和AI表現下,我們看到了輝達如「星艦」般地降落在台北市,也看到台灣AI產業和輝達齊創科技未來的光景。不必完全掌握黃仁勳的科技和電腦細節,也能看出台灣在AI世代的關鍵角色和願景,會是新世代的核心所在,透過黃仁勳生動的表達,不必太多口號,我們也能因輝達對自己的信心,也對台灣未來充滿信心。
黃仁勳所以這麼受到國人的喜愛,就在他既國際化又本土化地把「愛台灣」化成具體行動,也讓大家在台灣沉悶的政治環境裡,看到台灣的希望與光景。黃仁勳絕口不談政治,他從他和川普赴阿拉伯賣晶片,看到他先到中國和國務院副總理何立峰會晤,說到對中國經濟充滿信心,他極富彈性而務實的政治判斷與智慧,遊走在美中台的矛盾間,卻不失分寸地找尋輝達的新機會。黃仁勳這樣的「新台灣人信心」,也燃起了大家對未來台灣的希望。
賴總統問題 沒有願景和方向
相較於黃仁勳,我們的總統賴清德就職周年,不管他如何形容自己兢兢業業,不敢懈怠,這一年來朝野抗爭淪為憲政僵局,反中升高台海情勢,鼓吹大罷免造成社會分裂,應對美關稅大戰手足無措,司法雙標失去公信,能源政策難解台電虧損狀況,除了「強化國安措施」,幾乎找不到具體政績,也難怪民調會有超過半數以上民眾不滿意,創下歷任總統周年最差評價,這樣的成績,賴總統能不汗顏嗎?
賴總統的問題,向來只會揚起脫中大旗,從來不會帶給台灣實在願景和方向,即令在專訪裡談到兩岸關係,居然以併購說來形容,說中國是比較大的公司,台灣是比較小的公司,「如果你要併我的公司,你要提條件啊」,這段談話,被在野批為「準賣台說」,更被學者批評為是要打破「維持現狀說」。
眼界與格局 讓黃、賴高下立判
問題的關鍵,不是在誰大誰小,而是誰要併誰,為什麼台灣不能提條件?為什麼要等人家提條件,台灣命運要由台灣人自己決定,當然要有打破土地人口差別,以真對等的信心與地位和「他國」談判,不管這國是「中國」或「美國」,如果以AI世界來看,台灣是不折不扣的「核心大國」,這是黃仁勳眼裡的「大台灣和大世界」,卻是賴清德心中自怨自艾的「小公司」。
眼界決定境界,格局決定結局。黃仁勳所以能成其大,能夠激勵國人希望,帶給台灣拚搏的方向,而最該為台灣走出困局,引導方向的賴總統,卻只會自縛自困地打著「小公司」算盤,機關算盡地猛搞內鬥,這種格局和心眼,怎麼不會讓台灣人看破手腳,也難怪會讓國人打出不及格的成績。
【你也可以看】
黃仁勳:將與政府、企業 打造臺灣AI基礎建設
楊惠芳、蘇如楓/連線報導
(2025/5/20)
輝達執行長黃仁勳昨天在臺北流行音樂中心發表演說,並透過背板螢幕公布臺灣的合作夥伴。文/何靜茹 圖/美聯社
人工智慧(AI)晶片大廠輝達(NVIDIA)執行長黃仁勳昨天在臺北流行音樂中心發表主題演講,除了宣布將攜手國科會、鴻海及台積電為臺灣打造AI基礎建設,同時將輝達海外總部設在臺北市北投、士林,他也揭示未來十年AI將像網路與電力一樣,帶來新的產業革命,且深入到生活的各個層面。
黃仁勳以「AI科技」為題,分享輝達在AI領域的前沿技術與未來願景,探討AI如何重塑產業生態,同時,以案例分享NVIDIA最新研發成果。他也首次表示,輝達不再是一家科技公司,而是一家AI基礎建設公司,未來將在全球打造AI超級電腦。
黃仁勳勾勒未來的生活面貌時指出,再過幾年,大家收到的耶誕禮物,可能就是一臺AI超級電腦;家裡可能有一個小機器人追著小狗跑;過去要幾天才能完成的工作,未來只要幾分鐘;未來的企業除了人類員工外,也會有大量的數位員工。
黃仁勳介紹機器人產業時表示,隨著工業化快速轉型,目前世界各國都面臨缺工,預估二○三○年前,全球工作人口會短缺三千萬名至五千萬名,未來將由數位員工與人形機器人補足勞動缺口。
AI浪潮引發各界關注,黃仁勳的這場演講,不但吸引全臺多家電視臺直播,政治大學及元智大學等學校也同步轉播,讓學生在第一時間掌握AI最新趨勢,深入了解各種應用場景。
政治大學校長李蔡彥說,AI是數位時代的關鍵驅動力,而以人為本的思考,應該是AI發展的核心關懷。政大作為人文社科領域的大學,有責任參與並引導AI的人文導向發展。他強調,政大將持續深化人本AI發展,強化科技賦能與設計思考,積極打造跨域創新的學習場域。
元智大學校長廖慶榮表示,黃仁勳的主題演講,不僅展現對AI科技產業的深遠洞察與前瞻視野,也為學生提供寶貴的產學接軌機會;藉由這場活動,期盼能激發學生對AI及未來科技的興趣,並進一步強化面對未來挑戰所需的學習動能與創新思維。
下一則: 考生因為命題老師 不懂足球出題耍考生事小 因為知足球分組規則就解題了 垃圾執政黨把林義雄當神
限會員,要發表迴響,請先登入